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發信息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西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桂政辦發〔2023〕60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西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2023年9月10日
方案全文
廣西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加快推進我區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從漁業大區向漁業強區跨越,根據《“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等檔案精神,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五個更大”重要要求、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自治區決策部署,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牢固樹立大食物觀,堅持宜漁則漁,堅持數量質量並重,統籌發展和安全、生產和生態,鞏固提升漁業綜合生產能力,全面提高我區漁業質量和競爭力,更好滿足人民對優質水產品和優美水域生態環境的需求,更好支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區。
(二)基本原則。
——堅持穩產保供。把保障水產品供給作為漁業發展第一要務,穩定水產養殖面積,立足以養為主,最佳化漁業產業結構和布局,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三品一標”),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和供應鏈。
——堅持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揮漁業在生態系統治理中的特有功能,養護水生生物資源,加強江河湖海及濕地污染防治,挖掘漁業減排增匯潛力,維護水域生態功能穩定。落實耕地用途管控,嚴禁漁業養殖設施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嚴格管控占用一般耕地,大力推廣健康生態養殖模式。
——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增強漁業生產者市場主體作用。順應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趨勢,培育消費新理念新模式新市場,提升水產品供給體系適配性。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擴大優勢水產品出口,增加優質水產品進口,加強漁業對外交流合作。
——堅持創新驅動。把科技創新作為戰略支撐,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發展智慧漁業,全方位推進漁業科技、經營、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激發人才和企業創新活力。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區水產品年產量達390萬噸以上,漁業經濟總產值達1600億元以上,漁民收入明顯提升;實現水產養殖機械化率50%以上、水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55%以上、設施漁業占水產養殖的比重達68%以上;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範區10個,建設完善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3個、海洋牧場示範區6個;實現漁業科技進步貢獻率68%以上、國家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合格率99%以上;漁港建設和管理全面推進,漁業執法監管更加有力,漁業安全生產基礎更加鞏固;全力打造中國—東協名特優水產品供給中心。
三、重點任務
(一)拓展發展空間,保障有效供給。全面落實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和養殖證制度,加快推進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做到應發盡發。穩定和保護水產養殖發展空間,嚴禁非法占用。建立養殖池塘維護長效機制,全面實施老舊池塘標準化改造工程。全方位多途徑拓展江河湖海漁業發展空間,加強漁業發展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安排養殖設施用地、用海空間,建立江河湖海等自然資源確權登記信息共享機制,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業、陸基設施漁業、大水面生態漁業和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到2025年,全區水產養殖面積穩定在300萬畝以上。〔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自然資源廳、水利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結合實際貫徹落實。以下均需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貫徹落實,不再列出〕
(二)做強種業體系,推進種業振興。建設水產種質資源庫,開展資源合理化利用,建立健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體系。對接國家科研機構,統籌整合廣西科研力量,聚焦水產種業前沿核心技術,開展聯合育種攻關。培育優勢種業龍頭企業,扶持育繁推一體化水產種業聯合體,持續建設中國—東協海洋水產種業研發基地、中國(廣西)—東協水產種質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重點實驗室、廣西現代漁業種業示範園、廣西水產良種南繁基地,支持水產良種場升級改造。培育推廣對蝦、貝、特色淡水魚等優質、高效新品種,保護方格星蟲、擬穴青蟹等地方特色品種。強化種業行業規範管理,實施水產苗種生產許可制度、產地檢疫制度。加強水產新品種智慧財產權保護,嚴厲打擊無證經營等違法行為,推動水產種業良性有序發展。到2025年,全區培育國家審定水產新品種1—2個,新增自治區級水產良種場6個以上,主要養殖品種苗種自給率90%以上。(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科技廳、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發展設施漁業,提升漁業裝備。重點完善全區連片、集中、成規模的養殖池塘尾水處理和循環水利用設施設備,提高池塘單產和養殖效益。大力發展以生態健康養殖為主的陸基圓池循環水養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等設施漁業,加快運用現代化漁業設施裝備,探索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型信息技術在水產養殖、疾病防治、質量追溯方面的套用,打造以桂東南、桂中、桂東、桂西及沿海地區為主的設施漁業產區,積極拓展設施漁業綠色養殖空間。到2025年,全區標準化改造養殖池塘面積達20萬畝;陸基循環水養殖圓池規模達2萬個,工廠化養殖車間水體達150萬立方米;設施漁業產量達230萬噸,設施漁業產值達690億元。(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文化和旅遊廳、林業局、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發展海洋牧場,打造“藍色糧倉”。堅持生態保護和資源利用相結合,鼓勵沿海各地科學布局一批設施裝備先進、綜合效益顯著的重力式深水網箱和桁架類大型網箱養殖基地,推動海水養殖從近海向深遠海發展。打造“人工魚礁+增殖放流+深遠海養殖+海上平台+休閒海釣+海域監管”的綜合立體化海洋牧場示範區,探索“深水網箱+海洋牧場”、“海洋牧場+海上風電”、“海洋牧場+休閒文旅”等融合發展模式,打造廣西“藍色糧倉”。到2025年,全區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2個,新增投放人工魚礁礁體6.5萬空方,配套建設海上多功能平台2個,建設重力式深水網箱5000個、深遠海大型桁架類養殖裝備4個,海洋漁業產業聚集效應初步形成。(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科技廳、水利廳、文化和旅遊廳、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廣生態養殖,促進綠色發展。繼續實施農業農村部部署的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行動、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行動、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行動、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行動“五大行動”。充分利用宜漁山塘、水庫等資源,創新大水面生態漁業模式,建立大水面生態漁業示範基地,鼓勵和支持發展以不投餌濾食性、刮食性品種為主的增養殖漁業。實施稻田種養提質創新工程,挖掘低洼田、爛湴田、內澇田等宜漁稻田潛力,因地制宜發展稻漁生態種養模式;利用高標準農田和農業結構調整項目,引導發展無溝化稻田養蝦模式。推廣使用新型環保抗風浪貝類養殖材料,推動傳統貝類養殖浮筏(排、繩、球)升級改造。鼓勵發展淺海灘涂貝類底播生態養殖,示範推廣兼具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碳匯漁業”。到2025年,全區建成大水面生態漁業養殖基地10個,大水面生態漁業產量達65萬噸以上;建成1000畝以上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基地16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穩定在120萬畝以上;建成2萬平方米以上陸基設施化養殖基地20個;新型貝類浮筏養殖面積達5萬畝以上,貝類底播生態養殖面積達30萬畝以上。(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科技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建設示範園區,打造產業集群。布局建設一批漁業示範園區,加快形成穩產高效、特色鮮明、類型多樣、競爭力強的優勢特色漁業產業集群。沿海地區重點支持建設重力式深水網箱養殖、南珠產業、海水特色品種產業等園區和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建設牡蠣產業園區,打造牡蠣產業集群。內陸地區重點支持建設標準化養殖池塘產業園區、陸基設施漁業產業園區、大水面生態漁業養殖基地和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基地。其中,在桂西北地區重點建設亞冷水性魚類等特色品種產業園區,在桂東南地區重點建設淡水魚苗種集散中心。立足本地特色漁業資源稟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一批高產出、高效益、高帶動的優強企業落戶廣西。到2025年,全區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建成自治區級現代漁業產業園20個,培育漁業龍頭企業30家。(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培育漁業品牌,推動產業融合。穩步提升水產品初加工水平,聚焦主產區和重點品種,推進分等分級、清洗分割、保鮮冷凍、滅菌包裝等設施設備配置和升級改造,加快補齊水產品初加工鏈條短板,提升加工比例,實現減損增效,圍繞羅非魚、斑點叉尾鮰等優質出口型水產品,在南寧、玉林等市建設水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擴大精深加工規模,在北海、欽州等市建設海產品加工產業園,在防城港市建設中國—東協區域性水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支持流通企業建設水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和電商平台,在南寧、玉林、北海、欽州、防城港等市新建或擴改建區域性大型水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大力實施漁業品牌戰略,培育一批品質優良、特色鮮明、知名度高的“桂字號”漁業公用品牌,升級打造“全州禾花魚”、“三江稻田鯉魚”等稻漁類和“欽州大蚝”、“防城港金鯧魚”等海洋類地理標誌區域公用品牌,推動地方知名特色漁業類產品申報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等,引導水產養殖企業申報“圳品”、香港優質“正”印、出口基地、綠色食品、有機產品等高標準高品質品牌認證和知名商標、老字號等評定。發展休閒垂釣觀光、田園養殖觀光等休閒漁業,繼續辦好“廣西稻漁豐收節”、“欽州蚝情節”等活動。支持創建水產品預製菜工程技術創新平台,建設水產品預製菜產業園,打造一批水產品預製菜品牌。到2025年,全區水產品加工率達30%以上,培育區域公用品牌5個,打造自治區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1個,建設水產品預製菜產業園1個。(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強化監管體系,保障質量安全。實施“三品一標”提升行動,打造全產業鏈安全保障體系。實施水產品“產地準出、市場準入、質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完善水產品質量監管和追溯體系。開展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落實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責任。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嚴格水產品養殖用投入品監管,落實白名單制度,強化重點違禁藥品殘留監測及監管執法,嚴厲打擊運輸、暫養、加工等環節違法用藥行為。完善水生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推廣體系,加強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預報預警,探索開展水生動物疫病免疫試點。規範病死水生動物無害化處理,建設完善水生動物疫病防控監測實驗室(防治站)54個。(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拓展國際平台,發展外向漁業。積極利用國內國際資源,推進中國—東協漁業科技合作,實現漁業高效互動交流、成熟技術成果轉移與轉化。引導企業通過租賃水域、援建養殖設施、開展技術合作等方式,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設養殖基地。支持建設外向型漁業綜合基地,建設茅利塔尼亞遠洋漁業基地、中國(廣西)—汶萊漁業合作示範區等項目,打造輻射面廣、帶動性強的區域性遠洋漁業產業集群。加大遠洋海產品國內市場培育力度,引導企業逐步提高自捕海產品運回比例,促進遠洋漁業全產業鏈發展。鼓勵水產種業和優質水產品“走出去”,推動開通面向東南亞的水產活體國際運輸海上航線,助力水產品加工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到2025年,全區建成海外養殖基地1—2個。(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文化和旅遊廳、商務廳、外事辦、海洋局、投資促進局,南寧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加強對全區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自治區相關部門間協調機制,做好產業規劃、政策制定、資金統籌、公共服務等各項工作。各市、縣(市、區)要充分認識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將其作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做好本地漁業發展規劃,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形成統一領導、職責清晰、合力推進的良好工作格局。要強化督促檢查,壓緊壓實屬地責任,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自然資源廳、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科技保障。強化現代漁業產業技術體系支撐,積極發揮高層次人才團隊創新引領作用,重點圍繞現代種業、生態健康養殖、智慧漁業、水生動物疫病防控、質量安全等關鍵技術和瓶頸問題,開展技術研究和聯合攻關,爭取形成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創新成果。積極落實激勵政策措施,完善漁業人才培養體系,重點引進、培育“高精尖缺”漁業人才,加強漁業科技、生產、經營、管理等各方面骨幹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級水產類科研院所和高校分院落戶廣西。鼓勵龍頭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引導企業參與漁業科研活動,聯合申報各級各類漁業科研項目。逐步完善漁業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持續推動水產技術推廣體系改革,不斷拓展水產技術推廣服務職能,促進前沿漁業科技成果快速轉化。(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科技廳、教育廳、海洋局、農科院,廣西科學院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要素保障。研究有效激發漁業發展活力、促進漁業提質增效的政策舉措,依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合理規劃漁業發展空間格局,明確水域灘涂利用方向,強化設施漁業、漁港建設、海洋牧場用地用海用水用電等要素保障,支持符合條件的養殖裝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範圍。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力度,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統籌中央成品油價格調整對漁業補助資金、中央農業產業發展資金、自治區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資金等財政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各類示範基地建設;其他有關部門統籌相關資金,支持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發揮財政資金槓桿撬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和工商資本投入現代漁業尤其是漁業產業園區建設。拓寬金融支持渠道,對符合條件的建設主體給予“桂惠貸”貼息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創新貸款抵質押方式,探索以漁船、海域使用權、水域灘涂養殖權和捕撈權等作為貸款抵質押物,構建多元化投入機制,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發展漁業。研究完善水產養殖氣象指數保險,探索開展價格保險、養殖設施保險等政策性漁業保險及商業性漁業保險。(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自然資源廳、水利廳、林業局、地方金融監管局、海洋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西監管局,中國人民銀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宣傳引導。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提高對推動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的認識,增強大局觀念和責任意識,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採取新媒體、傳統媒體、信息公開等渠道和方式,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引導發動企業、漁業組織、漁民、科研院所等社會力量參與到漁業發展中來,為推動全區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工作氛圍和社會環境。(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文化和旅遊廳、水利廳、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