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旅秋聞寇
- 作者:方維儀
- 創作年代:清代
- 出處:《明詩綜》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品別名:旅夜聞寇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旅秋聞寇
蟋蟀吟秋戶,涼風起暮山。
衰年逢世亂,故國幾時還?
盜賊侵南甸,軍書下北關。
生民塗炭盡,積血染刀環。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旅秋聞寇:《清詩別裁集》作“旅夜聞寇”。
2.吟:《清詩三百首譯析》作“聞”。
3.衰年逢世亂:到了老年又遇上動盪不安的年月。逢,遇上,碰到。亂世,戰亂的世道。
4.故國:家鄉,故園。
5.盜賊:指邊疆來犯的敵人。侵南甸:攻入南甸府。南甸,在雲南省的騰衝縣南。明初設南甸府,後改南甸安撫司,當地土司屢次聚眾叛亂,擾亂邊境。
6.軍書下北關:出兵打仗的軍書下達到北方邊境。軍書,出動軍隊的文書。
7.生民:百姓,人民。塗炭:人們受苦難如在泥淖炭火中。塗,泥淖;炭,炭火。
8.積血染刀環:殺戮人民極多,連刀上的鏈環都染紅了。環,《清詩別裁集》作“鐶”。鐶,指刀背上可系纓的孔。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秋日裡聽見房中蟋蟀唱,日落時山上秋風陣陣涼。
年已老又遇到這戰亂的世道,什麼時候才能夠返回故鄉?
盜賊正在南郊侵擾,軍書已下達北關邊疆。
百姓在水深火熱之中,血流不斷已染紅了刀槍。
創作背景
明朝末年,社會腐敗,各種苛捐雜稅使農民無力承擔,加之災荒,百姓食盡蓬草,再剝樹皮而食,剝光樹皮,不得已吃“青草石”。崇禎元年(1628年),明末農民起義爆發。崇禎八年(1635年),“滎陽大會”後,高迎祥、張獻忠等率起義軍東征安徽。崇禎十七年(1644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從此華夏大地烽煙四起,戰亂頻仍,百姓黎元,水棘火熱,哀鴻遍野,流離失所,背井離鄉。此詩就是詩人為避戰亂,客游他鄉,旅途的夜晚所見而寫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慨嘆亂世、憐憫百姓殘遭塗炭的詩。首聯寫秋風暮山、秋蟲唧唧,清冷之氣逼人,給全詩渲染出一個淒涼的基調。
頷聯寫詩人年老又碰上兵燹之年,有家不得歸,有親不能聚,這種使人走投無路的境地使詩人哀痛欲絕,悲傷不止。年老的詩人雖然漂泊他鄉,顛沛流離,卻念念未忘失去的故鄉,所以她發問“故國幾時還”,也是問戰亂何時結束、人民哪天平安,悽惋而悲涼。其中,“衰年逢世亂”點明了旅居在外的原因是出於避亂;“故國幾時還”則強烈地抒發了詩人熱愛家鄉、眷念故國的殷切之情。
頸聯和尾聯則用事實說明人民苦難無邊:南有“盜賊"侵擾南甸,北又傳下了出兵的命令,黎民百姓只得南北服役,無期無限,長期的戰爭使人民人受盡苦難、殘遭殺戮。其中,“侵”字和“下”字形象地描述了社會動盪、兵荒馬亂的情景;“塗炭”則寫出百姓生活的極端困苦,加上“盡”字,表現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積血染刀環”則說明農民起義之悲壯和詩人所寄予的深切同情。
在寫作手法上,全詩將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寫景、抒情、敘事循序漸進,層層深入,抒情自然,強烈地抒發了詩人眷念“故國”,同情“生民”的思想情感,而一些看似平凡但用得恰到好處的字詞則體現出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如“聞”“起”“侵”“下”四個動詞,便使詩的敘事生動傳神。
名家點評
清代沈德潛:少陵風格。(《清詩別裁集》)
北京印刷學院社科部副教授李素平:這是具有史實般意義的詩作,將人間殘寰淋漓盡致描寫。(《女神·女丹·女道》)
安慶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宋豪飛:詩歌描寫了當時明朝國內局勢混亂的情況,揭示了戰爭給整個社會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生民塗炭盡,積血染刀鐶”那是一幅怎樣的怵目驚心的情形啊!其沉痛之情滲透在詩句的字裡行間。(《明清桐城桂林方氏家族及其詩歌研究》)
作者簡介
方維儀(1585年-1668年),字仲賢,桐城(今安徽桐城縣)人,明末清初女詩人,姚孫棨妻。年十七而寡,回母家,守於清芬閣,以讀書自娛。著有《清芬閣集》,又編歷代婦女作品為《宮閨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