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 外文名:Neo-Heckscher-Ohlin Theory
新赫克歇爾-俄林模型是儘可能符合赫克歇爾-俄林理論假設來解釋產業內貿易的模型,最早是由法爾維(R. E. Falvey)就垂直差異產品的產業內貿易進行研究而提出相關觀點,後來進一步體現在法爾維和基爾茨考斯基(R. E. ...
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ELI.Heckscher)和其學生俄林(Bertil Ohlin)所提出的資源稟賦理論(Factor Endowments Theory),又叫H-O理論、H-O模型,它建立在對現實經濟簡單化、抽象化的嚴格模型設定基礎上。H--O模型的關鍵假定包括:第一,兩國的生產技術是相同的——也即勞動生產率沒有差異,而且生產的規模報酬不...
赫克歇爾—俄林理論是赫克歇爾、俄林提出的理論。一、提出人:赫克歇爾、俄林 俄林批判地繼承了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說,他認為,在生產活動中,除了勞動起作用外,還有資本、土地、技術等生產要素,各國產品成本的不同 ,必須同時考慮到各個生產要素 。他在1933年出版的《區域貿易和國際貿易》一書中系統地提出了自己...
標準貿易模型是建立在李嘉圖模型、特定要素模型和赫克歇爾—俄林模型這幾個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模型綜合基礎上的,是一個更具有一般性的世界貿易模型,可以用來分析國際經濟學中的很多重要課題。當國家間經濟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時,它們之間的相互貿易可以用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來解釋,因此這裡選擇標準貿易模型對這種經濟條件下...
第十章 貝蒂·俄林在哥本哈根 第十一章 凱恩斯與俄林關於兌換問題 第十二章 俄林論大蕭條——日報上的流行訊息 第十三章 貝蒂·俄林與斯德哥爾摩學派:消費需求的自主變動及年至1934年間的俄林 第十四章 1927年至1935年,貝蒂·俄林與失業委員會 第十五章 針對新世紀的赫克歇爾一俄林模型 第十六章 實證研究在...
《區際貿易與國際貿易》一書所闡述的要素稟賦論是國際貿易學說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用各國之間的要素稟賦差異來解釋國際貿易原因的學說,是國際經濟學中具有影響力的理論之一。由於同時研究收入分配和貿易模式問題,赫克歇爾—俄林模型長期占據了貿易理論的中心位置。該書是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必讀書目。《區際貿易和國際...
赫克歇爾-俄林模型又稱資源稟賦理論,簡稱:H-O理論、H-O模型。資源稟賦理論的關鍵假定包括:第一,兩國的生產技術是相同的——也即勞動生產率沒有差異,而且生產的規模報酬不變;第二,各個市場都是完全競爭的;第三,各國的各生產要素都是充分利用的;第四,各國有著相同和位似的偏好;第五,生產要素在一國...
1959 年,美國經濟學家波斯納運用技術創新理論修正了赫克歇爾-俄林模型,提出了技術差距理論。該理論在解釋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貿易時,即是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論。同時也可解釋已開發國家之間貿易:即使兩個已開發國家在技術開發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開發出的技術與產品仍會有差異,從而促成國際貿易的產生。因此技術水平接近的...
新赫克歇爾—俄林模型基於垂直產品差異,弗爾維(Falvey)等人通過對H-O模型假設前提的調整,將產品差異與勞動和資本等要素的不同組合之間建立一種聯繫,但仍用要素稟賦來預測貿易,因而又稱為“新要素比例學說”。這一理論認為,資本相對充裕的國家出口同種產品中資本密集的高質量品種,勞動力相對充裕的國家則出口勞動...
1959年,美國經濟學家波斯納運用技術創新理論修正了赫克歇爾-俄林模型,提出了技術差距理論。該理論在解釋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貿易時,即是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論。同時也可解釋已開發國家之間貿易:即使兩個已開發國家在技術開發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開發出的技術與產品仍會有差異,從而促成國際貿易的產生。因此技術水平接近的...
20世紀30年代,瑞典經濟學家伯爾蒂爾·俄林在《地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中,提出了生產要素稟賦理論,用在相互依賴的生產結構中的多種生產要素理論,代替李嘉圖的單一生產要素理論,生產要素理論也被稱為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所謂生產要素稟賦,指的是各國生產要素(勞動力、資本、技術、土地等)的擁有狀況。一般而言,...
由於這一定理是由薩繆爾森根據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邏輯論證的,因此該定理又稱為“赫克歇爾—俄林—薩繆爾森定理”。學術思想 薩繆爾森:凱恩斯主義的集大成者 1931年,聰明勤奮的薩繆爾森,在十五歲的時候就考入芝加哥大學,專修經濟學。儘管他進入經濟學的領域純屬偶然,但結果證明,經濟學這一行如天造地設般適合他,...
如果將美國工人人數乘以3,美國的貿易模式就符合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推測。加入人力資本後,列昂惕夫悖論可以得到解釋。波斯特納(Harry Postner)採用美加兩國的統計資料,研究了美——加雙邊貿易中兩國的勞動力受教育程度的相對差異,為人力資本說提供了較有說服力的佐證。波斯特納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整個加拿大的對外...
4.2.1赫克歇爾—俄林模型下的產業間分工 / 53 4.2.2赫克歇爾—俄林擴展模型下的產品內分工 / 55 4.3產品內分工要素稟賦動因的實證檢驗 / 57 4.3.1樣本數據與變數設定 / 57 4.3.2計量模型設定與解釋 / 61 4.3.3面板模型檢驗與篩選 / 62 4.3.4模型計量結果與分析 / 64 4.4小結 / 66 第5章...
第三節 產業內貿易理論模型 一、新張伯倫模型 二、蘭卡斯特模型 三、布蘭德-克魯格曼模型 四、新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五、垂直差異產業內貿易模型 第四節 產業內貿易形成原因 一、規模經濟與產業內貿易 二、產品差異與產業內貿易 三、不完全競爭與產業內貿易 四、對產業內貿易理論的評價 第六章 國際貿易政策 ...
俄林的《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是國際貿易理論的經典著作,首次完整系統地闡述了區域貿易和國際貿易的理論體系。作為國際貿易理論開創性著作,1933年出版的本書標誌著要素稟賦的國際貿易理論的誕生,奠定了俄林在國際貿易理論體系中的地位。一般被稱為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要素稟賦的國際貿易理論,迄今仍是主流國際經濟學教科...
7.9 國際貿易中的非法交易與走私的經濟理論 附 錄 第8章 新國際貿易理論 8.1 引 言 8.2 先驅者 8.3 新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8.4 壟斷競爭與國際貿易 8.5 寡頭與國際貿易 附 錄 第9章 新李嘉圖國際貿易理論 9.1 正統理論中的中間商品和資本品 9.2 正統理論與新李嘉圖理論之爭 ...
2 李嘉圖模型 2.1 基本假設 2.2 沒有貿易時的均衡 2.3 國際分工與貿易均衡 2.4 貿易後的國際相對價格 2.5 貿易得益 2.6 多產品情況 2.7 多國家情況 2.8 對李嘉圖模型的檢驗 3 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3.1 基本假設 3.2 沒有貿易時的均衡 3.3 斯多爾珀—薩繆爾森定理 3.4 國際分工與貿易均衡 3.5 ...
2.1 The Theorems of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 赫克歇爾-俄林模型包含的定理 2.2 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 2.3 The Rybczynski Theorem 雷布津斯基定理 2.4 The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 2.5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特定要素模型 2.6 The Leontief...
三、絕對優勢貿易模型 第三節 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貿易理論 一、大衛·李嘉圖簡介 二、大衛·李嘉圖的貿易思想 三、比較優勢貿易模型 第四節 相互需求理論 第五節多種產品或多個國家的貿易模型 本章小結 主要概念 網路引擎 練習與思考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基本模型:赫克歇爾一俄林模型 第一...
芬斯特拉首次對比了貿易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和愛德華·E. 利默的觀點,他們都依賴於赫克歇爾—俄林模型(得到了不同的結論)。然後,他檢驗了新的貿易模型,在模型中,生產流程在不同國家間轉移。芬斯特拉建議建立一個新的貿易要素含量計算方法,從而證明赫克歇爾一俄林模型的持久性。芬斯特拉還檢驗了離岸外移對經濟周期...
第一篇 比較優勢與國際貿易的基本模型 第2章 貿易所得 第3章 基本模型的運用 第二篇 全球化:貿易模式和收入分配 第4章 技術與國際收入分配:李嘉圖模型 第5章 要素稟賦與貿易Ⅰ:特定要素模型 第6章 要素稟賦與貿易Ⅱ: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第7章 不完全競爭、收益遞增和產品多樣性 第8章 資源貿易、外包與生產...
第三節 特定要素模型與國際貿易 第三章 新貿易理論及貿易理論的發展 第一節 新貿易理論概述 第二節 新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第三節 壟斷競爭與國際貿易:水平差異產品產業內貿易 第四節 寡頭壟斷與國際貿易 第四章 經濟成長與國際貿易 第一節 生產要素積累與國際貿易 第二節 技術進步與國際貿易 第五章 要素流動...
第3節 李嘉圖模型的拓展分析/67 第4節 對李嘉圖模型的經驗分析/72 【本章小結】/78 【本章思考題】/78 【附錄】/79 第3章 新古典貿易理論及其經驗分析(上)/86 【本章學習目標】/86 第1節 赫克歇爾一俄林模型/86 第2節 特定要素模型/105 【本章小結】/114 【本章思考題】/115 【附錄】/115 第4章...
專用要素模型 “高維數的”貿易理論以及赫克歇爾-俄-范納克理論的經驗性證明 貿易理論的對偶性分析 赫克歇爾-俄林模型與專用要素模型的代數分析 建立在規模經濟基礎上的國際貿易理論。包括經濟地理模型 非關稅貿 易政策工具。主要包括AD,VERs與VIEs 寡頭與壟斷競爭條件下的貿易理論與政策的新文獻 有磁內生增長套用於...
案例3.4赫克歇爾一俄林模型能夠解釋中國的貿易嗎?結語 下章提要 重要術語 鞏固練習 參考書目與精選讀物 附錄B埃奇沃斯盒狀圖 附錄C供應條件曲線 第4章貿易、分配及福利 4.1引言 4.2商品價格如何影響要素價格?斯托爾帕一薩繆爾森定理 4.3各國要素價格如何變化?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 4.3.1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另一...
第二節 勞動生產率與比較優勢:李嘉圖模型 第三節 相互需求與國際均衡 第四節 正統理論的擴展 第五節 特定要素與收入分配 第二章 要素稟賦理論 第一節 要素與國際貿易:赫克歇爾一俄林模型 第二節 國際貿易對兩要素經濟的影響 第三節 要素稟賦理論的檢驗 第四節 標準貿易模型 第三章 現代國際貿易理論 第一節...
第3章 李嘉圖模型 多種產品模型中的比較優勢 運輸費用和非貿易品 對李嘉圖模型的實證分析 第4章 資源、比較優勢與收入分配 兩要素經濟模型 國際貿易對兩要素經濟的影響 貿易中的政治經濟學:初步介紹 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經驗證據 第4章附錄 要素價格和投人選擇 第5章 標準貿易模型 開放經濟的標準模型 國際收入...
139 1933 年/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140 1933 年/《不完全競爭經濟學》141 1933 年/數學動力 142 1934 年/斯塔克爾伯格模型 143 1934 年/國家收入核算 144 1934 年/希克斯 - 艾倫消費者理論 145 1936 年/凱恩斯的《就業、信息和貨幣通論》146 1936 年/流動性偏好和流動性陷阱 147 1936 年/丁伯根模型 1...
第一篇 比較優勢與國際貿易的基本模型 第2章 貿易所得 第3章 基本模型的運用 第二篇 全球化:貿易模式和收入分配 第4章 技術與國際收入分配:李嘉圖模型 第5章 要素稟賦與貿易Ⅰ:特定要素模型 第6章 要素稟賦與貿易Ⅱ: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第7章 不完全競爭、收益遞增和產品多樣性 第8章 資源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