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文學課》是盧楨創作的遊記,首次出版於2020年9月。
該書以文學旅行為主題,分為“歐陸光影”“亞非土地”“南美天空”三個板塊,記錄了作者遊歷世界時探訪到的諸多文學景觀,以及由文學之路導引出的當地風情。全書涵蓋英國、法國、德國等世界文學旅行目的地,此外,西亞、東歐和南美的經典作家以及與他們相關的文學景觀也被納入該書的視野。曉暢且深情的文字,結合作者拍攝的精美圖片,為讀者理解作家、作品乃至世界文學提供了新的維度。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旅行中的文學課
- 作者:盧楨
- 文學體裁:遊記
- 首版時間:2020年9月
- 字數:255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中的每篇文章均為作者遊歷一個國家時探訪到的最具特色的與文學相關的文化風情,具體表現為對作家故居的探訪,對作家墓地的拜謁,對當地文學博物館的遊覽,對當地文學傳說的追慕,對相關國家旅行部門特意設計的諸多“文學地圖”“文學之旅”的親身參與。在介紹人文風景,抒發人文感思的基礎上,作者強調用人文視角向讀者傳遞文學風景與當地地域文化、人文風情、風俗傳統的多元聯繫,從“世界文學游”的角度建構一種遊記類作品的模式。
作品目錄
歐陸光影 法國·巴黎| 雨果先生的中國夢 誰是死後最幸福的男人 波德萊爾的墳塋 德國·萊比錫| 有家餐廳叫浮士德 德國·不萊梅| 童話之路上的音樂家 冰島·雷克雅未克| 冰與火的歌者 義大利·維羅納| 朱麗葉的右胸銅光閃閃 英國·哈沃斯| 勃朗特的哈沃斯 英國·倫敦| 在倫敦尋找老舍故居 倫敦橋怎么老塌呢? 悲情長湖 濟慈的古瓶 查令十字路84號的“不二情書” 愛爾蘭·都柏林| 尤利西斯在腳下生根發芽 烏克蘭·普里皮亞季| 車諾比的提線木偶 羅馬尼亞·布拉索夫| 探秘吸血鬼城堡 俄羅斯·聖彼得堡| 普希金走過的最後一級台階 塞爾維亞·貝爾格勒| 世間最美的證書 波赫·塞拉耶佛| 瓦爾特到底是誰? 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布萊德| 阿爾卑斯的眼睛 瑞士·邁恩菲爾德| 海蒂小屋之旅 賽普勒斯·帕福斯| 泡沫與玫瑰 | 亞非土地 喬治亞·提比里西、戈里| 史達林的文青歲月 亞美尼亞·葉里溫、埃奇米阿津| 挪亞方舟的殘片 亞塞拜然·巴庫| 瘋子才懂夜的黑 黎巴嫩·卜舍里| 為紀伯倫讀一首詩 伊朗·設拉子| 哈菲茲的夜鶯 伊朗·帕薩爾加德| 居魯士大帝的頭顱 緬甸·仰光| “喬治·歐威爾號”列車 寮國·琅勃拉邦| 慢下來,慢下來,琅勃拉邦 摩洛哥·馬拉喀什、瓦爾扎扎特| 諦聽撒哈拉 |
南美天空 秘魯·利馬| 略薩是朵水做的雲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博爾赫斯的迷宮 智利·聖地亞哥、黑島| 致敬巴勃羅船長 秘魯·馬丘比丘| 每一粒玉米都是馬丘比丘 | 抵達,只有抵達(代後記) |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一般認為,文學作為一種精神性的創造物和消費品,其價值生成往往是一種“彼岸性”的結果,這也是很多關於“文學之用”無休止爭論的源頭。作者在旅途中尋找文學的痕跡,不僅是考察物質世界對文學的外力作用,而且特別留意文學在物質世界的“物質化”。比如,《浮士德》中關於“阿爾巴赫地下酒室”的章節和“浮士德餐廳”的互相成就,《格林童話》對不萊梅城市建設的影響,作為徹底人造景點的朱麗葉故居對維羅納城市旅遊的拉動,由於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安德里奇的描述而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德里納河石橋,都柏林的城市地圖上疊印著“尤利西斯地圖”,《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讓曾在影片中出現的老鐵匠“獲得”了遍布整條鐵器老街的以售賣旅遊紀念品為生的“後代”,邁恩菲爾德鎮為虛構的童話復原出的海蒂村,哈菲茲廣受歡迎的詩歌造就的職業群體詩句占卜,甚至單純為吸引遊客而得到官方憑空認證“吸血鬼德古拉城堡”的布朗城堡。通過作者的實地考察,讀者看到了文學超出慣常想像的改造世界的能力,這些都是知識化的“文學”難以帶來的認知及其衝擊。
作者在行旅途中為讀者貢獻了大量的人文知識分子的歷史及社會反思。不論遊走世界何處,作者的中國主體意識始終鮮明,他觀察中的諸多世界文學元素的落腳點仍然是中國。他在車諾比“歷險”中警惕被設計好的邊緣與生死體驗的線路,認為這種強烈的主體性多少帶有被當作提線木偶的表演的性質。當然,這種可貴的思考並不會讓主體性有所衰減,畢竟摧毀“母體”實現革命成功的尼奧,也不過是反覆出現的被設定好的“餘數”。反思動搖了主體性根基,卻也因此穩固了主體性存在的依據。
藝術特點
書中重現文學經典。作者通過古希臘展廳的瓶子講述了英國詩人濟慈與大英博物館相關的創作。1817年濟慈來到大英博物館,隨後創作了《希臘古瓮頌》,詩歌的結尾寫道:“等暮年使這一世代都凋落,/只有你如舊;在另外的一些/憂傷中,你會撫慰後人說:/‘美即是真,真即是美’,這就包括/你們所知道、和該知道的一切。”詩句表現出濟慈對古希臘精神的仰慕。因為沈從文曾說“我只想造希臘小廟”,於是作者的講述從濟慈跳躍到沈從文。沈從文將自己的文學創作比為“希臘小廟”,以在“精緻、結實、勻稱”的希臘神廟裡供奉“人性”。如果要給沈從文的神廟找到現實存在物,作者認為最適宜的該屬大英博物館中的帕提農神廟雕塑展廳。由此,作者從中外文學經典回到文學現場,圖文並茂地介紹此展廳。
書中呈現異域風情。城市街角的老房子、城市地標的各色雕塑、富麗堂皇的教堂,站台上的老站長、風雨中的音樂家、售賣樂器的小販,還有朱麗葉故居牆壁上的愛情誓言、王爾德墓碑上的唇印。讀者仿佛穿越時空,與各色人物相遇、對話,感受異鄉的魅力。貝爾格勒的伊沃·安德里奇,青年時創立學生秘密組織,反抗奧匈帝國的統治,二戰期間隱居寫作,發表了“波士尼亞”三部曲,獲得196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瑞士作家翰娜·施皮麗為兒子寫下童話故事《海蒂的學習和漫遊歲月》,童話中小姑娘海蒂與爺爺的相處,呈現了阿爾卑斯山腳下寧靜與晶瑩的小鎮。作者以到達現場的捕捉與浸潤文學的追溯,向讀者講述萬象風光之下的世間百態,包括決絕的反戰、純真的童話、忠貞的愛情、淒婉的離別以及恐怖的監禁。
書中偶現作者故事。敘述者不斷與讀者對話,對話內容可能是呼嘯山莊旁不斷延伸的荒原,可能是浮士德餐廳的土豆濃湯,還可能是火車上安靜的緬甸女子或躁動的緬甸男子。身著籠基的女乘客盤腿而坐,偶爾關心起男子的聊天。男子被檳榔染紅的牙就閃起了光,作家奧威爾說它像“紅色的錫紙”,作者“倒覺得它就是血,每個緬甸男人都含著一口這樣的血在奔波”。作者的敘述話語從非虛構旅行轉向文學描述,帶著一點俏皮。敘述者在塞拉耶佛遭遇套路化的購物陷阱,在基輔車諾比核事故遺蹟參觀地掉入地板下的空心地基,“身體滑稽又危險地卡在裂出的黑洞裡”。敘述話語並不怨怒或哀傷,而是調侃而幽默。“我終於藉助厄運的眷顧,觸碰到普通遊客無法企及的車諾比經驗。”敘述者借用白俄羅斯諾獎作家列克謝耶維奇的口吻總結了這段旅途:“我從車諾比來,那一天我遇到的事情和別人不太一樣,無論你想不想聽,這件事都發生了。”這突破了大多數車諾比遊記的悲情敘述。
該書的突出特點是把文學與旅行相結合,作者將文學感知和行旅體驗融入其中,使其擁有一種風格化、個人化的表達。當作者坐上“喬治·歐威爾號”列車緩緩繞城遊覽時,看到21世紀的緬甸:手寫的車次信息牌、販賣蔬菜的商販、鐵軌上嬉戲的孩子以及混雜著乾魚、大蒜、瓜果、花香的甜膩奇特的土味。這當然不是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筆下20世紀的緬甸,已不見《動物莊園》《一九八四》書寫的壓迫與鬥爭,亦不見反極權主義的痕跡。作者在一個特定地點聯想到與之相關的作家作品,建立起城市景觀與文學故事的關聯,這是能指的關聯。至於旅行所見與小說所寫產生的時空距離,既可說是時空之隔,又可說是距離之美。在“隔”與“不隔”、“遠”與“近”之間則有可供開發的多重語意。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0年10月26日,《旅行中的文學課》入選中青閱讀9月推薦書單。
2021年1月5日,《旅行中的文學課》入選中青閱讀2020年度推薦書單。
作品評價
《旅行中的文學課》一書,沒有絲毫呈現“旅行中的恐懼”。相反,作者是在平靜的情緒主基調下,帶著一點點喜悅、一點點驚奇、一點點八卦的心,走向一座座已故偉大作家——雨果、波德萊爾、王爾德、勃朗特姐妹……的故居或墓園。雖是第一次抵達,但就像作者所說的,是“從一個家鄉到另一個家鄉”。消弭一個陌生地方所帶來的恐懼感的力量,就來自文學,因為在文學裡,那些作家們以及他們筆下的角色,早已變成旅行者的“親人”,去“親人”生活過或長眠的地方看看,怎能不產生身在故鄉的錯覺?(《北京日報》評)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旅行中的文學課》 | 2020年9月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978-7-5598-3075-3 |
作者簡介
盧楨,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曾在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交流訪學。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新詩。先後在五十餘種海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八十餘篇,出版學術專著一部,承擔省部級科研課題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