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諺語。意思是對著明鏡可以看清自己的形貌,了解、研究古代的歷史可以使人認識現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鏡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
- 拼音:míng jìng suǒ yǐ zhào xíng ,wǎng gǔ suǒ yǐ zhī jīn
明鏡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諺語。意思是對著明鏡可以看清自己的形貌,了解、研究古代的歷史可以使人認識現實。
明鏡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諺語。意思是對著明鏡可以看清自己的形貌,了解、研究古代的歷史可以使人認識現實。釋義形:形貌,面容。對著明鏡可以看清自己的形貌,了解、研究古代的歷史可以使人認識現實。《孔子家語·觀周》:“孔子…...
明鏡所以照形 往古所以知今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詩書我牢記 少年心向光明 國學我傳遞 少年慷慨遠行 白衣素裝我彬彬有禮 詩書萬卷我句句在心 英聲逐電我聞風而起 少年心向光明 書聲朗朗是大國文明 國學精髓在傳承延續 鮮衣怒馬我立志傳遞 少年慷慨遠行 溫故而知新 半部論語牢記 作新民 苟日新 日日新 又...
孔子徘徊而望之,謂從者曰:“此周公所以盛也。夫明鏡所以察形,往古③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務襲跡④於其所以安存,而忽怠⑤所以危亡,是猶未有以異於卻走而欲求及前人也,豈不惑哉!”【注釋】①墉:牆壁。②負:背對著。斧扆:古代帝王所用的狀如屏風的器物,高八尺,上繡斧形圖案。③往古:古昔,古代...
士不古不成 【鏡不古不靈。士不古不成】靈:明亮。銅鏡不古不明亮,讀書人不通典故不會成功。明·李夢陽《論古鏡書》:“姑蘇徐昌轂外史湘郡瀕行關西,李子持古鏡為贐,為書以詒之日:‘嗟乎,古人有言:“明鏡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鏡不古不靈,士不古不成。”……乃敢割千金之愛以贈。”’
◎ 明鏡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 《春秋》曰:「四民均則王道興而百姓寧,所謂四民者,士農工商也。」◎ 匿人之善者,是謂蔽賢也;揚人之惡者,是謂小人也。言人之善者,有所得而無所亡傷也;言人之惡者,無所得而有所傷也。故君子慎言語矣。◎ 夫耳聞者,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孔子觀乎明堂,睹四門墉,有堯、舜之容,桀紂之像,而各有善惡之狀,興廢之誡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負斧yǐ@③,南面以朝諸侯之圖焉。孔子徘徊而望之,謂從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夫明鏡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孔子家語》借托孔子觀察明堂中堯舜、桀紂、周公成王之像,說明周之興盛的原因...
夫明鏡所以察形,往古所以知今,又孔聖格言也,遂壽諸梓,與好事者共之。目錄 【右圖冊圖片引自】伏羲 神農 黃帝 少昊 顓頊 帝嚳 帝堯 帝舜 夏禹 成湯 周文王 周武王 漢高祖 漢文帝 漢景帝 漢光武帝 蜀昭烈帝 魏太祖 吳大帝 司馬懿 晉元帝 宋武帝 宋廢帝(劉子業)齊高帝 梁武帝 陳武帝 隋文帝 唐高祖 ...
照映;明察。後作“鑒”。 reflect 《尚書·酒誥》:“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 用同“鑒”。借鑑;參考。 use for reference; draw lessons from 《論語·八佾》:“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 名詞 鏡子。後作“鑒”。 mirror 漢·賈誼《新書·胎教》:“明監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 用同“鑒”。
二為明鑑。“明鑑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用鏡子可以照見自己的身形,知往事可以作為今天的借鑑。一所學校最可寶貴的是歷年來所走過的辦學之路,所積澱的文化傳統,所造就的優秀教師團隊,所培養的一屆又一屆的後備人才。進才中學歷史不長,但是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追隨浦東開發、開放所體現的後發優勢,以及執著地...
念:疑為“今”字之訛。離別:指離家鄉赴京師。款曲:衷腸話,知心話。道近:是說自己和徐淑所在之地相距道路很近。雖然很近但不能相見,所以說“隔丘陸”。丘:指丘陵;陸:指高平之地。臨路:指起程。惆悵:因失望或失意而哀傷。中駕:指車在途中。躑躅(zhí zhú):徘徊不進的樣子。以上二句是說,...
今更為汝譬喻顯示,令汝惺惺得解斷疑,譬如明鑑照像之時,其明動否?不也!不照時亦動否?不也!何以故?為明鑑用無情明照,所以照時不動,不照亦不動。何以故?為無情之中,無有動者,亦無不動者。又如日光照世之時,其光動否?不也!若不照時動否?不也!何以故?為光無情;故用無情光照,所以...
諸天子取往古宿世如來所,種植眾德本而有餘殃,在在所生就與羸劣,使服食之。飢乏困厄不得食者,如來愍此以食授之。是眾生等食斯飯已,身體安隱,消除塵勞,眾想休息,心性仁和,志存無上,以平等覺發不可思議。以是之故,當作是觀,如來不食,如來至真以法為食。所以者何?如來之身成鉤鎖體,猶如...
園林中的遊廊臨水,具有引風納涼的功能,所以以清風廊象徵廉潔風尚。(5)淡鯉——觀賞鯉池 “鯉”通“禮”,廉潔奉公與是重要的社會公德。鯉魚游水更能突顯水清,明示廉潔透明的社會環境。(6)荷香——觀賞荷塘 打破荷埂現狀,使賞荷區域水體相通。增加丁步及生態木棧道,打造參與性更強的體驗型賞荷路線。主木...
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見,認定以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尋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無處不是此道。亘古亘今。無終無始。更有甚同異?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又曰:“諸君要實見此道,須從自己心上體認,不假外求始得”。(53)問:“名物度數。亦須先講求否”?先生曰:“人只要成就...
可以作為天地的明鏡,可以作為萬物的明鏡。虛靜、恬淡、寂寞、無為,是天地的基準,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所以古代帝王和聖明的人都停留在這一境界上。停留在這一境界上便心境空明虛淡,空靈虛淡也就會顯得充實,心境充實就能合於自然之理了。心境虛空才會平靜寧寂,平靜寧寂才能自我運動,沒有干擾地自我運動也就能...
那時節用心防備,故此不傷;今日只為息火光,不曾捻避火訣,又未使護身法,所以把兩股毫毛燒了。”沙僧道:“似這般火盛,無路通西,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揀無火處走便罷。”三藏道:“那方無火?”八戒道:“東方、南方、北方,俱無火。”又問:“那方有經?”八戒道:“西方有經。”三藏道:...
今無五聖之天奉,四俊之才難,欲棄學而循性,是謂猶釋船而欲蹍水也。夫純鉤魚腸之始下型,擊則不能斷,刺則不能入,及加之砥礪,摩其鋒,則水斷龍舟,陸 剸犀甲。明鏡之始下型,朦然未見形容,及其粉以玄錫,摩以白旃,鬢眉微豪可得而察。夫學,亦人之砥錫也。而謂學無益者,所以論之過。知...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
蓋不能長善,即是長惡,無論如何多聞多見,只是惡知惡覺,纖芥不除,終無入德之分也。今立學規,義取簡要,言則丁寧,求其易喻,事非得已。蓋遮止惡德,不如開以善道,譬諸治病於已錮,不如攝養於平時,使過患不生,無所用藥。象山有言:“某無他長,只能識病。”夫因病與藥,所以貴醫,若乃妄...
尚古之王,封於泰山,禪於梁父,七十餘聖,法度不同,非務相反也,時世異也。是故不法其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為法。所以為法者,與化推移者也。夫能與化推移為人者,至貴在焉爾。故狐梁之歌可隨也,其所以歌者不可為也;聖人之法可觀也,其所以作法不可原也;辯士言可聽也,其所以言不可形也。淳均...
知即是行,行只是知,此知行所以本來合體也。知到極處,只體當得所以行,行到極處,只了當得所以知,此知行所以本來同用也。(以上《答陳汝修》)陽明以命世之才,有度越千古之見,諸所論著者,無一非學聖之真功,而獨其所提揭者,以救弊補偏,乃未愜孔、曾之矩。要今致知二字,雖並列於八目之中,...
因為津能化氣,氣能化津,充滿一身,所以有如此妙用。三萬六千為大功 陰陽節候在其中 (第四十五句 第四十六句)今曆法一晝夜共九十六刻。古曆法一晝夜共百刻。張紫陽《金丹四百宇》序上說:"夫一年十有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百刻,一月總計三千刻,十月總計三萬刻。行住坐臥,綿綿若存。胎氣既凝,嬰兒顯相。
”老子曰:“吾所以留子者,以子初受經訣,未見成功,是以待子於此。今保形煉元,以造其妙,炁參太微,解形合真矣。”授喜玉冊金文,賜以“文始”之號,位無上真人。老子遂為太官聖母說《元陽經》,其家長幼二百餘口,即時撥宅升天。按,《本紀》云:“青羊肆[今青羊宮]者,太上玄元天皇大帝第二次降生...
固知福地長無歉,尤喜炎天預借涼。耆老首為鄉曲賀,唾成珠玉巧於裝。和陳希舜濁醪二首又次為謀深遠之作一首 心地虛時來則受,德新要似湯盤又。濁醪妙理少人知,所以伯禹惡旨酒。和陳希舜濁醪二首又次為謀深遠之作一首 幾年龍技學勤勞,淮擬豐餐嗜炙餚。庖刃如新驚歲晚,亦無蛙鱔薦松醪。和陳希舜...
1.月掛——“掛”,庚辰本作“桂”,王評本改作“到”,今從戚序本。中天——天中央。 2.皎皎——潔白明淨。 3.助興常思玩——常思玩月以助詩興。玩,賞。 4.野客——山野之人,多指貧居不仕或對現實不滿者,所以說“添愁”。 5.翡翠、珍珠——為求措詞華麗給樓和簾加上的飾詞。玉鏡、冰盤——喻...
”所以,“阿黎耶識”就是“生滅心”,是根據心的“不生不滅”而存在,是“不生不滅”給合“心生滅”的產物。而處於阿黎耶識生滅心狀態的“心性不生不滅”被稱作“覺”;處於阿黎耶識生滅心狀態的“心生滅”被稱為“不覺”。“覺”除具有“心真如”的“如實空”(純潔無染的存在)、“如實不空”(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