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方劑學(第3版)》是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仲景方劑學(第3版)
- 出版時間:2018年
-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21405682
《張仲景方劑學(第3版)》是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張仲景方劑學(第3版)》是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方劑學(第3版)》是2018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方劑學是研究和闡明治法與方劑的理論及其臨床運用的學科,是中醫學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精編教材《方劑學》第3版,是在2012年8月出版的第2版基礎上,經過修訂編寫而成。前一版教材在使用過程中,受到了各中醫藥院校師生...
《張仲景醫學全書張仲景方劑學》是2012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呂志傑主編的《張仲景方劑學(第2版)》第一章概論從總體上對經方的概念、命名等13個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講解;第2-26章把傷寒、金匱的252首經方統一按功效歸類,分為25章,每章之前有概述,之後有“類方串解”,每首方劑結合古今醫...
第一節 方劑與方劑學的概念 第二節 方劑的起源與發展 第三節 方劑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一、聯繫基礎與臨床 二、溝通中醫與中藥 三、與現代多學科互滲 第四節 方劑學的研究範圍 第五節 方劑學的研究方法 一、臨床試驗 二、文獻整理 三、實驗研究 四、多學科研究 第六節 方劑學的學習方法及要求 一、具備相關...
《張仲景醫學源流(第3版)》是2018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延齡、陳明、付長林。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介紹了張仲景各醫學流派代表性醫家的學術觀點及成就,包括錯簡重訂派、維護舊論派、辨證論治派、經典考證派、傷寒溫病匯通派、中西匯通派、日本古方派等,同時就張仲景醫學中的熱點問題...
中藥方劑學(第三版) 《中藥方劑學(第三版)》是202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醫學家,建安三神醫之一,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
《臨床仲景方劑學》以張仲景學術思想為主線,選擇體現基本治法的仲景基礎方、代表方為平台,使讀者掌握、領悟仲景方劑的組方原理、配伍規律、臨床套用等知識,培養分析、運用仲景方劑以及臨證組方的能力。上篇總論從總體上對仲景方的淵源、概述、命名等十五個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講解;下篇各論主要根據治法、功用,將仲景...
這些著名方劑,經過千百年臨床實踐的檢驗,都證實有較高的療效,並為中醫方劑學提供了發展的依據。後來不少藥方都是從它發展變化而來。名醫華佗讀了這本書,嘖嘖讚嘆說:“此真活人書也”。喻嘉言高度讚揚張仲景的《傷寒論》,說:“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如日月之光華,旦而復旦,萬古常明”(《中國醫籍...
所以本方雖只有五味藥,但配伍嚴謹,散中有補,正如柯琴在《傷寒論附翼》中贊桂枝湯“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之總方也。”配伍特點 桂枝辛溫,辛能散邪,溫從陽而扶衛,故為君藥。芍藥酸寒,酸能斂汗,寒走陰而益營。桂枝君芍藥,是於發散中寓斂汗之意;芍藥臣桂枝,是於固表...
書中記載的的方劑,大多療效可靠,切合臨床實際,一千多年來經歷代醫家的反覆套用,屢試有效。由於張仲景所博採或個人擬制的方劑,精於選藥,講究配伍,主治明確,效驗卓著,後世譽之為“眾方之祖”,尊之為“經方”。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
半夏白朮天麻湯 ,中醫方劑名。為祛痰劑,具有化痰熄風,健脾祛濕之功效。主治風痰上擾證。眩暈,頭痛,胸膈痞悶,噁心嘔吐,舌苔白膩,脈弦滑。臨床常用於治療耳源性眩暈、高血壓病、神經性眩暈、癲癇、面神經癱瘓等屬風痰上擾者。組成 半夏、天麻、茯苓、橘紅、白朮、甘草。用量 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紅各...
桂枝甘草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補助心陽,生陽化氣之功效。主治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歌訣 桂枝炙草取甘溫,四桂二甘藥不煩。叉手冒心虛已極,汗多亡液究根源。組成 桂枝(去皮)四兩(12g),甘草(炙)二兩(6g)。按情況可以加重藥量。用法 以水三升(600ml),煮...
半夏瀉心湯,中醫方劑名。為和解劑,具有調和肝脾,寒熱平調,消痞散結之功效。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屬中氣虛弱,寒熱錯雜者。歌訣 半夏瀉心黃連芩,乾薑草棗人參行,辛開苦降消痞滿,治...
當歸生薑羊肉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上,具有溫中補虛,祛寒止痛之功效。主治寒疝腹中痛及脅痛里急者;產後腹中㽲痛,腹中寒疝,虛勞不足。別名 小羊肉湯《千金》卷三,當歸湯《聖濟總錄》卷九十四。歌訣 當歸生薑羊肉湯,產後腹痛蓐勞匡。亦有加入參芪者,千金四物甘桂姜。組成 當歸三兩,生薑五...
二陳湯,中醫方劑名。為祛痰劑,具有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之功效。主治濕痰證。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噁心嘔吐,胸膈痞悶,肢體困重,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膩,脈滑。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經性嘔吐等屬濕痰者。歌訣 二陳湯用半夏陳,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氣和中兼燥濕,一切痰飲此方...
黃芪桂枝五物湯,中醫方劑名。為溫里劑,具有益氣溫經,和血通痹之功效。主治血痹,肌膚麻木不仁,脈微澀而緊。臨床常用於治療皮膚炎、末梢神經炎、中風后遺症等見有肢體麻木疼痛,屬氣虛血滯,微感風邪者。歌訣 黃芪桂枝五物湯,芍藥大棗與生薑,益氣溫經和營衛,血痹風痹功效良。組成 黃芪、桂枝、芍藥、生薑...
仲景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金匱要略》)故治當溫陽化飲,健脾利水。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為君,健脾利水,滲濕化飲,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飲,又善平飲邪之上逆。桂枝為臣,功能溫陽化氣,平沖降逆。苓、桂相合為溫陽化氣,利水平沖之常用組合。白朮為佐,功能健脾燥濕,苓、術相須,為健脾祛濕...
當歸補血湯,中醫方劑名。為補益劑,具有補血之功效。主治血虛陽浮發熱證。肌熱面紅,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亦治婦人經期、產後血虛發熱頭痛;或瘡瘍潰後,久不癒合者。臨床常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血瘀阻者;婦人經期、產後發熱等血虛陽浮者;各種貧血、過敏性紫癜等血虛有熱者。歌訣 當歸補血君...
真武湯,中醫方劑名。為祛濕劑,具有溫陽利水之功效。主治陽虛水泛證。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動不寧,頭目眩暈,身體筋肉瞤動,站立不穩,四肢沉重疼痛,浮腫,腰以下為甚;或腹痛,泄瀉;或咳喘嘔逆。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舌苔白滑,脈沉細。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心源性水腫、甲狀腺功能低下、...
葛根芩連湯,中醫方劑名。為表里雙解劑,具有解表清里之功效。主治協熱下利。身熱下利,胸脘煩熱,口乾作渴,喘而汗出,舌紅苔黃,脈數或促。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腸傷寒、胃腸型感冒等屬表證未解,里熱甚者。歌訣 葛根黃芩黃連湯,甘草四般治二陽,解表清里兼和胃,喘汗下利保全康。組成 ...
旋覆代赭湯,中醫方劑名。為理氣劑,具有降逆化痰,益氣和胃之功效。主治胃虛氣逆痰阻證。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或見納差、呃逆、噁心,甚或嘔吐,舌苔白膩,脈緩或滑。歌訣 旋覆代赭用人參,半夏姜甘大棗臨,重以鎮逆鹹軟痞,痞硬噫氣力能禁。組成 旋覆花、半夏、甘草、人參、代赭石、生薑、大棗。用量 旋...
防己黃芪湯,中醫方劑名。為祛濕劑,具有益氣祛風,健脾利水之功效。主治表虛不固之風水或風濕證。汗出惡風,身重微腫,或肢節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浮。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心源性水腫、風濕性關節炎等屬風水、風濕而兼表虛證者。歌訣 《金匱》防己黃芪湯,白朮甘草棗生薑,益氣祛風又行水,...
炙甘草湯,中醫方劑名,別名復脈湯。為補益劑,具有益氣滋陰,通陽復脈之功效。主治陰血陽氣虛弱,心脈失養證。脈結代,心動悸,虛羸少氣,舌光少苔,或質乾而瘦小者;虛勞肺痿。乾咳無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氣,虛煩不眠,自汗盜汗,咽乾舌燥,大便乾結,脈虛數。臨床常用於治療功能性心律不齊、期外...
補中益氣湯,中醫方劑名。為補益劑,具有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之功效。主治脾虛氣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舌淡,脈虛;以及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臨床常用於治療內臟下垂、慢性胃腸炎、慢性菌痢、脫肛、重症肌無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婦科之子宮脫垂、妊娠及產後...
《金匱要略方論》是2006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東漢)張仲景。內容簡介 《金匱要略方論》(以下稱《金匱要略》)是一部雜病學著作,東漢張機撰。本書共3卷,25篇,第1篇為“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為全書之總括,第2~17篇論及痙病、濕病、百合病、狐惑、中風、歷節、血痹、虛勞、肺痿...
大承氣湯,中醫方劑名。為瀉下劑,寒下,具有峻下熱結之功效,主治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熱結旁流證,下利清谷,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乾燥,脈滑實;里熱實證之熱...
黃連解毒湯,中醫方劑名。為清熱劑,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三焦火毒證。大熱煩躁,口燥咽乾,錯語不眠;或熱病吐血、衄血;或熱甚發斑,或身熱下利,或濕熱黃疸;或外科癰瘍疔毒。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有力。臨床常用於治療敗血症、膿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等屬熱毒...
2.方論選錄羅美《古今名醫方論》卷3錄趙羽皇:“仲景制豬苓一湯,以行陽明、少陰二經水熱,然其旨全在益陰,不專利水。蓋傷寒在表,最忌亡陽,而里虛又患亡陰。亡陰者,亡腎中之陰與胃中之津液也。故陰虛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輕動,即小水亦忌下通,倘陰虛過於滲利,津液不致耗竭乎?方中阿膠養陰,生新...
張仲景 東漢末年,我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臨床醫學家張仲景。他不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以精湛的醫術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寫出了一部創造性的醫學巨著《傷寒雜病論》。這部巨著的問世,使我國臨床醫學和方劑學,發展到較為成熟的階段。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