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忠寺

旌忠寺

旌忠寺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汶河路文昌閣附近。在旌忠巷東端北側,東臨仁豐里,相傳此地是梁昭明太子蕭統文選樓舊址。旌忠寺是江蘇省重點寺廟。陳太建年間(569-582年)名為寂照院。因隋煬帝在此聽智藻講法而成名剎。南宋隆興年間(1163-1164),為祭祀岳飛,改名功德院。又因寺內原有紀念隋唐間注《文選》的揚州人曹憲李善的文選樓,名寺額為“文選精忠”。鹹淳年間,賜額“旌忠寺”。1984年起旌忠寺全面修建。重建後的旌忠寺寺門朝南,縱向依次為山門殿、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寺內有500年銀杏樹一株。常住僧人1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旌忠寺
  • 外文名:Jingzhong Temple
  • 位置:江蘇揚州市汶河路文昌閣附近
  • 保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建寺:智顗大師
建造歷史,保護情況,

建造歷史

陳雅影己大建中(569-582年),天台智顗大師來揚弘法,興建寺廟,就文選樓遺址建寂照院。隋大業間(605-618年),其弟子智藻宏揚天台教義於寺中,隋煬帝親臨聽講,使寂照院成為當時名剎。南宋隆興中(1163-1164年)祀忠武王岳飛,改名為功德院,至鹹淳間(1265-1274年),賜名旌忠寺。元重建大殿,明、清屢經修建。寺額舊題兼有“文樓旌忠”四字。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疏理溝道時,得宋人隸書“旌忠寺”石額,易之。又於寺外立圈門,額“古文選里”。大殿為楠木樑架,十分珍貴。
旌忠寺
清順治八年(1651年)造樓五楹,中禮文昌帝君,下禮昭明太子。今樓前古銀杏一株,綠蔭如蓋。據《揚州攬勝錄》載:“文選樓在小東門北旌忠寺內,相傳為梁昭明太子蕭統文選樓故址。太子選錄秦漢三國以下詩文凡六十卷,名曰《文選》,樓以是名。……煬帝游江都,常幸此樓。……民國初年,樓將圯,寺僧法權募資重捆辯熱建大樓五楹,備極壯麗。樓上中楹供太子塑像,舟碑首戴角巾,儼然儒者氣象。樓前題‘梁昭明太子文選樓’額,樓下題‘六朝遺址’額。千餘年文化古蹟煥然一新,其功不可沒也。”文選樓亦名藏經樓,今樓上貯有清代重要的佛教經典——乾隆版《龍藏》一部,共七千餘卷,按千字文順序排列,分裝於21隻樟木經櫃內,保存完好,為揚州珍藏的古文物之一。
1981年12月,經江蘇省政府批准,旌忠寺為揚州市開放寺廟之一。僧眾已陸續回寺修持,佛事活動亦已恢復,經灑拒禁市多方募化,自1984年起已台舟放開始全面修建。大雄寶殿已重修升高,於1988年12月竣工;殿內佛像,全部重塑,1991年9月完工。大殿中央供毗盧佛,兩旁是帝釋、梵王二天王;大殿左右兩側供二十諸天王;大殿梁架上塑一千和促妹希尊小佛,“千佛繞毗盧”;佛壇後是“海島觀音”群像。殿後新置兩座磚砌三層小寶塔。念佛堂內供“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藏經樓的下層是法堂,供釋迦牟尼玉佛一尊,系緬甸海舉贈佛教徒所贈。山門殿即將修復。

保護情況

旌忠寺1962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今為揚州佛教協會駐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