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江村地處潮州市韓江下游平原,位於廣東省潮安縣東鳳鎮偏東中部,接壤毗鄰村:北面博士村,南面下張村,西面詩陽村、鄭厝村、溝尾村和東隴村等村落。東臨韓江與江對岸的澄海下陳村隔江相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昆三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潮安縣東鳳鎮
- 電話區號:0768
- 地理位置:廣東省潮安縣東鳳鎮偏東中部
- 方言:潮州話
- 車牌代碼:粵U
基本概況,創鄉歷史,村境變化,村容村貌,鄉里標誌,歷史沿革,學校教育,歷史名人,鄭崇,鄭大進,鄭家蘭,鄭安 鄭雋,鄭夢鵬,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鯤江村東靠貫通汕頭至潮州的護堤公路,路倚韓江南堤,堤外有洲園下至煤邊(韓江沖積土)約500畝,江邊有渡口二個,渡船分別與對岸澄海市的下陳、橫隴等地通旅,南邊有東彩公路,連線護堤公路和潮汕公路,西邊有工業基礎東梅公路,多條公路從本村通過,縱橫交錯,水陸交通十分方便。本村所轄區域約5平方公里。昆三村委會所轄區人口50000多人,男女比例接近,村民以農為主,水稻、荔枝、生柑是農業主導產業,烏葉荔枝和芡實久負盛名,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生柑曾多次選送北京,譽響京城。改革開放後私營企業不斷發展,現有鞋廠、塑膠廠、食品廠、珠繡廠、服裝廠近三十家。並有十餘艘船舶發韓江為依託,從事營運作業,噸位從百餘噸大小不等,有力地帶動當地的經濟和其它行業迅速發展。
創鄉歷史
自始祖桓公之第72世(閩系33世)信夫(存誠)公,生於南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宋末元初(公元1271-1279),元兵大舉南下,1275年南宋京都臨安陷落,到處兵荒馬亂。公十六歲時(南宋端宗趙昰景炎三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從福建莆田老家,偕母隨南宋王趙昺逃軍南下。
南宋逃軍至漳州後並未駐足,繼續揮師由閩入粵。信夫公跟隨至漳州後,覺前路茫茫,未敢貿然隨逃軍入粵,乃與其母匿居於漳州南山腳一處草棚內。一個外鄉逃亡者,難覓耕地種植,只得靠做苦力為生。艱難度過幾十載。信夫公於元至順三年(1332年)卒,享年七十歲。
信夫公之子東里公,生於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24歲時(元惠宗至順四年,1333年),即信夫公逝世之翌年,由漳州背負信夫公神主牌遷來潮州,卜吉于海陽縣南桂里堤外埔名為嶼巷的地方落腳定居,搭建竹棚二層樓發防水患。尊信夫公為入潮一世祖。東里公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卒,享年61歲。
東里公生有三子,長南軒,次南湖,三南叟。南軒公生於元惠宗至元五年(1339年)。時亂抽丁從戎,南軒公為長子,照例不用抽,南湖為明經,有一定的功名,也不用抽,自然要抽到三子南叟公了。而南軒公兄弟情深,念弟仍未有嗣子,毅然代弟從軍。
南軒公出征時,年28歲(即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也即元滅亡前兩年),其子南隱公,僅四歲。南軒公走後,杳無音信,生死未卜,後人以其離家從軍之日作為忌辰祭拜。南湖公派系據說流徒至海陸豐等地,究在何方,迄無明證,南叟公當時去向也不明。
南隱公為南軒公之子,生於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洪熙元年(1425年)卒,享年63歲。南隱公娶三妻室,生六子。嫡室張氏謚慈恕生三子,老大彝倫,老二塋城和老六侃翁;次室張氏謚慈裕生兩子,老四敬齋和老五質庵;庶室鄔氏謚惠生一子,老三古城。六子分六房頭,鄉人至今仍以此劃分派系。
六房頭中,長房嫡裔只剩一戶,二房在本鄉無人,或已絕嗣,其餘四房先祖在鄉里均有祠堂奉祀。三房公為官致仕後,寓層潮州,在潮州市鄭厝巷另有派系。五房派系人丁興旺,全鄉2003年共有七千多人,其中五房派系人口約占70%。
至於南軒公離家從軍後流落何方,直到309年後,清康熙乙卯年間(1675年),我潮郡南門外姓謝名婁士的和澄海歐汀姓袁名素公的北上會試至南京,寓宿南京西關行店,見店主人父子科甲,人物甚盛,彼此互通款曲。店主得知謝、袁兩位來自潮州,十分欣喜。
店主說他們的祖先也是潮州人,祖居潮州府海陽縣南桂嶼巷,因先祖抽丁從戎離鄉,後在南京西關創居來歷。謝、袁都不知嶼巷在何處,回來後,詢及本族前輩,才知嶼巷乃係我祖來潮初創故地,現已無人居住。上世紀三十年代,本鄉曾有人提議到南京尋親,但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只能作罷。
至於南叟公去向,直至四百年後,清乾隆元年(1736年),揭陽縣梅崗山美村鄭大進高中丙辰科進士,後做大官來鯤江謁祖認宗,始知其為南叟公第十二世孫,至此方知南叟公當時去向。揭陽雖與本鄉相距不遠,但古代交通閉塞,相互間竟有四百年未相往來,如非鄭大進回鄉認宗,可能至今仍無人知曉。
村境變化
東里公來潮時,一路尋找落腳點,最後擇定於海陽縣南桂里堤外埔嶼巷(俗稱魚巷)定居。嶼巷為韓江之沖積層,地勢較高,舊時稱板橋頭,近代稱鼎港(蓋)串,現為堤腳通往渡船頭一帶。解放後建洲園新堤,曾在新堤腳發現一口古井遺址,距鼎港(蓋)串二十餘步,此系先祖取水之井。
明洪武五年(1372年),潮州府為提高防洪能力,用石砌築七座城門,並沿韓江構築欄水堤壩,號稱皇堤。皇堤從潮州城起至梅溪大路張止,堤高一丈,屬土堤,現稱南堤。皇堤構筑前,住居嶼巷的車、林、蔡、陳諸隆已相繼遷入堤內。
林姓遷於現大墳圍一帶,叫上林村(曾在上林池埠挖出遺址);上林向西北處為車姓創居(有車厝池遺址);陳姓遷於陳厝園,即現探梅內一帶,以種植晚荔枝為主;荔枝園西邊為曲尺池,離曲尺池不足百步處為蔡厝池,為當年蔡姓遷居遺址。上述諸姓遷入後,只剩下我祖一家住堤外。
後南隱公到堤內察看,見堤腳地勢頗高,可避水患,便在堤腳建貝灰杉木瓦屋數間,就是現在“石釘巷”那些低矮住房,遂與二母遷入居住。當時沿堤腳從上林至陳厝園,只有地勢略高的少數地方可以種植水稻,其餘都是一大坪爛泥濕地,直至桑埔山腳下。
南隱公母子三人遷入堤內後,不愁灌水浸漫居屋,但生活還是靠堤外洲園種植收成。每年趁旱季(農曆八月至明年正月)種植,不受水患,收成甚豐,積蓄愈厚,因此南隱公有能力娶三房妻室,共生六個兒子,為鯤江後世的興旺做出很大的貢獻。
明永樂二十年(1422年)夏五月,沿海海潮漫溢倒灌,毀壞廬舍田園糧倉,人畜死傷無數,皇堤潰決,決口就在村前一帶,海潮洶湧直瀉,猛衝至現西厝官芒圍一帶,形成大池,決口處形成大池肚,使上林、車厝、蔡厝、陳厝人畜家貲,隨潮水一漂而去,無影無蹤。
我祖因居地近皇堤,地勢較高,潮水來時全家躲上堤頂暫避一宵,安然無恙。海潮沿南退後,我村居決口之北,沿大池以北一帶,積聚泥沙甚厚,從此我祖獨擁有村前、村后土地各八、九百畝,後經多年雨水浸剝,部分可以種植水稻。
南隱公後來子孫成群,外有洲園,內有水田,擁有土地廣袤和眾多勞力,經多年勤耕力作,廣收積聚,已成富戶人家。而村前長池,後代子孫為方便到池南耕種,在池中間填土成路,中間砌一石橋,約三步長,橋下設涵閘,使東西兩池可以通水。後來橋被填塞,形成現在的東西兩池。
南隱公第三子古城公,自幼聰穎好學。南隱公高瞻遠矚,精心調教,出貲供其赴潮州從名師就學,以期學有所成,博取功名,光宗耀祖。古城公果然不負父望,二十七歲中秀才,三十七歲拔貢,三十八歲廷試天下英才第一,擢大理寺右寺右評事。
古城公因為官居有政績,三年後,奉朝廷誥命回鄉贈封其父母和妻室。其父南隱公受贈封為文林郎行在大理寺右寺右評事,三位夫人皆贈封為孺人。
古城公數月後還朝,擢升太僕寺丞,公暇纂修家譜,因念祀事缺略,乃奏請朝廷恩準回鄉建造祠廟,即鄭氏家廟(大宗祠)。在建造鄭氏家廟同時,在祠外東側樹碑立亭,將朝廷贈封其父母文字泐於石上。亭全部用花崗岩石構建砌築。此亭解放後被拆毀,碑移置於大宗祠前庭東側。
按推算,大宗祠建成當在明宣德年間,距今五百七十多年了。當祠廟建成時,我鄭姓祖先,因古城公為官居有政績,父母受封贈,其他兄弟皆列衣冠,子侄也多有出息,既富且貴,堪稱東里公入潮後極一時之盛。
村容村貌
鯤江鄉俗稱根溝鄉,何時正名為鯤江,揣測當在古城公為官居顯耀之後,也許正是古城公所取。皇堤崩後重修,古城公親率兄弟子侄,在堤腳崩堤處,植一膠丹樹(甘棠樹),四圍築上灰籬保護,人畜禁止入圍內,悉心培護,使此樹茁壯成長。
膠丹樹至今數百年,雖外面圍籬倒塌,且樹本身經歷多次強風吹刮,雷擊火燒,仍屹立於鄉東。樹幹四、五人合抱,數十年來鬱鬱蔥蔥,蔚為壯觀。近年因發生樹洞內熱自燃,已部分枯禿。除種植膠丹樹外,古城公又在村前距大池約一百步處,由東至西,植一排月丹樹,以為鄉里風水屏障。
前期鄉時建築規劃格局,每條巷的巷寬均按五尺規劃,先建者在鄉里前,後建者照前向後排列,前者不能高於後者,一直規劃至三房公祠為止,故村前之月丹風水樹,與三房公祠對照看齊。後來鄉里逐步擴大,向西北延伸,鄉容建築形狀,猶如一把大木尺,人稱“木尺地”。
昆江鄉建築上,正面從東至西,坐北朝南,側面從南至北,從東朝西,前面埕口寬闊,後面橫街自東至西,幾成直線,上巷一條條前後貫通,這邊進,那邊出,來去自由,暢通無阻,來客易訪,小販稱便。特別是東頭大宗祠氣勢宏偉,歷數百年而不頹。
相傳清乾隆三十年(1770年)六月,颱風大水襲擊江堤,在我鄉月丹樹南百餘步處潰決,決口成潭。大水直衝至沙潭溝、鄭公橋等處,聚沙成丘,形成雙沙堆。大潭中心地方至潭南及西邊好隴一帶,原有若干村落人家,均被洪水沖刮散鄉,可見大水為害之烈。我鄉居決口之北,受損較輕。
皇堤決堤前,韓江是從大宗祠前彎過,祠前可看到過往船隻帆影掠過,故舊時稱大宗祠為“關爺看書”風水寶地。決堤後,各鄉村派出丁壯協力修堤,但兩年後再崩。以後重修,吸取以往教訓,重新規劃,在大宮前之大路頭歪向東數十步,至與下張交界堤頭會合處取直去彎,原有堤頭作廢。
此次修堤,因系朝廷撥款,外包很厚灰籬,十分堅固。在大潭堤外,同時構築兩座灰石碼頭用以擋水,並鑄造鉎牛一隻置於碼頭,故其附近一帶洲園稱作鉎牛爺洲。自彎堤取直後,大宗祠前“關爺看書”景觀遂成陳跡。鉎牛在大煉鋼鐵的年代被毀,而碼頭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因修堤而毀。
此次修堤,因系朝廷撥款,外包很厚灰籬,十分堅固。在大潭堤外,同時構築兩座灰石碼頭用以擋水,並鑄造鉎牛一隻置於碼頭,故其附近一帶洲園稱作鉎牛爺洲。自彎堤取直後,大宗祠前“關爺看書”景觀遂成陳跡。鉎牛在大煉鋼鐵的年代被毀,而碼頭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因修堤而毀。
碼頭上的鉎牛,還流傳著這樣的一個傳說:話說潮州湘子橋的兩隻鉎牛由於洪水,有一隻被衝到了鯤江鄉,鄉人將其打撈並安置在碼頭,從此,每逢洪水來臨,鉎牛都會顯靈將到來的洪水喝下並噴到對岸的澄海,而且平時鉎牛會經常跑到去偷吃對岸的農作物,對岸民眾非常氣憤。
有一次,鉎牛到對岸去偷吃時被對岸民眾發現並抓住,對岸民眾將鉎牛綁回鉎牛爺洲,並用鐵釘將鉎牛的腳釘死在碼頭上。從此以後,鉎牛再也無法跑到對岸去了。這雖然是個傳說,它代表了鯤江鄉民眾對鉎牛的敬畏。
本鄉舊時有六座寨門,東社三座,皆有命名。堤腳東向的寨門為“入德門”,出自《禮記·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鄭玄註:“入德,入聖人之德。”。
後面橫街東門(土地爺宮邊)為“通德門”,典出《後漢書·鄭玄傳》:“昔東海於公僅有一節,猶或戒鄉人侈其門閭,矧乃鄭公之德,而無駟牡之路!可廣開門衢,令容高車,號為‘通德門’。”此門因殘破而被拆,現已不復存在。
太子爺宮邊為“如市門”,典出《漢書·鄭崇傳》:尚書令趙昌佞諂,素害崇,知其見疏,因奏崇與宗族通,疑有奸,請治。上責崇曰:“君門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對曰:“臣門如市,臣心如水。願得考覆。”意為雖然臣門如市,但我忠君之心像水一樣明澈見底,絲毫沒有二心。
西社三寨門,似無命名,其位置分別位於:1)大池東西池之間,朝向正南(現緬源堂後面);2)大池西池西邊(本鄉西南角),朝向正南;3)後面橫街西門,朝向正西。古時,鯤江鄉除了這六個寨門可出入外,其它地方或是池塘與外界隔開或用圍牆與外界隔開或由房子與外界隔開。
從堤上往下望,整個鄉里住房建築鱗次櫛比,井然有序,條理清晰,鄉前水邊古樹成排,枝葉茂密,堪稱文明古鄉。
鯤江鄉舊有上下兩鄉,上鯤江為本鄉,下鯤江為下張,稱下鯤江張。解放後,下張取消了鯤江名稱。現之鯤江鄉,均為我鄭姓一族居鄉。舊時我鄉周圍村落人家,不下十姓,但都經不起天災人禍,早已消失。唯我鄭姓一枝獨秀,根深葉茂,數百年繁衍生息,不斷發展壯大,成為附近一大鄉。
回溯創鄉歷史,吾等無不嘆服南隱公之卓見。其少年有為、勤勞智慧,尤其在創鄉擇地上,有遠見卓識,細心觀察地理形勢、趨利避害,否則,吾等之祖先亦將同周圍村落人家一樣,淹沒于海潮洪水之中,化為魚鱉。正是先祖精明能幹,功高德厚,才使後輩子孫瓜瓞綿綿、碩果纍纍。
鄉里標誌
鄉里原有寨門六座,因年代久遠,或拆除,或失修。近年新建牌坊式寨門三座,東、西、南各一座,皆用金字大書“鯤江鄉”三字,配以金字楹聯,十分醒目,過往行人容易辨認。
歷史沿革
鯤江鄉在元末、明、清至民國18年期間屬潮州府海陽縣南桂部管轄。
民國元年(1912年),潮州府被撤消,因海陽縣與山東海陽縣同名,故改為潮安縣,故鯤江鄉屬潮安縣南桂部管轄。
民國15年(1926年)開始鯤江鄉所在南桂部設成潮安縣南桂都民團局。
民國18年(1929年)鯤江鄉所在南桂都與江東都合併,形成江桂區,鯤江與博士兩鄉合併成中桂鄉。
民國19年(1930年)江桂區選舉建立潮安縣第五江桂區公所(1933年稱第五區),鯤江即屬第五區管轄,區公所駐於鯤江振昆公祠。
1937年1月,區公所改稱潮安縣第五區聯繫辦事處,改里為保,同年7月,辦事處撤銷,仍稱第五區,鯤江仍屬中桂鄉。
1939年8月,日偽漢奸將原南桂區分割成東鳳鄉、鯤博鄉、鰲頭鄉和梅溪鄉,四鄉各成立維持會,鯤江與博士形成鯤博鄉。
1940年,日偽建立基層政權,成立南桂區公所,將四個鄉維持會縮為東鳳、鯤博、鰲頭三個聯鄉。
1949年10月,全區解放,合併江東建立江桂區,區署設東鳳和盛,鯤江屬江桂區管轄。
1955年5月,以區公所駐地地名為區名,稱東鳳區,鯤江屬東鳳區管轄。
1956年2月,撤區並鄉、建立四個鄉,鄉設人民委員會,鯤江獨立成鯤江鄉,並成立鯤三、鯤五兩個農業社。
1956年12月,將四個鄉並為兩個鄉,東鳳、禮陽二鄉合稱東鳳鄉、鯤江、鰲頭二鄉合稱鰲頭鄉,建立鄉人民委員會,鰲頭鄉人委會駐於內畔可樓。
1958年9月,兩大鄉合併成立東鳳人民公社,鯤江鄉歸東鳳人民公社管轄,行政區劃上開始分成昆三大隊和昆五大隊,每個大隊分成若干個小隊,如昆三大隊就分成15個小隊。
1961年4月拆社,即為東鳳、鰲頭兩個人民公社,鯤江鄉歸鰲頭人民公社管轄,依然分成昆三大隊和昆五大隊。
1963年1月,兩公社合併,稱東鳳人民公社,鯤江鄉歸東鳳人民公社管轄,依然分成昆三大隊和昆五大隊。
1968年3月,成立東鳳公社革命委員會,鯤江鄉歸東鳳人民公社管轄,依然分成昆三大隊和昆五大隊。
1980年12月改名為東鳳公社管理委員會,鯤江鄉依然分成昆三大隊和昆五大隊。
1983年,縣、市合併,同年7月撤銷人民公社,改名東鳳區,鯤江鄉分成昆三大隊和昆五大隊。
1987年3月撤區,建立潮州市東鳳鎮人民政府,各鄉改為村,建立村民委員會,鯤江鄉分成昆江三村和昆江五村。
1992年,潮州市升格為地級市,東鳳鎮劃歸潮安縣管轄,鯤江鄉在行政區劃上分成昆三村和昆五村。
2013年10月,潮安縣撤縣設區,稱為潮安區,鯤江鄉歸潮州市潮安區東鳳鎮管轄。
學校教育
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本鄉有識之士以大宗祠為校舍,倡辦“通德國小校”(六年半制),授以國語、算術、歷史、地理、自然以及圖、工、樂、操等當時國家頒布的課程。有一段時期,較高年級的學生還授以簡單的英文。這在當時本地區來說,確有開風氣之先,起著帶頭作用。附近鄉村,包括博士村、詩陽村、下張村、儒士村、溝尾村以及遠一些的黃厝尾村,都有學子前來就讀。學校辦學有方,師資雄厚,成績斐然,每次參加全縣較藝,都有學生名列前茅,成為縣內私立學校之佼佼者,培育了不少人才。
新中國成立後,鯤江鄉分為昆三和昆五,通德國小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更名為昆江國小,至文化大革命時分為昆三國小和昆五國小,兩村分開教學。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因成立昆三聯中,昆三小學生搬到是小簧前俗稱“豬寮”的地方教學,條件惡劣。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離東宮不遠之處新建了校舍,並重新啟用“通德學校”這個名稱。
2000年,由本鄉華僑鄭拱漢的捐助投資300多萬元,在鄉里南面東彩公路邊新建一所學校,名為“鯤江運傑學校”(國小制)。學校面積22011平方米(33畝),擁有2座教學大樓、1座辦公大樓、1個禮堂、1個操場,就讀學生870人,成為鎮內規模設施和教學質量較先進的學校之一。全鄉子弟均在此學校就讀。
歷史名人
鄭崇
鄭崇(1389-1453),字秉義,號古城,明海陽(含今潮安縣鯤江鄉)人,為鯤江鄉鄭姓第五世祖。明永樂十七年(1419)府學歲貢生。洪熙元年(1425)廷試謂天下英才,名列第一。擢大理寺右寺右評事。宣德五年(1430)擢太僕寺丞。三年後,特升兩浙者運使鹽運同知(從四品)。
鄭大進
鄭家蘭
鄭家蘭(1772—1860年),號秋臬,豐順縣留隍鎮九河鄉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由稟生登舉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中進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後授福建邵武縣知縣。在官清操自持,廉潔正直,體恤民苦,民皆稱其為鄭菩薩。其門生曾元海督學廣西時,感恩知己,遣人為其建太史第。
鄭安 鄭雋
鄭安,字康民,鄭雋,字天民,兄弟兩人均為明海陽(今潮州)人,鄭崇的後代,鯤江鄉後裔。
鄭安,登正統十二年(1447年)解元。景泰五年(1454年)進士。授河南御史,遷陝西按察副使,任御史時“彈劾不避權要”,明憲宗即位,他上奏章言八事,多見採用。在平復番族駝龍侵擾事件中立了大功,並在“番族”出沒地“築堡屯兵,據勝固守”,使邊境得以安寧;又親率師征討陝西土官滿四叛亂,終將滿四擒獲。他居官二十年,兩袖清風,家徒四壁。
鄭雋,成化十七年(1481年)進士,任吏科給事中,則任職於京都。
鄭夢鵬
鄭夢鵬,字振鯤,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恩科舉人,任淮安知縣。
地圖信息
地址:潮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