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全市現代漁業發展的意見

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全市現代漁業發展的意見》由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與2014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全市現代漁業發展的意見
  • 檔案編號:新政辦(2014)102號
  • 發布時間:2014-11-05
  • 發布單位: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為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和加快現代漁業發展的意見》(豫政辦〔2014〕47號),加快推進我市現代漁業建設,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思路。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改
革創新為動力,以加快轉變漁業發展方式為主線,最佳化漁業產業
結構,加強漁業設施裝備建設,增強漁業科技支撐能力,強化漁
業安全監管,保護漁業生態資源,創新漁業生產經營機制,全面提升漁業組織化、標準化、集約化、信息化水平,力爭建成全省現代漁業發展的先行區和示範區。
(二)主要目標。到2020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達到7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8萬噸,水產業總產值達到11億元;漁民年人均純收入位居全省前列;漁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成果轉化率年遞增1個百分點,分別達到65%和60%以上。漁業區域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科技支撐能力增強,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形成生態良好、生產發展、裝備先進、產品優質、漁民增收、平安和諧的現代漁業發展新格局。
二、發展重點
(一)最佳化漁業區域布局。按照“突出區域特色,加強薄弱環節,促進產業集群,提高競爭優勢”的原則,確立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和發展重點,樹立“一條魚就是一個大產業”的觀念,利用我市沿黃、黃河故道和水庫等宜漁資源,在抓好大宗淡水魚類的同時,發展特色漁業和生態漁業,形成區域布局合理、環境保護良好、產加銷功能齊全、產業特色明顯的漁業經濟產業區。
1.淇河鯽魚產業區
發揮我市淇河鯽魚品牌帶動效應,以衛濱區、原陽縣、新鄉縣為重點,建設無公害淇河鯽魚產業區。採取水體生物修復控制措施,營造生態養殖環境,實施標準化健康養殖,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加強苗種提純繁育工作,不斷提高養殖規模和後續加工能力,將淇河鯽魚品牌培育、文化挖掘、餐飲休閒相結合,擴大競爭力和影響力,使產業區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
2.黃河鯉魚產業區
充分利用我市引黃的優勢,以原陽縣、封丘縣的沿黃背河窪和延津縣的黃河故道流域為重點,建立優質黃河鯉魚產業區。推廣成熟的黃河鯉無公害集約化養殖綜合技術,根據黃河鯉魚生產實際和市場需求,在有條件的區域實行集約化養殖和生態養殖相結合,合理確定養殖密度,提升我市黃河鯉魚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到2020年,力爭全市優質黃河鯉魚的比例達50%。
3.黃河泥鰍產業區
以原陽縣、封丘縣、新鄉縣、獲嘉縣為重點,建設豫北黃河泥鰍產業區。加強黃河泥鰍的繁育工作,普及泥鰍無公害養殖新技術。在稻區大力推廣稻田養鰍,提升品質,增加效益。積極與江蘇連雲港市等出口基地實施戰略對接,擴大流通和外接能力,不斷提高出口水平,建設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豫北黃河泥鰍出口養殖基地。
4.觀賞魚產業區
以新鄉縣、衛輝市、鳳泉區和衛濱區為重點,建設觀賞魚產業區。適應現代休閒都市漁業的發展需求,穩步發展錦鯉、金魚等主流品種,積極引進龍魚、鸚鵡魚等高附加值品種,加強優質品種選育,提升品質和觀賞度,不斷做大做強,形成豫北最大的觀賞魚生產基地。
(二)重點工作
1.推動現代水產種業工程建設。重點加快省、市級水產良種場和縣級水產苗種繁育場改造升級,加強池塘改造,引進先進孵化設備,更新親魚,提高優質苗種生產繁育能力,提升良種覆蓋率。積極培育省、市級水產良種場,支持實力較強的市級水產良種場申報省級水產良種場,形成以省、市水產良種場為龍頭,縣級水產苗種繁育場為紐帶,漁業企業、漁民專業合作社、漁場為終端的三級良種繁育體系,實現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格局。到2020年,力爭創建兩個省級水產良種場,改擴建3個市級水產良種場,年生產優質水產苗種1億尾以上,良種覆蓋率達到85%以上。
2.大力推廣稻田生態種養。稻田生態種養是種植業與養殖業有機結合的農業生產模式,是實現糧食生態安全、打造我市原陽“第一米”品牌、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的有效措施。要大力推廣“蟹稻共作”、“鰍稻共生”等適宜稻田生態種養模式。要加強規劃引導,辦好試點示範,創新經營機制,推動稻田生態種養快速推廣。要通過政策支持鼓勵土地流轉,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的形式,實現種養集約化、區域化、產業化。
3.推進水產標準化健康養殖。一是按照“生態、健康、循環、集約”的要求和“相對集中、適度規模”的原則,開展池塘標準化改造。利用水產項目投資和引導民間資本重點在主產區實施池塘生態修復、工廠化集約養魚等高效、生態健康養殖新技術。二是逐步建立完善水產品全程質量追溯體系和質量安全管理機制,構建從產地環境、漁業投入品使用、產品檢測、生產記錄、包裝標識等全程覆蓋的管理格局。三是建設標準化健康養殖示範區。根據我市資源環境情況,以農業部和省農業廳健康養殖示範場為龍頭,按照“埂硬化、渠暢通、路成網、電到塘、機配套的硬體和無公害健康養殖要求的軟體標準”要求,在養殖水體實施漁業生態淨化和循環水處理,裝配設施先進漁機設備及物聯網等現代信息系統,規劃建設10個特色水產品標準化健康養殖示範區,推進水產標準化健康養殖進程。到2020年,新創建農業部健康示範養殖場6家。
4.大力實施品牌漁業建設。建設漁業品牌是提升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要大力培育漁業品牌,推進水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登記)工作,進一步加強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建設,並充分利用沿黃和沿黃稻田生態種養優勢,培育一批品質好、社會認知度高的名牌水產品。要重點打造淇河鯽魚、黃河鯉魚、黃河泥鰍三大水產品特色品牌,占領水產品市場的制高點,充分發揮品牌效應,叫響新鄉漁業品牌。
5.引導發展都市休閒漁業。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形成特色、示範帶動”的要求,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發展休閒垂釣、觀光旅遊、漁業觀賞、漁業餐飲、漁文化保護與開發等多種形式的都市休閒漁業,並引導休閒漁業經營主體標準化服務、規範化經營,使之成為我市現代漁業發展新的增長點。一是在新鄉市周邊重點建設一批上規模、上檔次、有特色、示範帶動效應明顯的休閒漁業基地;二是利用沿黃、黃河故道和水庫資源優勢,推進漁家樂、水上遊樂特色休閒項目。積極創建國家級休閒漁業示範基地,到2020年,力爭全市國家級休閒漁業示範基地達5家。
6.創新漁業經營管理機制。培育壯大漁企業、漁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漁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推進漁業產業化經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漁業經營體系。在充分保障漁民水面承包經營權的前提下,穩步有序推進水面使用權向漁企業、漁民專業合作社、家庭漁場流轉,帶動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一是大力發展漁民專業合作社。要規範內部運行機制,鼓勵漁民以入股、租賃、合夥等多種形式發展聯合經營,提高漁業組織化程度。二是大力支持漁企業和產業化集群發展。培育引進帶動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強的水產品加工企業,拉長漁業產業鏈條。三是積極培育新型漁民。逐步推行漁民持證上崗制度,造就一支素質高、經營能力強的新型漁民隊伍。到2020年,力爭漁民參社率達50%。
7.加強漁業資源生態養護。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繼續在黃河幹流新鄉段、天然水庫實行春季禁漁制度,開展魚類資源增殖活動,養護生態漁業資源。加強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漁業水域污染應急和調查處理機制,嚴控水域排污,提高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建立完善涉漁工程建設資源生態補償機制,充分發揮水庫生態淨水功能,併合理利用水庫生態漁業資源。發揮黃河退水的補源功能,改善和利用大沙河和天然文岩渠的水資源養護功能,進一步促進水域生態系統的修復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努力構建水淨、生態、和諧的美麗新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要從戰略發展的高度認識建設現代漁業的重大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抓緊編制科學合理的漁業可持續發展規劃,拿出新思路、新措施,分解各階段的目標任務和重大項目,切實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工商、質監等有關部門要主動為現代漁業發展提供支持和優質服務,形成支持發展的強大合力;新聞媒體要及時宣傳報導漁業發展的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加強正面輿論引導。各地要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完善工作落實機制,紮實推動我市現代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各縣(市)、區要根據本地實際,落實和制定支持現代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穩定以水域灘涂使用和捕撈許可制度為主要內容的漁業基本經營制度。各縣(市)、區要儘快制定漁業水域灘涂利用規劃,建立基本養殖水域保護制度。嚴格保護漁業水面,因國家重點項目建設徵用的,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補償。落實規模化水產養殖項目用地按農業用地的優惠政策。“菜籃子”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的臨時性生產用房要按農業用地處理。水產養殖用水、用電價格要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政策。要全面落實漁業機械補貼政策。
(三)增加資金投入。積極探索建立政府引導、農民和企業為主體的多元投入機制,吸引社會資金進入現代漁業。各級政府要加大現代漁業發展的投入力度,根據發展需要,適當增加漁業資源保護、漁政執法、水產品質量監管、疫病防控和水產科研推廣等經費,增加對水產良種繁育基地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投入。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結構調整等項目要適當向漁業傾斜。金融機構要大力支持輻射帶動能力強、產品市場潛力大的漁企業。擔保和再擔保機構要創新產品,為漁企業和養殖大戶提供擔保,提高其融資能力。引導金融機構根據漁業生產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探索養殖權證抵押質押及流轉方式。逐步健全漁業風險保障機制,推動漁業保險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範圍,支持發展漁業互助保險,鼓勵發展漁業商業保險。
(四)強化科技興漁。建立跨學科、跨領域的漁業科技創新平台,開展聯合攻關,解決制約我市漁業發展的技術難題。深化水產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建設,加強市級水產技術推廣機構能力建設,健全和完善縣、鄉基層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切實提高水產技術推廣能力。創新水產技術推廣機制,建立以漁業技術推廣服務組織、大專院校、漁民專業合作社、漁業科技示範戶“四位一體”的漁業科技服務體系。創新漁業科技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漁業科技創新人才和農村漁業實用人才。建立和完善漁業標準體系,推進漁業標準化生產和管理,加快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漁業中的套用。
(五)推進依法治漁。加強漁政隊伍規範化建設,全面提高漁政隊伍依法行政能力,為現代漁業發展保駕護航。加強水生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發揮縣級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站作用,加強檢疫監督,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健全水產品質量檢測和監督管理體系,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應急預案、信息發布、投訴舉報、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和可追溯制度。加強縣、鄉兩級質量安全監測機構建設,基本建成市、縣、鄉三級完整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制,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明確。在重點縣重點漁區建設一批水產品質量快速檢測室,加大產地水產品質量抽檢力度。健全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和風險監測評估體系,建立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對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漁業安全保障能力建設,落實漁業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確保漁業生產安全。
以上意見,望遵照執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