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文學十講(張德明創作旅行文學導論著作)

旅行文學十講(張德明創作旅行文學導論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旅行文學十講》是張德明創作的旅行文學導論著作,首次出版於2021年7月。

《旅行文學十講》通過對經典旅行文學文本的細膩解讀,串聯起人類千年旅行文學史。以輕鬆的語調、詩意的語言,帶讀者穿越漫長的時光隧道,跨越遼闊的地理空間,重訪曾被不同時空的人們在或真實或虛構的旅途中追尋過的可能世界。該書也是一部生動的旅行文學寫作指南。在提供清晰的旅行文學閱讀路線圖的同時,條分縷析,提點技巧,幫助讀者輕鬆登入旅行寫作的堂奧,通過書寫重新認識自我、認識世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旅行文學十講
  • 作者:張德明
  • 創作年代:當代
  • 類別:旅行文學導論著作
  • 首版時間:2021年7月
  • 字數:300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旅行文學十講》著眼於旅行文學,上篇從歷史的大視野出發,採取以點帶面的方式,詳述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地區的旅行文學作家寫下的不同類型、文體和風格的典範之作。下篇從創意寫作的角度展開,以敘事手法和技巧為主題,分析不同類型和風格的旅行文學作家是如何通過各種可能的手段,將旅行中遇見的真實世界挪移到文本的可能世界中的。

作品目錄

引言
上篇 歷史與現狀
第一講 古代的旅行文學
第二講 中古旅行文學
第一節 從兩河流域到尼羅河畔:穿越生死之旅
第二節 希伯來:民族流散之旅
第三節 古希臘:航海、探險與旅行記
第四節 中國:超脫形體的神遊
第五節 酈道元和謝靈運:水色山光的漫遊
第一節 唐詩之路上的歌吟
第二節 馬可·波羅的東方遊歷
第三節 伊本·白圖泰的朝覲之旅
第四節 曼德維爾爵士的東方朝聖
第五節 世俗朝聖中的眾生相
第六節 徐霞客:獨來獨往的探險家
第三講 大航海時代的旅行文學
第四講 啟蒙時代及其後的旅行文學
第一節 朝貢體系下的揚威遠航
第二節 漢字文化圈中的漂海錄
第三節 西班牙與葡萄牙:殖民與征服之旅
第四節 英國:追尋烏托邦之旅
第五節 西班牙:流浪漢與遊俠騎士
第六節 《暴風雨》:賦能與重生之旅
第一節 海難餘生與自我救贖
第二節 多重視角下的跨海航行
第三節 歐陸壯遊:禮儀與審美之旅
第四節 拜倫勳爵:流亡成就的大詩人
第五節 新大陸的自我覺醒之旅
第五講 大眾旅遊時代的旅行文學
第一節 美國大眾的觀光之旅
第二節 睜眼看世界的《新大陸遊記》
第三節 尋覓“地之靈”之旅
第四節 中國屏風上的風景和印象
第五節 永遠在路上的旅行
第六節 一位人類學家的憂鬱之旅
第七節 穿越南美的老式火車
第八節 方興未艾的行走文學
下篇 敘事與書寫
第六講 旅行文學的文體和敘事模式
第七講 旅行文學的時空結構
第一節 航海史詩:神賜靈感的敘說
第二節 航海日誌和移民日記:個人敘事
第三節 書信和書信體小說:互動敘事
第四節 自傳體旅行小說:虛構的個人敘事
第五節 朝聖與航海故事:隱身的個人敘事
第一節 日常與旅行:物理時間與心理時間
第二節 時空連續體:交通工具與敘事節奏(上)
第三節 時空連續體:交通工具與敘事節奏(下)
第四節 旅行中的“非場所”和閾限空間
第五節 失落的時空與失落的世界(上)
第六節 失落的時空與失落的世界(下)
第八講 旅行文學的風景書寫
第九講 旅行文學的寫作策略
第一節 原生態與景觀學
第二節 河流景觀:多重隱喻和象徵
第三節 山脈景觀:性別化與科學化
第四節 島海景觀:仙鄉追尋與異國情調
第五節 荒野景觀:靜修、拓殖與“棕色語法”
第六節 日常景觀:詩意地棲居
第一節 尊重第一感覺
第二節 運用陌生化手法
第三節 還原現場氛圍
第四節 道德想像:共情能力與代入感
第五節 空間想像:微縮、放大和聚焦
第六節 時間想像:前瞻、後顧與摺疊
第七節 修辭與細節的處理
第十講 旅行文學的深度拓展
結語 永遠在路上
第一節 攝影與寫作:互補的可能
第二節 沉浸式與觀光式:心態的調整
第三節 深描法:眨眼與鬥雞
第四節 “完全詩化”:在感悟與象徵間
第五節 旅行的“迷思”與反思

創作背景

自靈長類中的某一支在大約12萬年前走出非洲,窺見了世界的廣闊後,人類在空間移動和探索的腳步就再也沒有停止過。與此同時,與旅行和旅遊有關的歷史文獻和文學文本也慢慢留存、積澱下來,成為人類擁有的豐厚的精神文化財富。不過,它們的體裁、風格和美學品質參差不齊。有些只是隨意、散漫的日記,文字質樸,讀來真實可信;有些雖已敷衍成篇,但難辨真偽,令考據學家也束手無策;有些出自專業作家之手,觀察細緻,文筆講究,可作為獨立欣賞的對象;還有一些文本始終游移在實錄和虛構之間,成為饒有意味的文學——文化現象。基於此,張德明創作了《旅行文學十講》。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旅行文學十講》一個顯著的特點在於,多方面體現了中國學者在旅行文學研究中的立場、思路和方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穿花繞樹般梳理出蔚為大觀的中國古代的旅行文學傳統。作者認為,中國旅行文學自莊子《逍遙遊》以降,歷經陶淵明的神遊、南北朝酈道元、謝靈運的地理山水旅遊,綿延出浙東唐詩之路,及至明代則誕生了以鄭和、徐霞客為標誌的一官一民的海陸旅行奇觀,最後抵達梁啓超,形成了中國古代“時斷時續、相互交錯的旅行文學傳統。”

藝術特色

《旅行文學十講》是國內第一部面向大眾的旅行文學導論著作。著作立足全球化語境和本土意識,充分汲取比較文學研究、跨學科研究資源,從歷史演進、文體特徵與寫作策略三方面,對旅行文學這個新崛起的文類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是旅行文學研究的一項具有創新意義的成果。
《旅行文學十講》羅列出一批海外人士的中國旅行作品,透視出世界眼中的中國樣貌。《馬可·波羅遊記》、伊本·白圖泰的中國遊記、古朝鮮崔溥的《漂海錄》,英國毛姆的《在中國的屏風上》,英國旅行家羅伯特·麥克法倫的《古道》等,可堪一幅亮麗的風景長卷,“為中國留下了一面藉助他人目光打量自我的鏡鑒。”尤其是《漂海錄》,更加突顯了漢文化圈友好交往的史實與文化姻緣。
另外,書中論及的作品大多耳熟能詳,可一旦從旅行文學的視角切入,則有別開生面的美感。比如,旅行家徐霞客無人不知,而張德明立足於文本質地,巧妙地將個人真切感受和學術理性相交融,呈現了徐霞客的人格魅力和對旅途艱難的遐思。又如,在分析英國詩人拜倫的《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時,他認為,從空間詩學角度看,第三章的阿爾卑斯山峰峰頂與第四章羅馬大教堂的穹頂構成“一種微妙的結構性呼應,體現了朝聖者的靈魂對精神超拔的渴求。”這對理解長詩的主旨、結構,發掘海外旅行對拜倫思想成長的意義,確立拜倫在旅行文學發展史上的地位都具有一定意義。

出版信息

2021年7月,《旅行文學十講》由北京大學出版社首次出版。
名稱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參考資料
《旅行文學十講》
2021年7月
北京大學出版社
978-7-301-32089-1

作者簡介

張德明,浙江紹興人,浙江大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比較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浙江省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翻譯工作者協會會員。主要從事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
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省部級研究項目。迄今為止在《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外國文學》等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近五十多篇。出版學術專著有:《人類學詩學》《批評的視野》《世界文學史》《流散族群的身份建構》《西方文學與現代性的展開》《從島國到帝國》等;譯著有:《天堂與地獄的婚姻:布萊克詩選》《哀歌與十四行詩:里爾克詩選》。另有個人詩集《打水漂》、水彩畫集《一千零一小時+ 秋水散人水彩畫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