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廣寺(湖南省衡陽市的景區)

方廣寺(湖南省衡陽市的景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方廣寺,南嶽“四絕”之一的“方廣寺之深”,以“山深、林深、寺深,文化淵源深”而聞名於世。

方廣寺位於蓮花峰下,建於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歷經興廢,明代崇禎年間,堵允錫與王夫之兄弟等又進行了修繕。寺有正殿和祖師殿,寺側有“二賢祠”,專為紀念南宋朱熹、張軾到此遊覽和講學而建,寺周圍有黑沙潭、黃沙源、石漳潭、白沙潭等。為南嶽四絕之一“方廣寺之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方廣寺
  • 地理位置: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湖南省衡陽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簡介,故事記載,

簡介

據《南嶽志》載:寺始建於南朝梁天監二年(公元五零三年)。南嶽高僧之一的惠海來到這八座青峰圍繞的狹長山谷中,見此地與世隔絕,岩壑幽邃,就在這裡結草為庵。據《一統志》載:一天,惠海正在庵中誦經,忽然有五位身材偉岸的壯士求見。來人面容各不相同,分青、黃、紫、白、黑五色,都身穿白袍。五人請求惠海和尚允許他們聽經學佛。惠海問他們是何方人氏,他們回答說是南嶽山中的五位龍神,如果允許他們聽經,他們願意讓出一塊平地,獻給惠海建造寺院。惠海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故事記載

當天晚上,山谷中烏去驟起,霎時雷聲隆隆,大雨滂沱,傳來陣陣“嘩啦啦”的響聲。第二天清早,惠海起來一看,只見山下出現一塊寬敞的平地。惠海到處化緣募捐,在這塊平地上建造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寺名方廣,寓佛法“十方廣布”之意。這就是《南嶽志》上記述所謂“五龍聽經,平沙獻地”的故事。
據《南嶽志》記述,這座六朝時的古剎,在唐代曾改名為方廣聖壽寺,
宋初又賜名方廣崇禪寺。寺院經過隋、唐、宋、元、明五次修建,屢修屢廢,屢廢屢興。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年)居士葛一鵬又重興。
在明崇禎十六年(公元一六三四年),王夫之兄弟及夏汝弼等人受巡撫褚胤錫委託,再次籌款,重新修建。
經過兩年時間,方廣寺煥然一新,雄偉壯觀。清順治五年(公元一六四八年)十月,王夫之在蓮花峰下組織抗清義師,曾在方廣寺內聚會。後來雖然失敗,從此以後方廣寺卻聲名遠播。
方廣寺
不久,方廣寺毀於大火,“門廡不設,僧葺茅舍以居”。直到清道光年間,由曾國藩的曾任陝甘總督的弟弟曾國荃重新修建,費資白銀二萬餘兩,才成為現在的規模。
方廣寺正殿中原有宋徽宗寫的“天下名山”四字金匾。寺前有一條小溪,寺左有石澗潭,泉水從石上流下,成為瀑布,注入深不見底的潭中,聲若鐘鳴。這裡林泉山巒秀美,處境幽靜深邃,遊人到此必有一種“幽深”之感,故前人有“不至方廣,不足以知其深”之說。
公元1167年,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應湖南提刑張虻難?
請,到長沙嶽麓書院講學。就在這年冬天,他們踏雪來到南嶽,朱熹此時不禁詩興大發,七在之內,二人互相唱酬,作詩149首。其中三分之一的詩篇是在方廣寺寫的。後人為了紀念他們這次勝游,特意在方廣寺旁修建了二賢祠,並將朱、張的神主供在祠中的嘉會堂上,讓他們永享儒家的香火。
方廣寺的特點是:寺深、山深、林深,文化淵源深。
方廣寺地處幽深,多泉石、楓樹和杉樹,深林密竹,風景極美,有「不遊方廣,不知南嶽之深」之說,為南嶽之「一絕」。
方廣寺周圍有各種珍奇樹術,有樹冠碧綠如傘的橫豆杉,伯樂樹,有挺拔的花櫚木,銀雀樹,有芬芳的香果樹,果實赤色的紅豆杉.花櫚木的木紋斑斕多彩,質地堅硬,過去多用來作為寶劍柄.寄後,有一株腰圍六尺,高十餘米的娑羅樹,傳說這種樹木在天上的月宮中才看到。
後來仙家將樹種送到人間種植,世上才有這種樹木.據傳此樹已近千年,迄今仍然很茂盛,樹下有一水泉,依樹取名,叫娑羅泉.僧人將泉水用竹梘引入寺中,飲用十分方便,清人鄧輔綸作《娑羅泉》詩云:“甘露一夕覺,明月當空撣。上有菩提樹,下有娑羅泉。
撥霧掏寒緣,飲此心冷然。”寺院下方不遠,有當年惠海和尚洗衣的石台,岩壁上刻著“洗衲”二字,下面就是洗衲池。路邊還有明代著名作家張溥讀書的嘯台和譚元春題留的“戀響”石刻,附近還有南嶽最大的一片金錢松林,木質堅硬,樹形美觀,是很好的風景園林樹種。
方廣寺四周山坡上還有不少的珍奇物產,如獼猴桃,方廣野茶,方竹,龍鬚草等。此外,山中還盛產羅漢芋.這種羅漢芋製作烹食方法十分奇怪,據《蓮峰志》記載:製作時,要到半夜才能采根磨漿蒸煮,且在蒸煮時不能講話。否則, “聞人聲剛辛沸不可嘗,放一名鬼芋。”朱熹、張拭曾作《羅漢芋》詩唱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