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
全村國土面積8.07平方公里,海拔1500—2300米,年平均氣溫15℃,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40畝(其中:田503.50畝,地 936.50 畝),人均耕地1.09畝,主要種植糧、桑、茶等作物;擁有林地10663.6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3.3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8畝,主要種植
核桃經濟林果。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44.7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5.75萬元,占總收入的36.47%;畜牧業收入133.86萬元,占總收入的38.8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72頭,肉牛51頭,肉羊563頭);林業收入80.27萬元,占總收入的23.98%;第二、三產業收入4.88萬元,占總收入的1.42%;。農民人均純收入22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2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7人(占勞動力的13.19%),在省內務工87人,到省外務工15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有線電視、電話。全村有289戶通自來水,有46戶飲用井水。有33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8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54.3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6戶,其中擁有
行動電話農戶數101戶(分別占總數的34.63%和30.15%)。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17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7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9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03.50畝,有效灌溉率為34.9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03.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8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4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2戶。全村有1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2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蠶桑、茶葉、烤菸,主要銷往 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2.3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8.21%。該村計畫發展核桃、
蠶桑、茶葉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35戶,共有鄉村人口1266人,其中男性718人,女性548人。均為農業人口,勞動力874人。該村是彝族、漢族、瑤族混居地,其中漢族85人,瑤族523人、彝族658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82人,占人口總數的6.48%,有五保戶1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鄉衛生院,衛生室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7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900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在校學生138人,距離鄉中學18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
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74人,其中小學生138人,中學生3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2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78畝,有固定資產1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內收支、土地流轉情況等。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
黨支部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9 人,少數民族黨員26人,均為男黨員。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1個村民小組。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