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遠征漠北之戰

明成祖遠征漠北之戰

明成祖遠征漠北之戰是指明朝明成祖在位期間,先後五次親征,北伐蒙古的一系列戰爭。

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後,元朝的殘餘勢力退居嶺北行省,史稱北元。即位的明成祖為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決定親自率領明軍進行北伐。

1410年(永樂八年)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向明朝稱臣納貢。1413年(永樂十一年),明成祖封韃靼大汗阿魯台為和寧王。隨後明軍一直進入到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為碑“翰海為鐔,天山為鍔“。1414年(永樂十二年),明成祖舉行第二次北伐親征,在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南)擊敗據險而守的瓦剌首領馬哈木,追至土剌河,馬哈木逃遁。瓦剌戰敗,明成祖詔告天下。1422年(永樂二十年)三月,明成祖率軍從北京出發,親征蒙古阿魯台所部,是為第三次北伐。明軍經開平向東北方向進軍,於闊欒海北道發現阿魯台部大批輜重,發兵焚燒,收其牲畜班師。回師途中,以兀良哈附逆阿魯台,擊敗之。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七月,第四次北伐,再次親征阿魯台。聽聞阿魯台為瓦剌所敗,大軍駐師不進。十月,於上莊堡接受也先土乾投降,封忠勇王,賜名金忠。十一月,班師回朝。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正月,韃靼部進犯邊關,朱棣組織進行第五次北伐。

北伐致使蒙古勢力進一步削弱,解決了明朝前期的北方問題,明朝成了瓦剌和韃靼的宗主國,從此,明朝不再承認蒙元政權,具有重要轉折意義。永樂朝的蒙古寇掠率也降到有明一代最低。

基本介紹

歷史背景,戰役過程,一次親征,二次親征,三次親征,四次親征,五次親征,最終結果,評價,影響,明朝,蒙古,爭議,記載,

歷史背景

參見:北元韃靼瓦剌兀良哈
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徐達率軍攻入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逃往漠北繼續元帝國的統治,歷稱“北元”。永樂初年,因合罕弟弟的妻子完者禿豁阿妣吉的絕世美貌《蒙古源流》記載:“合罕害弟奪弟媳婦;合罕動身去放鷹之後,忽兀海太尉來討丞相之號;妣吉派朵黑申·失喇請太尉;妣吉用銀制的大杯中攙滿有黃油的豁烈酒獻於太尉;派哈兒忽出黑的僕人朵黑申·失喇去追回合罕;合罕殺忽兀海太尉後令雪泥氏旺沁太保剝下忽兀海脊背上的皮合罕把長妻可溫台哈屯生的撒木兒公主嫁給了忽兀海的兒子巴禿剌,讓他當上了丞相,掌管四瓦剌;浩海是烏格齊哈什哈的臣,烏格齊哈什哈殺死了合罕,納了完者禿·皇妃子。”北元貴族勢力內部開始出現矛盾,韃靼瓦剌兀良哈三部互相敵視。韃靼部居住在今貝加爾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大部分地區;瓦剌部居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和準噶爾盆地一帶;兀良哈部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一帶;三個部落時常滋擾明朝邊境。
明成祖遠征漠北之戰
明朝和蒙古勢力對峙示意圖
朱元璋在漠南設立諸衛所對北元勢力採用軟硬兼施的政策,明成祖即位後,起初亦繼承朱元璋對待北元的政策。他一面與之修好,封蒙古部落酋長為王,賜予金銀、布帛、糧食等物品,爭取相安無事。如明成祖封瓦剌部首領馬哈木為順寧王,在韃靼部首領本雅失里稱汗時,明成祖多次遣使通好。另一方面,如果蒙古貴族無理侵擾,就給予堅決打擊。三部中以韃靼部最為強盛,本雅失里因此而驕,對明朝抱不友好態度。1409年(永樂七年),明成祖派使者郭驥出使韃靼,結果被殺,成祖決心征討。

戰役過程

一次親征

1410年(永樂八年)二月,明成祖調集50萬大軍。五月八日,明軍行至臚朐河(今克魯倫河,成祖將之更名為“飲馬河”)流域,詢得韃靼可汗本雅失里率軍向西逃往瓦剌部,丞相阿魯台則向東逃。明成祖親率將士向西追擊本雅失里,五月十三日,明軍在斡難河(今蒙俄邊境)大敗本雅失里。明成祖打敗本雅失里後,揮師向東攻擊阿魯台,雙方在今蒙俄邊境之斡難河東北方向交戰,明軍殺敵無數,阿魯台墜馬逃遁。此時天氣炎熱,缺水,且糧草不濟,明成祖下令班師。
明成祖遠征漠北之戰
明成祖親征漠北示意圖
韃靼部經過明軍的這次打擊,臣服於明朝,並向明成祖進貢馬匹。成祖亦給予優厚的賞賜,阿魯台接受了成祖給他“和寧王”的封號。

二次親征

參見:明成祖第二次親征漠北之戰斡難河之戰忽蘭忽失溫之戰
明軍在1410年(永樂八年)出征韃靼後,瓦剌部趁機迅速發展壯大,1413年(永樂十一年),瓦剌軍進駐臚朐河(今克魯倫河),窺視中原
明成祖決心再次親征,調集兵力,籌集糧餉。1414年(永樂十二年)二月,明軍從北京出發,六月初三,明軍在三峽口(今蒙古烏蘭巴托東南)擊敗了瓦剌部的一股游兵,殺敵數十騎;初七日,明軍行至勿蘭忽失溫(今蒙古烏蘭巴托東南),瓦剌軍3萬之眾,依託山勢,分三路阻抗,成祖派騎兵衝擊,引誘敵兵離開山勢,遂命柳升發炮轟擊,自己亦親率鐵騎殺入敵陣,瓦剌軍敗退,成祖乘勢追擊,兵分幾路夾擊瓦剌軍的所撲,殺敵數千,瓦剌軍紛紛敗逃。此役,瓦剌受到重創,此後多年不敢犯邊,同時,明軍也傷亡慘重。
明成祖遠征漠北之戰
斡難河之戰示意圖

三次親征

參見:明成祖第三次親征漠北之戰
在忽蘭忽失溫會戰兩年後,朱棣又萌生繼續打擊瓦剌的念頭,而且已在籌備階段:“得遼東諜報……瓦剌人馬已到阿忽馬吉之境,宜晝夜謹備,不可怠忽。”“(瓦剌馬哈木)擬七月率眾至斡難河北……吾邊境須有備。”明成祖就詔敕開平備御郭亮:“朕將巡邊,爾其整兵以俟。”隨後又令周、晉、秦等藩王各選護衛步騎兵五千,“明 年正月赴真定操練”;同時要求陝西、甘肅、寧夏、大同、遼東諸守將,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都司,中都留守司,以及徐州、宿州、沂州、邳州、淮安、揚州、武平、歸德,睢陽、潼關等衛所,於次年春分別趕赴真定、德州操練,“俟赴北京閱試”。由此發起了一場覆蓋整箇中國北方的大規模調兵、練兵、閱兵行動。這次巡邊,其實是明成祖計畫中的一次親征。永樂十三年十月之後的一系列軍事行動,是明成祖為再次北征瓦剌而做的部署。巡邊,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北征的代名詞。只不過在次年(1416)六月,明廷收到並證實馬哈木意外死亡的訊息,於是勅令邊將:“馬哈木已死,其眾潰散,故停北征”,取消了原定的軍事計畫。馬哈木身亡韃靼趁此機會經過幾年的發展,勢力日益強盛起來,從而改變對明朝的依附政策,並侮辱或拘留明朝派去的使節,還時常對明朝邊境進行騷擾的劫掠。1421年(永樂十九年)冬初,韃靼圍攻明北方重鎮興和所元中都),殺死了明軍指揮官王祥,對此,明成祖在重建興和所後,決定第三次親征漠北。1422年(永樂二十年)三月,明成祖率軍從北京出發,出擊韃靼。其主力部隊至宣府(今河北宣化)東南的雞鳴山時,韃靼首領阿魯台得知明軍來襲,乘夜逃離興和,避而不戰。七月,明軍到達煞胡原,俘獲韃靼的部屬,得知阿魯台已逃走,成祖下令停止追擊。明軍在回師途中,擊敗一貫支持阿魯台的兀良哈部,九月,回師北京。
永樂繼位後兀良哈來歸附,因全球氣候變化兀良哈發生饑荒,永樂常常接濟三衛。但永樂八年六月十四日明成祖得訊阿魯台潰逃時“所擒數十人皆兀良哈部下,嘗入朝授官矣,復叛附阿魯台。上責之曰:‘爾於朝廷何功,徒因來朝,輒予爵賞。今不思報,乃復為叛寇用。命悉斬之’”。永樂九年十二月六日朱棣遣指揮木答哈阿升哥齎敕諭福餘朵顏泰寧三衛頭目:“昔兀良哈之眾,數為韃靼摽掠不能安處,乃相率歸附誓守臣節。我太祖高皇帝矜厥困窮,設福餘朵顏泰寧三衛而授爾等官職,俾各領其眾。臣屬既久後竟叛去。及朕即位復遣人來朝,朕畧其舊過,加意撫綏,數年以來生聚蕃息,朝廷於爾可為厚矣。比者爾等為本雅失里所脅,掠我邊卒。又遣苦烈兒等紿雲市馬實行窺伺。狡詐如此罪奚可容。今特遣指揮木答哈等諭意,如能悔過即還所掠戍卒,仍納馬三千匹贖前罪。不然發兵誅叛,悔將難追。”永樂二十年七月四日阿魯台因朱棣追擊拋下兀良哈向遠逃遁。明成祖認為“所以羽翼阿魯台為悖逆者兀良哈之寇,今阿魯台狼狽遠遁,而兀良哈之寇尚在,當還師翦之。諸將皆曰然,請分兵疾進,遂簡步騎二萬分五道進擊。且授之方畧謂:曰兵貴神速,所謂迅雷不及掩耳也。諸將受命遂行”七月十三日戊辰車駕次捕虜川,始諸將之赴兀良哈也。上諭之曰官軍至彼虜必西走,朕以兵從西要之虜可獲也,至是上率精騎數萬馳赴之,命武安侯鄭亨成安侯王通陽武侯薛祿率大營諸軍後行。七月十七日壬申兀良哈餘寇潰散山谷多來降者命釋之。七月十九日甲戌兀良哈寇黨老弱皆詣軍門俯伏待罪命釋之。八月十四日車駕次玻瓈谷,諸將先受命征兀良哈者奏云:已入寇穴,寇悉眾來敵,大敗之。斬首數千級,餘眾潰而西走。盡收其人口孳畜。“抵其巢穴,殺首賊數十人,斬馘其餘黨無筭,獲其部落人口,焚其輜重,盡收其孳畜。”

四次親征

參見:明成祖第四次親征漠北之戰
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韃靼首領阿魯台再次率部滋擾明朝邊境,明成祖聞悉後決定再次親征。明軍八月初出征,九月上旬,朱棣未北上僅派遣明軍斥候到達沙城(今河北張北以北)時,阿魯台的部下阿失貼木兒率部投降明軍,並得知阿魯台被瓦剌打敗,其部已潰散,明軍暫時駐紮不前;十月,明軍繼續北上,在黃河以北擊敗韃靼西部的軍隊,韃靼王子也先土乾率部眾來降明,明成祖隨即封也先土乾為忠勇王,十一月,明軍班師回京。
明成祖遠征漠北之戰
明朝北部的韃靼和瓦剌

五次親征

參見:明成祖第五次親征漠北之戰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正月至七月,明軍對蒙古韃靼部的作戰。是年正月,韃靼部首領阿魯台率軍進犯明山西大同、開平(今內蒙古正蘭旗東北)等地。明成祖遂調集山西、山東、河南、陝西、遼東5都司之兵於京師(今北京)和宣府(今河北宣化)待命。四月三日,以安遠侯柳升、遂安伯陳英為中軍;武安侯鄭亨、保定侯盂瑛為左哨,陽武侯薛祿、新寧伯譚忠為右哨;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為左掖,成山侯王通、興安伯徐亨為右掖;寧陽侯陳懋、忠勇王金忠又名也先土乾為前鋒,出兵北征。二十五日,進至隰寧(今河北沽源南),獲悉阿魯台逃往答蘭納木兒河(今蒙古境內之哈剌哈河下游),明成祖令全軍急速追擊。六月十七日,進至答蘭納木兒河,周圍300餘里不見阿魯台部蹤影,遂下令班師。七月十八日,明成祖在回京途中病死於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西北)。
明成祖遠征漠北之戰
忽蘭忽失溫之戰示意圖

最終結果

明成祖五次親征對盤據在漠北的北元殘餘勢力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個部落的戰爭。致使蒙古勢力進一步削弱,維護了明朝邊境的安寧,同時也使明朝精疲力竭,明成祖朱棣亦在第五次親徵得勝回朝途中病死。
雖然明成祖北伐之後明朝無論在國力還是在軍事方面,都據有絕對的優勢,但問題卻出在了撤大寧都司、三降城、東勝衛、威虜衛、威遠衛等漠南諸衛的事情上。朱棣雄才大略,自然知道大寧諸衛所的重要性,他在永樂八年第一次北征時對金幼孜等人說:“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但他還是覺得撤漠南諸衛集中兵力消滅北元才是一勞永逸,何福曾請求朱棣復置東勝衛,但朱棣仍然不以為然,只在此年九月給何福的批覆中寫道:“爾奏欲立東勝衛,此策甚喜,須俟鎮虜、定邊,諸衛皆定然後立之,則永遠無虞。”朱棣認為設定衛所是要等到明軍消滅嶺北行省的殘元勢力繼承確定元朝的北方邊界後再辦的事情,但是由於明成祖病死在了北伐的路上,當年洪武帝在漠南設定的諸衛所皆未來得及恢復。宣德時,北方遊牧民族通過衛所舊地對明朝的威脅日增。
明朝對蒙古封建主雖然也封以王位等,同時給印、授敕、賜衣,允許世襲,但並沒有改變蒙古貴族的封建遊牧制度。因此,蒙古各部的分裂狀態依然如故,這是蒙古各部不斷與明朝抗衡的重要原因。而後金皇太極繼位以後,為了確保對蒙古的控制,逐步地、然而也是堅定地在蒙古實行了劃分牧地、編旗設佐(佐領)、更定爵秩、軍令政令統一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起牢固的君臣、主從關係。

評價

五次北伐的主要特點,在明軍方面,深入漠北,後勤補給比較困難,勞師遠征,只宜速決,不利持久作戰。朱棣深知此種作戰特點,所以,每次親征,均作了比較充分的兵力和物資準備,如事先徵集重兵,在兵力對比上形成絕對優勢。在糧餉上,製造武鋼車,提前作好進退的全局準備。朱棣作為皇帝,一國至尊,能夠躬親行陣,為消除邊患,先後五次親征,這在歷史上,實屬少見。而且他知人善任,創立中軍、左右掖、左右哨五軍營制,和專門使用火器的特種部隊神機營,神機營發揮了擁有先進武器裝備的優勢,逐漸成為明軍的先鋒部隊,對蒙古軍造成了一定的震懾;治軍嚴,賞罰明,頒布軍中賞罰令,設定傳令紀功官和督陣官,“六師入關有踐田禾取民畜產者,以軍法論”;而且精通韜略,善於利用敵人內部矛盾,使其互相牽制,以利各個擊破。這些都是明軍致勝的重要因素。明成祖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親征漠北蒙古諸部漢族皇帝。
明成祖遠征漠北之戰
明朝士兵
在元蒙殘餘勢力方面,不利因素是內部不統一,與明軍相比,力量眾寡懸殊,因此,只宜利用遊牧族軍隊長於騎馳的特點,與明軍周旋,而不宜輕易與明軍決戰。韃靼阿魯台在第一次抗擊明軍親征失利後,總結教訓,在以後多次作戰中,均採取機動避戰的軍事策略,避免了在戰場上遭受重大打擊。正如《李朝實錄》載:“ 中山阿祿(阿魯)大王使人曰:大軍自東逐我則我乃西走,自西逐我則我乃東走,終不與戰。

影響

明朝

明朝建都之議在太子朱標死後就暫停了,由於關中地區有黃河天險為鍔,而燕雲十六洲的天險在漠北和林,所以明成祖北伐本身也是永樂遷都計畫的一部分,並通過遠徵集中漠南諸衛所兵力把燕國打造成全中國軍事政治中心。明成祖五次千里出師,遠征漠北,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三次親征前,戶部尚書夏原吉、兵部尚書方賓等人以為頻年用兵,戎馬資儲喪失不少,且糧儲不足,不宜興師。但是,這五次出征在當時也有效地打擊了蒙古貴族勢力的侵擾破壞,保障了邊境的安寧,有利於促進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進一步鞏固中央政權的統治地位。也有人指出五次北征是明成祖好大喜功的產物。五次北征,勞而無功,反導致明朝國庫空虛,民族關係惡化,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明成祖遠征漠北之戰
五次親征蒙古的明成祖朱棣
法國歷史學家勒內·格魯塞的《草原帝國》:“明朝偉大的永樂皇帝所貫徹的政策,即為了打倒忽必烈家族而扶持年輕的發展中的衛拉特勢力,是在他死後才見效的。”永樂死後本雅失里妻及外母,阿魯台兒孫侄甥相繼來歸。但明宣宗放棄戰略機遇,“自仁宗不勤遠略,宣宗承之。”宣宗施行明宣宗巡邏,導致宣德五年瓦剌首領脫歡密遣麥克零部落迎脫脫不花,宣德八年脫脫不花被脫歡立為大汗。脫歡以脫脫不花汗的名義統一安樂王、賢義王及和寧王所部,並聯姻忠順王,逐漸侵蝕明朝邊界,明英宗君臣志在重新振興。朱祁鎮在正統三年、正統六年、正統九年、正統十四年所發動的四次大規模北伐。在第四次北伐中明英宗因情報系統失靈戰敗被俘。

蒙古

嶺北行省失去中原的支持後又回到了單一、脆弱的遊牧經濟。“北虜散處漠北,人不耕織,地無他產。虜中鍋釜針線之日用,須藉中國鑄造。鈾緞絹布之色衣,惟恃搶掠”,“不能不資中國以為用,在不能夠從明朝以和平貿易方式取得所需物資的情況下,蒙古人的生活陷入極大的困難之中。例如,他們缺乏布帛絹緞,“衣用全無,氈裘不奈夏熱”;又如,他們缺少鐵鍋,“生鍋破壞,百計補漏之,不得已至以皮貯水煮肉為食”。類似的記載史不絕書,以至於明人也於心不忍,“其瘦餓之形,窮困之態,邊人共憐之”。

爭議

傳統史學界認為明成祖第一次北伐一共調動了50萬兵力。通過對原始史料的分析以及軍糧調動、軍糧消耗的計算,論證明成祖第一次北伐軍隊人數不可能有50萬。同時也通過對原始史料的分析,考證出明成祖第一次北伐作戰人員只有3萬多人。

記載

明代金幼孜所撰《北征錄》、《北征後錄》以及楊榮所撰的《北征記》等筆記中不乏生動地記載了明成祖對蒙古部落的幾次北征期間成祖的言行,行軍作戰情況,以及行軍路程、山川勝跡、見聞趣事等事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