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水河古鹽道

旭水河古鹽道

屬於水域景觀主類河系亞類遊憩河段基本類型。外觀形態:呈條狀分別。規模與體量:水面寬約30m,兩岸邊有沿河棧道,寬約1.5m。其所屬河道為旭水河。生態環境:生態環境良好,水系發育。

貢井鹽業生產除使自身得到持續性發展外,還帶動了相關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在貢並通往相關地城的古道上,或行生或發展了眾多驛站、鄉鎮和城市即為佐證之。如: 井榮鹽道 上的秀才坡、中心場、花馬石、徐家場等:井敘鹽道上的白林場、梯子岩、舒家場、俞沖、孔灘、王家場、邱家場、敬梓場、寫黃樓等;比如井威資鹽道上的觀音灘、向家嶺、新店子、界牌場、威遠等:比如井內隆鹽道上的粒杞場、大墳包、大山鋪、凌家場、白馬廟、內江、隆昌、榮昌、永川、江津等;比如井富瀘鹽道上的舒家場、毛頭鋪、板橋場、鄧井關、富順、飛馬鋪、觀音鋪、南溪縣等。

規模與體量,生態環境,文化背景,

規模與體量

水面寬約30m,兩岸邊有沿河棧道,寬約1.5m。其所屬河道為旭水河

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良好,水系發育。

文化背景

在晚唐時期,公井縣境內鹽業已初具規模,所產食鹽除滿足本地食用外,開始靠人挑、抬、背、扛、鹽簍轉疊,進而發展到“馬馱牛負"運輸,逐步販運到外地銷售。“鹽擔子” (運鹽人) 翻山越嶺、橫涉溝溪,在運力極為艱苦的條件下,不斷尋覓開拓出通衢古鹽運道。其中“井榮鹽道" 是公井縣鹽運的主要通衢之一。 其路線為:老街子起,經長土、秀才坡、中心場至榮縣,45公里。後來井榮鹽道增加兩條:老街子起,經花馬石、徐家坳至榮縣60公里。老街子起,經艾葉、程家場(今成佳鎮)至榮縣,52.2公里。井榮古鹽道為石板鋪設(舊稱“老大路)。在這三條“井一榮”古道上,除運鹽外曾設鋪驛24處,其中,底塘、高山鋪保留到清道光六年(1826),為傳送榮縣公文往來。驛道(官道)鹽道並存共用。井榮”古鹽道的成熟和進一步發展成了西進康藏的必經通道。即,貢井起,經榮縣、鐵廠鋪、老金台、青崗鋪、長山橋、筍子山、來牟鋪、竹園鋪、石牛鋪、三江、馬踏、河兒坎、毛家鋪、新場、盪子口、蔑子街、過渡船到達嘉定(樂山),全程160公里。後來的販運就是在這條通道上,把公井縣的巴鹽、運往西南各地銷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