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山東地區基層士人研究》是2015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燁。
基本介紹
- 書名:明清時期山東地區基層士人研究
- 作者:張燁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 頁數:331 頁
- 定價:5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0813476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明清時期科舉制度繁榮發展,各階層民眾高漲的科舉熱情與有限的科舉名額、官吏需求之間形成巨大差距,導致山東地區形成大批壅滯基層的士人群體。作為地方文化力量的重要構成部分、儒家文化的載體,尤其是普通百姓與上層士紳問的重要過渡階層,他們的言談舉止,各種教育、教化活動,以及對儒家文化內容、載體、傳播媒介世俗化進程的推進,為儒家文化的發展、變遷及其在基層社會的傳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作者簡介
張燁,女,生於1983年,山東泰安人,201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13年7月至今就職於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主要從事明清社會生活史研究。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相關概念的釐清
一、時空限定
二、研究對象界定
第二節 學術史回顧
一、有關基層士人的研究
二、有關山東地區基層士人的研究
第三節 主要研究內容及史料概況
一、主要內容概述
二、史料說明
第一章 群體形成與舉業生涯
第一節 基層士人群體的數量及構成
一、全國生員及童生的數量估算
二、山東地區生員及童生的數量估算
三、基層士人群體膨脹的原因
四、基層士人群體的上升空間
(一)鄉試中舉比例
(二)貢生的種類及出路
(三)捐納
第二節 科舉與基層士人群體的生存狀態
一、單一價值判定及科考失利的痛楚
二、與科舉相關的各類考試
(一)童試
(二)歲試、月課、季考及觀風試
(三)科試、鄉試
三、科場偶然性及神秘性
四、科舉與傳統士人養成模式
(一)科考影響下的案牘生涯
(二)科考與士人的才情
小結
第二章 治生方式與經濟狀況
第一節 山東地區治生觀念的區域特點
一、治生觀念的變遷
二、治生觀念的矛盾性
第二節 治生方式的多樣化
一、耕讀自食
二、教授里鬧
三、行醫濟世
四、棄儒服賈
五、賣文博食
六、寄居生涯
七、托跡公門
第三節 基層士人的經濟狀況及其影響
一、相對困窘的經濟狀態
二、治生的優劣勢分析
三、經濟狀態的廣泛影響
小結
第三章 儒家理想與現實生存——基層士人價值觀念及實現方式的多樣化
第一節 基層士人“謀道”方式的擴展
一、“文名可以當科第”刃
二、“以窮經力學為務”
三、“布衣之身利澤一鄉”
四、舉業提攜——“功名”的曲折實現
第二節 “謀道”與“謀食”之間——士人生存方式的變遷
一、變業為生
(一)“不知其為商也、為儒也”
(二)“讀書無成,豈如學醫之有成乎”
(三)“公廨無長物”
二、傳統文人職業的商業化
三、“保身家”與科考職業化
四、基層士人生存方式變遷的局限性
第三節 基層士人中的特殊群體
一、“名士”群體
(一)時空特點
(二)良好的家庭背景
(三)濃厚的科舉情懷
(四)與普通基層士人對比
二、明清鼎革之際的基層士人
(一)文化活動
(二)社會交往
(三)政治活動
三、無賴化群體
(一)輕浮佻達、不持儀節
(二)躁急奔競、謀取虛名
(三)迂腐疏闊,窮酸可憎
(四)橫行鄉里、欺壓百姓
小結
第四章 生活空間與社會交往
第一節 家庭中的基層士人
一、孝養
二、教子
(一)多樣性與靈活性
(二)局限性與實效性
第二節 宗族
一、編修族譜、維繫宗族
二、資助親眷、捐贈族田
三、興建義學、善教子弟
四、平息紛爭、維護秩序
第三節 基層士人的社會交往
一、社會交往的主要對象
(一)本群體間的交往
(二)結交上層士人
(三)與下層民眾及僧、道的交往
二、社會交往的基本形式
(一)講學授徒
(二)詩酒談宴
(三)遊歷訪友
(四)結社倡和
三、基層士人社會交往的特點
(一)社會交往與謀生密切關聯
(二)社會交往的層次性與局限性
(三)文化職能的強化與異化
(四)時空差異
小結
第五章 文化活動與地方文教事業
第一節 基層士人與地方教化
一、躬身砥礪
二、“年年恨為讀書累,處處逢人勸讀書”
三、禮制的宣傳與踐行
四、通俗文藝的創作
第二節 基層士人與地方文化
一、文化生活及相關成就?
(一)撰寫經史著作
(二)創作詩詞文賦
(三)研習書法、繪畫與音律
(四)藏書
二、滿足百姓需求的日用類書
三、地方文獻的整理歸納
第三節 基層士人與儒家文化的傳承及變遷
一、基層士人與儒家文化的傳承
(一)精湛的儒學造詣
(二)儒家文化的踐履
(三)投身教育、教化事業
二、基層士人與儒家文化的世俗化
(一)儒家文化內容及載體的世俗化
(二)基層士人群體的世俗化
小結
第六章 擔當精神與地方公共事務
第一節 基層士人的擔當精神及影響力
一、擔當精神的形成
(一)傳統儒家文化的薰習
(二)地方文化的陶然和影響
(三)實現個人價值的需求
(四)對下層民眾的認同感
二、聲望的培植
(一)品行高潔
(二)樂善好施
(三)學識累積
(四)實用技能
第二節 地方管理系統中的基層士人
一、幕僚、吏及長隨
二、老人、鄉飲酒賓
三、約長
四、宗族維繫
第三節 基層士人的具體作為
一、公共設施的興建與修繕
(一)橋樑、道路的修建與維護
(二)廟宇、學校的倡修與捐助
二、慈善事業的發展
(一)日常時期的捐助
(二)災荒時期的救助與賑濟
三、地方秩序的維護
(一)言民瘼於上
(二)維護鄉間秩序
(三)戰亂時期的救助
四、關於基層士人作用力的衡量
小結
結論
一、基層士人群體的生存境遇
(一)生存空間的相對狹窄
(二)拓展生存空間的局限性
(三)生存觀念的焦灼與迷茫
(四)士人身份的尷尬處境
二、基層士人群體的特點
(一)過渡性與矛盾性
(二)正統性與世俗性
(三)龐雜性與層次性
三、基層士人群體與山東社會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