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中好·雁帖寒雲次第飛

《於中好·雁帖寒雲次第飛》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寫的一首詞。這首詞抒寫了納蘭性德出使邊塞的途中思鄉之情,語近情遙,含思雋永,層層轉折,逐次深入,深婉動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於中好·雁帖寒雲次第飛》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納蘭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譯文,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於中好(1)
雁帖(2)寒雲次第(3),向南猶自怨歸遲。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4)時。
人杳杳(5),思依依(6),更無芳樹有烏啼。憑將掃黛(7)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別離。

注釋譯文

詞句譯文

(1)於中好:詞牌名,雙調,五十五字,押平聲韻。
(2)帖:即貼,靠近,貼近。
(3)次第:依次。劉禹錫秋江晚泊》:“暮霞千萬狀,賓鴻次第飛。”
(4)鬢(bìn):臉旁靠近耳朵的頭髮。
(5)杳杳(yǎo):渺無音訊的樣子。
(6)依依:戀戀不捨。
(7)掃黛(dài):掃眉,即畫眉。古代女子以黛描畫,這裡指閨中妻子。

白話譯文

秋風正濃,大雁迫不及待,匆促南飛,惟恐落後。而自己有家難回,猶白騎著瘦馬,一年又一年,迤邐在古道之上,讓西風撲面而來。
離人杳無蹤跡,佳人愁思依依,再無心情尋芳弄草,整日待在深閨中,任憑月落烏啼。無聊之極,隨手閒拂窗前月光,想起這月光也正落在離人身上。

創作背景

納蘭性德的這首《於中好·雁帖寒雲次第飛》具體寫於何時,尚待考證,但是從內容來看,應當是詞人在出行途中所寫的思歸之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該詞轉進層深,深婉動人。“雁帖寒雲次第飛,向南猶自怨歸遲”:深秋季節,北雁南飛,排成行列,總是怨恨歸去太遲。而大雁能夠自由南飛,出使邊塞的人卻不能回家。“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馬是瘦馬,道路不是坦途,而是關山道,季節是蕭瑟的秋天。詞人這是在堆積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詞的上片,前二句雲秋深而北雁南飛,猶怨歸遲,一層;雁可南歸而人卻難歸,一層;後二句再翻進,人已難歸,偏又逢瘦馬關山,西風撲鬢,又為一層。詞的下片明寫愁思,一層;而偏於杳杏依依之日聞烏鴉之啼聲,一層;最後抬頭同望一輪明月,又將思鄉情感推進一步,又一層。
該詞手法向稱巧妙,層層遞進翻轉,最後以月牽和,相思深處,婉轉動人。

名家點評

現代學者黃天驥《納蘭性德和他的詞》:“這也是思婦之作。上片說,大雁匆促飛走,它們尚且埋怨南歸太遲了,而離人卻騎著瘦馬,行走在關山道上。去年是古道西風瘦馬,今年又是西風撲鬢。這幾句,感情層層深入,而又流暢自然,有如清溪瀉玉。”
中華書局編輯室編輯盛冬鈴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思婦在‘秋淡淡,月彎彎’時懷念征人,懸想‘明朝匹馬相思處,知隔千山與萬山’;征人在‘瘦馬關山道’上懷念思婦,叉擬‘憑將掃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別離’。下面兩闋《鷓鴣天》分寫征人思婦兩地相思,正好互相映襯;合而觀之,更見經營之妙。”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後太子更名胤礽,於是納蘭又恢複本名納蘭成德,號楞伽山人。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為清詞三大家之一。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於中好·雁帖寒雲次第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