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卷本《中國思想史》的第二卷,是葛兆光先生花費七年時間而最終寫成的力作。《中國思想史》第一卷於1998年出版以後,在中國學術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2000年,該書獲得了首屆長江讀書獎優秀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中國思想史(第二卷)
- 作者:葛兆光
- 出版時間:2000年12月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頁數:800 頁
- ISBN:7-309-02791-4/B.149
- 類別:社會科學
- 定價:60 元
- 開本:小16 開
- 裝幀:精裝
- 字數:646千字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書摘,
內容簡介
人們藉助舊學開出新知,提出了種種問題,終於在傳統中求新變,在宋代形成了以“理學”和“心學”為代表的新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在經歷了“道統”與“政統”也就是文化權力和政治權力短暫分離的歷史後,十三世紀前後,中國確立了新的國家政治意識形態,也由於這種觀念的制度化和世俗化,在那個時代,形成了古代中國倫理的同一性。可是,經過元明兩代,當十六世紀的中國開始從“天下中心”的朝貢想像逐漸進入“萬國”的時代,這種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卻漸漸出現了深刻的裂縫,儘管明清嬗代,曾經有一度在表面上彌合了這種裂縫,暫時在公眾和政治話語層面上,重建了同一的思想,但是,這種公與私的領域之間已經分裂的傳統,終於在堅船利炮的壓力和誘惑中開始瓦解,特別是1895年中國被日本所敗,在憤激的心情和屈辱的感覺下,中國開始按照西方的樣式追求富強,走上了向西轉的不歸路,由此激盪出現代中國的種種思想。
這一卷主要討論的是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思想世界的最終確立和逐漸瓦解的過程。其實,現代中國人常常說的,也常常可以感受到的那種所謂古代中國知識、思想與信仰的傳統,應該說,並不是秦漢時代奠基的那種古代中國思想,而是經過唐宋兩代相當長時間才逐漸建構起來的新傳統。在八世紀的社會變亂之後,由於一統而變得平庸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再一次重新調整自己的思路,重新發掘歷史資源,圍繞著重建國家權威和思想秩序
作者簡介
葛兆光,清華大學教授。1950年生,原籍福建,生於上海。1968年,貴州省凱里第一中學畢業。1982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本科畢業。1984年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1984-1992年,揚州師範學院歷史系副教授。1992年至今,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中文系教授。
研究範圍以中國思想史為中心,並對佛道兩教、古代詩歌、史學史有精湛而深入的研究。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漢字的魔方》、《想像力的世界》、《中國經典十種》、《中國禪思想史》等。
書摘
目錄
導言
續思想史的寫法
至今思想史仍難以把握:中心清楚而敘述的邊界模糊——與宗教史、學術史、社會史、文化史、政治史、經濟史之間的關係——哲學史與思想史——目前我思考的幾個問題——一切尚無明確的答案
第一節 無畫處皆是畫
思想史為何不願意敘述平庸的時代?敘述的形式、觀念和心情——“空白”的背後,其實寫滿了未發表的文字——傳統的思想史寫法——思想史不是點鬼簿和光榮榜——盛唐缺席的例子——思想史:究竟是思想還是歷史——思想的平庸時代是否具有被思想史書寫的意義——平庸背後有深刻的內容:洞察力和批評力的消失——盛唐、明代、清代到文革時代的幾個例子——兩種歷史時間——可以在“空白”處描述出思想史的三種情況——需要對過去思想史不常涉及的畛域和文獻進行打撈和爬梳,更要用另一種觀察歷史的立場、視角和眼光
第二節 歷史記憶、思想資源與重新詮釋
“影響”:思想史家無意中凸顯了“施與”卻忽略了“接受”——思想史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固有的思想資源不斷地被歷史記憶喚起,並在新的生活環境中被重新詮釋,以及在重新詮釋時的再度重構——翻譯與轉化:回應外來新知時的本土思想資源——歷史記憶壓抑的幾種方式——圓熟時代歷史經常被遺忘,直到面臨危機時才重新發掘——歷史記憶大致有兩種不同取向——回溯本原,以向回看的方式進行文化認同——斬草除根,以發掘歷史記憶的方式來反省自身傳統——文化的保守與激進;兩種取向的糾纏——協調兩種不同研究思路的衝突——外在因素與內在理路之間——舊中有新、新中有舊——朱熹的比喻——從張大春《將軍碑》說到歷史記憶
第三節 思想史視野中的考古與文物
從甲骨文、敦煌文書、流沙墜簡說到最近的考古發現——考古發現的意義:古書的再發現、走出疑古思潮的籠罩以及其他——思想史寫法的變化擴大了考古發現在思想史中的使用——注重知識背景的考掘和一般思想的敘述——碑刻、書畫、信札、日記、公文、書籍等等也可以作為分析文本進入思想史的視野——兩類例子:小類書、私塾教材、考卷等,以及《日書》與《皇曆》——圖形的考古與文物資料如何進入思想史的研究視野?——空間、時間以及觀念——以作為思想史資料的世界地圖為例——開放邊界與確定邊界:思想史家們應當如何充分地套用這些考古與文物並把它恰如其分地安置在思想史的寫作中
第四節 從“六經皆史”到“史皆文也”:作為思想史研究資源的後現代歷史學
《懷柔遠人》的爭論與1999年的中國歷史學界——歷史只是語言的敘述?“六經皆史”到“史皆文也”——真實、真實、真實:前百年的歷史學追求——海登·懷特的觀點——“敘述”一詞中歷史與文學的界限的消失——凸顯與遮蔽:以思想史敘述中的王通與周敦頤為例——在書寫與敘述中區分真偽的意義何在?對過去中國歷史學中一個原則的重新考慮——發掘各種真偽“敘述”背後的支持觀念系統及其歷時性變化——在歷史書寫中進行知識與思想的考古發掘:虛構的故事、選擇故事的意圖、記載的標準、包裹的思想——權力與敘述:寫法中的頡思想史——詹京斯關於歷史書寫中的“權力”的論述——顧頡剛與古史辨:“層層積累的偽史”說——疑古思想中的現代性:與後現代歷史性思想的差異——歷史學是否能夠確立一個最後的限度?
第一編
引言 權力·教育與思想世界
“奉天承運”與王朝合法性與合理性的獲得途徑——唐代初期的文化策略——“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的真正實現——統一的國家有了統一的思想與文化——考試的意義:作為背誦與記憶的知識——承平的時代與平庸的思想——社會生活風氣的影響——整個思想世界沒有療救的藥方
第一節 盛世的平庸:八世紀上半葉的知識與思想狀況
經歷了思想與秩序的雙重危機之後——八世紀初的中國官方重建思想與秩序傳統的願望:開元禮、曆法、封禪與祭孔——失去了洞察力與診斷力的知識與思想世界——知識的教條與簡化——教育與考試中的導向——類書、禮儀範本和書信範文背後的思想史意味——思想趨向裝飾與表面:從貴族的知識獨占到士民的文化普及——禮法為基礎的生活模式和傳統觀念的崩潰——思想的非學術化與文學化——信仰邊界的模糊和混亂——道教與佛教入侵思想世界——一個象徵:唐玄宗頒布《御注孝經》、《御注道德經》和《御注金剛經》——失去批評能力的主流意識形態與儒家學說——宇宙空間的象徵不再能支持社會秩序的合法性——歷史敘述不再能解釋權力的合理性——禮法不再能約束道德和收拾心靈——盛唐:失去批評力的思想如何自處?
第二節 理論興趣的衰退:八至十世紀中國佛教的轉型(上)
八紀中葉以後的佛教狀況——比“宗”和“派”更重要的:律師、法師與禪師的分野——回顧歷史:八世紀之前——唯識學:八識、三性、三能變、五位百法以及轉識成智——華嚴學:“六相圓融”、“四法界”、“十玄門”和“五教十宗”——理論興趣的衰退與感悟體驗的凸顯——貴族社會的瓦解與純粹理論興趣的失落——中心地域的戰亂與都市大寺院講壇的衰落——宗教對社會的意義的自省與宗教對實際生活的進入——是否傷害了古代中國人對抽象世界的把握能力和哲理語言的創造能力?——元和五年(810)朝廷停止官方譯經事業的象徵意義——在“佛法”和“道”之間的選擇:禪師的崛起
第三節 禪宗的勝利與佛教的失敗:八至十世紀中國佛教的轉型(中)
在佛教各種思路中,南宗禪的凸顯——八至九世紀禪宗的崛起和勝利——當時禪門的實際狀況:北宗、荷澤、牛頭、天台和洪州的並峙——普寂、義福之後的北宗——神會門下的荷澤宗——慧忠、玄素以及佛窟遺則、徑山法欽為首的牛頭宗——八、九世紀中的天台一系——洪州馬祖道一系的風靡南北——西堂智藏、章敬懷暉和興善惟寬的意義——洪州一系在九世紀以後逐漸取得主流地位——九世紀的二十年代中國佛教地圖已經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禪思想向自然和適意的人生哲理方面轉化——人性與佛性的關係如何?——修行的方式如何?——趨近了佛性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從印度佛教到中國禪宗的轉化——淡出了中國思想與信仰的主流世界
第四節 語言與意義:八至十世紀中國佛教的轉型(下)
九至十世紀的禪門興衰——語言學轉向:生活中的日常語言取代經典中的書面語言,扭曲的藝術語言取代自然的日常語言——佛教中傳統的語言形式:轉讀唱導與章句註疏——禪門對語言文字的態度與策略:從工具到意義本身——不落空的活句:自相矛盾、有意誤讀、答非所問——參公案:刻舟求劍的危險——禪問答成為藝術語言,與瓦解宗教的嚴肅性與理論的深刻性——大中年間以後:九世紀末至十世紀初的禪宗與佛教的走向
第五節 重建國家權威與思想秩序:八至九世紀之間思想史的再認識
八世紀末到九世紀唐王朝的艱難時期:內憂與外患——國家權威的失墜與思想秩序的混亂——《平淮西碑》:韓愈一流士人對於強大的國家與權力的呼籲——對國家政治權威的訴求與對思想秩序的訴求——離經叛道的傾向與各種知識、思想與信仰的活躍——佛教的入侵——被喚起的民族感情與歷史傳統——發掘歷史資源,重建主流知識、思想與信仰的普遍性權威——“道”自身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人性的發掘——經典文本的證明:〈大學〉與〈中庸〉的再詮釋——虛構的思想歷史的系譜:孟子的意義——極端理想主義的思路:重建國家權威與思想秩序——潛伏著的極端主義:一統與優先背後——抵制與批評:來自現實主義思路的——作為一種思想史的可能性而存在的資源:八九世紀之間的激進的理想主義思路及其歷史命運
第六節 會昌滅佛與九世紀的道教
日僧圓仁所見到的九世紀武宗滅佛事件——茅山上清系的鼎盛以及可疑的系譜——九世紀前後道教的地域分布和派別存在:南嶽系的崛起——武宗時代當紅道土的出身——李德裕的態度的象徵性及士人的取向:來自主流意識形態的壓力——隋唐道教史中四個重要現象中顯示的趨向:理論興趣、《本際經》、上清系與道教撰述——來自佛教的刺激與壓力:辯論與融合——來自道教自身的調整:法位階梯的象徵性——道教的分化:以後的趨向
第二編
引言 理學誕生前夜的中國
北宋的現實:合法性危機——郊祀、封禪以及皇帝神化系譜的建立——從“杯酒釋兵權”說起——恢復與重建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的有效性——“普遍皇權”的確立與鞏固——“人不同心”以及思想同一性的消失——在普遍的價值混亂的情況下,重新建立思想世界,並將它籠罩和指導社會生活——知識階層的批評資源與權力:擁有普遍適從性的、超越一切自然與社會存在的知識與思想——“天下”與“太平”、“道”與“理”、“心‘與”性“——中唐的資源:真理系譜,經典系統,語言文體以及關於人性的思路——”道學、政術為二事“:文化重心與政治重心的分離
第一節 洛陽與汴梁:文化重心與政治重心的分離
十一世紀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的洛陽與汴梁——”道統“與”政統“的分離——印刷術、知識傳播,以及以道德、知識與思想互相認同的士人階層的膨脹——言論環境、自由議論與政治意識形態的鬆動——國家管理與私人生活之間,介於皇權與個人之間的階層的形成——中唐到北來變革思潮中的政治集權主義取向——洛陽士大夫表達的另一種聲音——以”災異說“制約皇權的傳統失去了效用——重新建構可以超越一切的終極依據,以及通釋社會、自然與人類的”真理“——重建國家權威與思想秩序——熙寧元豐之間,洛陽成了士大大聚集的中心——溫和的文化保守主義與高調的道德理想主義立場——學風與時尚:對經典文本的不斷追問,尋求根本的解釋——”理一分殊“——”格物窮理“——”窮理盡性“——關於終極真理的闡述和關於人性本原的論證——”性“與”理“,何以證明自身有絕對的”真“與”善“的取向?——自然領域與社會領域之間難以理清的糾纏關係如何解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十一世紀六七十年代,”道學“或”理學“的位置:”如壁上行“的理想主義——思想的歧異背後可能有更深刻的社會背景——邊緣的、民間的,象徵著士大夫階層的理想主義思潮——汴梁與洛陽之間:”政統“與”道統“、”師“與”吏“、政治重心與文化重心的分離
第二節 理學的延續:朱陸之辯及其周邊
從淳熙二年的鵝湖之會說起——建炎以來的理學處境:從紹興六年的陳公輔事件到慶元元年的”黨禁“——南宋理學的狀況——朱熹的思想史意義——《伊洛淵源錄》與《近思錄》:確立所謂”道統“——《四書集注》:重新凸顯”經典“,並指示理解的新途徑——《朱子家禮》及其他:具體化和世俗化的努力,與進入民眾的生活世界——朱熹關於心性天理的思想學說:心、性、理、情——宇宙本原、社會秩序、人的心性的統一詮釋——陸九淵的挑戰及其思考:將理學推向極端的取向——兩種學問:尊德性與道問學——士紳階層以文化權力對抗政治權力,以超越思想抵抗世俗取向的,富於創造性和革命性的思想學說——理學進入官方的意識形態,成為士人考試的內容,並成了通行觀念進入生活領域——構建和確立了以後幾百年間文化的主流和基調——南宋末年理學的復興及其意識形態化
第三節 國家與士紳雙重支持下的文明擴張:宋代中國生活倫理同一性的確立
淫祠與巫風:十一世紀中葉夏竦的上疏——禁淫祠與興學校——文明傳播的加速度:宗族的重建與士大夫階層的影響、印刷術的傳播、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溝通——理學的意義——兩宋禁毀淫祀、淫祠的官方行為與士紳行為——祠祀名單的變動——法律對淫祀淫祠、巫覡活動、宗教聚會等等的嚴格限定——”一道德同風俗“:文明推進的例證——殺人祭鬼的禁絕——婦女身體的禁忌——異端信仰與異族文明的拒斥——社會秩序的清理與建立——文明擴張中國家即皇權的作用與士紳階層的意義——宋代士紳階層的膨脹——教育,以及宗譜、家禮、鄉約、族規:理學的世俗化及其意義——理學:沒有鬼神的宇宙——皇權所象徵的國家、士紳所代表的社會以及民眾三者在文明擴張中的互動關係——唐宋文明之間差異的一個例子——結論:近世中國生活倫理同一性的確立
第四節 從元到明: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的一般狀況
俗化之厄:歐陽守道和沈仲固對理學的激烈批評——把真理的思索變成背誦文本——蒙元皇權對於漢族文明的態度及其意義——對新朝的認同與民族主義的退潮:從趙復到郝經、許衡、劉因——許衡的意義——”真儒之道見於吏治“——明初皇權與儒學:從明太祖到明成祖——主流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的平庸和圓熟——生活的同一性瓦解而思想的同一性依然存在:話語的分裂——重新整理思想世界?元代陸學的命運與明代陸學的動向——王陽明的出現
第五節 再起波瀾:王學的崛起及其意義
王陽明學說開始的勢頭並不順利——嘉靖年間的情況——嘉靖以後民間社會的空間、市民生活的多樣化、倫理同一性的約束鬆弛——城市、商業、交通以及印刷技術和造紙技術的發達與知識傳播——超出官方意識形態允許的邊界——講學的風氣——萬曆十二年詔令王陽明、陳獻章從祀孔廟——程朱理學的要義:把世俗的情慾與純然的天理分開——王學是在程朱之學已經籠罩的語境中發生的:對理學的修正——”心即理“——”心外無性“、”心外無理“——歷史的輪迴:七至八世紀中國禪宗取代印度佛教的歷史回顧——拆除障蔽的途徑:致良知——對《大學》與《中庸》的重新詮釋——”知行合一“的意義——重新書寫”道統“與接續”血脈“——”無善無惡“與”有善有惡“:”慎獨“與”戒懼“以及道德自覺的意義——”有善無惡“:心靈的絕對化與自然的合理化——對王學的批評以及新學說的風靡——江右王門:錢德洪、羅洪先、鄒守益、聶雙江等人的主張:”真是陽明之的傳也“——王畿、王艮以及顏鈞、何心隱、羅汝芳、李贄等人取向——對內在破壞力的警覺與萬曆三十年的情況——對王學的補救之一:高攀龍、顧憲成等人的批判——對王學的補救之二:劉宗周的慎獨與監督——王學衝擊下的晚明:思想多元與思想危機——政治意識形態的壓力與內憂外患的影響——思想史的曲折
第三編
引言 從”天下“到”萬國“:重建理解明清思想史的背景
古代中國與異域的交往歷史:從古代到十九世紀——文明的中心與邊緣發生變化——普遍主義和特殊主義之間:世界與中國——十六世紀中葉開始”中國“的國際處境:兩種反應和兩種策略——醫學與天學:日本與中國對於西學接受與回應的微妙差異——近代中國對於世界的心理失衡——1895年以後的自信心崩潰——十六世紀以後:重新調整思想史的焦距與背景
第一節 天崩地裂(上):當中國古代宇宙秩序遭遇西洋天學
明清兩代對於西洋新知的兩種反應:倫理政治之學與天文歷算之學——化”異“為”同“:對思想的移位(shift)、稀釋(dilute)和溶解(dissolve)_”另為一家“:西洋天文地理知識對傳統中國知識世界的瓦解——天圓地方:古人對以北極為中心軸而運行的視覺天象的觀察、體驗、推測和衍繹——從利瑪竇以來傳入中國的西洋天學知識:地球”員而不方之理“——明末七千部西書被傳教士傳入中國:知識世界的變化——”天崩地裂“:對稱的並不對稱,和諧的也並不和諧——傳教士的記載和中國人的反應——夷夏之辯:以《聖朝破邪集》為例——顛倒乾坤:天地時空知識的思想史意義——什麼是”理“、什麼是”一“:體用道器之間——面對西學的兩種思路:把西學納入中國傳統思想之中進行重新解說,或者把西學從中國思想世界中清理出去——中西、體用、道器之間真的可以說合就合,說補就補嗎?——不得已的緊張心情:天崩地裂時代的來臨
第二節 天崩地裂(下):古代中國所繪世界地圖中的”天下“、”中國“、”四夷“
1584年利瑪竇刻印了〈山海輿地全圖〉——大地的空間格局,中心與邊緣的位置安排,地域大小的圖形描述並不僅是地理學問題——古代中國的”中國“觀:以所認知的地域、以自身為圓心、以自己的視野為半徑的”世界空間“——大小、上下、方位、比例:地圖其實也是一種敘述——古代中國地圖繪製的歷史——文明的世界像:天下、中國與四夷——一個錯過的機會:佛教的世界圖像和《佛祖統紀》中三幅地圖的思想史意義——利瑪竇地圖之後——迅速接受了多種文明共存的新世界圖像的明代士人——類書:《月令廣義》、《方輿勝略》、《三才圖會》、《性理筆乘集要》以及《圖書編》中的世界圖像——反對的聲音——接受新世界圖像的歷史與思想資源之一:鄒衍的學說與《山海經》、《神異經》的想像——接受新世界圖像的歷史與思想資源之二:老莊和佛教的思路和想像——接受新世界圖像的歷史與思想資源之三:陸王之學中的”東海西海,心同理同“——古代中國的世界圖像並未一下子崩潰
第三節 考據學的興起:十七世紀中葉至十八世紀末知識與思想世界的狀況
考據學在清代的意義——公共話語與私人話語的分裂:另類知識話語的產生——歷史追溯——晚明思想世界的多元狀況——明清之際的思想轉型:一個簡單的民族主義思路一一遺民情結與
”華夷之分“思想在清初的普遍性——這種民族主義思想的漏洞——雍正的批判:《大義覺迷》
錄〉——時間的流逝與民族主義情緒的淡漠——”聖學“薪火相傳的責任與士人的反省——清代皇權與主流意識形態壟斷真理的三種策略——《名教罪人》的象徵意義——”公“與”私“:對於真理權力的濫用與對於真理話語的逃避——空間的壓縮與立場的喪失——處於”失語“狀態的知識界——公、私兩種領域之間尋找一種知識話語的表達空間:考據學的知識表達——另類”公共空間“——清初所謂”行己有恥“與”博學於文“的提倡——”尊德性“與”道問學“的互相移位——用確鑿和經典的文本為真理依據——漸漸失去深刻性的考據學——後設的或被建構的:漢宋對立或義理與考據的對立——再次指出主流意識形態與普遍思想的延續性和籠罩性:考據學並不是主流思想
第四節 重建知識世界的嘗試:十八、十九世紀之際考據學的轉向
通常被整體地描述的”乾嘉之學“在乾隆與嘉慶時代取向相當不同——十九世紀初考據學表現出的”現代性“的意味——清代中葉考據學通過關鍵字詞的考證對主流政治意識形態進行迂迴的挑戰——戴震的思路:把思想的依據回溯到古代經典,把經典意義的根據落實到字詞,把字詞的意義經過歷史語言學的確定——仍然沒有超越”理“與”情“的二元對立——古代中國思想史上反覆出現的話題——阮元、凌廷堪、焦循的考據學方法與變化的思路:”共識“、”規則“與兼容”善“、”惡“——以禮代理——清代學人可能從西學中感受到了挑戰,在清代中期可能已經出現回應——在傳統原則之外另尋普遍適用的”通例“——”數“中求”理“——天文歷算之學的意義及其在儒家知識系統中的重要性——接納西洋之學:”東海西海,心同理同“——汪萊、李銳、凌廷堪和焦循——重新詮釋”一以貫之“的”一“?——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考據學家對傳統的質疑——看似傳統的音韻訓詁文字之學(語言學)和天文歷算之學(數學)的新意味——關於一七九九年的意義
第五節 西洋新知的進入:十九世紀下半葉中國知識世界的變遷
西書背後的知識系統以及它與傳統中國在宇宙觀念上的潛在衝突——奇器的原理、知識和技術擁有自足的知識系統——要改變古代中國知識系統需要有三個觀念支點——接受關於知識的新地圖——確認另一種文明從”體“到”用“的合理性——承認普遍性真理的存在而這一真理不一定在中國——明清時期西洋知識”進入“中國觀念世界的兩個邊界:西學中源與實用技術——”知識世界“的膨脹,在中國常常是隨著”地理世界“的擴張而來的——世界的擴大和中國的縮小使中國思考和接受多元文明區域的存在的觀念——歷史觀念的變化:古代中國關於一線單傳的文明觀念的崩壞和轉型——作為基礎的空間與時間、世界觀和歷史觀的改變——近代中國的自我認識史與關於”世界“和”亞洲“的觀念變遷——”現代性的入侵’“(inbreakofthemodernity):關於倫理、政治和制度優越意識的消退——”富強“等於”文明“——關於整體知識的傳統觀念開始出現裂縫:國小與格致——十九世紀下半葉後的知識增長——介紹西學的書籍和報刊增多——中國人走向世界目驗世界文明——西洋新知越來越多地進入了中國傳統的知識世界:數學、天文曆法、地球之學、地殼和大氣:關於”人“身體的知識、各種機器——格致書院的考試題——傳統的知識系統的更新從教育制度開始——為應對變局追求實效而仿效西洋知識教育的方式——學科分類的轉換與知識史思想史的巨變
第六節 晚清對中國傳統資源的重新發現和詮釋(一):經學
古代中國的經典和經學的責任——經典和經學的任何變化,其意義都超出了單純知識史的範疇
——今文經學的崛起:兩種趨向——乾嘉以來考據學風的趨向,追求”真理“(gospel)轉向追求”真實“(reality)——追求真實性使經學開放它的詮釋邊界——以《堯典》與《禹貢》為例:天文地理之學——十九世紀下半葉傳統經學的傷害——在追求確鑿性的名義下不斷引入新知,把經典當做歷史文獻,把經學變成史學——傳統的經學向現代學科體制中的文學、史學和哲學轉化與分化——段復昌的嘆息:經學的邊緣化
第七節 晚清對中國傳統資源的重新發現和詮釋(二):諸子之學
十九世紀下半期的中國思想世界:知識與經驗還在傳統的軌道上依照慣性滑行——從天子到文人,從鄉紳到百姓——在震驚之後應對失據——拒絕還是接受?——發掘歷史記憶與知識資源:在過去主流的思想學術話語之外尋找其他的中國古典來充當理解和詮釋的資源——諸子學的再發現——知識史的背景:乾嘉以來知識興趣的擴張——思想史的背景:乾嘉之間思想立場的挪移——十九世紀中葉以前諸子學仍然在歷史文獻學與歷史語言學的範圍中——刺激諸子學復興的契機是晚清中國知識階層對自身處境的感受和認識的轉變——面對危機——富強之學:農學與兵學為例——諸子的象徵性譬喻、寓言是似是而非的對應新知的資源——諸子學的真正復興要到十九世紀晚期乃至二十世紀以後——1895年光緒皇帝在保和殿策試天下貢士時的試題及其象徵意義——知識中心與邊緣的互相轉化
第八節 晚清對中國傳統資源的重新發現和詮釋(三);佛學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以佛教作為應對資源——十九世紀下半葉佛教的基本狀況——在西洋新知面前本來來自印度的佛教成了中國的傳統資源——晚清佛學的興趣滋長——晚清好佛學的人幾乎都是趨新之士——關於格義的歷史記憶——以佛學格西洋科學之義——天算、格致、化學、質學、光學、聲學、醫學、農學、工學、礦學,佛教包括無遺——以佛學格西洋哲學之義:從譚嗣同、文廷式、章太炎、宋恕到梁漱溟——從日本的刺激中接受到的佛教訊息——誤讀日本近代化的動力——民族主義的思路:確立民族國家與發起民眾信心——中國佛教振興作為中國社會變革的一個藥方——晚清佛學復興的啟示和意義:發掘傳統思想資源以理解西學——佛學熱精的消退
第九節 1895年的中國:思想史上的象徵意義
1895年:憂鬱激憤的心情和恥辱無奈的感覺——不可並提的東洋和西洋——幾位保守官員的建
議:徐致祥、馮煦、馬丕瑤——在普遍的心情之下”自強“成了中國人的共識——西洋人的奇特態度:鼓勵變法——什麼是”積弊“?——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現——兩種觀念成了人們思考的基礎,普遍的世界主義觀念和個別的民族主義觀念——”在傳統中變“(changewith——inthetradition)到”在傳統外變“(changebeyondthetradition)——向西轉的大趨勢:以來育仁、唐才常特別是康有為為例,以開會為例——傳播方式的變化——借道東洋學西洋:日本書的翻譯——在普遍向西轉的大勢背後隱藏了相當深的民族主義取向——傳統能否延續的四個因素:共同地域、共同信仰、共同語言與共同歷史記憶——在追求富強的世界取向裡面包含的民族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對”西方“的愛恨交加的感情與反傳統的民族主義——中國思想界後來在”救亡“和”啟蒙“、”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激進主義“和”保守主義“之間的緊張——1895年的象徵意義
徵引書目
主要人名索引(按拼音順序)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