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台班
- 外文名:Chuntaiclass
- 性質:徽州戲班
- 榮譽:四大徽班之一、京劇奠基團體
- 創始人:韋春台
- 創立時間:1908
- 解散時間:民國
- 活動範圍:京城、安徽等地
安徽省太湖縣清代戲班,清光緒末年(1908),徐家橋藝人韋春台,邀集桃花鋪的甘致祥和望江的蔡仲賢等組成“三打七唱”的徽劇草台班社,人稱春台班,四大徽班之一。...
《春台班義》是一個文物拓本,大小為142X71+21X16cm。...... 《春台班義》是一個文物拓本,大小為142X71+21X16cm。責任者[佚名]撰年代清道光17年(1837)4月...
汪桂芬,生於1860年,卒於1906年,名謙,字艷秋,號美仙,小名惠成。漢川縣城關人,梨園世家出身。其父汪連寶是清道光、鹹豐年間春台班有名的武生。桂芬七八歲時...
四大徽班,即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四大徽班當中多以安徽籍藝人為主,故名。徽班是中國清朝中期興起於安徽、江蘇等地的戲曲班社,以唱“二黃”聲腔...
三慶班,是中國清朝中後期活躍於北京的徽班之一,與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並稱為“四大徽班”。三慶班原成立於揚州,由江春、夏文洀、余老四等撮合,前身為三個...
清人楊靜亭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成書的《都門紀略》“詞場門”載:“春台班,餘三盛(“盛”應作“勝”)演《定軍山》黃忠、《探母》楊四郎、《當鐧賣馬...
岳九出資拯救春台班,條件是入京再和汪長生共唱一曲。春台班終於得償所願,順利入京。汪長生和岳九聯合演繹了一出大戲獻給前來巡視的乾隆。春台班和汪長生等人...
米喜子,中國清代徽調演員。工老生。江西金溪人。幼入春台班習正生,後為台柱,享譽達20年。能戲甚多,以演關羽戲著稱。他為人正直,兼通醫道,有長者之風。代表...
他們中有京師舞台各聲腔劇種的名優,如加入春台班的湖北漢戲名優米喜子、李鳳林,加入四喜班的湖南亂彈(皮黃)名優韓小玉,加入三慶班的北京籍京腔演員王全福等,於是...
其中以三慶、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聲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稱。“春台班”進京時間,按漢調名家米應先於乾隆末年,在京曾擔任‘春台班’台柱時始,證明該...
於光緒八年與俞潤仙相識,於是搭春台班,七月出台。第一日,在慶和園同穆鳳山合演《取滎陽》,後在慶樂園同劉永春、孫怡雲合演《二進宮》,又在廣德樓同德珺如...
春台班亦因此而名噪中外。其後至京的余三勝因受米影響較深,故有“亞賽米應生”之譽,程長庚的關羽戲,據說亦宗米。米應生晚年經歷 ...
各個徽班都各有所長,如三慶班的本戲多、四喜班的崑曲好、和春班的武戲優、春台班的兒童演員多,故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
四、朱蓮芬,公元1836-1884年,名延禧,又名福壽,字水芝,吳縣人,清道光十六年生於蘇州,卒於光緒十年,曾隸屬春台班,演旦角,常在北京同昆醜楊鳴玉合演,以《思凡...
1790年,閩浙總督伍拉納為給乾隆祝壽,特命徽商江鶴亭組班,於是三慶班得以第一個進京,緊接著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紛紛入京,引起了京師的轟動,由此拉開了京劇從...
清康熙、乾隆時期,徽州腔憑藉徽商的推動和提倡,進入全面繁榮時期,僅揚州一地就有江春的德音班、春台班,徐尚志的老徐班,黃德、汪啟源、程謙德的家班。這一時期,...
四、朱蓮芬,公元1836-1884年,名延禧,又名福壽,字水芝,吳縣人,清道光十六年生於蘇州,卒於光緒十年,曾隸屬春台班,演旦角,常在北京同昆醜楊鳴玉合演,以《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