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派爾大教堂

施派爾大教堂

施派爾大教堂(SpeyererDom),即“施派爾皇帝教堂”(KaiserdomzuSpeyer),位於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萊茵河畔的城市施派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派爾大教堂
  • 外文名:Dom Speyer
  • 別稱:施派爾皇帝教堂
  • 所在地德國萊茵蘭
  • 地點:施派爾,德國
  • 建造年代:1030年~1061年
  • 主要材料:磚、石、拱及木屋架
  • 風格:羅馬風格建築
教堂地理位置,主要特徵,歷史沿革,中世紀,中世紀至現代,現狀,建築結構,地下墓室,評價,

教堂地理位置

施派爾大教堂(SpeyererDom),即“施派爾皇帝教堂”(KaiserdomzuSpeyer),位於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萊茵河畔的城市施派爾,是天主教施派爾教區的主教座堂,用紅色砂岩建造,是施派爾市的著名標誌。在法國的克魯尼(Cluny)修道院損毀之後,施派爾大教堂成為目前世界上存留最大的羅馬式教堂建築,在1981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主要特徵

建築長130M,中廊寬13.5M、長70M、屋頂高2.7M,是現存羅馬風教堂中規模最大的(據記載,最大的羅馬風教堂是法國的CLUNY三世教堂,但建築主體已被拆毀)。建築的中廊和側廊通過有壁柱的柱垛來劃分,柱垛之間由拱券連線,柱垛每隔一跨,在截面上有所補強(壁柱加粗)。屋頂在始建時是木屋架,後改成十字拱結構(12世紀時),西立面中央和中廊與橫廳的交叉處有採光用的塔,室內空間深遠高峻。建築的聖壇部位和塔的檐口下有拱廊,此種手法後來被萊茵河流域教堂普遍採用。施派爾大教堂在平面、結構及建築空間方面,對後來的萊茵河流域的教堂有深刻影響,儘管後來有不少不同風格的增建和改建,施派爾大教堂仍不愧為是初期羅馬風建築的傑作。
施派爾大教堂施派爾大教堂

歷史沿革

施派爾大教堂,也稱作凱撒-瑪麗亞大教堂,由德國皇帝康拉德二世斥資建造,建築過程自1030年至1061年曆時30多年。此教堂曾於1689年被毀,大廳部分於1758至1778年間修復,西側建築於1854至1858年間重建。1981年,該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座134米進深的主教教堂在德國乃至全世界羅馬式建築中最宏偉並最具代表性。
這座教堂同時也是皇室的最終歸屬地。唱詩班席位的下面,是保存完好的未經改動的地宮,那裡埋藏著8位德國皇帝和國王,4位王后及幾位大主教。
然而1689年的施派爾城火災幾乎摧毀了整個教堂,其中大廳主體建築在1758至1778年間方使修復原狀。室內壁畫於1846年-1853年完成,而西側建築在修復過程中則採用了新羅馬風格。在教堂正門前,矗立著容積為1560升的主教聖杯,那曾經是城市與主教權力範圍的界標。在教堂南側的花園裡,有一座被稱為橄欖山雕塑,它所在的位置曾經是教堂十字型基礎的中心。

中世紀

法蘭克尼亞王朝(薩利安王朝)的德意志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康拉德二世在1030年下令建造施派爾大教堂,目標是建立一座歐洲最大的教堂,但是他甚至是他的兒子亨利三世都沒能親眼目睹大教堂的完工,直到他的孫子亨利四世時的1061年大教堂才得以交付使用。傳說康拉德二世先是為BadDurkheim的Limburg修道院奠基,然後帶著他的妻子和兒子騎馬來到施派爾為大教堂和聖約翰教堂奠基,為了將建造大教堂所需的石料和木材運送到施派爾,還特意挖鑿了一條從普法爾茨森林通往萊茵河的運河。
大教堂動工將近20年後,亨利四世下令推倒了其中一半的建築,為的是能夠實現比原先設計更大的規模,教堂的西樓樓頂被拆除,建築增高了5米,並根據當時的羅馬式建築風格,將木質平頂換成了淺色的十字形穹窿。教堂的東樓則被完全拆除,重新鋪設了8米深的地基,東樓的鐘樓穹窿是當時典型的羅馬樣式。在亨利四世去世的1106年新教堂終於竣工,大教堂長444羅馬尺(1羅馬尺約合31厘米至34厘米),寬111羅馬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建築。
施派爾大教堂施派爾大教堂
施派爾在當時僅有500個居民,為什麼亨利四世會在這么小的一個城市建造那么大的教堂,這是有著他特別的政治原因: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不僅是世俗世界的最高統治者,他也認為是宗教世界的領袖,由此導致了他與教宗聖額我略七世在繼位權紛爭中激烈的政治矛盾,施派爾大教堂的規模和氣勢就是為了彰顯皇帝宏大的政治權力抱負。

中世紀至現代

1689年,施派爾在大同盟戰爭中遭受法國軍隊的進攻,市民們將他們的家具搬到大教堂中,希望這樣能夠免於被法國軍隊燒毀。幾米高的家具堆在大教堂內,但並沒有因此而倖免,法國軍隊依舊焚燒了家具,濃烈的火焰高溫使得教堂西樓穹窿倒塌,而東樓在火災中得以屹立未倒,教堂內的一部分皇室墓冢被法國軍隊破壞並洗劫一空。18世紀後半葉,施派爾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重修大教堂的西樓,新樓被建造成巴洛克風格,但它僅僅安穩了約60年時間。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施派爾大教堂再次成為人們政治攻擊的目標,暴動的人們損毀了教堂內的所有聖壇,1806年人們又打算將大教堂完全拆除,所幸得到美因茨主教JosephLudwigColmar的阻止。拿破崙的法國軍隊還曾將大教堂作為他們的牲畜圈、糧食和物資倉庫。
拿破崙潰敗後,大教堂得到重新整修,1818年起成為主教府,1846年至1853年德國畫家Johannvon Schraudolph受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的委託,為大教堂繪製了一組Nazarene風格的濕壁畫作品,而保存至今的教堂內西側的作品則是1854年至1858年間完成的,它們被認為是19世紀的大型作品,路德維希一世甚至相信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施派爾大教堂內的繪畫作品是最大的。

現狀

20世紀中葉,施派爾大教堂經過了一次全面整修,按照當初的羅馬樣式,但又與當時的羅馬樣式不同。在1960年代的這次整修中採用了一項新技術,保存完好的濕壁畫被取下,放置在事先準備好的特殊織布上保存,僅有主窗上的19平方米大的濕壁畫被保留在原處,整修中還將搖搖欲墜的砂石柱被注入水泥加固。在當今的建築學文獻中,施派爾大教堂被作為“以現代古蹟保護標準來進行復原整修”的範例。1996年起大教堂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整修,預計將持續到2015年,耗資也將達到2600萬歐元。

建築結構

施派爾大教堂在羅馬式建築中具有重要地位,因為它繼承和發展了卡洛林奧托的建築風格。那個時代困擾建築師的最大問題是教堂的穹窿,小教堂可以使用半圓形的穹窿,亨利四世在施派爾大教堂的側翼使用十字形的穹窿,而在中殿使用圓形穹窿,這給人以一種全新的空間感受,這種在垂直高度上的運用已經有些類似哥德式。大教堂中殿穹窿的建造要求很高的技術,因為它不再是傳統的一整個平面,而是由很多小塊組成。施派爾大教堂的外部由一種獨特的羅馬樣式裝飾,與當時著名的美因茨大教堂沃爾姆斯大教堂完全不同。
規模參數:
總長:134米
中殿高度:33米
正廳寬度:37.62m
東塔高度:71.20米
西塔高度:65.60米

地下墓室

施派爾大教堂曾是德國國王埋葬的地方,持續有近300年,大教堂的地下墓室建造於1041年,是歐洲最大的羅馬式柱廊,42個十字形穹窿簡單地架在立方柱子上。 地下墓室埋葬有:
康拉德二世,德意志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亨利三世,德意志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亨利四世,德意志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亨利五世,德意志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BeatrixvonBurgund,德意志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皇后。
施瓦本的菲利普(PhilippvonSchwaben),亨利六世的弟弟。
魯道夫一世,哈布斯堡王朝的德意志國王。
阿道夫一世,拿騷伯爵,德意志國王。
阿爾布雷希特一世,哈布斯堡王朝的德意志國王。

評價

施派爾教堂在羅馬式建築中最宏偉並最具代表性。大教堂在平面、結構及建築空間方面,對後來的萊茵河流域的教堂有深刻影響,施派爾大教堂是初期羅馬風建築的傑作。它繼承和發展了卡洛林和奧托的建築風格,在羅馬式建築中具有重要地位。施派爾大教堂是繼法國的克魯尼修道院損毀之後,目前世界上存留最大的羅馬式教堂建築,在1981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