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點法

【明點法】小說結構技法之一。直接點明在不同時間中發生的事件的關係;對與此時此事相關的彼時彼事,或由書中人物直接說明,或由作者直接點出,屬於一種前後照應的手法。清蔡元枚《水滸後傳讀法》:“本傳與前傳有明點法,……如阮小七登山祭奠,將山寨舊事指示眾人,到登雲山下失母.說李鐵牛失母;顧大嫂說孫立前日的樣子,打登州時寫孫立打扮;登雲山用替天行道旗;蔣敬舟中吃酒,說張順被劫;中國眾人,船到清水澳,阮小七要泅水取魚.李應說張順、李逵潯陽舊事。賦詩回說柴進曾做方臘附馬之類,是明點也。”此法在現當代文學作品也得到充分的廣泛的運用。梁斌《紅旗譜》第三章寫朱老忠流浪關東三十年後,回到家鄉,見到了嚴志和,作者敘述道:“自從朱老鞏死了以後,方圓百里出了名。一直流傳到現在,人們還是忘不了他。有個說梨花大鼓的先生,給他編了個大書段,叫做‘朱老鞏大IN杉II樹林’。”還說:“要是有人看見朱老忠的身形、長相、脾氣和性格.就會想起他的老爹朱老鞏。”作者在這裡,運用明點法,既讓讀者重溫了三十年前那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變”,又暗示出朱老忠像他爹一樣.也是一位頂天立地的英雄。運用明點法,不僅可使作品結構嚴謹、線索分明,還有利於刻畫某些命運相近或相似的人物以及表現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