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刑弼教

明刑弼教

明刑弼教:彰明刑罰,以輔助教育,提高了禮、刑關係中刑的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刑弼教
  • 詞性:中性詞
  • 出處:《尚書·禹謨
  • 拼音:míng xíng bì jiào
詳細釋義,示例,典故,

詳細釋義

明:嚴明。
弼:輔助、輔弼。
教:教育,指“五教”。
從字面觀,“弼”乃輔佐之義,似與“德主刑輔”的傳統立法、司法原則並無不同。實則不然,“德主刑輔”中“德”為“刑”綱,“刑”要受“德”的制約,始終處於次要、輔助位置。宋以前論及“明刑弼教”,多將其附於“德主刑輔”之後,其著眼點仍是“大德小刑”和“先教後刑”。比如,漢唐社會穩定,在立法指導原由上就主張寬刑輕典,所謂“德主刑輔”(以首先教化為主,刑罰懲治為輔)、“德體刑用”(以首先教化為本體,刑罰懲處為其服務)、“明德慎罰”,就是寬刑輕典的立法原則。
宋代以降,在處理德、刑關係上始有突破。著名理學家朱熹首先對“明刑弼教”做了新的闡釋。他有意提高了禮、刑關係中刑的地位,認為禮法二者對治國同等重要,“不可偏廢”。又從“禮法合一”角度對“明刑弼教”進一步說明:“故聖人之治,為之教以明之,為之刑以弼之,雖其所施或先或後或緩或急。”
與前代儒家學說不同的是,他強調刑與教的實施可“或先或後”,“或緩或急”。經此一說,刑與德的關係不再是“德主刑輔”中的“從屬”、“主次”關係,德對刑不再有制約作用,而只是刑罰的目的,刑罰也不必拘泥於“先教後刑”的框框,而可以“先刑後教”行事。這看來小小的變通之義,卻意味著中國封建法制指導原則沿著德主刑輔——禮法合一|明刑弼教的發展軌道,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並對明清兩代法律實施的方法、發展方向和發揮的社會作用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我國古代法律史上,一般說來,倡導“德主刑輔”,本意是注重道德教化,限制苛刑,所以它往往是同輕刑主張相聯繫的。而經朱熹闡發,朱元璋身體力行於後世的“明刑弼教”思想,則完全是借“弼教”之口實,為推行重典治國政策提供思想理論依據,於是他強調“刑亂國用重典,重典治吏”,重農抑商,打擊豪閥和為富不仁者,在法制史上留下了嚴刑峻法的濃重的一筆。

示例

尚書·禹謨》:“明於五刑,以弼五教,期於予治。” 後人簡稱明刑弼教。
示例 ~,道尊老氏。(唐·張說《起義堂頌》)
教,教育,指“五教”

典故

彰明刑罰,輔以禮教
歷代封建統治者都知道,治國安民有兩個武器:一是刑罰懲處的儆戒作用,一是禮教的教化作用。這再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不同的只是,在不同朝代,階級鬥爭激烈尖銳程度有所不同,統治者運用這兩手的孰先孰後孰輕孰重就有所區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