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正誼不計功利

西漢董仲舒關於義利關係的命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道正誼不計功利
  • 提出者董仲舒
基本釋義,背景介紹,

基本釋義

誼,義。全句是:“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正誼明道不淚頸計功利的義利觀,直接繼承了先秦儒家的思想。孔子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並且自身“罕言利”(《論語·子罕》)。他追求的境界是:“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孟子公開反對談利,認為“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為利”是小人行徑,“為義”是君子品格。義利不能兼得時,應當“捨生而取義”(《孟子·告子上》)。

背景介紹

董仲舒繼承並發展了孔孟儒家道德理想至上的義利觀。他認為,義利及其功能都是天生的,“義以養其體,利以養其心;心不得義不能樂,體不得利不能安”(《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但體與利、心與義,二者之間心重於體、義高於利。義對人的養育價值,遠遠高於利:“養莫重於義”,“義之養生人大於利”(同上)。人們對利的追求,便是對義的敗壞:“利者,盜之本也。”(《春秋繁露·天道施》)“凡人之性,莫不淚拘糠判善義。然而不能義者,利敗之也。”因此,君子應當“終日言不及利”(《春秋繁露·玉英》)。他告誡漢武帝:“爾好誼,則民向仁而俗善;爾好利,則民好邪而俗敗。”(《漢書·董仲舒傳》)他勸導人們,與其不辨清濁,違背道義而發跡,“莫承戶求若返身於素業兮,莫隨世而輪轉。雖矯情而獲百利兮,復不如正心而歸一”迎鑽灶(《董膠西集·士不遇賦》)。這正是明道正誼不計功利的義利觀的具體表現。
董仲舒明道正誼不計功利的思想,有兩個命題。一個是《漢書·董仲舒傳》記載的“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一個是《春秋繁露·對膠西王越大夫不得為仁》多勸項中的“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學術界對此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漢書》所記不符合董仲舒思想的精神;有人認為《春秋繁露》所記前後文意不貫通,應以《漢書》所記為是。從董仲舒思想的實際來看,《漢書》和《春秋繁露》分別記載的這兩個命題並不矛盾,其思想實質是一致的。正誼明道而不計功利,是董仲舒義利觀的基本原則,它與三綱五常相聯繫,都以對君主和統治當局的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維護為目的。
董仲舒明乃芝抹夜道正誼不計功利的義利觀,屬於典型的重義輕利的價值範疇。它強調道德精神的價值和作用,對於人們超越物慾的羈絆、提升精神境界,有著積極作用。但與此同時,它成循才閥為統治者銷蝕人們正當物質欲望,只講道義和服從的工具。特別是由這種義利觀引導出的“損情輟欲”的論點,更開了宋明理學存理去欲思想的先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