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言人專業方向在職研究生

新聞發言人在職研究生提供有關政府、企業以及機構、組織建立發言人制度、發揮發言人作用、發言人的素質與公關技巧等方面知識和技巧的研究生課程。新聞發言人,是代表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如公司、政府或其他機構)的身份發言,並向記者宣傳情況、回答提問的公共關係人員。許多政府部門和企業都設有發言人。2010年6月30日,中共中央11個部門的新聞發言人首次集體亮相接受中外媒體採訪,開啟了新聞發言人的新時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聞發言人專業方向在職研究生
  • 時間:2010年6月30日
  • 世界上最早:中國舉辦
  • 數量:中共中央11個部門
介紹,歷史,世界上最早新聞發布會,西方新聞發言人制度,中國的新聞發言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簡介,學科優勢,師資優勢,課程優勢,課程設定,報名條件,報名流程,學習安排,證書與學位,結業,

介紹

新聞發言人是國家、政黨、社會團體任命或指定的專職(比較小的部門為兼職)新聞發布人員,其職責是在一定時間內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時局問題,舉行新聞發布會或約見個別記者,發布新聞或闡述本部門的觀點,代表有關部門回答記者的提問。新聞發言人作為一種“制度”,其內容涉及政府的重大事項、重要活動、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海內外關注的問題、重大突發事件、公共政策、公共服務、政府決策等所有與公眾利益直接相關的問題,針對這些內容提供的一種接受公眾公開諮詢、質詢和問責的制度安排。中國新聞發言人制度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1983年4月23日,中國記者協會首次向中外記者介紹國務院各部委和人民團體的新聞發言人,正式宣布中國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

歷史

世界上最早新聞發布會

世界上最早的新聞發布會是在中國舉辦的。不過這次新聞發布會實在不值得中國人驕傲,而且應該以之為恥。時間是1904年2月,日俄為爭奪在華利益,在中國東北打響了日俄戰爭。當時戰地記者很多,但日本軍方禁止媒體記者赴前線採訪,這讓記者們很不滿,同時因為得不到日本官方訊息,各種猜測就見諸報端,這些訊息對日軍很不利。為了扭轉這種被動局面,1904年7月,日方將許多記者召集到長春,對戰況進行了介紹。這次發布會被學術界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政府新聞發布會,產生了最早的新聞發言人。

西方新聞發言人制度

西方新聞發言人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國總統新聞發言人。(順便說一句,傳播學的很多理論都來源於總統選舉,因為要贏得大選,必須要考慮怎樣把自己的政治理念有效地傳遞給選民,怎樣才能得到投票者的歡心,象沉默的螺旋等理論都是在大選過程中產生的。)
19世紀20年代,美國普通民眾獲得了選舉權;19世紀30年代,便士報出現。新聞發言人正是誕生在這樣一個政治改革、經濟成長、傳媒大眾化的年代。
19世紀30年代擔任美國總統的安德魯·傑克遜最早聘用了新聞發言人,不過當時的新聞發言人作為總統的私人助理,不占用政府編制,不領政府的薪水,所以並不能稱之為白宮新聞發言人。直到1897年,新當選的美國總統威廉·麥金利任命了6名領薪水的助理,其中包括負責新聞宣傳的喬治·B·科特柳。1900年,為了應付每天守候在白宮大門和周圍街道的眾多記者,麥金利總統專門任命了一位助手每天向這些一記者做一次簡報。這便是最初的白宮新聞發言人。
1909年,美國第27任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任期1909年一1913年)上任。為了改變前任與新聞界的不和諧關係,他安排了每周兩次定期的記者招待會。這是第一位舉辦正式的定期記者招待會的總統。但是,這一制度沒有堅持下來。
新聞發言人制度的正式出現是在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任期(1913年一1921年)內。1913年,威爾遜總統上任後,恢復了定期的新聞發布會,但卻沒有任命相應人員,總統自己擔任了新聞發言人的角色,但其寡言少語的個性和乾癟的語言辭彙導致與新聞界的溝通很不和諧,直到發生“盧西塔尼亞號郵輪事件”。
“盧西塔尼亞號郵輪”是英國丘納德輪船公司在大西洋航線上最大的客輪。1915年5月7日,該船在愛爾蘭海岸附近被德國潛艇擊沉。船上1924名乘客中1198人遇難,其中有114名美國乘客。噩耗傳來,美國舉國震驚,引起了強烈公憤。迫於輿論壓力,威爾遜總統正式任命他的秘書約瑟夫·P·圖馬爾蒂擔任政府的新聞發言人,負責與新聞界溝通,定期舉辦主持記者招待會。這就是現代新聞發言人制度的發端。這一制度被後來的繼任者哈丁、柯立芝、胡佛、羅斯福等總統繼續沿用。20世紀50年代始,美國在白宮設立了新聞辦公室和發言人,標誌著建立新聞發言人在美國正式成為一種政治制度。
在美國政府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同時,美國民間的類似做法也發展起來。一些社會團體、大型企業乃至於社會名流、電影明星等興起雇用新聞代理人,為他們處理對付越來越多的與新聞界的聯繫,比如安排接受記者採訪、回答問題等等。
目前,新聞發言人制度在西方十分普遍。據美國全國政府傳播者協會估計,“如今的美國,各級政府大約有4萬名新聞發言人。稍有規模的企業都會設立專職的新聞發言人,即使是十來個人的小企業,也會有兼職的新聞發言人。”

中國的新聞發言人

在中國,人們比較熟悉的如外交部、每年“兩會”的新聞發言人等都是在改革開放以後出現的。特別是2003年SARS疫情過後,新聞發言人制度在我國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從中央國家機關到地方政府、從社會團體到民眾組織都紛紛建立了新聞發言人制度。
據考證,早在民國初,中國就出現了記者招待會。上海《申報》1912年5月24日報導:國務院於前陸軍貴胄學堂內特設新聞記者招待所。18日下午2時特邀在京新聞記者在國務院開第一次談話會,唐總理及各國務員均出席,新聞記者共到20餘人。首由唐總理宣言,每日下午2時派秘書2人於招待所接待,遇有可以發表之檔案,即交新聞記者帶回,諸君遇有質問之事,亦隨時可以質問等雲。”唐總理指當時北京臨時政府第一任國務總理唐紹儀。
新中國成立前,在國民黨統治區,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就普遍採用記者招待會這種形式發布新聞。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兩黨和談期間,周恩來同志就經常親自擔任新聞發言人代表中共中央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中共對和談的主張,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假和談真內戰的陰謀。1945年8月16日,毛澤東主席為新華社寫的社論《評蔣介石發言人談話》,就是反駁蔣介石發言人8月15日在重慶記者招待會上的講話。
946年6月至1947年3月,中共代表團在南京與國民黨談判期間,因經常要舉行新聞發布會,黨中央考慮到梅益同志一直從事新聞工作而且能言善辯,就決定讓他作為中共代表團首席新聞發言人,這在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梅益隨中共代表團回到延安時,毛澤東握住他的手說:“呵!我黨第一位新聞發言人回來了!”可見當時國共雙方對於新聞發言人的使用和重視。
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很少運用新聞發言人形式來發布新聞。這期間只舉行過少數幾次記者招待會,比較有影響的有:1965年9月29日,時任外交部長陳毅同志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招待會,駁斥美蘇超級大國對我國實行軍事包圍,有300多名中外記者進行了採訪。
1980年9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曾濤就五屆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決定成立特別監察廳和特別法庭檢察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10名主犯的問題舉行了中外記者招待會,在當時轟動一時。
同年,中國政府還召開了另外一次重要的新聞發布會,這就是向國內外公眾發布關於“渤海二號”石油鑽井船翻沉事故調查和處理結果。這次新聞發布會,是中國首次對突發事件進行新聞發布。這一時期還曾就其它一些重大事件舉辦記者招待會。但嚴格地說,新聞發言人並沒有形成制度。
中國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出現是在1982年,第一位新聞發言人是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的錢其琛同志。
1983年2月,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對外宣傳領導小組聯合發文《關於實施<設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和加強對外國記者工作的意見》,要求外交部和對外交往較多的國務院各部門建立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發布新聞。1983年3月1日,新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齊懷遠被正式任命為第一任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並舉行了首次新聞發布會。1983年4月23日,中國記協首次向中外記者介紹國務院各部委和人民團體的新聞發言人,正式宣布中國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
2003年SARS疫情爆發後,從2003年4月初到6月24日,衛生部連續舉辦了67次新聞發布會,是舉辦新聞發布會最密集的時期,也是全國全面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的標誌。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簡介

開設方向:新聞傳播與新聞發言人方向

學科優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我國第一所人文社科類研究生院。作為人文社會科學學科設定最完整的研究生院,我院現有38個教學系,80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和87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公布的《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評價》報告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入選中國19所一流研究生院,並以經濟學、哲學、歷史學第一,文學第二的成績,當選為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排名第一的研究生院。

師資優勢

全院現有博士生導師436名、碩士生導師495名。學者們貢獻了大量有重要影響的學術研究成果,具有極高的學術聲譽和社會影響力。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制度化以來的45次學習中,我院共派出10多位專家學者為政治局委員進行授課,占授課教師總數的15%,位列第一,領先於北大、清華等國內一流高等學府,被香港《大公報》評為中國十大智庫之首。在《中國傑出社會科學家研究報告》報告公布的505名“傑出社會科學家”名單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入選“傑出社會科學家”的學者人數達157人,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位居全國首位,位居第二位的北京大學入選人數為51人。
在職研究生教育歷史成果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自1989年起開始招收在職研究生課程班學員,是全國舉辦在職研究生課程班教育項目時間最早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機構。截至目前,共開設四百多期課程班;開設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史學、哲學等數個學科領域,47個專業及專業方向;累計培養了上萬名在職研究生課程班學員,學員目前已成為各條戰線的骨幹、高級領導幹部和學術研究帶頭人。

課程優勢

權威的師資團隊
授課教師主要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相關專業資深教授擔任,同時根據課程需要聘請業內知名專家及政府官員舉辦專題講座。
靈活的教學方式
課程班採用課堂講授、集體討論、案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兼顧理論與實務兩方面知識的傳授與訓練,全面提高學員的理論修養水平和實際套用能力。
優質的教學管理
為保證整體教學質量,為學員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每個班級配備了專職班主任,並制定了班級教學監督、教學質量評估、學習資料網路共享等科學的管理制度。
豐富的圖書資源
我院擁有豐富的圖書資源,研究生院本部圖書館藏書27萬餘冊,中國社會科學院共有18個圖書館,館藏文獻總計500餘萬冊,研究生院和部分研究所圖書資源可對在讀研究生開放。
超值回饋與收益
我院在讀課程班學員可以任意免費旁聽其他專業課程;並可參加我院定期舉辦的各類高水平學術會議和學術交流活動,拓寬學術視野,把握學科前沿動態。
暢通的申碩流程
凡是符合申碩條件的學員,在就讀在職研究生課程班期間,即可根據我院暢通的申碩流程快速進入申碩程式。
免費的申碩輔導
為幫助學員更好地準備申碩國家統考,我院固定於每年3月免費為學員舉辦英語考前輔導,直擊考試精髓,大大提升申碩過關率。學員申碩期間可免費反覆參加。
強大的校友網路
我院將為課程班學員組織拓展訓練、運動會、聯誼會等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以增進學員間的友誼,為學員創造良好的交流機會與人際拓展平台。

課程設定

公共課
中國特設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英語
專業基礎課
新聞傳播史  新聞理論
大眾傳媒學
專業課
新媒體研究  新聞業務研究
新聞媒介經營管理   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法
選修課(選開)
公共關係廣告  網路新聞傳播與輿論學
新聞策劃與選題  新聞發布與新聞發言人制度
講座:(選開)
危機傳播與危機管理
新聞發布與新聞發言人制度
出版企業的戰略制定與運營
媒體融合帶給我們什麼?
報刊新聞題材的策劃與深度報導
網路時代的媒介權利結構與社會利益變遷
現代中國“無冕之王”神話的建構與消解

報名條件

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遵守法律、法規,品行端正,身體健康,並能堅持在職學習;
大專及以上學歷,旨在提高本人專業素質和學歷層次的社會在職人士均可報名參加。

報名流程

學員提交報名申請表、個人身份證複印件、最高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複印件、1寸免冠近照4張、報名費200元(未錄取退還,錄取但未入學者不退);
學院審核學員報名申請資料,擇優錄取;
學院向已錄取學員寄發錄取通知書;
學員收到錄取通知書後按規定方式與時間交納學費;
學員在開學當日持交費憑證辦理報名註冊、領取相關資料,正式入學。

學習安排

學 制:兩年,共四學期;
學習時間:隔周周末上課一次,周六、日全天;
學習地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望京校區)

證書與學位

學員修完全部課程且考試成績合格者,頒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課程班結業證書》(鋼印、紅印、統一編號)。
符契約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條件的學員可按照我院相應規定申請碩士學位。

結業

隨著網路的發展,信息大爆炸時代的來臨,公眾收到的信息越來越多,各級政府部門及個大中型公司出於宣傳自身的需要,對合格的新聞發言人奇缺,畢業生收到各級政府機構宣傳部門的歡迎,供不應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