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簡介
新鄉村,原名新莊,位於大村鎮駐地西南方8公里,大村、大場、理務關三鎮交匯處。東有白馬河,西臨望海樓(國家測繪點),南望黃姑墩(海邊丘陵),北靠大石嶺。204國道和同三高速公路東、南環繞,黃大、膠諸一級公路西、北臨過。有耕地面積1790畝,林地600畝。現有村民220戶,人口802人。
據傳,明洪武年間,丁、徐、董三表兄弟帶領家眷遷此定居。丁氏先祖擇白馬河畔,天台山下而居,故有丁家大村之稱。隨著人口的增多,南擴至西南莊。清順治年間,由西南莊擴而立新莊。現已形成以丁氏、徐氏為主,有二十多個姓氏、800多口人居住的村莊。1980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新鄉村。
新鄉村歷史上以傳統農業為主。解放後,隨著科學技術的推廣利用,生產逐年發展,並興辦了畜牧養殖和副業生產,村民的生活日益提高。改革開放以來,先後調整了種植結構,發展了特色農業,加強了林業生產,現已建成精糧生產基地2個、規模化畜牧養殖小區6個、綠色食品生產原地2個、綠化生產植物園2個、速生用材林600畝、山地林間黑木耳養殖開發項目3個,並成立了村經濟服務中心,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的創收體系,為強村富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04年村經濟總收入達300餘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4254元。
地理環境
新鄉村(原名新莊)隸屬於山東省膠南市
大村鎮,位於大村駐地西南方,大村、大場、理務關三鄉鎮的交匯處,距鎮駐地8公里。2005年有耕地面積1790畝,林地600畝,新鄉村地理環境優美,交通條件較好,東有白馬河,西臨望海樓(國家測繪點),南望黃姑墩(海邊丘陵),北靠大石嶺。204國道、同三高速公路東、南環繞,黃大、膠諸一級公路西、北臨過,到北國、去江南、進黃海、走西部可謂方便。
經濟發展
新鄉村歷史上以傳統的農業為主。解放後,隨著科學技術的推廣利用,生產逐年發展,並興辦了畜牧養殖和副業生產,村民的生活日益提高。尤其改革開放以來,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通過調整了種植結構,發展了特色農業,擴大了林業生產規模,到2005年,已建成精糧生產基地2個;規模化畜牧養殖小區6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2個;速生用材林600畝;山地林間養殖黑木耳繁育生產的開發項目3個,並成立了村經濟服務中心,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的創收體系,為強村富民構築和諧的小康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社會事業
隨著經濟的發展,村莊規劃和三個文明建設得到了全面發展。投資200萬元硬化二條大街,鋪設柏油路3公里,全村於2005年供上了自來水。新建高標準幼稚園和村文化大院各一個,建成了文化一條街,體現了黨風正、村風正、民風正的良好風貌。新鄉村全面推廣了農村養老服務工作,對獨生子女,村統一交納備用保險金;廣泛開展“五好家庭”爭創活動,使村民的素質不斷提高,村風村貌備受稱讚。
榮譽稱號
新鄉村先後多次被評為大村鎮“先進黨支部”、“經濟建設先進單位”、“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三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膠南市文明村莊”、“青島市文明村莊”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