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祥林

施祥林(ShiXianglin)(1911—1988),上海市崇明縣人。曾任重慶沙坪壩中央大學數學教授和南京大學教授。研究方向拓撲學和數學教育。194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後至中央大學數學系任教授、系主任。他的“二維流形到空間的映射”在當時拓撲界很有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祥林
  • 出生日期:1911
  • 逝世日期:1988
  • 性別:男
簡介,青少年時期,赴美求學,科研工作,學術主張,思想基礎,相關著作,

簡介

青少年時期

施祥林(Shi Xianglin) 12歲時,施祥林國小畢業,因家庭經濟困難,無法實現進縣城國中學習的願望,恰好位於上海的江蘇省立第二師範(即龍門師範,為南洋中學前身)面向省內招生,有二個名額,他以優異的成績錄取了。當時的師範生食宿學雜費全免,就業也有保障。少年施祥林,意氣風發,肩負著鄉親的囑託和親人的期望,離開養他的地方,步入新的學習殿堂,他立誓要努力學習,刻苦磨礪自己,以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為己任,自強不息。中學時的施祥林已自學完了高中的所有課程,並於1927年夏,他在上海以同等學歷報考清華大學,並以數學滿分,總分第七的優異成績被錄取,順利進入嚮往已久的清華大學,當時年僅16歲。老一輩的科學家薩本棟、孫光遠等見到來自農家的質樸少年,十分驚喜,認為他的天賦較高,經過雕琢,是可造之材。在那樣優越的學習環境中,施祥林如魚得水,更加勤奮,終日手不釋卷,每晚總要讀書到深夜,同時還不放過圖書館的大量專業資料的閱讀,為以後的學習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1932年學完全部本科課程,從清華大學畢業。因名列前茅,被免試升入清華研究院,師從孫光遠老師,研習微分幾何。

赴美求學

1936年秋,施祥林到達美國的波士頓,進入著名學府哈佛大學研究所,師從著名數學家斯通(M.H.Stone)、惠特尼(Whitmey)和哈塞爾(Hassler),從事微分幾何與拓撲的學習和研究。他的長篇博士論文“Mapping of 2-manifolds into a space”1943年發表於著名數學雜誌Duke Math。得到當時拓撲界學派領導人惠特尼等人的高度評價,是那一代拓撲學中一篇頗有影響的優秀論文。為南京數學系的立足和發展,施祥林傾注了大量心血,精心制訂了數學系的規劃綱要;包括充實師資隊伍、整頓圖書資料、培養青年教師等等。

科研工作

學術主張

解放後,中國數學教學有時比較強調“雙基”教學而忽視聯繫實際;較多的時候,又強調聯繫實際而忽視了基礎理論的教學.施祥林在這個問題上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他主張理論與實際並重,即既要強調理論聯繫實際,科學為國民經濟服務,又要重視基礎理論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指導作用.“文革”中,“四人幫”竭力醜化知識分子,貶低理論研究工作,把理論研究比作是研究“馬尾巴的功能”而大加嘲笑.施祥林認為這種錯誤傾向不利於科學技術的發展,所以十分反感.他曾對一些學生說:“以前有人研究蚊蟲翅膀的振動頻率,當時講不出有什麼用處,現在則可以利用其成果來滅蚊,造福人類.又如研究蝙蝠的生活習性,它在夜間捕捉食物並不是靠視覺,而是靠自身發出的超音波,從被周圍物體反射回來的超音波來確定物體的方位,這種探測目標的方式叫做回聲定位法.後來這種超音波回聲定位法理論被用到雷達探測技術上.”他多次提出,在強調理論聯繫實際的同時,不能忽視對基礎理論的學習與研究.在當時的政治氣候下,他的這種堅持真理、敢於說真話的態度是很需要勇氣的.

思想基礎

施祥林教授堅持理論與實際並重、反對片面強調聯繫實際而忽視基礎理論教學的觀點,是與他個人的經歷分不開的.1927年夏,施祥林以同等學力考取清華大學物理系.物理是一門實驗的科學,這對培養施祥林“實踐第一”的觀點起了積極的作用.另外,他在美國留學時,學的是微分幾何和拓撲學,但他看到美國的數理統計在工農業生產上有著廣泛的套用,便對套用數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而研究套用數學要有相應的場所和崗位.經過努力,他得以進入美國商業部人口局統計研究組工作.人口局統計組的業務是每年對農業、商業、製造業、資源等方面進行定期普查.這些活動使得施祥林能夠把所學的數學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的需要緊密地結合起來,成為他“理論與實際並重”的思想基礎.
施祥林教授上述“理論與實際並重”的觀點,對於我們實踐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針是有指導意義的.

相關著作

複變函數論方法,(俄羅斯)拉夫連季耶夫,(俄羅斯)沙巴特 著,施祥林,夏定中,呂乃剛譯
《微分幾何教程》,[蘇] 芬尼可夫 著,施祥林、徐家福譯,高等教育出版社,1954年7月第一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