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誕生
1937年1月,胡愈之先生在上海創辦了一份名為《月報》的綜合性雜誌,由開明書店出版。這份進步雜誌因抗日戰爭爆發只出了7期就停刊了,也因此在
胡愈之先生心中打下了一個心結。1949年下半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際,時為國家出版總署首任署長的
胡愈之先生在一些同志建議下,決定創辦一份類似《月報》的新刊物。於是他親自掛帥籌備,把刊物定名為《新華月報》,以示此月報是新中國所創,並利用參加全國政協第一次全會的機會,請毛澤東主席為《新華月報》創刊號題詞。毛主席為《新華月報》的題詞為:“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產為全體國民的公德”是開國之際及時提出的公民道德建設標準,這些思想後來納入第一次政協的“共同綱領”。
1949年11月,當開國大典的隆隆禮炮聲還在共和國上空縈繞未盡,
新中國第一本大型時政文獻綜合期刊誕生了,它集結了包括胡繩、
王子野、楊培新、
傅彬然、曹伯韓、
樓適夷、
艾青、
臧克家、
王淑明、
石少華等在內的陣容很強的編委班子,並以“記錄新中國人民的歷史”為辦刊主旨。
創刊號
1949年11月15日的《新華月報》創刊號,封面以五星國旗為底,大紅喜慶,主題畫面是毛主席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致開幕詞照片,上方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 粗黑大字,右邊是毛主席題寫的《新華月報》大字刊名,內頁首先是毛主席肖像,緊接著是中央人民政府6位副主席像、周總理、林伯渠秘書長、沈鈞儒院長、羅榮桓檢察長像(4幅),
胡愈之撰寫的《人民新歷史的開端》代發刊詞,強調了《新華月報》的任務是"記錄新中國人民的歷史"。另外還分別開闢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專欄、《新中國誕生了!》專欄,刊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等重要開國文獻與文章200多篇,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畫刊》則刊出了40幅開國照片,以及《為人民政協而歌》詩5篇
發展歷程
作為國家863計畫的中國數字圖書館示範工程超星數字圖書館收藏收存了《嚮導》、《紅色中華》、《新華月報》等28種各個歷史革命時期創辦的重要經典刊物,這些刊物真實反映了
中國共產黨80年輝煌而生動的歷史。隨著時光的流逝,這28種刊物大多已停辦或更名,與新中國同齡且延續至今的只有《新華月報》。《新華月報》的歷久彌新,與其不斷的隨著時代發展變化而進行的改版創新不無關係。
1950
任重道遠
根據首屆編委對於《新華月報》的定位,創刊後的《新華月報》稿件選自中央及地方報刊上公開發表的材料,包括黨和國家政策檔案、政令法規、領導人講話和文章及中央主要報刊的重要言論、有關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外交領域及國際上重大事件的報導。由於這份刊物內容權威、選材準確、采編及時、查閱方便,再加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報刊品種較少的情況下,它作為一份政治文獻資料的綜合月刊格外受人關注。出版發行後受到各界歡迎,黨政軍領導機關、學校和科研機構、各地圖書館及檔案館和基層企業事業單位及個人紛紛訂閱,刊物本身也得到領導機關、中央各部門和廣大讀者的關心支持。
1979
花開兩朵
隨著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國內外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時代的開放和外來信息的不斷湧入,同時也為了適應讀者需求的變化,《新華月報》意識到需載入的時政文獻和學術文章益增,做出變革勢在必行,於是, 1979年《新華月報》在時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輯范用同志主持下進行改版,分別出版文獻版和文摘版。其中,《新華月報(文摘版)》在出版兩年後改為《新華文摘》單獨出版,《新華文摘》在創辦伊始就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受到
讀者的好評。於而《新華月報》也由此成為純文獻的綜合性刊物,繼續秉承創辦以來的原則,肩負著刊載黨和國家重要
文獻和國內外重大事件報導的使命,繼續記錄著新
中國人民的歷史。
2006
精益求精
2006年,為進一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與時俱進,傳承創新,《新華月報》由月刊改版為上、下半月刊。上半月刊(天下)注重對時政、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觀察與解讀,集合各媒體權威資訊和觀點,進行透視、立體、全景式的報導。下半月刊(記錄)將在秉承《新華月報》持重、縝密和公信力的傳統,忠實記錄重大事件、政策法規和區域發展為特色的基礎上,進一步精選精編,編輯出版為具有收藏價值的時政資料大全。改版後的《新華月報》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肯定,並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中國高級公務員培訓中心、
中國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認定為公務員“培訓輔導首選參考讀本”。
社會評論
沐浴新中國時代風雨,以“記錄新中國人民的歷史”為使命的《新華月報》,集
黨和國家領導人歷次重要言論、國家重大政策、法律法規、國內外大事為一體,
秉筆直書,忠實記錄,堪為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迨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胡愈之作為政府的高級官員,又有了新的文化據點。他在新中國三十多年的為官生涯中,曾擔任多種要職,但出版工作,依然是他系之念之,始終牽縈於懷的工作重點。他是我國第一任新聞出版署署長,主持著建國初期的出版大政方針,統一集中了全國新華書店,實行了出版、印刷、發行分工和出版專業化,至今格局猶存;他創辦了我國第一張反映知識分子要求的報紙《光明日報》,至今出版猶勁;他親手籌劃了《新華月報》,1981年《新華月報》分出《新華文摘》,至今影響
猶大。不管地位、處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
胡愈之內心深處,還是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地道的出版人。
《新華月報》比其他時政性刊物提供更多也更為原本、具體的有關中國內政外交和國際問題的材料,因而在它的閱讀功能中有著更為直接的宣傳教育功能,並有報紙的媒體作用。另外,新華月報還具有珍貴的收藏價值。《新華月報》的這些功能,緣於刊物本身幾十年來形成而又不斷發展的獨特編輯內容和風格,也是刊物幾代人努力的結果。60年路漫漫,800多期《新華月報》陳列在一起,堪為一部較為完整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它為國家匯集也為讀者提供的數量如此巨大而又彌足珍貴的文獻資料,是
中國期刊史上所罕有的。 ——
張小平(原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
)《新中國歷史的記錄者》
如果要談偉人的書緣的話,
周恩來總理與《新華月報》確有“書緣”。他生前對《新華月報》非常關注。辦公室的必備書中就有一套完整的《新華月報》,出訪時還常帶著它備查。他還多次過問、指導《新華月報》的編輯出版工作。
—— 許運娜(媒體撰稿人) 《<新華月報>走過55年》
大事記
1949年
11月15日《新華月報》由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
創刊詞,首任出版總署署長
胡愈之掛帥創辦
1950年
人民出版社成立後,《新華月報》由人民出版社主辦。
1966年
《新華月報》因文革被迫停刊四年。一直到1970年。
1970年
在周總理的親自過問下,《新華月報》復刊並由新華社代管。
1979年
《新華月報》分出“文摘版”,兩年後《新華月報》(文摘版)正式更名為《新華文摘》,《新華月報》則成為一本純文獻刊物。
2001年
2006年
為進一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新華月報》改版為“天下”和“記錄”上、下、半月刊。
2007年
《新華月報》被解放軍總政治部和新聞出版總署列為進入連隊的“百家優秀期刊”
2009年
2010年
《新華月報》被中共中央黨校
理論網推薦為“國內知名理論期刊”
2017年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型綜合時政文獻期刊《新華月報》組織推出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特刊”(2017年第22期)。特刊除收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檔案彙編》所列所有檔案外,還收錄了新華社刊發的中共十九屆中央領導機構成員簡歷、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重要講話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中共一大會址時的重要講話等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