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閒情小品賞析

明清閒情小品賞析

《明清閒情小品賞析》是一本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在2001年12月出版的一本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明清閒情小品賞析
  • ISBN:780622669
  • 定價:16.0
  • 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 出版時間:2001-12-01
  • 開本:32開
簡介,目錄,

簡介

書鬥魚
宋濂①
予客建業②,見有畜波斯魚者,俗偽為“師婆魚”③。其大如指,髻鬣具五色④,兩腮有小點如黛⑤,性矯悍善斗。人以兩缶畜之,折藕葉覆水面,飼以蚓若蠅⑥,魚吐泡葉畔。知其勇可用,乃貯水大缶,合之,各揚髻鬣,相鼓視,怒氣所乘,體拳曲如弓,鱗甲變黑。久之,忽作秋隼擊水⑦,評然鳴⑧,濺珠上人衣。連數合復分,當合,如矢激弦絕不可遏。已而相糾纏,盤旋弗解。其一或負,勝者奮威逐之,負者懼,自擲缶外,視其身純白雲。
予聞有血氣者必有爭心⑨,然則斯魚者其亦有爭心否歟?抑冥頑不靈,而至於是歟?哀哉!然則予所哀者,豈獨魚也歟?
——《宋文憲公全集》
[簡注]
①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屬浙江)人。年青時師事吳萊、柳貫、黃溍,有文名。元至正間薦授翰林編修,辭不赴,隱居龍門山著書授徒。明興,朱元璋聘為江南儒學提舉,受命授太子朱標經書。洪武二年(1369)為《元史》總裁,後除翰林學士,累遷至學士承旨知制誥,洪武十年致仕。兩年後因長孫宋慎受胡惟庸案牽連,全家謫遷茂州,途中病逝於夔州。宋濂在明初文壇影響很大,被視為“一代文宗”。有《潛溪集》、《宋學士集》、《宋文憲公全集》。②建業:今南京。③偽:這裡作“(言語)訛誤”解。④髻鬣(ailie其烈):魚脊和魚鰭。⑤黛:製成螺形的黛墨,稱為“黛螺”。這裡指青黑色的小圓點。⑥若:或者。⑦秋隼:秋天的隼。隼(son損):鳥類的一種,飛得很快,性兇猛,善於襲擊其它的鳥。⑧泙(peng烹)然:水聲。⑨血氣:血性,借指生命。
[評說]
大自然有各種好鬥的動物,獅虎鷹隼之類的猛獸鷙禽且不說,小小的昆蟲里,除了人所習知的鬥蟋蟀以外,本書在後面所選收的還有斗蜘蛛、斗螞蟻的奇聞,那已經很開人眼界;卻不料連水中的游魚也有好鬥的一類,真使人嘆為觀止。
波斯魚“其大如指”,是一種小魚,可是在相鬥時卻十分勇猛,交戰時“怒氣所乘”,連鱗甲也變黑了。當它衝擊對方時,又像箭發於弦,迅疾不可遏止。勝者固然奮威相逐,敗者因為懼怕(或者更是出於憤怒和絕望),自行擲出缸外(用“擲”字形容跳躍的猛烈,十分生動傳神),全身轉而變為純白,這情景描寫得頗有些悲壯之感。
但作者卻並不以觀魚斗為樂。他想到波斯魚的好鬥,也許是凡有生命者必“有爭心”的緣故,但更確切地說是由於它們的“冥頑不靈”、愚昧無知,才會這樣莫名其妙地自相殘殺、供人取樂而不自知。波斯魚的相鬥令人可哀,但難道只有它們才做這樣愚蠢的事嗎?我們人呢?……文章結尾處“予所哀者,豈獨魚也歟”一句,點出了這篇小品的主題,發人深思。
明代末年的胡世安,在他的《異魚圖贊補》中,也寫到了鬥魚。我們把那篇小品也選入了本書,讀者可與本文互相參讀。胡世安文章中所引元代仇遠《稗史》中一段有關鬥魚的記述,
其中有幾句似為本文作者所襲用。
禽戲
田汝成①
陶九成言在杭州嘗見為禽戲者,蓄龜七枚,大小凡七等,置龜几上,擊鼓以喻之②,則第一等大者先至幾心③,伏定。第二等者從而登其背,直至第七等小者登六等之背,乃豎身直伸其尾向上,宛如小塔狀,謂之烏龜疊塔。又見蓄蝦蟆九枚④,先置一小墩於席中⑤,其最大者乃踞坐之,餘八小者左右對列,大者作一聲,眾亦作一聲,大者作數聲,眾亦作數聲。既而小者一一至大者前,點首作聲,如作禮狀而退,謂之蝦蟆說法⑥。余近見杭州禽戲,右曰螞蟻角武者⑦,其法,練細蟻黃、黑二種,各有大者為之將領,插旗為號,一鼓對壘⑧,再鼓交戰,三鼓分兵,四鼓偃旗歸穴矣⑨。有曰靈禽演劇者,其法以蠟嘴鳥作傀儡⑩,唱戲曲以導之,拜跪起立,儼若人狀(11)。或使之銜旗而舞;或寫八卦名帖,指使銜之,縱橫不差;或拋彈空
中,飛騰逐取。此雖小技,殆有神術焉(12)。
——《西湖遊覽志餘》
[簡注]
①田汝成(1502—1566),字叔禾,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嘉靖五年(1526)進土,做過南京刑部主事等幾任官,到過很多地方,後來罷官回家。他的家鄉既在西子湖畔,他就一意賞游湖山,探訪名勝,並著有《西湖遊覽志》和《西湖遊覽志餘》等書。②喻:使明白。③幾心:几案的中間。④蝦蟆:青蛙和蟾蜍的通稱。⑤墩:一整塊較大的石頭或木頭。⑥說法:講說佛法。⑦角武:角斗。⑧對壘:對陣。⑨偃旗:收旗。⑩傀儡:木偶戲中的木頭人,此處指經過訓練能表演的蠟嘴鳥。⑩儼若:好像,酷似。⑩殆(dai代):大概,恐怕。神術:神奇的本領。
[評說]
本篇記載了四種“禽戲”:烏龜疊塔、蛤蟆說法、螞蟻角武和靈禽演劇。前兩種是作者從元代陶宗儀的《輟耕錄》中摘來,故篇首以“陶九成言”(陶宗儀,字九成)加以聲明。四種禽
戲都寫得活靈活現,使人驚奇。
禽戲,就是訓練禽鳥蟲魚,使它們作出各種表演。這種技藝,歷史上早有記載。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就曾記載了一則“蠅虎(蜘蛛的一種,不結網)列陣”的禽戲。幾十個蠅
虎子從竹筒中分行而出,列隊對陣,又按照藝人的擊鼓聲進退變陣,先後排列出幾十種隊形,如同士兵列陣,或進或退,隊伍嚴整。還有一個日本人為唐穆宗表演過蠅虎子舞《梁州》(舞
曲名),隨著音樂的節奏,這種小蟲居然能夠“盤迴宛轉,無不中節”,令人嘆為觀止。我們不知當時的藝人訓練這樣細小的動物,用的是什麼方法。
從所記各則看來,那些小小的鱗介蟲蟻,似乎都具有某種靈氣或者本能,經過一定的特殊訓練,就能夠按照人的意願進行程式化的表演,並非如我們所常見的蠢然一物。但是,它們的靈氣和本能,若不經過人的調教,也不可能顯現出來。可見,人的聰明才智和不懈努力,才是事物改變面貌的重要條件。
花宜稱
田汝成
花宜稱凡二十六條①:為澹陰②,為曉日,為薄寒③,為細雨,為輕煙,為佳月,為夕陽,為微雪,為晚霞,為珍禽,為孤鶴,為清溪,為小橋,為竹邊,為松下,為明窗,為疏籬,為蒼壓④,為綠苔,為銅瓶,為紙帳⑤,為林間吹笛,為膝上橫琴,為石枰下棋,為掃雪煎茶,為美人淡妝簍戴⑥。花憎嫉凡十四條:為狂風,為連雨,為烈日,為苦寒,為醜婦,為俗子,為老鴉,為惡詩⑦,為談時事,為論差除⑧,為花徑喝道⑨,為對花張緋幙⑩,為賞花動鼓板,為作詩用調羹驛使事(11)。花榮寵凡六條:為煙塵不染,為鈴索護持(12),為除地鏡淨(13),落瓣不淄(14),為主人旦夕留盼(15),為詩人閣筆評量(16),為妙妓淡裝雅歌(17)。花屈辱凡十二條:為主人不好事(18),為主人慳鄙(19),為種富家園內,為與
粗婢命名(20),為蟠結作屏(21),為賞花命猥妓(22),為庸僧窗下種,為酒食店內插瓶,為樹下有狗屎,為枝下曬衣裳,為青紙屏粉畫(23),為生猥巷穢溝邊(23)。
——《西湖遊覽志餘》
[簡注]
①宜稱:適宜和相稱。②澹陰:天陰而淡雲掩日,光線柔和。澹:同“淡”。③薄寒:微寒。④蒼壓:蒼翠的山邊。⑤紙帳:以藤皮繭紙縫製的帳子,和其他物件組合裝飾後稱“梅花紙帳”。宋·林洪《山家清事·梅花紙帳》:“法用獨床。旁置四黑漆柱,各掛以半錫瓶,插梅數枝……”也省稱“梅花帳”或“梅帳”。此言梅花宜插在紙帳邊,與雅士美人為伴。⑥簍:同“簪”。⑦“為醜婦”等四句:被醜婦和俗人所觀賞,烏鴉飛過花前嗚叫,在花前吟詠拙劣的詩。⑧差除:委任官職。⑨喝道:官員出行時,差吏在前面呼喝,使行人聞聲讓路。⑩緋幞:紅色的帳幕。蟆,同“幕”。(11)作詩用調羹驛使事:在寫詩時使用有關梅花的熟濫典故。調羹:商王武丁用傅說為相,希望傅說治理國家要像用鹽和梅等調味品“調鼎和羹”一樣,後因以“調羹”、“調梅”等比喻大臣治理國事。驛使:南朝(宋)時陸凱《贈范曄》詩有“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之句,後人遂常用作詠梅的典故。(12)鈴索護持:唐時宮中護花,用紅線把金鈴系在花梢上,鳥雀來時,線動鈴響,驚走鳥雀。(13)鏡淨:像鏡面一樣光潔無塵。(14)落瓣不淄:花瓣落在地上也不會髒。淄(zi資):通“緇”,黑色,引申為“髒”義。(15)旦夕留盼:早晚留連顧盼。(16)閣筆評量:停筆看花,細細賞評。閣:通“擱”。(17)妙妓:高雅秀美的妓女。(18)不好事:種花賞花,原為“好(hao)事”,不好事,則不願費心力去種花賞花,故為花所憎嫉。(19)慳鄙:吝嗇鄙俗。(20)與粗婢命名:用花名作粗使婢女的名字,如“梅香、杏花”等。(21)蟠結作屏:將花的枝條蟠結起來作屏風。(22)命猥妓:使猥妓陪伴賞花。猥(wei委):卑賤粗俗。(23)粉畫:畫稿,也稱“粉本”。(24)猥巷穢溝:骯髒的巷子和污穢的水溝。
[評說]
本篇選自《西湖遊覽志餘》第十卷,該文前面記載了一位叫張鎡的貴族文人在西湖邊造了一座花園,園裡種了十幾畝地的梅花,稱作“梅園”。為了保護梅花,張磁考慮了幾個月,
擬出了“花宜稱、憎嫉、榮寵、屈辱四事,總五十八條”,並把這五十八條愛花護花的“規章”張貼在廳堂上,以“警省”來客,要求他們必須如此愛敬梅花才可。
這位張鎰,確實稱得上是“護花使者”。從這篇護花“告示”中,可以看到古代的士大夫在花的鑑賞方面,已經精細到了如何的程度,同時也典型地表現了中國古代文人的性格、情趣和審美水平。
這洋洋灑灑的五十餘條,既是護花的守則,也是賞花的要領。時值嚴寒將盡未盡之時,寒氣襲人,百卉凋零。此時只有梅花耐冷,獨傲霜雪,迎接春天於將到之時,這就是梅花的品格。正因為如此,梅花才成為中國人不畏強暴、不屈不撓的精神象徵;古代士大夫也常借梅花的形象來寄託自己堅守節操、孤標傲世的氣節和情懷。
清溪小橋,籬邊松下,綠苔鋪地,明窗對花;花下或有珍禽為伴,仙鶴為侶,遠離塵囂,別有清境。那是士大夫們最為眷戀的一方樂土。
林間吹笛,花下鳴琴,將梅花的雅韻化為音樂,於笛曲琴韻之中,交織著賞花人的心聲。梅花脫盡鉛華,潔白無瑕,因此必須煙塵不染,掃地鏡淨,連落到地上的花瓣仍然是乾乾淨淨,不受塵埃的沾染。
冷、清、雅、潔,是梅花的靈魂,也是詩人所追求的美學理想。

目錄

序何滿子
前言陳士彪
明代
書鬥魚宋濂
禽戲田汝成
花宜稱田汝成
林和靖詠梅詩田汝成
苦竹記陸樹聲
孔雀張翰
水色林光屠隆
蘇堤看桃花高濂
塔基聽落雁高濂
別花人高蘅
天趣洪應明
《硃砂魚譜》張醜
杜鵑花朱國楨
群鵲招鸛朱國楨
鶴朱國楨
此坐張大復
薔薇張大復
老桂張大復
臘梅張大復
蘭張大復
十姊妹張大復
別水仙花說張大復
山鳥報更陳繼儒
瓶花陳繼儒
山老嗜花陳繼儒
山癯食譜陳繼儒
《花史》題詞陳繼儒
《花史》跋陳繼儒
松竹聲吳從先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