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易經解析方法與哲理
- 作者:閔建蜀
- ISBN:9789629963378
- 頁數:625
- 定價:HKD 160
- 出版社:中文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副標題:方法與哲理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p.11《易經》的性質
p.12《易經》是什麼?
p.12占筮之書
p.12符號系統與文字系統
p.12修養之書
p.13《周易》、《易經》與《易傳》
p.15易學
p.15天人合一的思想
p.15“道”是“有”而非“無”
p.16道器合一
p17探索“道”或“理”的方法
p.17卦、太極、陰陽、五行
p.18河圖與洛書
p.18靜卦與動卦
p.19中和、太和、和諧
p.19道德、修養、他律、自律、天人合一
p.20君子的素質
p.22本書的觀點
p.22明辭與暗辭
p.22乾坤兩卦的新釋
p.22卦與爻的深層解析
p.23引入“爻位連”的概念
p.23十二個“爻位連”的分析
p.23卦名的質疑
p.24太極哲學與陰陽規律
p.24象主辭輔
p.24靈活性的解析
p.25象、數與理的適當配合
p.26釋卦的方法
p.26占卦的方法
F26占卦與推演
p.27釋卦與推演
p.27釋卦的“得”
p.28占問者本身應為解卦者
第一部分
p.31《易經》相關概念
p.32陰陽的特性
p.33三畫卦、單卦、八卦、卦名
P33乾卦 p33坤卦
p.34兌卦p.34離卦
p.34震卦p.34巽卦
p.34坎卦p.35艮卦
p.35先天八卦方點陣圖
p.36後天八卦方點陣圖
p.37先天八卦轉化為後天八卦
p.38重卦、六十四卦
p.40太極、陰陽、八卦
p42太極陰陽圖顯示了《易經》的辯證思維
p.43五行
p.46河圖與洛書
p.46蔡氏河圖
p.48五行的相生與相剋
P.49先天八卦配河圖
p.51後天八卦配河圖
p.53蔡氏洛書
p.54先天八卦配洛書
p.56五行的相生與相剋
p.56後天八卦配洛書
p.58河洛配八卦的總結
p.59河洛與《易經》有無關係?
p59河洛之學的起源
p.59八卦來源於河洛?
p60河洛能否解釋卦爻象?
p.60河洛圖式的意義為何?
第二部分
p.63卦爻的變化與爻位連解析
p.64卦爻象的變化
p.64卦變與爻變
p.64爻性、位性、爻位連
p65爻性
p.66位性
p66爻位連
p.67爻變為“量”變,卦變為“質”變
p.67爻位的當位與不當位
p.69中位、剛中、柔中
p.70爻位之間的關係
p.70承 p70據
P71乘p.72比
p.72應
p73爻變與卦變的例子
p.73爻變、卦變
p.74本卦與卦變
p.74錯卦
p75綜卦
p.76交易卦或互易卦
p.76暗伏卦或互動卦
p.78互卦
p.79本卦與衍生卦的關係
p.79時空觀
p.80爻辭
p.81十二個爻位連
p.82初九p.83初六
p.83九二 p84六二
p.84九三p.85六三
p.86九四p.86六四
p.87九五 p.88六五
p.88上九p.89上六
p.89影響爻位連屬有利或不利的因素
p.90爻辭 p91中位
P.91應位p.93承位
p.94乘位
p.94“敵應”:同爻同位
p.95當位p.95不當位
P.96比位p.97底位
P.97頂位
p.97比較爻位的傳統解釋
p.99互卦
p.99阻礙p.99變爻
p.99時位
p.99時行則行,時止則止
p.101爻辭與爻位連的關係
p.102爻辭與爻位連之間並無內在關係
p.102爻辭與爻位連之間有內在關係
p.103爻辭與爻位連的假定關係為鍛鍊思維能力的工具
第三部分
p.105太極哲學
p.106太極觀念與傳統思想
p.106《繫辭》的陰陽與太極
p.106《老子》的“道”與太極
p.108孔子的“仁”與太極
p.110《中庸》的“誠”與太極
p.110孟子的“心性”與太極
p.1l1荀子的“禮”與太極
p.111王弼的“無”與太極
p.111周敦頤的“無極”與太極
p.112邵雍的“心”與太極
p.113張載的“氣”與太極
p.114程頤與朱熹的“理”與太極
p.115王陽明的。良知”與太極
p.115王夫之的“實有”與太極
p.116小結
p.117太極思維與陰陽規律
p.117平衡規律
p.118中道p.119德與才
p.119身與心p.119指引
p.119整體規律
p.119太極為一整體
p.120太極是“有”
p.121太極分“顯有”與“隱有”
P.123動力規律
P.125相濟規律
P.125對立規律
P.126相依規律
P.128互含規律
P.129消長規律
P.131轉化規律
p.132總結
第四部分
P.135釋《易》的學派
P.136象數與義理
P.136象學派
p.136《易傳》 P.137孟喜
P.137焦延壽 P.139京房
p.142《易緯》 p.142荀爽
P.143虞翻p.149孔穎達
p.149李鼎祚 P.150陳摶
P.150周敦頤 P.150來知德
P.150焦循 p.151尚秉和
p.153劉大鈞
P.154數學派
P.154《繫辭》 p.154鄭玄
P.155邵雍p.156劉牧
P.156蔡元定 P.157方以智
p.157義理學派
P.158《易傳》 P.160王弼
p.162程頤 P.163朱熹
P.165王夫之 P.167李光地
P.167金景芳p.168黃壽祺
p.169朱伯昆
p.169象學派與數學派的異同
P.171象數學派與義理學派的結合
p.171象數學派與義理學派的共同點
第五部分
p.173解析方法
P.174卦象
p.174卦辭
p.175結構
p.175爻象與爻辭
P.176卦象含義的引申
p.176靜卦與動卦
P.177解析卦爻象的三個主要方法
P.178卦爻象解析
P.179爻辭的哲理解析
P.179爻辭解析與爻象解析的結合
P.179卦爻象與爻辭所引申的哲理
p.180八卦的基本象與引申象的特性
P.180乾卦 P.181兌卦
……
第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