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是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東方
基本介紹
- ISBN:9787506834551
- 作者:楊東方
- 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6月
- 定價:52.00元
- 裝幀:平裝
《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是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東方
《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是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東方...
品花記事:清代文人對優伶的態度 一 詩品的流裔 二 審美的活動 三 兼兒女英雄 ……憐花意識:文人才子的心態與詩學 英雄與美人:晚明晚清文化景觀再探 俠骨與柔情:近代知識分子的生命形態 文人的社會形象:以明清笑話書來觀察 文人的世俗生活:以《聊齋志異》來觀察 飲食:飲饌的文學社會學 男女:台北上海歡場...
《明清時期山東地區基層士人研究》是2015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燁。內容簡介 明清時期科舉制度繁榮發展,各階層民眾高漲的科舉熱情與有限的科舉名額、官吏需求之間形成巨大差距,導致山東地區形成大批壅滯基層的士人群體。作為地方文化力量的重要構成部分、儒家文化的載體,尤其是普通百姓與上層士紳問的重要...
陳雯怡,元代書院與士人文化 前言 一、蒙元前期北方與南方的書院 二、書院制度的形成與元代的士人政策 四、書院在北方的傳布 結論 王鴻泰,明清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 前言 一、明清士人的歷史圖像 二、城市生活與社交活動 三、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 結語 費絲言,明清的城市空間與城市化研究 一、城市作為一新興社會空間...
康熙深知李顒在文人士林中名高望重,不好勉強。為籠絡天下士大夫之心,康熙親書“志操高潔”四字及詩作一幅贈給李顒。康熙四十四(1705年)年李顒病逝於家,時年78歲。 李顒學術思想的核心是“反身自省”。其主張“經世致用”的治學觀,對促進社會生產領域各門學科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他的“明道存心以為...
6.《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年);7.《呂留良醫論醫案集》(學苑出版社,2012年)。著作介紹 1.《清代整理中醫藥文獻研究》作品時間:2023年9月 2.《〈四庫全書總目·醫家類〉研究》作品時間:2020年1月 3.《典籍文化與中醫學》作品時間:2017年5月 4.《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作品時間:...
劉曉東,1972年1月9日出生,曾任東北師範大學教授,現任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民 族: 滿族。中國史系教師,中國明史學會理事;吉林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研究方向: 近世中國中樞政體的演變近世中國社會變遷與基層士人生存狀態 。第三批國家“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人物經歷 1. 1990年9...
閱讀縉紳錄,是清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的社會現象表現在清人的生活習慣、人情世故、對世俗與名利的嚮往追逐諸方面,呈現出世情百態。清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與各級官吏打交道,縉紳錄是官場識途之書,必不可少,不少清人在日常生活中慣性依賴縉紳錄。方成珪在《守孔約齋雜記》中記述東甌(浙江省南部沿海...
[41]塵寰:人世間;世俗社會。[42]台閣:指宰相、尚書之類的高官;明清稱內閣大學士為閣臣,稱六 部尚書、都御史為台官。[43]扣釵:用頭釵相敲擊,作為節拍。[44]綺紈:綺與紈均絲織品,為富貴之家所常用,故以“綺紈”喻富貴。[45]加餐:多多進食,保養身體。《古詩十九首》之一:“棄捐勿復道, ...
甚少以之為山人.然至清代,卻被視為山人.從表面看,是因乾隆時期蔣士銓誇大了陳繼儒世俗功利的一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又誇大了陳繼儒隱逸山澤、忘卻憂患的一面,但深層原因卻是明清易代的政權更迭所催動的在野士人經世空間與學風、文風的巨大轉變.一事實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朝國家控制力加強與士人社會地位下降...
歸莊(1613年8月29日——1673年10月1日),明末清初書畫家、文學家。一名祚明,字爾禮,又字玄恭,號恆軒,又自號歸藏、歸來乎、懸弓、園公、鏖鏊鉅山人、逸群公子等,蘇州府崑山縣(今屬江蘇)人。明代散文家歸有光曾孫,書畫篆刻家歸昌世季子,明末諸生,與顧炎武相友善,有“歸奇顧怪”之稱,順治二年...
20世紀中國知識人對道教的歧視,不能完全歸結為明清以來士人傳統的延續。對道教的批判乃是新文化人在更大範圍內展開的社會和文化批判的一部分。關於道教與中國社會的關係,最有名的斷語大概要算魯迅說的:“中國根柢全在道教。在新文化人眼中,道教已成中國社會中“落後”因素的總代表。道教為多神崇拜,道士是道教...
對此明末清初時的顏習齋看得很清楚,他說:“大凡邪教人都說‘三教歸一’或‘萬法歸一’”。在這些民間宗教所奉行的寶卷里,三教之間的原有差別變得模糊甚至消失了,正如安娜·塞德爾所說 ,“這些佛──道經文起源於社會金字塔底層的世俗圈子中,在那裡,兩個宗教在教義上的區別變得越來越模糊不清”。事實確是...
中國歷史上許多王朝在創建不久,幾乎都要緊系文網,對文人進行彈壓與恐嚇,這似乎已成慣例,而清代尤甚。《南山集》案發時,明清之際的一批遺民如顧炎武、黃宗羲、冒辟疆等人雖已故去,但他們提倡“反清復明”、講究“夷夏之別”的影響仍然存在,其弟子布於天下。清廷興“莊史《明史》案”、“《南山集》案”,...
詞人繼承了傳統的比興手法,將落葉與人的悲愁交織在一起,詞意含蓄深蘊,耐人尋味。如果結合詞人的遺民經歷來看,這種哀愁無疑是明清易代之際不滿現實的士人的一種典型心理,它並非僅僅是個人遭際的反映,而是在愛國熱情受到壓抑,一腔抱負得不到施展之時而發出的一縷低沉的嘆息。名家點評 清代葉恭綽《廣篋中詞》:...
南昌士人 鐘孝廉 南山頑石 酆都知縣 張士貴 大樂上人 山西王二 蒲州鹽梟 地窮宮 卷 二 滇綿谷秀才半世女妝 葉老脫 天 殼 卷 三 水仙殿 兩神相毆 李香君薦卷 卷 四 替鬼做媒 三斗漢 葉生妻 雷誅營卒 卷 五 某侍郎異夢 卷 六 人 同 縛山魈 祭雷文 怪 風 卷 七 李 倬 陳姓父幼子壯 紂之值殿將軍 ...
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獨立創作長篇白話小說的作家,蘭陵笑笑生在小說創作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所創作的《金瓶梅》以市井人物與世俗風情為描寫中心,開啟了文人直接取材於現實社會生活而創作長篇小說的先河。人物生平 “第一奇書”《金瓶梅》成書約在明萬曆年間,以“禁書”、“奇書”聞名,《金瓶梅》具有獨特...
人的心性的統一詮釋——陸九淵的挑戰及其思考:將理學推向極端的取向——兩種學問:尊德性與道問學——士紳階層以文化權力對抗政治權力,以超越思想抵抗世俗取向的,富於創造性和革命性的思想學說——理學進入官方的意識形態,成為士人考試的內容,並成了通行觀念進入生活領域——構建和確立了以後幾...
這些有關人們生活場景以及對仙人生活的描繪,大多受到文人畫、山水詩的影響,有的甚至直接表現詩句中描述的內容,將文人審美情趣與山水意境在建築雕刻藝術中精巧地表現出來。在創作表現上,既取材於現實生活,又高於現實,對其進行一定的抽象和提取;在雕刻技法上,多用浮雕與線刻,少數結合透雕,取材多樣,形式多變。...
作為華夏士人性情體系核心力量的風骨,發端於先秦,成於南北朝,卻盛行於唐宋,這與唐宋士人滿腔建功立業的強烈豪情有關。在這種積極入世的精神指導下,李白的“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杜甫的“三吏”、“三別”,歐陽修的“窮而後工”,蘇軾的“有為而作”,以至明清標舉的風骨格調都論證了劉勰的“風...
這種互補,還有其現實的社會基礎,中國封建社會中的士人一直有在朝和在野之分,每個人有所謂窮達、出處、躋身廟堂或退處山林之別,因而決定其思想傾向、價值觀念、乃至審美情趣等都有不同的選擇,而恰好儒、道兩家分別提供的立身處世之道,可以適應這種互補的需要,可以維持人們在不同境迂中的心理平衡。馮友蘭先生頗有...
魏晉風流是魏晉士人所追求的一種具有魅力和影響力的人格美,或者說是他們所追切的藝術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詩文、藝術是自己的人生藝術化。這是在魏晉玄學的大背景下出現的,魏晉玄學的形成改變著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時尚、價值觀念。構成魏晉風流的條件是:玄心、洞見、妙賞、深情,其外在特點是:穎悟、曠達...
《常言道》定稿於嘉慶九年(1804),現存嘉慶甲戌十九年刊本及光緒乙亥新鐫的袖珍本,作者題名“落魄道人”。對於“落魄道人”的基本資料,尚無所知,不過從作者的題號及作品憤世嫉俗的創作風格窺測,他可能也是一個仕途蹭蹬,滿懷憤懣的失落文人。人物介紹 【時伯濟】主要人物之一。姓時名規,號伯濟,原籍忠厚人...
兩晉文學以玄言詩和擬樂府為主,齊梁時,玄言詩為山水詩所代,擬樂府為文人新樂府所代,對人生歌功頌德的讚美轉變為對山水形色與世俗生活的追求,都不可避免的促成了宮體詩的出現。其具體表於對民歌的擬作和對形式美的追求上。宮體詩的形成發展自有其因,單就文學方面而言,它是六朝文學由雅趨俗趨勢下的新產物...
但同時,鈴木唯一、加藤弘之等一些日本士人也開始將“feudalism”等相關詞語譯為“封建”。“封建”與“籍土”一時在日本混用。1874年黑田行元所著《政體新論》是日本最後一部將“feudalism”譯為“籍土”的書籍。此後,“封建”與“籍土”二者在日本不再混用,“封建”等相關詞語最終在日本確立為西洋語言中“...
同樣是主體自覺,玄學家卻因脫離社會現實而走向虛無;狂禪者則融入現實生活,發展了一種具有近代意義的個人主義。從中國思想發展的延續性來看,魏晉以後,佛學隨之成為顯學,儒學走入沉寂,至少儒學沒有創造出更有新意的理論體系。狂禪派在晚明則向多方演化,其批判性和對個人價值的高度重視即成為具有近代啟蒙意義的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