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毫

早春毫茶葉品種由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於1983至2002年從迎春的自然雜交後代中採用單株選種法育成(迎春系從鳳凰水仙群體種中單株選出的品種)。2003年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編號為:閩審茶2003001。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早春毫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
  • :花族
  • :山茶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早春毫茶葉品種為無性系,小喬木型,大葉類,特早生種。芽葉生育力強,發芽較密,持嫩性強。一芽三葉盛期在3月上中旬。春茶一芽二葉乾樣約含胺基酸4.1%、茶多酚23.6%、咖啡鹼3.6%、水浸出物40.8%。適制綠茶、紅茶。制綠茶品質優異,條索肥壯緊實,色澤翠綠,白毫顯,香氣高長,似栗香,滋味濃厚回甘;制紅茶,香高味厚。扦插繁殖力較強,成活率較高。抗旱、抗寒性與適應性較強。

生長環境

適宜福建中低海拔茶區及氣候條件相似的區域栽培。

主要價值

香氣高長,似栗香,滋味濃厚回甘;制紅茶,香高味厚。
早春毫茶葉產量高,品比、福建省級區試平均產量比福大增產20% 以上。每畝產綠茶可達150kg以上。

栽培技術

早春毫茶葉適宜福建中低海拔茶區及氣候條件相似的區域栽培。由於萌芽期特早;樹姿較直立;耐肥;育苗技術要求較高。應選擇土壤通透性良好的苗地扦插育苗;選擇排水條件好、土層深厚、肥沃的坡地茶園種植,縮小行距,增加密度(雙條列雙株,每公頃5至6萬株);幼樹定剪4次;採摘茶園重施有機肥,修剪宜在春茶結束時進行;及時分批採摘,嫩採為主,適當延長秋茶採摘期;預防早春嫩梢遭受晚霜凍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