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章溢,葉琛,劉基,宋濂,
章溢
章溢字三益,別號損齋。八都橫溪村人。元末,組織地方武裝,助元將石抹宜孫在龍泉一帶對抗農民起義。至正十八年(1358),授溢以龍泉主簿、浙東都元帥府金事,皆辭不受。退隱龍泉與浦城交界之匡山。朱元璋克處州後,至正二十年三月,溢與劉基、宋濂、葉琛同被聘用,於應天府(今南京)建禮賢館待之。溢提出“唯德是輔,惟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初授營田司金事,巡行江東、兩淮,推行按田分等納稅。任湖廣按察金事時,倡導分兵屯田。龍風十一年(1365),升任浙東按察副使,巡視處州。溢以處州山多、田少、民貧,課稅累重,奏準仍按舊額。浙東建造海舶,向處州徵集巨材,溢力諫罷征。洪武元年(1368),任御史中丞兼贊善大,因奔母喪,辭官歸鄉里。一年後卒,終年56歲。著有《龍淵集》。《明史》有傳。
葉琛
葉琛(1314—1362),字景淵,麗水人。元至正四年(1344)任歙縣縣丞。十二年,升任處州路總管府判官,元將石抹宜孫在處州一帶鎮壓農民起義,琛積極為其出謀劃策。十八年,官至行省元帥。次年,朱元璋軍攻取處州,琛隨石抹宜孫避走福建建寧。二十年,與劉基、章溢、宋濂同時被朱元璋徵聘至應天府,初授營田司僉事,不久調任洪都(今江西南昌)知府。二十二年,降將祝宗、康泰叛亂,琛被俘,不降,為叛軍所殺。明洪武元年(1368),追封南陽郡侯。
劉基
劉基字伯溫,生於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六月十五日,卒於明洪武八年(1375),終年65歲,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南田鎮武陽村人(舊屬處州府青田縣),明代政治家、詩文家。字伯溫,晚號犁眉公。故時人稱他為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為劉誠意。他死後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因而後人又稱他劉文成。
宋濂
宋濂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縣(浙江金華市)人,明初文學家。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曾受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等。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