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戰前泰國
1932年泰國立憲革命後,君主專制結束,國家實際由議會和軍隊高級將領掌控。就連之後的泰王拉瑪八世也是由內閣大臣扶植上位。1938—1944年及1948—1957年,在橫跨戰前與戰後的十餘年間鑾披汶·頌堪穩居泰國首相之位,他將“暹羅”改名為“泰國”,實施了一系列經濟、社會、文化、立法上的改革,是締造現代泰國的功臣,也因包攬大權而被詬病為軍事獨裁者。拉瑪八世1935年登基,時年9歲。在位11年(1935—1946)間,拉瑪八世都在瑞士求學,由議會指定的三位訓政大臣作為他的代表一手包攬泰國內政,其中權傾朝野的要數“永年首相”鑾披汶·頌堪。
為了避免馬來亞殖民地後院起火,英國試圖防範泰國倒向日本。英國與泰國於1940年6月12日在曼谷簽署《英泰互不侵犯條約》。然而當時英國疲於應對歐洲戰場,對馬來亞殖民地和緬甸殖民地尚且自顧不暇,實際上也並未給泰國提供多少外交支持。相比之下,日本對泰國的示好更加殷勤急切,同樣是1940年6月12日,泰國與日本簽署了《日泰友好條約》。伴隨著這一條約的簽署以及日本勢力在中南半島的大力滲透,泰國在地區爭端中也不得不正視日本勢力的存在。
1940年9月,日本入侵法屬印度支那地區,殖民地政府被迫同意日本在當地駐軍。鑾披汶·頌堪意識到這是收回爭議領土的大好時機,他派人與日本接觸,試探日本對法泰爭議邊界的態度。1940年12月至1941年1月間,泰法邊界爆發了軍事衝突,雙方都無法壓制對方。在日本的調停下,雙方於1941年5月9日簽署協定,重新劃分邊界,泰國取得了部分爭議領土,包括吳哥窟所在地暹粒,但協定同時規定泰國不能在這些新取得的領土上設防。而日本則藉助之前與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政府的協定,在與泰國首都曼谷相距僅300餘公里的新邊界的另一側駐紮軍隊。泰國實際上面臨更深重的軍事威脅。鑾披汶·頌堪也意識到了日軍侵略泰國的風險。他在1941年8月對國民進行動員,通令一旦日本入侵,所有公民必須積極抵抗,甚至在必要時實行焦土政策。
日本入侵
1941年12月7日,日軍
偷襲珍珠港,
太平洋戰爭爆發。12月8日,日軍為取道入侵
馬來亞而入侵泰國。在進行了幾個小時的戰鬥後,泰國不得不同意日本的要求,給予其軍事通行權,任其入侵
緬甸或
馬來亞。披汶的妥協使泰國沒有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但是其代價是讓日本軍隊駐紮泰國,這說明泰國依然失去了部分主權。
泰日結盟
1941年12月21日,泰日兩國簽署了攻守同盟條約。此條約在9天后進行了修訂,條約要求泰國給予日本其國內所有
鐵路、
公路、
機場、
船塢、倉庫、通信系統和軍營的通行權及利用權。
在日本的壓力下,1942年1月25日,泰國向
盟軍宣戰。1942年2月15日,泰國和日本、
滿洲國及
汪精衛政權加入了
三國同盟條約,但此三者通常被認為是“非官方簽署者”。
披汶政府曾為收復失地與日本合作,但是只獲得了部分領土。1943年8月20日,根據《泰日關於土地讓與條約》,更多泰國宣稱的領土都作為獎賞被割給泰國。馬來亞的吉蘭丹、登嘉樓、玻璃市、吉打四邦和緬甸的
撣邦被劃歸泰國。與此同時,日本派遣15萬名士兵前往駐紮泰國,並使用
戰俘和亞洲勞工來修築臭名昭著的“死亡鐵路”——
泰緬鐵路。儘管1942年初,大多數泰國人“沉浸”於日本的輝煌戰果,但是到1942年年底,由於日本人的傲慢行為以及戰爭對國家經濟的不良影響,使得泰國人普遍有反日情緒。
戰爭給泰國經濟造成不小問題。國內衝突不斷,且企業之間經常出現惡性競爭的現象。
納粹德國曾頻繁地採購泰國產品,但是一度由於海運問題難以解決而停止採購,泰國的經濟只能依靠日本。但是泰國所需要的歐美商品,日本同樣需要,而且日本所能提供的資源由於戰爭的原因變得越來越少。泰國國內商品開始出現短缺現象,物價也飛漲。更糟的是,日本出台進口商品免稅政策,進一步減少了泰政府的收入。
關係演變
1942年12月,泰國國內衝突變得越來越極端,泰國民眾與警察發生對峙,雙方爆發槍戰,後來此事件被和平解決,但這事件亦意味著泰國的形勢已非常嚴重。此事件也導致駐泰日軍的指揮官被更換為中村曉人。
隨著戰爭的進行,日本逐漸失去了主動權,泰政府的立場也開始動搖。披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開始疏遠日本。1943年1月,他派遣了兩名軍官秘密前往
重慶進行送還
戰俘的友好談判。
但是,披汶的聲譽在國內的下降速度完全超乎了他本人的想像。隨著盟軍逐漸加大轟炸
曼谷的力度,泰國民眾對披汶政府的信心在不斷減少,有人開始懷疑他的外交政策。披汶離開曼谷,軍隊士氣一落千丈。政府宣布,將曼谷民眾遷移到北方
瘧疾橫行的
碧差汶,這個做法更導致了民眾的困惑與不解。不滿的不僅是民眾。許多泰國王室成員和政府成員也越來越厭倦披汶的統治,更多的人開始支持反對派,如
比里·帕儂榮。
就在披汶準備前往碧差汶時,義大利的
墨索里尼政權垮台,此事驚動了整個泰政府。政府召開緊急會議,討論
軸心國在歐洲不堪的戰局。與義大利相比,同樣的事情很有可能發生在泰國。“另找一名‘
巴多格里奧’”在泰國成為一句政治口號,驚動了納粹德國。
赫爾曼·戈林通知日本駐德大使密切關注泰國:不要讓泰國變成東方的義大利。
結盟終結
在泰國,
自由泰人運動等抵抗組織的成員越來越多。泰國國內的不滿以及反日情緒的空前高漲,都預示著一件事情:披汶親日政府倒台已成定數。1944年,盟軍在歐洲開闢了第二戰場。
納粹德國在東線也節節敗退。美國的軍事實力越來越強大,日本在太平洋已無反擊餘地。同年8月,披汶政府倒台。1945年初,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罷工,各地接連爆發起義。日軍不斷地在泰國增兵,進攻緬甸的日軍也遭受失敗,迫使他們只能退到泰國去。
日軍在
泰國修建大量的防禦工事,並且發布多次徵收令,企圖在戰爭的天平完全倒向
盟軍時,做最後的掙扎。
當時泰國的政府首腦是
保守主義者
寬·阿派旺。但是,此時在泰國,最有影響力的政客是反日的
比里·帕儂榮。1945年,盟軍的情報人員可以自由出入
曼谷,不受任何約束。寬·阿派旺無法團結國內的民眾,很快下台。泰國政府陷入權力鬥爭之中。戰爭結束時,泰國立即宣布其在戰時簽署的任何條約與對盟國的宣戰均為無效。
在戰後的和平談判中,各國對泰國的態度不一。
英國要求其在支付戰爭賠款的同時,以賠償的方式歸還之前日本割讓給泰國的領土;法國政府稱,除非泰國將之前從
法屬印度支那掠得的領土歸還,否則法國將不會允許泰國加入新成立的
聯合國;美國因為和泰國沒有利益衝突,所以美國的態度和前二者相比緩和了些,美國政府認為應該在和平談判時不應將泰國視作敵國;
蘇聯則堅持要求泰國廢除其制定的反共立法。
終結之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泰國成為
美國的主要軍事盟國,在經濟上軍事皆有親密關係,在
越南戰爭期間,
美國空軍曾在泰國境內駐紮大量機隊與人員。在東南亞地區,泰國亦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該國是
東南亞國家聯盟始創國之一,亦在東南亞區內事務有積極的參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