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第3版)》是2018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劑學(第3版)
- 出版時間:2018年3月1日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ISBN:9787547838662
《方劑學(第3版)》是2018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方劑學(第3版)》是2018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方劑學是研究和闡明治法與方劑的理論及其臨床運用的學科,是中醫學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精編教材《方劑學》第3版,是在2012年8月...
張仲景方劑學(第3版)《張仲景方劑學(第3版)》是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醫學基礎(第3版/本科護理)》是2022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教材主要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4部分,內容涵蓋中醫學的哲學思想—陰陽五行學說,中醫學正常人體觀—藏象學說、氣血津液、經絡學說、體質學說,中醫學病理觀—病因與病機,中醫診斷疾病的方法和常用的辨證方法,...
《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方劑學(第2版)(供中醫學類、中西醫臨床醫學、中藥學類專業用)》是研究方藥組成、用法、功效、藥理、中醫證、西醫病、以及方證分析與臨床運用的一門學科。是中醫藥學各專業的必修課,亦是中醫學基礎課銜接臨床課的紐帶和橋樑。圖書目錄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方劑學發展概要 第二章 ...
《中醫方劑學》或稱《方劑學》是2009年12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義祁。《中醫方劑學》是闡述中醫方劑配伍規律及臨床運用的一門學科,是各級醫學院、所及有關從業人員,研究中醫業務的必修基礎課程。有關著作依據《中醫方劑學教學大綱》編寫,各箇中醫院校自編或協編的教材,出版單位較多。方劑 概念 ...
《中醫學》是2014年12月1日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樹坤、郭寶雲 。內容簡介 《中醫學(第3版)(大專)》共有緒論、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和中醫臨床各科等7部分組成。緒論中重點介紹中醫學體系的形成、發展及特點,並對中西醫學進行了對比和論述,對廣大非中醫專業同學...
《中醫學 : 案例版 | 3版》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 的圖書,作者是范恆。圖書簡介 本書涵蓋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兒科學等學科內容。圖書目錄 封面 中醫學(案例版,第3版)內容簡介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陰陽五行學說 第三章 髒象 第四...
《方藥學(第2版)(規劃教材)》是2020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穎,都廣禮,本書系統研究了方藥的基本理論和臨床運用等知識,是由中藥學和方劑學兩門即獨立又密切關聯的課程所組成。內容簡介 《方藥學(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創新課程“十三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系統研究...
三、腑與腑之間的關係 第六節 經絡 一、經絡的概念和經絡系統的組成 二、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 三、經絡的生理功能與套用 第四章 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第一節 氣 一、氣的概念和分類 二、氣的運行 三、氣的生理功能 第二節 血 ……中篇 中藥學基礎 下篇 方劑學基礎 圖書前言 第三版《中醫藥學基礎》是在...
思考題以各章內容為主,同時涉及其他章節相關內容,便於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啟迪思路。《應考寶典:方劑學速記(第2版)》為“應考寶典”叢書之一分冊,目的在於提高考生的方劑理論水平和應試能力。可供中醫院校的本科生、函授生、專科生、研究生及自學考試者學習和複習、迎考之用;也可供從事中醫藥工作的各類...
本卷為《中藥、方劑》分冊,考證規範名詞108篇,其中中藥條目55篇,方劑條目53篇,所收名詞以中藥學、方劑學基本、常見名詞為主,由河南中醫藥大學等單位參加考證。本卷可供從事中醫教學、科研及臨床的工作者參考使用。圖書目錄 總目錄 卷總論、中醫基礎理論 第二卷診斷、治法 第三卷中藥、方劑 第四卷臨床各科(...
中醫學第三版 《中醫學第三版》是2004年4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友香。內容提要 本教材包括中醫基礎和常見證、病及針灸兩篇。內容包括陰陽五行學說、藏象、經絡、病因、四診八綱、防治原則、表征、虛證、針灸等十四章。圖書目錄 第一章 陰陽五行學說 第二章 臧象 第三章 經絡 第四章 病因 ……
組成方劑的每一味藥物的名稱,除少數保留原書習慣的稱謂外,儘可能採用它的正名,若因趣記時需要別名,一般在括弧內註明。方歌參照清代汪昂《湯頭歌訣》和全國統編五版、六版《方劑學》教材中的方歌為主,以求統一。對編寫不太滿意的方歌作了修改或重新編寫,對原無對應方歌者進行了增補。為了查閱方便,《方劑趣...
《美容中藥方劑學(第2版)》是201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麗萍。內容簡介 《美容中藥方劑學(第2版)/全國中醫藥高職高專院校教材》分上、下兩篇,上篇為美容中藥學內容,其中第一章至第四章闡述了美容中藥的概念和美容中藥學的發展概況,系統介紹了美容中藥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第五章至第...
李大琦,男,1941年生,重慶市人。1965年畢業於成都中醫學院醫學系,留校從事中醫藥教學、臨床和科研工作。1994年晉升教授。兼任四川省抗癌協會第三屆理事、四川省新藥評審委員、全國中醫智力醫學研究會聯絡組成員,《智力研究》雜誌編委。經歷 曾講授《中藥學》《中醫學基礎》《中醫方劑學》課程。1973年參加全國中醫學院...
據2023年9月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網站數據,皮持衡已主編出版《皮持衡腎病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中醫內科急症手冊》《內科成方輯要》《中成藥名方藥理與臨床》,參編《中醫內科學》《方劑學》《腎臟病的中醫藥研究新進展》《近現代名中醫腎病精華》《中成藥名方藥理與臨床》《中華本草》《漢世英法中醫術語詞典...
三藥相配,滋養肝脾腎,稱為“三補”。配伍澤瀉利濕泄濁,並防熟地黃之滋膩戀邪;牡丹皮清泄相火,並制山萸肉之溫澀;茯苓淡滲脾濕,並助山藥之健運。三藥為“三瀉”,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以治標,均為佐藥。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用量重於“瀉藥”,是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並補,以補腎...
大柴胡湯,中醫方劑名。為表里雙解劑,具有和解少陽,內瀉熱結之功效。主治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鬱郁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協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有力。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少陽陽明合病者。歌訣 大柴胡湯芩大黃,...
他在研究《傷寒論》、《金匱要略》方面的代表著作有《傷寒論淺注》、《金匱要略淺注》和《傷寒醫訣串解》,前兩書曾三易其稿,史書稱其“多有發明,世稱善本”。他還將《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中的方劑和治法編成《長沙方歌括》、《傷寒真方歌括》與《金匱方歌括》,易於記憶、習誦,對後學理解《...
(《顏氏內科學術經驗叢書顏乾麟醫話醫論醫案集第一輯》)現代運用:本方主要用於食管炎、胃炎、膽囊炎、神經官能症等證屬熱郁胸膈者。(《中醫速記寶典方劑學》)化裁方鑑別 ①梔子豉湯與梔子甘草豉湯:都可以治療心中懊儂,虛煩不眠。梔子豉湯證是虛熱內擾,正氣不虛;而梔子甘草豉湯證是梔子豉湯證兼神疲、...
曾任國家(85版)藥典委員會中醫組組長、國家新藥審評審員會中(成)藥分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等職,為全國政協六、七、八屆委員暨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主要編著有《中醫學概論(初版)》《湯頭歌訣白話解》《方劑學》等9種著作。他創建和發展中醫方劑學科,研製出防治太空病中藥“太空養心...
《千金要方》集方廣泛,內容豐富,是我國唐代醫學發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對後世醫學特別是方劑學的發展,有著明顯的影響和貢獻;並對日本、朝鮮醫學之發展也有積極的作用。他汲取《黃帝內經》關於臟腑的學說,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臟腑寒熱虛實為中心的雜病分類辨治法。同時,他極為重視婦幼保健...
大承氣湯,中醫方劑名。為瀉下劑,寒下,具有峻下熱結之功效,主治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熱結旁流證,下利清谷,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乾燥,脈滑實;里熱實證之熱...
清暑益氣湯,中醫方劑名。為祛暑劑,具有清暑益氣,養陰生津之功效。主治暑熱氣津兩傷證。身熱多汗,口渴心煩,小便短赤,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虛數。臨床常用於治療小兒夏季熱等屬於氣津不足者。歌訣 王氏清暑益氣湯,善治中暑氣津傷,洋參冬斛荷瓜翠,連竹知母甘粳襄。組成 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
當歸六黃湯,中醫方劑名。為清熱劑,具有清虛熱,滋陰瀉火,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陰虛火旺所致的盜汗。發熱盜汗,面赤心煩,口乾唇燥,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臨床常用於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結核病、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徵等屬陰虛火旺者。歌訣 當歸六黃二地黃,芩連芪柏共煎嘗,滋陰瀉火兼固表,...
他認為臨床不應為方證相對束縛,要勇於探索能治多病的方劑。以《千金方》中能治療30多種病證的“芫花散”為例,孫思邈對此方讚賞有加,但也無法解釋原理,只能在書中寄望於後人。王玉川指出,有些醫家沉湎於辨證論治,對古書中許多同方治異病的例子不屑一顧。研究同方治異證的機制,對實現中醫現代化也有很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