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董其昌楷書翰林院箴軸》是明代董其昌創作的紙本書法作品,現藏故宮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董其昌楷書翰林院箴軸
- 規格:縱128厘米,橫53厘米
- 現收藏地:故宮博物院
- 材質:紙本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者:董其昌
內容,董其昌書法,作者簡介,
內容
其書寫內容是大明宣宗皇帝御製翰林院箴,字型屬寸楷。款署:“董其昌書。”款下鈐“青宮太保”、“董其昌印”。引首印為“玄賞齋”。鑑藏印有“陸時化字潤之”、“渭南伯後”、“蕃鐘之印”等。根據款印可知,這是董其昌晚年作品。無論從哪方面來講,此作都足以代表董書的真正水平。
此作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秀美典雅,這也是董書一以貫之的審美風格。從他在《畫禪室隨筆》的自述可知,他的取法歷程是沿著秀美典雅一路走過來的。此軸楷書的基本架構,一看便知是出自顏真卿的《多寶塔碑》,但是其中的藝術元素和筆墨語言更加豐富,因而也更加耐人尋味。我們從中可以品味到成熟顏體結體寬綽、雍容大度的富態之美,虞世南端莊靜穆的廟堂之氣,鐘繇的典雅蘊藉,王羲之的不激不厲而風情萬種和米芾的奇宕蕭散、時出新致。特別是此作疏淡簡遠、狀若天女散花的章法布局,使我們不由得想起楊凝式的《韭花帖》……這一切,又在董其昌筆下調和得渾然天成,不見斧痕。
董其昌書法
董其昌書法的“雅”得益於他的綜合藝術素養。他工詩文,精繪畫,富收藏,並長於書畫理論,其“南北宗”論對中國畫發展影響深遠。他的書法,在墨法、章法和氣韻上具有“文人畫”的審美意味,字裡行間散發出一種幽幽的淡雅之氣。後世學董者往往失之空泛,難以企及他的境界,致使帖風日下,走入末途。
董其昌書法的另一個審美特徵就是筆法圓熟,點畫精到,結體端莊。這在此軸中都有很好的表現。只是這件作品少了幾分隨意揮灑的“士氣”,多了點兒耐人尋味的古韻。在點畫處理上,強調粗細對比:細筆更細,極富彈性;粗筆更粗,顯得蒼勁樸拙。若與其早期作品相比,可以明顯看出,作者仿佛有意避開嚴整工穩,摻人生拙意味,顯示出返璞歸真、人書俱老的魅力。他曾經自謂“吾書因生得秀色”。歷來評書者也多把趙、董聯繫在一起,以為同美(秀美)同宗。其實他們的區別在於趙書秀美趨於甜熟,而董書在秀美之中摻入了“拙”趣。
董其昌秀美書風的成因除了自我審美偏愛之外,與客觀環境的影響也是分不開的。眾所周知,明代是一個帖學大興的時代。董其昌前有趙子昂,近有文徵明,加之科舉應試的需要,工穩秀美的行楷書作為讀書人的首選是不難理解的。另一方面,董其昌的一生大多生活在盛世、順境中,他身居富貴,卻不沉迷於官場,擁有平和安閒的心態,這為其潛心藝術研究提供了可能。因此,他的審美趣味趨於和緩、流美。他的藝術蘊涵著富貴之氣,暗合了文人士大夫以及封建統治階層的審美理想。
綜觀《翰林院箴》楷書軸,它不失為一件以秀美典雅為基調、博採眾美、略呈“拙”趣而具有自家面目的集大成之作,體現了董其昌深厚的書法功力。該書軸的藝術水準絕不在趙子昂楷書之下,或可與楊凝式的《韭花帖》媲美。但遺憾的是,趙被列入了“楷書四大家”之中,董卻始終背著“館閣體”始作俑者的“黑鍋”,真是莫大的冤枉!
作者簡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曾居松江,明代書畫家。董其昌以山水畫見長,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他的畫風清秀恬靜,用墨明潔雋朗。他以佛家禪宗喻畫,提倡“南北宗”論,是“華亭畫派”的代表性人物,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產生了深遠影響。存世畫作有《岩居圖》《秋興八景圖》《晝錦堂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