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縣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昌寧縣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實施意見政策解讀》是昌寧縣的政府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昌寧縣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 實施地區:昌寧縣
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一、總體要求
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事業、脫貧攻堅、對外開放、機制體制等方面短板領域,突出問題導向,堅持分類指導,定向精準施策,增加有效投資,最佳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增強供給能力,厚植區位、資源、產業、文化、作風優勢,努力補齊短板,為推進全縣跨越發展注入新動力。
二、工作目標
(一)補基礎設施短板
努力構建互聯互通、功能完備、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路網、航空網、能源保障網、水網、網際網路五大基礎設施網路,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制約昌寧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短板。
公路:到2018年,建成國高網連線線G5615天保口岸至猴橋口岸高速公路昌寧段。航空:到2018年,建成規模為2B,跑道長1500 米,項目總投資約12.97億元的通用機場。鐵路:到2018年,啟動保山—雲縣—臨滄鐵路昌寧段項目建設前期工作。能源:到2018年,建成220千伏連線市網,110千伏骨幹電網覆蓋全縣、輻射周邊的區域電網。全縣實現氣化人口3.2萬人,縣域城鎮燃氣綜合氣化率達15%。水利:到2018年,全面建成4座小(一)型水庫,啟動建設8座小(一)型和15座小(二)水庫,啟動1座大(二)型水庫前期工作。網際網路:到2018年,實現光纜城鎮全覆蓋,100%行政村通光纖;城鎮光纖接入能力達100Mbps,行政村光纖接入能力達30Mbps,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0%以上,基本實現“三網合一”。城鎮建設:到2018年,改造棚戶區971套;完善農貿市場、停車場等設施;提升改造城市道路建設,新增市政道路12.3公里;新增城市地下綜合管廊19公里;新增城市建成區面積達13.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2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要求;智慧城市實現城市公共安全智慧監控、市政公用設施智慧管理、市民公共服務智慧套用,城鎮化率達55%。
(二)補產業發展短板
加快重點產業發展,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動選擇,是實現經濟跨越發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保障。重大培育7大重點產業發展,促進全縣形成新的產業集群,打造新的經濟成長引擎。
生物製藥和大健康產業: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0.2億元左右;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億元左右,年均增長20%左右。信息產業: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3億元;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3.5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左右。高原特色農業產業:2017年,全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4.72億元左右;2020年,全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0.2億元左右,年均增長5%以上。新材料產業: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9億元;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16億元。旅遊文化產業:2017年,接待遊客66.1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5.7億元左右;2020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年均增長15%,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0.6億元左右,年均增長23%左右。食品與消費製造業:2017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到90億元;其中食品工業75億元左右,消費品製造業15億元左右;2020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5億元,年均增長12%。現代物流產業:2017年,增加值達到30億元左右;2020年,增加值達到43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3%左右,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下降至18%以內。
(三)補社會事業短板
教育。到2018年,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0%,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達到3500人以上,中心教育園區建設初見成效。衛生。到2018年,2所縣級醫院達到國家綜合能力建設基本標準,縣級醫院達到三乙標準,每個鄉鎮衛生院有1名以上的全科醫生,每千人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6張,初步建成滇西邊境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
(四)補脫貧攻堅短板
到2018年,完成易地扶貧搬遷5000戶2萬人以上,實現4.14萬貧困人口脫貧,基本消除絕對貧困。2018年全面脫貧摘帽。
(五)補對外開放短板
在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中先行先試、走在前列,打造全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爭當全省產業轉型升級排頭兵,主動適應經濟區域化,在更高起點上全領域、全方位、高水平地擴大對外開放,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以開放促改革、促調整、促發展、促轉型,全面提升區域經濟整體實力和發展水平。
(六)補機制體制短板
建立重大項目聯動推進、PPP項目融資、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等體制機制,“放管服”改革質量和效率得到明顯提升,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良好體制機制環境。
三、主要舉措:
(一)基礎設施補短板專項工程
強化路網。加快推進昌保高速公路建設,力爭2016年底開工建設。將幹線公路和農村公路列入計畫。在十三五期間,計畫建設一級公路20公里,二級公路1000公里,三級公路100公里,四級公路2000公里。加強港航水運基礎設施。啟動漭水安瀾、珠街黑馬碼頭。最佳化交通客運發展環境。2017年開工建設縣城北客運站。
提升航空網。2016年底全面完成昌寧縣通用機場建設項目的相關前期工作,爭取年內開工建設。
最佳化能源網。繼續推進農網改造升級,加大輸電線路改造力度,改造提升更戛、岔河35千伏變電站,建成勐統、耈街110千伏變電站,實施柯街110千伏升級220千伏變電站建設,到2020年實現35千伏電網鄉鎮全覆蓋,10千伏電網村組全覆蓋,建成中緬天然氣管道配套支線管網隆陽至昌寧支線管網、縣城天然氣利用工程,力爭實現縣城規劃區居民和特定行業天然氣利用全覆蓋。
暢通水網。實施水源工程網、城鎮供水工程網、農村供水工程、農田灌溉渠系工程、污水處理網等工程,加快重點河道流域和小(二)型以上水庫建設,全面實現水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力爭全縣水利化程度達41%,農村自來水和城市供水普及率分別達83.9%、98.4%。
提速網際網路。2016年,電信昌寧分公司將投入2000萬,實現固定寬頻用戶超過8萬戶,城市和農村家庭固定寬頻普及率分別達到95%和60%。行政村通寬頻比例達到90%,城市地區寬頻用戶中50-100Mbps寬頻接入能力覆蓋。電信4G網路建設項目將投資4000萬元,通過4G網路建設及擴容工程,實現4G-LTE網路全覆蓋。中國移動昌寧分公司投資5000萬元建成有線網路(光纖入戶)項目。投資8000萬元建成移動4G無線網路建設項目,通過4G網路建設及擴容工程,實現4G-LTE網路全覆蓋,實現昌寧城區、鄉鎮及集鎮學校、政企事業單位100%的覆蓋。
完善市政基礎。依託昌寧固有的山水田園城市特質和右甸河風光帶良好基礎,利用水利設施提升、水生態修復和景觀設計“三位一體”的策略,投資7.89億加快右甸河核心段治理,將中心城市建成農田濕地公園、水上園、科普公園。加快棚戶區改造、市政道路、農貿市場、城市停車場、智慧城市等建設工作。
(二)有效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改造傳統產業。推進行業生產設備的智慧型化改造,加快智慧型物流管理等技術和裝備套用。鞏固提升糧油、兩煙、畜牧、茶葉、水果、桑蠶、甘蔗等傳統產業。加快矽系類產業和活性炭開發利用。
培育7大產業。著力推進生物製藥和大健康、信息、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新材料、旅遊文化、食品與消費品製造業、現代物流7大重點產業。
(三)全面促進社會事業發展
構建新型人才供給體系,加快形成科學合理的教育供給結構,增強教育供給能力,提高教育供給質量,做到教育供給與教育需求的適應性。著力提升健康服務水平,補齊醫療衛生資源短板,實施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提升項目和縣鄉村百千萬工程。提高醫療衛生供給服務能力,全面實施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全縣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邊境區域醫療衛生中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繼續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目標,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
(四)全面統籌推進脫貧攻堅
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努力將易地扶貧建成美麗村莊、產業扶貧建成產業發展、教育扶貧建成育才工程、生態補償建成青山綠水、社會兜底建成光彩事業。投入資金6億元以上,加大對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產業發展、生態建設等投入力度,實施整鄉推進項目5個以上、整村(含自然村)推進項目100個以上、以工代賑項目8個以上,易地扶貧5000戶2萬人以上,對少數民族鄉鎮開展重點幫扶。
(五)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發展戰略,以通道建設、投資貿易、產業合作、人文交流為重點,不斷開創對內外開放新局面。緊緊抓住建設“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瀾滄江經濟帶發展、板塊經濟等戰略機遇,自覺融入全國、全省、全市的發展大局中,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以高速公路和航空網建設為抓手,打通對外通道,加快建設物流基地,促進對外貿易,提升全縣對外開放水平。
(六)切實完善體制機制
建立重大項目聯動推進工作機制,建立領導、部門、責任人聯動推進工作機制,建立要素保障機制,按照“有限指標保重點”的原則,確保項目用地、林地征占用、建設資金等要素優先保障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放管服”改革縱深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措施,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強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建立完善項目融資機制,推行“政府投資+銀行信貸+社會融資”聯動機制,多舉措創新投融資模式推動項目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