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紅細胞明顯偏高,出生2周后逐漸下降。男性在6-7歲時最低,25-30歲時達高峰。女性在13-15歲時達最高值,21-35歲時維持低水平,以後又逐漸升高,與男性水平相近。男女兩性的紅細胞數在15-40歲期間差別明顯,可能是因為男性在此期間的雄性激素水平較高,促進蛋白合成,利於紅細胞造血。
基本介紹
- 名稱:新生兒紅細胞計數
- 所屬分類:血
新生兒的紅細胞明顯偏高,出生2周后逐漸下降。男性在6-7歲時最低,25-30歲時達高峰。女性在13-15歲時達最高值,21-35歲時維持低水平,以後又逐漸升高,與男性水平相近。男女兩性的紅細胞數在15-40歲期間差別明顯,可能是因為男性在此期間的雄性激素水平較高,促進蛋白合成,利於紅細胞造血。
通過對紅細胞數量和形態學及生化改變的檢查,對鑑別和診斷某些疾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臨床意義 1.生理性增加 見於新生兒、高原居民等。2.病理性增加 見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各種原因導致的脫水、先天性心臟病、肺心病等。3.減少 見於...
新生兒:180~190g/L 兒童:110~160g/L 計數 檢測原理 紅細胞稀釋液為Hayem液。氯化鈉作用是調節滲透壓,硫酸鈉提高比密防止細胞粘連,氯化高汞是防腐劑。方法學評價 高球蛋白血症患者由於球蛋白沉澱使紅細胞容易凝集。臨床意義 生理...
新生兒:(6.0~7.0)×1012/L。臨床意義 生理性增多:出生後兩周的嬰兒可呈生理性單核細胞增多。病理性增多:見於亞急性心內膜炎、瘧疾、黑熱病、急性感染恢復期、活動性肺結核等。紅細胞(RBC)計數 增多:(1) 相對性增多:見於...
紅細胞計數 正常男性為400-550萬/μL,女性為350~500萬/μL,新生兒為600~700萬/μ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 白細胞計數 正常...
新生兒檢查 新生兒貧血可由於失血、溶血和紅細胞〔RBC〕生成低下所致。失血可發生在出生前(胎-胎盤、胎-胎、胎-母輸血)、出生時(臍帶破裂、前置胎盤)和出生後(顱內出血、內臟破裂)。溶血最常見的原因是母子血型不合,也可由...
新生兒紅細胞壓積檢測是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of the newborn)的主要診斷指標。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症指在生後1周內,新生兒的靜脈血HCT≥65%,外圍血HCT≥70%或血紅蛋白(Hb)>220g/L(或紅細胞計數(RBC)>7×10/L)時...
6.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320~360克/升;7.紅細胞平均直徑(MCD):6-9微米(平均7.2微米);8.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 11.5%~14.5%;9.白細胞計數(WBC):成人4×10^9/L~10 ×10^9/L,新生兒:15...
(1)判斷白細胞計數時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白 細胞計數過程是先將稀釋的血液內加入溶血劑,使紅細胞 破壞,保留的白細胞通過小孔進行計數,但由於某些因素: ①如某些貧血的病理紅細胞,新生兒紅細胞對溶血劑有較 強的抵抗力,使之...
紅細胞,白細胞檢查無異常數目。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低紅細胞計數:常見於失血,貧血,出血,骨髓造血障礙,促紅細胞生成因子缺乏,輸血反應,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營養不良等。低白細胞計數:常見於骨髓造血障礙,細胞毒反應,自身免疫性...
有感染時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有貧血時血紅蛋白濃度下降,紅細胞計數減少。可有水電解質紊亂,應做血鈉、鉀、氯、鈣、鎂和血pH值,肌酐等檢查。1.X線檢查 腹部直立位平片,可了解有無腸梗阻及腹膜炎,慢性病例可套用鋇劑...
找到胎兒紅細胞或母血HbF>2%,為胎-母輸血,母血紅細胞塗片酸洗脫試驗是基於胎兒血紅蛋白在酸性緩衝液中有抗酸作用 而保留在紅細胞內,母血紅蛋白則被酸洗去成為空影細胞,此法不但可以發現胎兒紅細胞,還可大約估計新生兒失血量,是...
②疑為新生兒敗血症者作血培養,局部感染滲出物作塗片及培養。③疑為巨細胞包涵體病,作尿沉渣檢查找有包涵體的巨細胞,有條件可作病毒分離及血清學檢查。④疑為新生兒溶血症作有關檢驗,詳見新生兒溶血症。⑤疑為紅細胞G6PD缺陷者檢測正...
新生兒貧血、新生兒溶血病,如新生兒母嬰血型不合溶血病、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G6PD缺乏、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等都可引起肝脾大。新生兒血液系統惡性疾病,如新生兒白血病也可引起肝脾大。3.心臟病 肝臟增大常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可...
近代研究表明PV不是正常幹細胞的過度增生,而是由單一細胞起源的異常克隆性增殖所致。2.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症的病因:(1)促紅細胞生成素代償性增加:①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症:正常足月的新生兒血紅蛋白在180~190g/L,紅細胞在(5.7~6.4...
紅細胞增多的程度與缺氧程度成正比。生理性紅細胞生成素代償性增加見於胎兒及新生兒、高原地區居民。病理性增加見於嚴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以及攜氧能力低的異常血紅蛋白病。②紅細胞生成...
(1)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有核紅細胞 在新生兒黃疸時必須常規檢查,有助於新生兒溶血病的篩查。有溶血病時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減低,網織紅細胞增多。(2)血型 包括父、母及新生兒的血型(ABO和Rh系統),特別是可疑...
現已明確,HS是一種紅細胞膜蛋白基因異常引起的遺傳性疾病。病因 本病溶血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紅細胞膜蛋白基因突變導致的紅細胞膜異常。臨床表現 本病多見於幼兒或兒童期,從無症狀到危及生命的貧血,重者於新生兒或嬰兒期起病。臨床...
1.紅細胞計數(RBC)是指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紅細胞數目。【正常參考範圍】新生兒:(6.0~7.0)×10/L 嬰兒:(5.2~7.0)×10/L 兒童:(4.2~5.2)×10/L 成人男:(4.0~5.5)×10/L 成人女:(3.5~5.0...
男:0.10-0.35%,女:0.10-0.35%,新生兒:0.10-0.35%。臨床意義 紅細胞計數(RBC)(單位:10^12/L)大於正常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小於正常值,...
中國人的紅細胞計數正常值:男性成人為4~5×1012/L(400萬~500萬/mm3),女性成人為3.5~5×1012/L(350萬~500萬/mm3),新生兒為6~7×1012/L(600萬~700萬/mm3)。紅細胞計數所反映的生理變異與病理意義基本上與血紅蛋白...
1、紅細胞計數(RBC)【正常參考值】男: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50萬個/mm3)。女:3.5×10 12-5.0×10 12個/L(350萬-500萬個/mm3)。兒童: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30萬...
等到嬰兒滿百天后,機體內紅細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骨髓造血功能逐漸恢復,紅細胞數和血色素又緩慢增加,至6個月時恢復到正常值範圍內。症狀:初生的嬰兒血紅蛋白可高達150-230克/升,紅細胞計數可達5-7×1012 /升。足月兒血紅蛋白...
新生兒同族免疫性溶血是由於母體存在與胎兒血型不相容的血型抗體(1gG)引起。因胎兒紅細胞進入母體循環,當母體缺乏胎兒紅細胞所具有的抗原時,母體就產生相應的血型抗體,此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循環,則引起胎兒紅細胞凝集、破壞。ABO血型...
(2)紅細胞外在異常①免疫因素存在破壞紅細胞的抗體,如新生兒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藥物所致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②感染因素因寄生蟲、細菌毒素、溶血素等破壞紅細胞。③化學物理因素如苯、鉛、砷、蛇毒、燒傷等可直接破壞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