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鄂倫春族鄉志

新生鄂倫春族鄉志

《新生鄂倫春族鄉志》是新生鄉鄉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生鄂倫春族鄉志
  • 作者:新生鄉鄉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時間:2003年04月
  • 出版社: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6073-4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王兆明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新生鄂倫春族鄉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新生鄂倫春族鄉志
獻給鄂倫春族定居五十周年
新生鄂倫春族鄉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新生鄂倫春族鄉志》編纂人員
《新生鄂倫春族鄉志》編纂者分工
圖片
綠色寶庫
山中村莊
層林盡染
山河秀麗
白樺林
山林奇樹
挺拔
雲落山間
石頭人
大石(石立)子
河過村邊
刺爾濱河
鄂倫春族鄉歡迎您
都柿
榛子
狍子
松鼠
人參
鴛鴦
馬鹿
猴頭蘑
靈芝
樺樹蘑
榛蘑
飛龍
貓頭鷹
五味子
野雞
(鑹)達罕
1955年11月毛澤東接見黑龍江省民族參觀團(四排右起第五人為吳春和)
1990年8月江澤民接見全國青聯委七屆一次會議代表(二排左起第一人為張林江)
1992年喬石接見時利海
1999年國家政協副主席周鐵農視察新生鄉
1983年原黑河地委書記兼鄂倫春協領岳林回訪新生鄉
1991年國家民委主任司馬義·艾買提視察新生鄉
1986年中國兒童發展中心顧問林佳楣考察新生鄉
l983年省委書記李立安參加鄂倫春族定居30年大慶
俄羅斯客人在鄂家
日本客人採訪鄂倫春族
中央電視台記者體驗民俗
天倫之樂
好奇
賽馬
愛武裝
回憶過去
學文化
學科學
鄂倫春族語言課
劉曉春和姐姐劉翠蘭
微機課
作客兄弟鄉
莫鴻葦與她的樺皮鑲嵌畫
自己的醫生
宣誓
民族團結
幸福生活
接受檢閱
篝火晚會
歡樂
狍頭帽
男皮手套
女皮手套
女帽
男(左)女(右)長袍
皮包
獵用手套
獵用靴子
袍腿皮靴子
皮套褲
樺皮碗
袍皮褥子
背兜
樺皮盆
樺皮盒(筒)
搖車
(罕)骨筷子
樺皮船
“烏力楞”
倉庫
遷徙
“仙仁柱”及前面的產房
黑熊搏鬥舞
“仙仁柱”後邊樹上掛的神盒
薩滿神衣
神鼓與鼓錘
風葬
山神
神偶
麥收
試驗田
20世紀60年代蘇制馬拉收割機
澱粉車間
木材加工
採金
牛群
出獵
鹿鞭片
鹿群
豐收
鹿茸片
人工林
巡山
野餐
夜宿
獵物
圍咬
馬鞍、獵刀
子彈袋
魚叉頭
地箭頭
弓箭
洋炮槍
別拉彈克槍
新生鄉鄂倫春族定居四十周年慶祝大會
新生鄂倫春族鄉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部分成員,前排左起:吳瑞霞 王兆明 李學偉 潘樹仁,後排左起:秦秀亭 郭 雷 孫 明 李綿平
新生鄂倫春族鄉政區圖
凡例
著作權頁
目 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建 置
第一章境域
第一節地理位置
第二節鄉界勘定
第三節村界勘定
第二章沿革
第一節 解放前沿革
第二節 解放後沿革
第二篇 村屯概況
第一章新生村
第一節概貌
第二節經濟
第三節村屯建設
第二章新青村
第一節概貌
第二節經濟
第三節村屯建設
第三章新發村
第一節概貌
第二節經濟
第三節村屯建設
第四章新茂村
第一節 概 貌
第二節 經 濟
第三節 村屯建設
第五章新興村
第一節 概 貌
第二節 經 濟
第三節 村屯建設
第三篇 自然環境
第一章地質 地貌
第一節地質
第二節地貌
第二章山脈 水系
第一節 山 脈
第二節 水 系
第三章氣候
第一節 氣溫
第二節 降水
第三節 相對濕度及蒸發
第四節 日照 地溫
第五節 風霜
第六節 結冰 凍土
第七節 物候
第四章土壤
第一節 成因
第二節 特徵
第五章資源
第一節土地
第二節森林
第三節草原
第四節水
第五節礦物
第六節水產
第七節土特山產
第六章自然災害
第一節水澇
第二節乾旱
第三節霜凍
第四節其它自然災害
第四篇 人 口
第一章全鄉人口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分布與密度
第三節 構 成
第四節 變 動
第五節 控 制
第二章鄂倫春族人口
第一節概況
第二節分布
第三節構成
第五篇 鄂倫春族
第一章源流
第一節族稱
第二節族源
第二章遷徙與分布
第一節遷徙
第二節分布
第三章社會沿革
第一節 經濟組織
第二節 社會組織
附:《習慣法》
第四章語言
第一節 語 音
第二節 語 法
第三節 詞 匯
第五章科學知識
第一節 方 位
第二節 氣 象
第三節 歷 法
第四節 醫 藥
第五節 度量衡
第六章習俗
第一節 飲 食
第二節 服 飾
第三節 建 築
第四節 交 通
第五節 婚 嫁
第六節 喪 葬
第七節 禮 儀
第八節 節 慶
第九節 用 具
第十節 禁 忌
第七章宗教信仰
第一節 自然崇拜
第二節 圖騰崇拜
第三節 祖先崇拜
第四節 神偶 神像
第五節 夢兆
第六節 占卜
第七節 薩滿
附:薩滿的《請神歌》
第八節 解放後的變化
第八章民族工作
第一節 下山定居
第二節 實現民族平等
第三節 完成社會改革
第四節 發展民族經濟
第五節 培養民族幹部
第六節 加強民族團結
第七節 落實民族政策
第六篇 生 活
第一章鄂倫春族生活
第一節 收入
第二節 消費
第三節 住房
第二章其他民族生活
第一節 收入
第二節 消費
第三節 住房
第七篇 人 才
第一章人才結構
第一節 年 齡
第二節 學 歷
第三節 民 族
第二章人才培養
第一節 基本情況
第二節 培養方法
第三節 鄂倫春族人才的選用
第八篇 人 物
第一章傳記
第一節 歷史人物
第二節 當代人物
第二章烈士英名錄
第一節 “庚子俄難”鄂倫春族陣亡官兵
第二節 革命烈士
第三章人物表
第一節 勞動模範
第二節 主要專業技術人員
第三節 曾任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鄂倫春族名錄
第四節 曾任副科級以上職務的鄂倫春族名錄
第五節 下鄉知識青年人名錄
第六節 庫瑪爾路鄂倫春族名人錄
第九篇狩 獵
第一章獵業生產
第一節對象
第二節工具
第三節紅圍期
第四節產品
第二章組織 分配
第一節 行獵組織
第二節 獵物分配
第三章收入
第一節 產量
第二節 在經濟中的比重
第一節 學習政策
第二節 落實政策
第十篇 農 業
第一章經營沿革
第一節 解放前農業
附:吳音吉善經營農業情況
第二節 解放後的農業
第二章生產關係變革
第二節 互助合作
第三節 人民公社
第四節 聯產承包
第三章耕地與作物
第一節 耕地面積
第二節 主要作物
第三節 糧食產量
第四章農技 農藝
第一節 耕作制度
第二節 作物栽培
第三節 種子
第四節 肥料
附:新生公社化肥使用試驗總結
第五章作物保護
第一節 病害防治
第二節 蟲害防治
第三節 草害防治
第六章農用機具
第一節 機具沿革
第二節 機械化程度
第三節 農機管理
第四節 農機維修
第五節 農機隊伍
第七章水利
第一節 護岸工程
第二節 截流工程
第三節 水電工程
第四節 排澇工程
第五節 改水工程
第十一篇 林 業
第一章機構隊伍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隊伍
第二章林業生產
第一節 林木採伐
第二節 伐運工具
第三節 植樹造林
第三章森林保護
第一節 林政管理
第二節 護林防火
附:新生鄉人民政府關於《森林防火工作實施細則》
第三節 退耕還林
第四章保護野生動物
第一節 宣傳政策
第二節 嚴格執法
第十二篇 鄉村企業
第一章企業性質
第一節 鄉辦企業
第二節 村辦企業
第三節 個體企業
第四節 聯辦企業
第二章主要門類
第一節 黃金開採業
第二節 木材加工業
第三節 糧薯加工業
第四節 運輸業
第五節 商飲服務業
第三章經營管理
第一節 管理體制
第二節 主要部門管理
第三節 企業內部管理
第十三篇 旅 游
第一章主要旅遊項目
第一節 風俗
第二節 狩獵
第三節 飲食
第四節 射擊
第二章景區簡介
第一節 石頭人景區
第二節 大石砬子景區
第三節 河東景區
第十四篇 畜 牧
第一章飼草 飼料
第一節 草 場
第二節 飼 料
第三節 飼養方式
第二章主要畜種
第一節 馬
第二節 犬
第三節 鹿
第四節 牛
第三章疫病防治
第一節 常見病種
第二節 防治
第十五篇 副 業
第一章 採集
第一節 種類
第二節 工具
第二章捕魚
第一節 魚種
第二節 捕魚方法
第三章手工製作
第一節 皮製品
第二節 樺皮製品
附:樺皮船、簍的製法
第三節 木製品
第四節 骨製品
第五節 其它製品
第四章產量
第一節 產量
第二節 在經濟中的比重
第十六篇 交 通
第一章公路
第一節線路
第二節運輸
第三節養護與管理
第二章鐵路與航空
第一節鐵路
第二節航空
第十七篇 郵 電
第一章 郵政
第一節 郵路
第二節 郵政業務
第二章電信
第一節 電 報
第二節 電 話
第十八篇 交 換
第一章貢貂
第一節 定 制
第二節 貢 市
第二章產品交換
第一節 同官方安達的交換
第二節 同私人安達的交換
附:民國初年獵品與糧食的比價
第三節 同商人的交換
第四節 同俄國人的交換
第五節 同農民的交換
第六節 日本侵略者對交換的壟斷
第三章商品交換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農獵土特產品收購
第三節 生產生活資料供應
第四節 邊境貿易
第十九篇 財 稅
第一章財政
第一節 體 制
第二節 收 入
第三節 支 出
第二章稅務
第一節 稅制
第二節 稅種
第三節 稅收
第四節 農業稅減免
第二十篇 政 黨
第一章 中共新生鄂倫春族鄉地方組織
第一節 組織沿革
第二節 黨員大會
第三節 組織與黨員
第二章政事紀略
第二節 整風和反右派鬥爭
第三節 人民公社運動
第五節 “文化大革命”運動
第六節 改革開放
第七節 黨性教育
第三章基層黨支部
第一節 新生村支部
第二節 新青村支部
第三節 新發村支部
第四節 新茂村支部
第五節 新興村支部
第六節 鄉機關及直屬單位支部
第二十一篇政 權
第一章權力機關
第一節 新生鄉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節 提案處理
第二章行政機關
第一節 “佐”
第二節 庫瑪爾路鄂倫春協領署
第三節 黑河地區鄂倫春協領公署
第四節 新生鄂倫春族鄉人民政府
第三章村民委員會
第一節 新生村
第二節 新青村
第三節 新發村
第四節 新茂村
第五節 新興村
第二十二篇 民眾團體
第一章共青團
第一節 組 織
第二節 活 動
第二章婦聯
第一節 組 織
第二節 活 動
第二十三篇 軍 事
第一章組織沿革
第一節 “佐”
第二節 保衛團
第三節 山林隊
第四節 民 兵
第二章同國內外反動武裝的鬥爭
第一節 同國外入侵者的鬥爭
第二節 同國內分裂者的鬥爭
第三章反抗壓迫的鬥爭
第一節 烈欽泰事件
第二節 孟毛古全事件
第三節 剛通事件
第四節 集體逃婚事件
第四章戰事
第一節 大嶺伏擊戰
第二節 鬧達罕遭遇戰
第三節 上二公保衛戰
第二十四篇 公安 司法
第一章公安
第一節 治 安
第二節 槍枝管理
第三節 戶籍管理
第四節 消防監督
第二章司法
第一節 法制宣傳
第二節 民事調解
第二十五篇 民 政
第一章優撫安置
第一節 擁軍優屬
第二節 復員退伍軍人安置
第二章救災救濟
第一節 災害救濟
第二節 困難救濟
第三節 扶貧扶優
第三章社會福利
第一節 敬老尊老
第二節 孤兒收養
第三節 自流人口收容
第四章婚喪管理
第一節 宣傳《婚姻法》
第二節 婚姻登記
第三節 殯葬管理
第二十六篇教 育
第一章學前教育
第一節 托幼園所
第二節 教學及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章國小教育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學 制
第三節 課 程
第四節 教 法
第五節 思想品德教育
第三章中學教育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學 制
第三節 課 程
第四節 教 法
第五節 思想品德教育
第四章成人教育
第一節 掃盲教育
第二節 文化技術教育
第五章教育成果
第一節 解放前成果
第二節 解放後成果
第六章教師
第一節 隊 伍
第二節 培 訓
第三節 待 遇
第七章經費 設施
第一節 經費
第二節 設施
第二十七篇 文 化
第一章民眾文化
第一節 館站建設
第二節 活動
第二章鄂倫春族民間藝術
第一節 雕 刻
第二節 繪 畫
第三節 刺 繡
第四節 舞 蹈
第五節 樺皮鑲嵌
第三章鄂倫春族民間文學
第一節 民歌
第二節 神話
第三節 傳說
第四節 故事
第五節 說唱故事
第六節 諺語
第七節 謎語
第四章文物
第一節 皮毛製品
第二節 樺皮器皿
第三節 神像
第五章電影 廣播 電視
第一節 電影
第二節 廣播
第三節 電視
第二十八篇 衛 生
第一章醫療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設備
第三節技術
第二章婦幼保健
第一節婦女保健
第二節兒童保健
第三章衛生防疫
第二節 疾病防治
第四章醫療制度
第一節 公費醫療
第二節 勞保醫療
第三節 合作醫療
第二十九篇 體 育
第一章學校體育
第一節 解放前學校體育
第二節 解放後學校體育
第二章民眾體育
第一節 解放前民眾體育
第二節 解放後民眾體育
第三十篇 精神文明建設
第一章思想教育
第一節 “五愛”“四有”教育
第二節 法制教育
第三節 基本國策教育
第二章建設活動
第一節 文明鄉建設
第二節 文明村建設
第三節 文明單位建設
第四節 文明戶建設
第五節 警民共建
第三十一篇 藝 文
第一章民歌
第一節 傳統民歌
第二節 新民歌
第二章 民間故事
第一節 神 話
第二節 傳 說
第三節 故 事
第四節 說唱故事
附 錄
一、文獻輯存
二、修志始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