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
- 外文名:The Kyoto College of Graduate Studies for Informatics
- 簡稱:KCGI
- 創辦時間:2004年4月
- 創辦人:長谷川繁雄(はせがわしげお)、長谷川靖子(はせがわやすこ)
- 辦學性質:私立大學
- 學校特色:日本第一所IT專業技術研究生院
- 主管部門:日本文部科學省
- 所屬企業:KCG集團
- 院系設定:套用信息技術研究科
- 地址:京都市左京區田中門前町7番地
- 知名教師:伊藤 博之
- 所屬地區:日本京都府京都市
- 類型:私立
- 現任校長:富田 真治
- 學科專業:網路商務技術
- 專業方向: 人工智慧、數據科學、網路系統開發、網路管理、全球化創業、ERP、IT漫畫動畫、旅遊IT
簡介,歷史沿革,建學理念,校區位置,隸屬集團,其他附屬學校,附屬機構,學校特徵,學位設定,現任校長,動漫人物,
簡介
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The Kyoto College of Graduate Studies for Informatics)是一所位於日本的IT專業技術研究生院,隸屬於學校法人京都情報學園。學校的總校長、理事長和教授是長谷川亘(Wataru Hasegawa)。
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的前身是成立於1969年的京都計算機學院。
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與國際多所高校締結教育合作,成為姊妹校。
歷史沿革
- 1963年 “FORTRAN研究會”成立。以京都大學的學術研究者為對象舉辦了“電子計算機編程講習會”。開始私塾方式的計算機教育。
- 1969年 設立全日制大學——京都計算機學院。這是日本國第一所針對高中畢業生而設定的信息處理技術專業教育課程(信息處理專業·信息科學專業)學校。
- 1976年 京都計算機學院獲得根據新法制“專修學校工業專門課程”的批准。
- 1979年 京都計算機學院(鴨川校)、京都計算機學院(白河校)批准成立。同年大型計算機中心落成竣工。
- 1983年 在計算機時代到來之前,特別訂製3000台東芝計算機,並對全體學生實施免費借出制度。在當時計算機業界引領了精簡潮流,這是世界的第一次嘗試。
- 1984年 京都計算機學院(百萬遍校)成立。
- 1985年 京都計算機學院(京都站前校)、京都計算機學院(高野校)成立。
- 1986年 學院創立者、第一代校長長谷川繁雄與世長辭。
- 1987年 邀請世界遙感技術的權威,京都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季夫博士為所長,設立信息科學研究所。
- 1988年 在國立京都國際會館舉辦了“創立25周年紀念式典禮暨紀念校友大會”,同年啟動海外計算機支援活動(IDCE: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Education)項目。
- 1989年 為應對國際化時代,創辦京都計算機學院波士頓校,是日本第一所在美國成立的計算機系教育機關。同時,聘請羅切斯特理工學院(RIT)的羅伯特B.克里斯納教授,之後強化了美國知名大學羅切斯特理工學院(RIT)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關係網路。同年,依據各國政府的委託,開始了對開發中國家的計算機教育支援活動。同年,京都計算機學院畢業生編輯的校友會機關雜誌《Accumu》創刊。
- 1991年京都計算機學院京都站前校新校舍落成竣工。
- 1992年 舉辦京都計算機學院京都站前校新校舍竣工紀念式典禮。
- 1993年 舉辦“創立25周年紀念式典禮暨紀念校友大會”。
- 1995年為了實施大學以上的專業教育,新設了4年課程制的信息工學專業。邀請信息工學的權威京都大學名譽教授萩原宏博士為所長,設立信息工學研究所。同年,開辦羅切斯特理工學院(RIT)(夏季研討會)夏季短期留學項目。
- 1996年 與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中國天津外國語大學締結為姊妹校。
- 1997年 與中國西安外國語大學締結為姊妹校。
- 1998年 基於與羅切斯特理工學院的研究生院教育共同項目,新設羅切斯特理工學院(RIT)研究生院碩士國際信息處理科的留學課程。是日本最快導入IT專業教學計畫的教育機關,第一所實施研究生教育的專修學校。同年,舉辦“創立35周年紀念儀式”活動。同年,與中國首都師範大學締結教育合作。
- 1999年與中國天津科技大學設立中日合併學科。
- 2000年在美國世界貿易中心內開設KCG紐約辦公室。同年,設立京都日本語研修中心(KJLTC)。
- 2001年美國發生多起恐怖攻擊,KCG紐約辦公室受災。同年,開辦歐洲日本語教育項目。同年,信息科學研究所和信息工學研究所合併,設立信息學研究所。
- 2002年 新設信息學專業(全日制4年)。基於與羅切斯特理工學院(RIT)關於部門互換的協定,能夠編入羅切斯特理工學院(RIT)的CS學科、IT學科,新設媒體工學專業RIT留學課程和信息處理專業RIT留學課程。同年,在京都站前校舍內設定社團法人京都府信息產業協會事務所。同年,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締結教育合作。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內設定KCG北京辦公室。
- 2003年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發表開學宣言。同年,在國立京都國際會館舉辦“創立40周年紀念式典禮暨紀念校友大會”。同年與中國大連外國語大學、蒙古國蒙古商務大學締結教育合作。
- 2004年 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受日本文部科學省"IT專業型研究生院"國內第一號認可,開設信息技術研究科網路商務技術專業。並於當年舉辦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開學紀念式典禮。同期,舉辦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創立紀念典禮。同年,KCG紐約辦公室轉移到洛克菲勒中心大廈。同年,於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內開設AIS(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信息系統學會)日本支部(NAIS)事務局。同年,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與韓國高麗大學信息保護研究生院締結學術交流。
- 2005年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京都站前校・京都計算機學院京都站前校新館竣工。同年,與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締結事業交流。與捷克共和國奧斯巴工科大學締結友好合作。同年,日本文部科學省布告,賦予京都計算機學院信息工學專業被認為是高級專家學科。
- 2006年京都信息大學院與捷克共和國奧斯巴工科大學、中國天津科技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韓國濟州國立大學共同締結學術交流協定。對於海外計算機教育支援活動的功績,京都計算機學院學院長長谷川靖子獲得了財團法人日本ITU協會的“國際合作特別獎”。同年,認定賦予京都計算機學院信息工學專業被認為是高級專家學科。被日本文部科學省整備事業選定為網路校園(構建日韓網路校園)。
- 2007年京都信息大學院與中國南京工業大學、北京商貿學校締結合作協定。與中國長春大學光華學院締結交流協定。與中國西安外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締結交流協定。在韓國濟州島舉辦日本IT企業說明會。
- 2008年與捷克共和國帕爾德維斯大學締結學術教育交流協定(在世界上第一次利用遠程系統)。與中國天津科技大學開始舉辦短期留學計畫。在京都計算機學院的課程支持下,中國天津科技大學開設了中國第一個汽車控制專業。同年,舉辦“京都計算機學院創立45周年・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創立5周年紀念式暨紀念校友大會”典禮。與韓國財團法人濟州知識產業振興院締結事業合作。
- 2009年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與中國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締結有關共同教育項目協定。與中國大連海洋大學開始教育合作項目。與韓國濟州產業信息大學、濟州晨星女子高中締結共同教育事業交流協定。KCG資料館被社團法人信息處理學會認定為“分散計算機博物館”第一號。KCG集團所收藏的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現東芝株式會社)TOSBAC-3400、沖電氣工業株式會社OkTAC-4300 C系統被同學會認定為“信息處理技術遺產”。
- 2010年京都信息大學院與韓國濟州國立大學締結進行了共同合作協定。
- 2011年KCG集團所收藏的日本電氣株式會社(NEC)NEAC-2206被一般社團法人信息處理學會被認定為“信息處理技術遺產”。為了表彰京都計算機學院學院長長谷川靖子為展示和保存珍貴的舊型計算機的貢獻,同學會授予感謝信。第二代校長長谷川利治與世長辭。
- 2012年KCG集團所收藏的日本電氣株式會社(NEC)NEACE系統100被一般社團法人信息處理學會認定為“信息處理技術遺產”。同年,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在北海道札幌市開設衛星校。同年,新開設商務內容課程。同年,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在東京都港區內開設衛星校。同年,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的地理名稱頂級域名“.Kyoto”被管理運營商內定。
- 2013年 KCG集團所收藏的夏普株式會社MZ-8K被一般社團體法人信息處理學會認定為“信息處理技術遺產”。同年,在國立京都國際會館舉行“京都計算機學院創立50周年、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創立10周年”紀念儀典禮。同年,京都自動車專科學校加入KCG集團。同年,設立“京都漫畫動漫學會”。
- 2014年第一代校長萩原宏與世長辭。學校為萩原宏老師舉辦追悼儀式。京都計算機學院的5個學科被文部省科學大臣認定為“職業實踐專業課程”。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網路京都研究所”被京都府認定為KICK研究事業第一號。同年,舉辦KCG集團創立50周年演唱會“MUΣA”,並發行紀念CD。
- 2015年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和京都府締結了有關聯合合作的相關協定。KCG集團所收藏的Degetel Ecorporation(DEC)PDP 8 / I被一般社團法人信息處理學會認定為“信息處理技術遺產”。開始運用地理名稱頂級域名“. kyoto”。與古野電氣株式會社締結產學聯合協定。KCG集團所收藏的夏普株式會社MZ-8K和日本電氣株式會社(NEC)PC-800M被國立科學博物館認定為“未來技術遺產”。
- 2016年“. kyoto”開始註冊使用。KCG集團所收藏的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現東芝株式會社)TOSBAC-1100 被一般社團體法人信息處理學會認定為“信息處理技術遺產”。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設立日本套用信息學會(NAIS)。入學人數增加30名,增加到240名。新設次世代產業課程。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和京都府警簽訂了關於對應處理網路空間威脅的人才培養協定。京都計算機學院顧問米田貞一郎老師與世長辭。日本IT團體聯盟成立,KCG集團總理事長長谷川亘就任代表理事·筆頭副會長。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被NPO法人LPI-Japan認定為HTML 5學術校。
- 2017年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和京都計算機學院與日本聯合株式會社共同開設了“未來環境實驗室”。總人數增加到480名。新設媒體合作課程。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和京都計算機學院與格拉維斯·阿基德株式會社締結簽訂了ERP共同研究的契約。
- 2018年 總入學人數增加到600名。
- 2019年 總入學人數增加到840名。與江蘇海洋大學、越南河內國家大學工科大學、斯里蘭卡克拉尼亞大學、FPT大學締結合作協定。
- 2020年 總入學人數增加到1080名。與江蘇海洋大學、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共同教育計畫。與桂林理工大學締結學術交流協定。與越南順化大學、越南峴港大學、越南河內國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大學締結交流協定。
- 2021年 總入學人數增加到1200名。
- 2022年 京都本校百萬遍校區新校舍竣工。
- 2023年 京都計算機學院創立60周年。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創立20周年。總入學人數增加到1300名。
建學理念
滿足IT社會的高端和多樣化的人才需求, 在無處不在的時代願景中, 通過提供超過以往的先進技術、 廣泛知識和擁有國際思維的高端IT專業人員, 為實現高度信息化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快速應對信息及其相關技術的發展,教授理工學, 經營學等相關學術領域的理論及套用技術, 培養能適應社會需求,肩負時代使命,能夠領導下一代的具有高度套用實踐能力和創造性的套用信息技術專業高級人才。
校區位置
校區照片 | 地址 |
京都總校 百萬遍校區新校舍 於2022年竣工 | |
京都總校 百萬遍校區舊校舍緊鄰新校舍 京都市左京區田中門前町7號。 | |
京都總校 京都站前校區 京都市南區西九條寺前町10-5。 | |
京都計算機學院 京都站前校區 校區部分設施與大學院學生共同使用 |
札幌校區(衛星校) 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區大通西5丁目11 大五大樓7層。 | |
東京校區(衛星校) 東京都港區元麻布3丁目1-35 VORT元麻布4層。 |
隸屬集團
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隸屬於KCG集團。該集團是由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京都計算機學院、京都自動車專門學校、京都日本語研修中心、株式會社KCG career組成的教育機構集合體。集團標誌為「kcg.edu」,附屬學校標誌則以顏色進行區分,紅色為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藍色為京都計算機學院,橙色為京都自動車專門學校,綠色則為京都日本語研修中心標誌。
其他附屬學校
京都計算機學院、京都自動車專門學校、京都日本語研修中心均為KCG集團附屬教育機構
京都計算機學院 (京都コンピュータ學院) | ||
京都自動車專門學校 (京都自動車専門學校) | ||
京都日本語研修中心 (京都日本語研修センター) | - |
附屬機構
KCG資料館 | |
網路京都研究所(CKL) |
學校特徵
作為日本最早的計算機教育機關,京都計算機學院的創立者,教育經驗者,以羅切斯特工科大學IT學科的碩士課程創設經驗為基礎,充分利用與美國著名教授的密切合作關係,創建了新的獨立碩士研究生院院。聘請多名IT界實業家為教授,開展富有革新性和先驅性的面向IT產業的實用型教育。通過開放性水平分工系統的教育體制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實現高水平的多媒體教育。
學位設定
信息技術碩士(專業型)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M.S. in IT)
現任校長
茨木俊秀Toshihide Ibaraki
ACM,電子信息通信學會,信息處理學會,日本套用數理學會會員。
日本作業系統研究學會,工程調度學會名譽會員。
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校長,套用信息技術研究科長。
寺下 陽一 Yoyichi Terashita
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副校長。
英保 茂 Shigeru Eiho
京都大學工學士,同大學院碩士課程畢業(電子工學專業),工學博士。
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副校長。
富田 真治 Shinji Tomita
京都大學工學士,同大學院博士課程畢業(電氣工學專業),工學博士。
博士課程教育領先程式委員會複合領域型(信息)委員。
電子信息通信學會、信息處理學會會員。
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副校長。
校內景色
動漫人物
KCG集團附屬教育機構的代表動漫角色為kyocotan(きょうこたん),用於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京都計算機學院等附屬學校的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