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國籍,
歷史
西元1679年,中國大陸的”三藩之亂”接近尾聲,滿清軍隊勝利在望,乘”三藩之亂”之機反攻大陸的鄭經部隊也節節敗退,在大陸已無法立足,鄭氏南海艦隊的基地廣東雷州半島岌岌可危。三千多忠於明朝的遺民迫於無奈,在南明將領陳上川、楊彥迪、鄭懷仁以及鄚玖等率領下,搭乘五十艘戰船遷入當時由高棉人所控制的下高棉(今日越南南部)地區,隨後清朝固守中原,南明復辟無望,這些移民於是在越定居。明鄉人原稱明香,意指明朝香火,1827年才被阮聖祖明命帝下令改稱“明鄉”。由於明鄉人不斷與當地越南人及高棉人通婚,逐漸發展成一個土生族群,情況近似馬來半島的峇峇娘惹。
這些明鄉人曾先後開拓今天南越兩個經貿重鎮胡志明市及美荻,在胡志明市第五郡第11坊堤岸同慶大道陳興道路380號(380 Trần Hưng Đạo, 11, Quận 5,)有一座已於1993年1月7日被越南政府列為國家保護的文化古蹟的”明鄉嘉盛會館”(Ban Quản Trị Hội Đình Minh Hương Gia Thạnh)。”明鄉嘉盛會館”其實是一座廟,1863年曾獲阮翼宗嗣德帝賜匾,正門口一副對聯這樣寫著:
”明王治南天,天光日化;鄉里居越地,地利人和。”
又有一副漢字門聯這樣寫著:
“嘉獻復振基光舊,盛德長留廟貌新。”
“明鄉會館”里還有許多明代歷史文物,即使今天在中國境內也很難見到了的,例如三百五十多年前明代官員戴的布帽子、穿的布靴,明代士兵戴的堅硬竹編鑲鐵皮軍帽,都還完好地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