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6-9米,樹冠半圓形,枝條密集開展;小枝圓柱形,微帶稜條,無毛,紫褐色或灰褐色,具白色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鱗片邊緣具白色柔毛。葉片卵形、橢圓形至寬卵形,長6-8厘米,寬3.5-5厘米,先端短漸尖頭,基部圓形,稀寬楔形,邊緣上半部有細銳鋸齒,下半部或基部鋸齒淺或近於全緣,兩面無毛,或在幼嫩時具白色絨毛;葉柄長3-5厘米,幼時具白色絨毛,不久脫落;托葉膜質,線狀披針形,長8-10毫米,先端漸尖,邊緣具有稀疏腺齒,被白色長絨毛,早期脫落。傘形總狀花序,有花4-7朵,花梗長1.5-4厘米,總花梗和花梗均被絨毛,以後脫落無毛;苞片膜質,線狀披針形,長1-1.3厘米,先端漸尖,邊緣有疏生腺齒和褐色長絨毛,早落;花直徑1.5-2.5厘米;萼筒外面無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漸尖,約長於萼筒之半,邊緣有腺齒,長6-7毫米,內面密被褐色絨毛;花瓣倒卵形,長1.2-1.5厘米,寬0.8-1厘米,先端齧蝕狀,基部具爪;雄蕊20,花絲長不及花瓣之半;花柱5,比雄蕊短,基部被柔毛。果實卵形至倒卵形,直徑2.5-5厘米,黃綠色,5室,萼片宿存;果心大,石細胞多;果梗先端肥厚,長4-5厘米。花期4月,果期9-10月。
新疆梨 分布範圍 產自中國新疆。青海、甘肅、陝西等地有栽培。
生長環境 產自中國新疆。青海、甘肅、陝西等地有栽培。海拔200-1000米。模式標本采自新疆倫台。
近種區別 新疆梨果形近似
西洋梨 (P. communis L.),唯果梗特長,而葉片具有細銳鋸齒,甚為特殊。形態變異很大,可能為西洋梨與中國白梨的天然雜交種。
中國西北部有不少栽培品種,例如新疆阿木特(酸梨)、克茲二介(紅梨)、可克二介(條梨)、阿爾可孜魯克、阿爾冬梨等,青海、甘肅的長把梨、花長把等均屬於此種。
栽培技術 生長結果習性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生長結果習性梨垂直根的生長比較粗壯發達,側根則較少。根系的再生能力較強,傷斷後容易癒合和發生新根,並易產生根櫱。成年結果樹的根系一年中有兩次生長高峰,第一次約在新梢基本停止生長到高溫來臨之前,第二次在果實採收後,養分重新積累之時,與地上部枝梢和果實的生長呈相互消長的關係。
在枝芽生長習性方面,大多數梨品種的乾性較強,枝條分枝角小,幼樹期常表現典型的緊密型的圓錐形樹冠。骨幹枝尖削度比較小,盛果期後樹冠易開張下垂。梨的頂端優勢性特彆強,萌芽率高(多數品種可達80%以上),而成枝力低,樹冠層性明顯。這在沙梨系統中的許多日本梨品種上表現最為突出。絕大多數新梢停長較早,只有春季一次生長,故與幼果競爭養分的矛盾較小。梨隱芽壽命比較長。枝條側芽芽鱗中常有副芽存在,萌芽抽梢後,鱗片脫落,副芽即著生在枝條基部成為隱芽。這些隱芽是梨更新復壯的重要基礎,故梨的經濟壽命和樹齡均較長。
在開花結果習性方面,梨花芽較易形成,一般能適期結果,特別是萌芽率高、成枝力低的品種,或腋花芽有結實力的品種結果較早。梨的結果枝實際上是一種結果母枝,可分長果枝、中果枝、短果枝和腋花芽枝4種不同的類型。成年梨樹以短果枝結果為主,僅生長旺盛的洋梨和部分沙梨品種有一部分中、長果枝。花芽是混合芽,頂生或側生。結果新梢極短,頂生傘房花序。開花結果後,結果新梢膨大形成果台,其上產生果台副梢1-3個,條件良好時,可連續形成花芽結果,但經常需在結果的第二年才能再次形成花芽,隔年結果。果台副梢經多次分枝成短果枝群,一個短果枝群可維持結實能力2-6年,長的可達10年,因品種和樹體營養等條件而異。隨樹齡增長,短果枝群的結實能力衰退。在梨、雪花梨等品種的腋花芽萌發後,常只有花序而無基生葉和果台副梢,是一種發育不完全的混合芽。
梨多數品種先開花後展葉,少數品種花葉同展或先葉後花。每一花序中有5-8朵花,外圍花先於中心花開放。先開的花著果率高,果實發育決,質量好。洋梨的一些品種在夏季以及中國梨品種在秋季早期落葉的情況下,還有二次開花的現象。梨是異花授粉性很強的果樹,同品種自花授粉時多不能結實或結實率極低。異品種授粉時則結實率常較高,其中鴨梨、太平梨、新世紀、菊水、二宮白等品種都是著果率很高的品種。著果過多時,果實變小,且易造成大小年結果的現象。但也存在著果率低的品種。
果實發育過程中有兩次生理落果。第一次在花後5-10天,主要是授粉、受精不完全所致。第二次在花後4-6周左右,主要是器官間的營養競爭所引起。兩次落果都會因氣候不良而加劇。
2、對環境條件的要來梨對溫度的要求因其的屬的不同系統而異。白梨、洋梨要求冷涼乾燥的氣候,在年平均溫度大於15℃的地區不宜栽培。如鴨梨引人高溫多濕的地區栽培後,果形變小,風味變談,失卻原有品質。按梨較耐濕熱,適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栽培。梨花芽萌動、開花均較早,有時會受"倒春寒"的影響,發生凍花芽或花期受霜凍的現象,導致減產。梨葉片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比較高,果實發育後期晝夜溫差大,有利於提高果實的品質。
梨樹喜光。光補償點高。降水量要求在不同梨系統間差別較大。國內優質白梨產區的年降水量,均在500毫米-900毫米的範圍內。但沙梨高度耐濕,在年降水量800毫米-1000毫米以上的地區,生長良好,易獲豐產。洋梨原產夏子氣候區,耐旱性強,在南方栽培時枝條易徒長,病害嚴重。不論任何系統的梨,果實成熟前雨水過多,光照不足,均會降低果實品質。
梨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濕澇和鹽鹼。土壤含鹽量低於0.2%,PH值在5.8-8.5範圍內,均能栽種梨樹。但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壤上或輕壤上最為理想。土壤過於瘠薄時,果實發育受阻,石細胞增多,肉質變硬,果汁少而風味差。梨著果期間忌大風。沿海地區7-9月間的颱風對果實為害很大,尤其是果大柄短的品種受害嚴重。
四、育苗和建園
1、育苗梨苗都用嫁接法繁殖。適於江淮流域的砧木主要是杜梨和豆梨,此外還有沙梨的野生種。杜梨抗旱耐濕,也耐鹽鹼性土壤,淮北地區套用較多,南方也可採用。作洋梨砧木時,果實有時易發生黑頂病。豆梨耐澇抗旱,並抗腐爛病,在粘重土上生長良好,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多用作砧木,惟幼苗期生長較慢。沙梨野生種耐濕、耐熱,抗旱力稍弱,幼苗前期生長快,是南方溫暖多雨地區的常用砧木。每千平方米播種量,大粒種子2.3公斤-3.0公斤,小粒種子1公斤-l.5公斤。種子秋播或經沙藏層積處理後春插。層積溫度保持1-5℃,層積天數一般50-70天。此外,杜梨還可利用根率作砧木,按一定株行距栽植後,經2-3年即能就地嫁接成園。也可利用苗圃起苗後的殘留根段,進行根接插育苗。
近年,我國已選育出中國梨的矮化、半矮化和半喬化的中間砧類型S5、S2和S3等,現正在各地試栽。
梨砧木實生苗前期生長較慢,而當年芽接時要求砧木粗度至少在0.6厘米以上,故當年嫁接率一般較低。生產上可對砧木苗採取勤施肥水,適期摘心促進砧木苗加速增粗,以提高嫁接率。
當年秋季嫁接多用芽接法,如芽接沒有成活,第二年春天可用枝接法補接。對芽接成活苗,在8-9月間進行圍內斷根或冬季剪主根移栽,可促進側根的生長,提高出圃苗的標準,有利於提高苗木的栽植成活率。
2、建園梨品種較多,其適應範圍各不相同。江淮流域宜根據各地氣候條件的差異加以選擇。大體上淮北地區適宜發展白梨系統的品種和洋梨品種,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適於發展沙梨系統的品種。根據交通條件和市場需求進一步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種。同時根據授粉要求,選擇好授粉品種。授粉品種與主栽品種的比例一般為1:(3-8),也可同時栽植兩個授粉品種。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間應能相互良好授粉。
苗木以落葉後秋栽為宜。秋栽苗木成活率高,緩苗期短,第二年生長旺盛。如遇冬旱缺水,則宜春栽。栽植距離依樹冠大小而異。大冠形品種,如在梨、白酥梨、太平梨等,株行距應大,為(4-5)米×(5-6)米;中冠形品種,如鴨梨、雪花梨、巴梨等,宜(3-4)米×(5-6)米;小冠形品種,如菊水、晚三吉、黃花梨等,株行距可進一步縮小為(3-3.5)米×(-5)米。採用S5、S2和S3矮化中間砧的梨苗,株行距可縮小到(2-3)米×(3-4)米,以充分發揮密植早產的優勢。沿海風大地區建園同時應營造防風林,以減輕風害,確保豐收。
五、整形和修剪
1、整形根據前述梨樹有關生長習性,生產上多推廣採用疏散分層形樹形,遇有主枝分枝角較小,中心於上難以配置上層主枝的情況,也可不留中心乾,而培養成多主枝開心形的樹形。
採用疏散分層形樹形時,對枝條開張角度小、發技少的梨樹品種,第一層主枝可適當多留1個,或在中心於上保留大型輔養枝,以充分占有空間。同時可培養2-3層主枝,需保留稍多的主枝數,全樹保持6-8個主枝,依品種和樹勢而異。副主枝也應適當多留,以儘早擴大結果部位。乾性強、枝條直立易抱合的梨樹品種,易發生上強下弱及外強內弱的現象,整形中要特別注意控制各級枝頭的光瑞優勢和上升速度。同時注意培養主枝背後及兩側的新生枝條,以抑制先端的旺長。
發枝很少的部分日本梨品種,主枝應保持較大的開張角,以增加發枝數量。採用拉枝、撐枝開張主枝角度時,要注意避免劈裂。"里芽外蹬"增大延長枝角度的方法,在成枝少的梨品種上不宜採用。生產上套用較多的方法是背後枝換頭,有時需經多次換頭才能開張角度。鑒於梨樹大量結果後,主枝易開張,故一般只要求保持適當的開張角度(55度-60度),並使基角開張即可。在主枝上選留副主枝的芽位時,除注意距離外,要將剪口芽第三芽的位置留在需要發枝的方向,並將內向的第二芽摳除。
成枝力低的梨樹品種除適當多留骨幹枝外,主枝、副主枝各級骨幹枝的延長技不宜每年輕剪長放,否則下部小枝易早衰。對其他輔養性枝條幼樹期應儘量留用,使轉化利用,提早結果,以後再根據其對骨幹技的影響或疏除或縮剪,控制增粗。
採用多主枝開心形樹形時,乾高50厘米-70厘米,主枝3-4個,斜直向上生長,無中心乾。在主枝上再向外分生副主枝,共3-4層。
2、修剪幼齡期梨樹的修剪除按整形要求培養各級骨幹枝外,其餘枝條要掌握少疏多留,以儘量擴大結果部位,克服梨幼樹枝條稀疏和上強的現象。同時積極培養大、中、小各類結果技組。正常條件下,梨花芽容易形成。培養結果技組時,第一年對生長枝留4-6芽(中國梨)或留6-8芽(洋梨)短截,第二年對先端長枝去強留弱,後部即能形成短枝花芽開花結果。對所留長枝繼續留4-6芽或6-8芽短截,即可形成良好的結果枝組。對生長勢強,花芽較難形成的品種,宜採用先放後縮的方法培養技組。枝條經長放後,生長勢轉緩,待後部形成花芽後,再進行回縮或短截。
進入初果期後,樹形已基本形成,此時應對中心乾落頭開心,控制樹高並改善上層光照條件。同時逐步清理各類輔養枝。
為維持盛果期樹穩定的產量,單株或單位面積上每年應保持一定的總枝量,其中長枝應占10-15%,並在樹冠內外分布均勻。當枝組上果枝較多時,除適當回縮外,可按預備枝與結果枝(2-3):1的比例剪留果枝。做到大年樹重剪長、中果枝,留作預備枝,同時輕剪生長枝促使成花;小年樹基本不剪果枝,並充分利用中、長果枝和膠花芽枝結果,同時重剪生長枝,促使來年生長新梢而少形成花芽,減少大年的成花量。當骨幹膏角度開張過大,致枝頭下垂或大、中型枝組結果部位外移嚴重,後部光禿時,要及時回縮疏枝,抑前促後,使更新復壯,維持樹勢,延長盛果年限。
對不同品種類型的短果枝群進行冬剪時,要依果台枝抽生的情況及其連續結果能力的差異區別對待。梨短果枝結果後,一般發生回-3個果台副梢(即果台枝),以2個居多。果台枝可長可短,也有不發的。此外,有的品種果台基部的隱芽也能抽生成枝,從而形成密集的短果枝群。當果台上抽生2個果台枝時,可保留1個,疏截1個,根據果台枝生長的強弱和花芽有無採用截長留短、一截一級或疏弱留壯,使交替結果,穩定產量。短果枝群上的分枝數不直超過5個,也不直使各芽同年結果,花芽葉芽比以2:3為妥。果台上如不發副梢的,可破果台或去果台修剪,促使下部發生更新枝。對易發枝過多形成簇生狀短技群的品種要細緻修剪,去弱留強,防止早衰。
進入衰老期後,梨樹內膛容易發生徒長技,可用來形成新樹冠,繼續結果。缺乏適當的徒長枝時,可選骨幹枝的適當部位進行露骨更新、剪鋸口下應留角度適宜的領頭枝,加以短截,其下枝條也相應地進行短截,以提高復壯能力。梨隱芽壽命長,數量多,樹冠更新的效果優。
六、土肥水管理及其他
1、深間與施肥梨樹根系分布的深淺與土層深淺關係很大,上層淺薄或地下水位過高時,根的垂直生長明顯受到抑制。因此,梨園土壤每年要深擁擴穴,並結合施用有機肥料,改良土壤,創造根系生長的良好條件。生長期間可採用清耕法或清耕覆蓋作物法進行土壤管理。
基肥在采果後落葉前施入。一般可掌握斤果斤肥的標準。秋施基肥有利於根系癒合和生長,也利於恢復樹勢和積累貯藏養分。施後灌一次透水。追肥根據梨樹的需肥特點在花前、新梢生長基本停止後及果實急速膨大期分次施用。花前肥以速效性氮肥為主,對提高著果率和促進枝葉生長均有一定的作用。旺長樹可不施用這次肥料。第二次追肥氮磷鉀三要素相互配合,對促進花芽分化和果實增大有良好的影響。第三次追肥主要是促進果實增大和樹體積累貯藏養分。
肥料中三要素的用量和比例,經多點研究總結,提出每100公斤梨果需氛0.4公斤,磷0.2公斤-0.3公斤,鉀0.4公斤。各地土壤中磷、鉀的含量豐缺不均,可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調整。在微量元素中,梨對鈣和硼有一定的需要量,特別是洋梨品種,缺鈣或氮、鈣比失調,會導致木柱斑點病等生理病害的發生,缺硼則會降低著果率,施肥中應加以補充。
2、灌溉和排水梨的需水量較大,生長期雨量分布不勻的地區均需灌溉,才能保證豐產。江淮地區乾熱風季節及7-8月高溫季節,常有旱象發生,引起葉片萎蔫和落果,沙梨還易發生柚肌病等生理障礙。在這些時期中均應保證供水良好。缺乏灌溉條件的梨園則應加強保墒措施。
梨樹雖較耐水帶,但土壤中水分過多,排水不暢,會引起濕害,使根系活動衰退,植株生長受阻,甚至死亡。雨季要及時排澇,降低地下水位。
3、人工輔助授粉凡品種單一,授粉樹不足或配置不當的梨園,常使著果率降低,應儘早補栽授粉樹,或高接授粉品種枝條。作為臨時性的措施,可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或在花期樹上掛插花枝(罐內盛水,將授粉花枝插於罐內,掛於樹上)。此外,花期天氣不良時也可人工輔助授粉。花粉採集宜在20-25℃溫度條件下,然後置明涼乾燥處保存。人工授粉以梨始花3天內的效果最好,全樹前後不過1周左右。一般授粉後3小時遇雨,影響即不大。
4、疏花疏果梨樹盛果或花量常過大,著果率又高,易導致大小年結果現象的產生。疏花疏果是調節生長與結果,防止大小年,增大果實,達到豐產穩產的有效措施。與疏果相比,疏花更有利於促進梨葉面積的早期形成。疏花在花序分離期到初花期進行,包括疏花序和疏花朵。疏果從謝花後兩周開始,到5月中旬左右完成。疏果標準按枝果比計算,約為(3一4):互。強樹強校可降低技果比標準為(2-2.5):1,反之,弱樹弱枝可提高標準為(3.5-4):1。如按葉果比計算,鴨梨為(15-20):1,雪花梨為(20-30):1,沙梨系統品種為(25-30):1,巴梁為(30-40):1。梨樹化學疏花疏果的方法在生產上套用還不夠成熟。
七、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1、病害梨的主要病害有黑星病、鏽病、黑斑病和輪紋病幾種。
(1)梨黑星病;為害葉片、果實、芽、花序和新梢,病部產生黑色霉狀物,引起葉片乾枯早落,幼果龜裂、畸形,也易早落。病菌在芽鱗、病葉、病果和枝條上越冬,次年借風雨傳播。花序和新稍基部常先發病。該病從花期到果實採收期都可發生,發病輕重與當年降雨多少密切相關。防治方法:晚秋清除落葉、病果、病枯枝等,減少越冬菌源。花期前後摘除有病花叢和病梢,消滅傳播中心。生長期噴藥防治,第一次掌握在花序分離期,第二次在謝花70%左右時。藥劑可用石灰倍量式240-200倍的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以後根據天氣情況和發病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噴藥。
(2)梨鏽病:又稱赤星病,主要為害葉片,其次為害新梢和果實,後期病部長出淡黃色毛狀物,為病菌的銹子器。發病嚴重時葉片枯萎早落,病果成畸形,也易早落。梨鏽病菌具有中間寄生--檜柏和龍柏,並在其上產生冬孢子堆。春雨後,冬孢子堆膨脹產生小孢子,借風傳播到梨樹上,引起發病,以後病斑上先後產生性孢子器和銹子器,散發出銹孢子,再隨風飛回中間寄主上越夏、越冬。防治方法:在梨園附近5公里內,不宜栽植檜柏或花相等中間寄主。附近如有風景區,春季在冬拘於難未破裂時對中間寄主噴0.3%五氯酸鈉混加波美1度石硫合劑,以抑制冬孢子的萌發。同時在梨樹萌芽期至展葉後25天內,噴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200倍液2-3次進行保護,此外,噴20%粉銹寧(三唑酮)乳油3000倍液也有較好的效果。在梨盛花期間應避免用藥。
(3)梨黑斑病:為害果實、葉片和新梢,日本梨品種受害嚴重。幼果感病帶硬化龜裂,近成熟期果實感病則軟腐脫落。病菌以菌絲在病葉、病果和病枝上越冬,次春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防治方法:冬季清園,減少越冬菌源。萌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和0.3%五氯酸鈉混合液,殺滅越冬病菌。萌芽後結合防治其他病害再噴布200倍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600-800倍液數次。病重園噴10%多氧黴素1000倍液有較好的效果。
2、蟲害主要蟲害有梨二叉蚜、梨大食心蟲、梨小食心蟲、梨星毛蟲、梨木虱、梨(花)網蝽、梨圓介殼蟲等。
(1)梨二叉蚜:春季以若蟲和成蟲群集芽上及葉面上為害,引起葉片縱卷,影響梨樹的生長發育。以卵在芽腋間或小枝裂縫處過冬,第二年梨芽萌動時開始孵化,一年發生20代左右。能胎生若蚜孤雌繁殖。防治方法,春季梨花芽萌動後,若蚜群集芽上為害時,噴10%吡蟲啉(蚜虱淨)3000-4000倍液.或功夫菊酯3000倍液。謝花70%時再噴一次,務使全部枝梢均勻著藥。
(2)梨大食心蟲:簡稱梨大,以幼蟲為害梨的花芽、花序和幼果,有轉移為害習性,一年2-3代,以小幼蟲在芽內結繭越冬。被害芽鱗片鬆散開裂,受害幼果乾枯脫落,但有絲懸吊於果台上。防治方法:結合冬季修剪,剪除越冬蟲芽。花期和幼果期,摘除受害花序和蟲果,並利用其中天敵再放回梨園寄生。發生嚴重的梨園,在越冬幼蟲轉芽為害期、春季轉果為害期,噴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或20%速滅殺了乳劑30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1000倍液。
(3)梨圓介殼蟲:蟲體細小,以若蟲和成蟲密集於枝幹、葉片和果實上為害,造成枝條長勢衰弱或枯死,果實上形成紅色暈班或龜裂,降低品質。防治方法:萌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第一代若蟲發生或噴波美0.3度石流合劑。注意保護天敵。
八、採收、貯藏和加工
梨的採收期依品種而異。一般早熟品種宜在八成熟時採收,以便運輸和短期貯藏;晚熟品種在充分成熟時採收,可以提高品質和貯藏力。但鴨梨等貯藏期間果肉易發生褐變或罹紅心病的品種應適當早采,使其在採收後逐步完熟。巴梨等洋梨品種,果實需經後熟變軟後方達最佳食用品質,在果形達預定大小,且有相當色澤時即可採收。
梨的晚熟品種採收時氣溫即逐漸下降,適於貯藏。淮北黃河故道地區多利用地下或半地下室進行貯藏,貯藏前果實應進行預冷,儘快降低梨果的溫度,降低呼吸強度。貯藏溫度最好能保持1-5℃,空氣相對濕度保持85-90%。梨果貯藏期間,最易發生青黴病、褐腐病和輪紋病,引起爛果。青黴病菌主要由傷口侵入,採收、運輸過程中注意避免果皮損傷,選果時注意選無損傷的梨果貯藏,果實消毒、包紙,均可減少發病和傳病。褐腐病在生長期和貯藏期中均能為害。要加強果實生長期中的噴藥保護,貯藏前嚴格剔除病傷果,貯藏期間注意控制溫濕度。輪紋病是一種潛伏浸染性病害,病菌在果實生長期間即已侵入,故主要應加強生長期間的田間噴藥保護,另外注意貯藏前嚴格剔除病果,控制好貯藏的溫濕度,才能減少病害發生。
梨加工途徑很多。下面介紹一種利用成熟殘次梨果生產雪梨膏的方法。
將殘次果挖去病蟲為害和潰爛部分,沖洗瀝乾後進行粉碎、壓榨,經過濾,沉澱10-12小時後置銅鍋中熬煮,至梨汁呈棕色、濃度達波美36度時即可出鍋,得清膏貯藏各用。加入從1%苯甲酸鈉可起防腐作用。制膏時按糖與清膏2:1的比例進行生產。先將精溶解過濾(每100公斤糖加水50公斤),置鍋中煮熬濃縮,然後將清膏徐徐倒入濃縮糖漿中,不斷攪拌,防止鍋底焦化,鍋中始終保持沸騰狀態。對膏3小時左右,當100℃時梨膏濃度達波美37度,即可壓火出鍋。冷卻後,雪梨膏的濃度可達39-40度。出鍋時需經再次過濾。如作商品銷售,裝瓶後尚應經過高溫蒸汽滅菌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