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趯,棉紡專家。他跟蹤世界先進水平,承擔和參與研製成功多種具有我國特色、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清梳棉機械,成為當時棉紡行業競相推廣的主流機型。他長期勤奮工作在生產第一線,為提高開清棉生產工藝技術水平作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趯
- 別名:方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簡介,任職,
簡介
施趯,曾用姓名方翟,1932年1月15日出生於江蘇省崇明縣(今屬上海市)向化鄉丕林村。其父施鼎新抗日戰爭期間曾參加新四軍開闢蘇北抗日根據地的鬥爭。施趯從國小二年級起,就隨游擊隊到處奔走,到國小畢業時已經換了十幾所學校。他親眼目睹日軍的殘暴行徑和抗日軍民的英勇氣概,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1947年,施趯考入江蘇省立蘇南工業專科學校紡織科。在學校地下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反迫害、反飢餓等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活動,1949年11月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擔任紡織科團總支書記、學生會宣傳部長、中蘇友協總幹事、蘇州市中蘇友協幹事等社會工作,積極參加各項政治運動,提高了覺悟,鍛鍊了組織能力。198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2年8月從蘇南工業專科學校紡織科畢業,分配到上海第十七棉紡織廠實習。1953年3月到華東紡織管理局技訓班清棉組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
1953年10月分配到北京第一棉紡織廠工作。曾在紡織部生產技術司參加“棉紡織廠技術管理規則”的起草,隨後即參加工廠設備的安裝,並在工藝調試中主動請纓攻克技術難關。1954 年8月-10月,參與籌備和出席在青島召開的全國清鋼漿會議,參與編寫《清棉工程的幾項改進》一書。1957年下半年負責研究清花出地弄花設備,建成投產後,調廠技術科工作。
1958年4月調北京棉紡織印染聯合廠總工程師室。1962-1981年在京棉三廠擔任清梳車間主任期間,先後與紡織部研究院、紡織部設計院、紡織部紡機研究所、鄭州紡機廠、青島紡機廠、遠東針布廠、全國針布協作組等單位合作,完成重大科技項目多項,其中如A004型矮式自動餵棉機1977年獲北京市紡織局技術成果一等獎;A045型凝棉器1981年獲紡織工業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1981年調北京市棉紡織印染工業公司,擔任副總工程師兼技術科長,對全行業開發新品種、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出口等工作作出了貢獻。
任職
1985-1992年,先後任北京市棉紡織印染技術經濟合作公司副總經理、副總工程師、總經理、總工程師,為開展紡織行業的諮詢和技術服務,探索了一些經驗。1985年3月-1987年12 月,兼任海口紡織印染廠廠長、廠黨委副書記,完成籌建該廠的任務,為創建海南省棉紡織印染行業作出了貢獻。
1992年5月退休。退休後曾任《大紡織市場》、《紡織品外貿》、《當代企業形象》等期刊的編輯部任主任、主編、副主編多年,現任中國博採諮詢策劃集團公司顧問。
施趯於1955年1月被評為京棉一廠勞動模範、北京市工業勞動模範;1955年5月出席北京市第二屆團代會,被評為北京市工礦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1977年10月被評為北京市紡織系統先進科技工作者;1979年10月被評為紡織局技術革新能手;1981年8月被北京紡織工程學會授予紡織科普先進工作者稱號;1988年12月被評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紡織系統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91年7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1 年8月晉升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