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為引領,以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加快構建漁業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努力推動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省漁業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發展機制更為健全,保供增收更加有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力達到先進水平。水產養殖面積穩定在900萬畝左右,水產品產量保持在480萬噸以上,漁業經濟總產值達4200億元,漁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二、最佳化完善漁業空間布局
(三)落實養殖規劃制度。制定實施水域灘涂養殖規劃,統籌漁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科學劃定養殖區、限養區和禁養區,穩定水產養殖面積,保障漁業生產空間。按照“多規合一”要求,將養殖水域灘涂納入國土空間規劃,與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保護、退圩還湖等規劃有機銜接。完善重要養殖水域灘涂保護制度,嚴格限制非法占用和擅自改變用途。
(四)最佳化漁業生產布局。構建江蘇“兩帶三區”漁業發展新格局。沿江地區建設特色漁業示範帶,重點發展魚蝦蟹等江鮮特色優勢品種養殖;沿海地區建設規模漁業產業帶,重點發展海水蝦蟹和經濟貝藻類、集中連片規模化
異育銀鯽特色水產養殖;太湖流域地區建設漁業綠色發展先導區,重點發展河蟹、青蝦等品種綠色高效養殖;里下河地區建設生態漁業拓展區,重點發展稻田綜合種養、淡水品種生態養殖及水產品加工業;在大中城市周邊建設“都市圈”
休閒漁業集聚區,重點發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休閒漁業新業態。
(五)加快海洋漁業發展。加快形成海水養殖立體發展體系,提升潮上帶池塘養殖能力,穩定潮間帶貝藻類養殖面積,拓展潮下帶漁業發展空間。支持開展深遠海智慧型化養殖試驗,探索開展深水抗風浪網箱、深遠海大型智慧型化養殖漁場建設。推動遠洋漁業發展,鼓勵國際漁業資源探捕、遠洋捕撈產品回運和深加工。
三、加快轉變漁業生產方式
(六)夯實漁業發展基礎。統籌城鎮建設與漁業經濟發展,完善漁港建設規劃布局,建設漁港經濟區,促進漁港振興。加強漁區、漁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道路、水電、通訊、安全等配套設施,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推進捕撈漁船更新改造,實行“小”改“大”、“木”改“鋼”;實施池塘生態化改造工程,支持養殖尾水處理及循環利用等技術裝備升級改造。推動“智慧漁業”建設,促進5G、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與漁業生產融合發展,提升漁業智慧型化裝備水平。
(七)推進生態健康養殖。貫徹實施農業農村部等十部委《
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示範縣。制定出台池塘養殖尾水排放強制性標準,全面推進養殖尾水達標排放或循環利用。強化水產養殖用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管理,嚴厲打擊違法使用投入品行為。開展湖泊、近岸海域養殖容量研究,合理控制網圍養殖規模,嚴禁新增河湖圈圩養殖,實施大水面“人放天養”生態養殖行動。大力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模式,科學利用養殖空間,提高養殖綜合效益。
(八)加強漁業資源養護。嚴格落實海洋捕撈漁船數量和功率總量“雙控”制度、內陸捕撈漁船總量控制制度,健全漁船管理體系,探索開展限額捕撈。加強漁業資源監測,降低捕撈強度,全面落實水生生物保護區禁漁、海洋伏季休漁、主要湖泊禁漁等制度,強化長江漁政管理。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行洪通道等法定區域設定漁罾、漁籪設施,取締禁用漁具,打擊非法捕撈活動。探索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方式,因地制宜推動海洋牧場建設,科學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涵養漁業資源。
四、不斷夯實產業發展能力
(九)提高組織化程度。培育和壯大家庭漁場、專業合作社、漁業產業聯合體等新型經營主體,最佳化資源配置,保護水域灘涂合法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
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投資漁業產業發展,進一步完善漁業經營體系。健全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建立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生產、流通、行銷、服務等環節有效銜接,讓漁民分享增值收益。
(十)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推進水產品加工流通發展,支持技術升級改造,完善冷鏈物流體系,提高水產品儲運能力。大力推進休閒漁業發展,充分利用“江河湖海”資源稟賦,發展休閒垂釣、體驗采捕等特色項目,推進漁業與文化節慶、旅遊觀光等業態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漁業“網際網路+”建設,打造水產品電商銷售平台,加強商超對接合作,推動線上服務、線下體驗與現代物流深度融合,鼓勵發展水產“新零售”模式。
(十一)強化科技服務支撐。推進漁業科技平台建設,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加強基礎研究和技術集成,突破養殖尾水處理、智慧型漁場建設、水產良種選育等關鍵技術,在健康養殖、良種繁育、病害防控、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成果。完善漁業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推進產、學、研、推深度融合,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強漁業科技推廣服務,健全技術服務“直通車”、科技下鄉入戶、漁民培訓等制度,引導科研機構、教學單位、企業協會積極參與推廣服務。
五、著力提升組織保障水平
(十二)強化組織領導。各地要充分認識到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將其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列入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考核內容。加強組織協調,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工作要求,形成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協調推進的工作機制。要加強督查考核,壓實責任,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十三)加強政策扶持。落實設施漁業用地、海水養殖用海、漁業生產用水用電等政策。充分利用現有資金渠道,統籌整合相關財政資金,保證漁業在支農資金總量中所占份額。突出支持重點,進一步加大對池塘生態化改造、養殖尾水處理、稻田綜合種養和海洋漁業發展等財政專項支持力度。探索金融服務漁業有效方式,加強信貸和保險支持,為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
(十四)提升管理水平。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行漁業管理制度,切實保護漁民合法權益。加強水產科研和技術推廣隊伍建設,提升隊伍綜合素質和服務能力。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穩定各級漁政執法機構,在管理手段、裝備能力、執法經費上給予保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不斷開創漁業漁政工作新局面。
2020年5月19日
政策解讀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蘇政辦發〔2020〕37號)(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現代漁業建設的總體要求、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為促進我省漁業高質量發展,紮實做好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加快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前列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意見》出台的背景和依據
水產品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重要“菜籃子”產品,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產養殖業發展。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殷切期望我省要大力發展特色水產業。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委先後印發了《國務院關於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對新時代發展現代漁業作出了頂層設計,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新安排。
江蘇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區域內水域灘涂資源豐富,是我國唯一擁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把發展現代漁業擺上重要位置,2013年省政府專門召開全省推進現代漁業建設工作會議,2014年印發《關於推進現代漁業建設的意見》,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始終把抓好現代漁業作為保障市場供應、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一項基礎性工作。2019年,全省水產養殖面積905萬畝,水產品總產量484萬噸,漁業產值1741億元,分別位居全國第三、第五和第一,其中淡水漁業產值連續30多年位居全國第一。重點培育了河蟹、小龍蝦、青蝦、
羅氏沼蝦、河豚魚、紫菜、文蛤、觀賞魚等一批主導品種和優勢產業,形成了養捕加、產供銷為一體的發展格局和江蘇獨具特色的“蝦蟹經濟”。
應當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與全國其他省份一樣,我省水產市場供應狀況已經從缺“魚”向富“魚”轉變,老百姓對水產品的需求已經從“吃魚難”向“吃好魚”轉變。同時,我省漁業發展也面臨著資源環境的瓶頸限制、生產空間的調整壓縮、基礎設施的投入短缺、產業發展的融合不足等諸多短板弱項,迫切需要在漁業發展的政策設計、空間布局、產業結構、模式路徑等方面作出調整和最佳化,以適應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省政府辦公廳出台《意見》,可謂是正當其時、意義深遠,必將有力推動江蘇現代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今後一個時期江蘇現代漁業建設的目標任務
《意見》提出,江蘇現代漁業建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為引領,以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加快構建漁業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努力推動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貢獻力量。
到2025年,全省水產養殖面積穩定在900萬畝左右,水產品產量保持在480萬噸以上,漁業經濟總產值達4200億元。全省漁業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發展機制更為健全,保供增收更加有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力達到先進水平。江蘇漁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三、《意見》的架構和重要舉措
《意見》共5個部分、14條具體的內容:第一部分是總體目標。第二部分是最佳化完善漁業空間布局。第三部分是加快轉變漁業生產方式。第四部分是不斷夯實產業發展能力。第五部分是著力提升組織保障水平。
《意見》提出了下一步發展現代漁業的三個重要舉措:
(一)保障生產空間,這是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主要是:落實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制度,在穩定水產養殖面積的基礎上,最佳化完善漁業生產布局,不斷拓展發展空間,構建沿江地區建設特色漁業示範帶、沿海地區建設規模漁業產業帶、太湖流域地區建設漁業綠色發展先導區、里下河地區建設生態漁業拓展區、“都市圈”休閒漁業集聚區等江蘇“兩帶三區”漁業發展新格局。重點要加快海洋漁業發展,形成覆蓋“潮上帶、潮間帶和潮下帶”的海水養殖立體發展體系,支持開展深遠海智慧型化養殖,推動遠洋漁業發展。
(二)轉變生產方式,這是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主要是:加強漁港經濟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漁業智慧型化裝備水平;推進生態健康養殖,制訂出台強制性標準,全面推進養殖尾水達標排放或循環利用,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推進大水面漁業生態增養殖,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示範縣。
(三)提升保障水平,這是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主要是:把水產品穩產保供工作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考核內容,統籌整合相關財政資金,重點支持池塘生態化改造、養殖尾水處理、稻田綜合種養和海洋漁業發展;加強水產科研和技術推廣隊伍建設,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穩定各級漁政執法機構,為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細化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工作重點、政策舉措,堅持“疫情防控、穩產保供”兩手抓,重點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努力推動漁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