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míng biàn,意思是明確地分辨;辨別清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辨
- 拼音:míng biàn
- 解釋:明確地分辨;辨別清楚
- 出處:《禮記·中庸》
明辨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míng biàn,意思是明確地分辨;辨別清楚。
明辨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míng biàn,意思是明確地分辨;辨別清楚。...... 明辨編輯 鎖定 明辨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míng biàn,意思是明確地分辨;辨別清楚。...
分清楚是和非、正確和錯誤。【“明辨是非”常誤寫為“明辯是非”,應注意。】...... 【“明辨是非”常誤寫為“明辯是非”,應注意。】中文名 明辨是非 出處 ...
篤思明辨,出自《禮記 · 中庸》十九章雲: “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篤,象聲詞,形容馬走路的“篤篤”之聲,本意是馬行遲頓。(出處:篤,...
《文體明辨》是明朝文人徐師曾編寫古代論文體專書,共八十四卷。它和明朝另一個文人吳訥的《文章辯體》合稱是”明朝辨體的雙壁”。是一本值得研究的古代文學著作...
《慎思·明辨·篤行》是2007年建築書店(原建築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本社。...... 《慎思·明辨·篤行》是2007年建築書店(原建築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本社。...
審思明辨是成語,拼音shěn sī míng biàn,釋義為仔細地思考,明確地分辨。...... 審思明辨是成語,拼音shěn sī míng biàn,釋義為仔細地思考,明確地分辨。 [...
《明辨類函》·六十四卷(直隸總督采進本),明詹景鳳撰。...... 《明辨類函》·六十四卷(直隸總督采進本),明詹景鳳撰。中文名 明辨類函 作者 詹景鳳 朝代...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一個漢語辭彙,意思是要博學多才,就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徹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出自《小戴...
《醫學明辨錄》是近代梁慕周編的一本臨證綜合類中醫著作,刊於1936年。...... 《醫學明辨錄》是近代梁慕周編的一本臨證綜合類中醫著作,刊於1936年。...
《藥義明辨》是蘇廷琬著寫的一本本草類中醫文獻,二冊,成書年代未詳。...... 《藥義明辨》是蘇廷琬著寫的一本本草類中醫文獻,二冊,成書年代未詳。...
《從故事中學會明辨是非》是謝芾創作的孕產育兒類書籍。...... 《教青少年為人處事的故事寶庫從故事中學會明辨是非》講述人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的軟弱。有趣、新...
明辨詐書原文 編輯 漢史紀:昭帝時,蓋長公主、左將軍上官桀及其子安及桑弘羊等,詐令人為燕王旦上書,言大將軍霍光擅調幕府下校尉,專權自恣。書奏帝,留中。明...
《中國稅制結構--明辨與抉擇》是1999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衍電。...
《讓青少年懂得明辨是非的故事》內容簡介:每一個好故事,都會帶你種下完美人生的種子;每一個好故事,都是我們領悟人生的一盞明燈;每一個好故事,都是我們人生的一...
《讓學生明辨是非的故事》是2011年遼海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占強。...... 《讓學生明辨是非的故事》是2011年遼海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占強。...
《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是2005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南懷瑾。...... 《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是2005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南懷瑾...
《痧麻明辨》,麻疹專著。一卷。清·華壎撰。刊於1879年。本書專論麻疹(痧麻),首為總論,次為正候、兼候、回候、變候及附候五類。每類又分若干節,介紹證...
《文章辨體序說文體明辨序說》是199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納。...... 《文章辨體序說文體明辨序說》是199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
明理,既明辨是非,民間中多用於知書達理的總結。...... 明理,既明辨是非,民間中多用於知書達理的總結。中文名 明理 釋義 明白道理且講道理 注音 ㄇㄧㄥˊ...
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問題,而專顧細枝末節。現多用於指輕重主次顛倒,不會明辨輕重緩急 [1] 。出自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上農》。...
審問之出自於《中庸·第十九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2] 這句話出自《禮記·中庸》二十章。用比較簡單的解釋來說就是:做事要廣泛地學習,仔細地探究,謹慎地思考,明確地...
《禮記中庸》子思在第二十章十九條有雲:“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