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髮展,問題,理論局限,精神分析演變,代表人物,阿爾弗雷德,卡爾·榮格,埃里克,凱倫·霍尼,哈里,艾里克,理論與宗教,弗洛伊德,榮格與宗教,艾里克,貢獻與批判,貢獻,批判,
產生髮展
問題
1、 非理性主義傾向:弗洛伊德把潛意識看的比意識更重要,而且潛意識的主要內容是與社會相對立的本能欲望和衝動,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意識是心理的實質,否認了意識的主導作用。
2、 生物學化的傾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整個體系是建立在生物學基礎上的。因為他認為心裡能量來自於本能衝動,心理結構的基礎是本我,心理發展始終以身體不同區域即動欲區的快感為中心,這些基本的假設使他的整個學說的前提和基礎就是生物學,所以,他對個人和人類的一切行為,無論是正常的還是病態的解釋,都具有生物學的色彩。結果是他抹殺了人與動物的區別,抹殺了人的社會性本質,抹殺了社會文化環境對人的心理發展的重要作用。
3、 方法論上的局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來源於他對精神病和神經症患者的治療實踐,因此,他得出的是變態心理規律。但他把它們推論到所有正常人身上,結果就把正常人和變態患者混為一談,把變態心理普遍化、絕對化了。在方法論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而且,他忽略個體和群體、個體心理和社會心理。本能和文化的差異,用關於個體、個體心理和本能的精神分析理論來解釋人類社會文化和歷史現象。這同樣犯了方法論上的錯誤,體現了他持有一種庸俗的唯物和形上學的還原論。
理論局限
1、 成年人的人格幾乎是在兒童5、6歲時就已經完全形成,這一觀點遭到許多理論家的反對。新弗洛伊德主義者承認童年經歷對人格發展有重要影響,但他們認為,後來的經歷,特別是青春期和成年初期的經歷在人格形成上也非常重要。
2、 許多新弗洛伊德主義者向弗洛伊德強調本能對人格影響的觀點提出了挑戰。他們認為,弗洛伊德沒有認識到許多重要的社會文化力量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3、 許多理論家不喜歡弗洛伊德理論整體上的消極特徵。
精神分析演變
弗洛伊德創始的精神分析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派別,一方面,弗洛伊德本人再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論,他的弟子不滿於他對本能特別是性本能的過分強調,從不同的理論視角紛紛對他的理論提出強有力的挑戰,另一方面,時代發展、環境變化導致精神分析所由發生和流行的場所變化,這也必然引起精神分析的變化。
總的來說,弗洛伊德之後的精神分析的演變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是從精神分析內部進行的修正和發展,早期是榮格、阿德勒等人進行的,後期是哈特曼等人的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和克萊因等人的精神分析對象關係理論;二是從精神分析外部進行的突破和發展,結合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和哲學等的成果,出現了像霍妮、
弗洛姆等的精神分析的社會文化學派、賓斯汪格和鮑斯的存在精神分析學和拉康的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等。
代表人物
阿爾弗雷德
1、個人生平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1870.02.07-1937.05.28],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阿德勒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郊區一個富裕的穀物商人的家庭,但卻度過了一個不幸的兒童時代,從小因患佝僂病而身體孱弱、行動笨拙,喉部也常因哭叫而感覺窒息。三歲時,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他幼年又有兩次被車撞的經驗,使他十分畏懼死亡。五歲時,因得了肺炎,痊癒後決定當醫生。求學時成績平平,數學成績極差,然因父親不斷地支持、鼓勵,他終成班上數學最好的學生。
1895 年進入維也那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初為一眼科醫師,他特別注意身體器官的自卑,認為它是驅使個人採取行動的真正動力。1899年遇見精神病理學權威弗洛伊德,並跟隨弗洛伊德學習,成為當時精神病理學分析的核心成員之一,在1910年阿德勒擔任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主席一職。後轉向精神病學,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1902 年他參加弗洛伊德周三討論會,是當時精神分析學派的核心成員之一。1910 年任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主席。
阿德勒受到哲學家維欣格(Hans Vaihinger)一本名《虛假的心理學》的出版物影響,認為人們很容易活在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與虛幻的心理境況下,而這樣的情況發生很大程度上源自“男性傾慕”(Masculine protest)這一貌似正常的社會現象。阿德勒同弗洛伊德的分歧開始在1911年的魏瑪精神分析會上,阿德勒公然對當時的精神病理學權威弗洛伊德的理論提出不同意見。強調社會因素在精神病理學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而不認同弗洛伊德一直所推崇的性慾、生理等方面起決定性因素的論點。甚至很大程度上否決了弗洛伊德認為精神病理學的最重要元素:俄狄浦斯情結,陰莖羨妒等理論。隨後阿德勒亦離開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自己創建了個體心理學派並組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會自任會長,研究會又在1912年正式更名為個體心理學會。阿德勒在1912年完成了他的一部重要著作:《神經症的特性》,在這部著作里阿德勒所主張的個體行為在社會中的效用被詳細的闡述。尤其在個體無意識指導性支配自卑感與優越感而形成的心理問題,從而對社會規範道德提出控訴。如果不能及時的糾正這樣的不利因素,個體將會發展成為自卑、自私的極度個人主義,並表現出對權利、財富的巨大需求。
阿德勒成為精神病學眾所周知的人物 然而正當阿德勒準備為自己的個體心理學做深入研究時,卻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煙火終止了。在那期間他被徵召進入奧地利軍隊。擔任一名戰地醫生。1920 年後任教於維也納教育學院,並在學校系統中組織兒童指導臨床活動,成立兒童指導中心。戰後阿德勒的影響力亦日益增加-首先由他親自授課關於兒童心理學的臨床講義自1921年開始從歐洲到美國遊歷講演,並指出成長期兒童經歷的重要性,早期記憶是影響一個人的重要心理狀態。並致力推廣社會性在人生命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講述合作才是人一生中必須努力遵循及學習的重點。阿德勒亦由此得以成為同弗洛伊德、榮格等齊名的重要心理學家的。阿德勒最重要的觀點,"個人行為是否具有社會意義表現為:對於社會的責任性,工作中與旁人的聯繫以及是否很好的完成性別角色的扮演。" 1914 年他創辦《國際個體心理學雜誌》。在 1922 年至 1930 年期間,他主持召開了五次國際個體心理學會議。1926 年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在1927年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1932 年他到長島醫學院任美國醫學心理學的第一個講座。1932年後阿德勒在奧地利的臨床講義大部分被禁止,這是因為他身為猶太后裔的關係。為此阿德勒來到了美國長島醫院擔任美國醫學心理學的第一講師,並1934 年定居紐約。1937年在赴蘇格蘭阿伯丁做旅行講演時因突發性心臟病逝世。然而他所創立的個體心理學說卻並沒有因此而沒落,被這個新弗洛伊德派學說所吸引的人繼續著阿德勒的工作。
(2)主要理論
1)虛構的目的
在阿德勒看來,這個虛構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義、追求優越性、超越、完美,他稱之為追求優越感。他將人類精神的所有外在表現均視為朝向這一目標的運動。
2)尋求優越
阿德勒主張,每個人一生下來就有一種自卑感,弱小無助的兒童依賴於更大更強裝的承認照顧才能生存下來,這就是自卑感的證明。阿德勒認為,這種感覺標誌著人生一開始就為克服自卑感而抗爭。他把這種抗爭叫做尋求優越。弗洛伊德根據性的攻擊來描述人的動機,而阿德勒則認為,尋求優越是人生的推動力,所有其他動機都可歸入其中。
3)自卑與補償
阿德勒把自卑與補償看作是追求優越的動力根源。
4)生活風格
阿德勒把個體追求優越目標的方式稱為生活風格。他認為,一個人的生活風格也就是一個人自己的人格,是人格的統一性、個體性,是一個人面對問題時的方法和希望對人生做出貢獻的願望等。阿德勒認為,生活風格在5歲左右就基本形成了,不過只是潛意識地表現出來。阿德勒提出了三種途徑來幫助理解一個人的生活風格。第一是出生順序;第二是早期記憶;第三是夢的分析。
5)社會興趣
社會興趣是指個體對所有社會成員的一種情感,或是對人類本性的一種態度,表現為個體為了社會進步而不是個人利益而與他人進行合作。
6)創造性自我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形成自己的生活風格時並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遺傳積極地建構它。創造性自我能夠使我們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決定了人的心理健康與否、社會興趣正確與否。
卡爾·榮格
1、個人生平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出生於瑞士一個凱斯威爾的村莊。榮格六個月大時,家庭移居到萊因瀑布邊的洛封城堡。父親是一個牧師。榮格從小受家庭宗教氣氛的影響,對宗教產生了一定的興趣。但是由於他認為其父身為牧師卻喪失真心的信仰且無力面對現實,只能講述空洞的神學教條,再加上他本人在少年時期在領聖餐時心中毫無感覺,不符他的期望,對基督教非常失望。榮格更做過一夢,其中上帝的糞便擊碎精美的教堂,因此榮格背離了基督教。
1895-1900年,榮格在巴塞爾大學學習醫學,隨後在蘇黎世伯格爾茨利精神病院謀得助理醫師職位,在布洛伊爾手下實習。其間他進行了高爾頓詞語聯想實驗的研究,積累了最初的聲譽。榮格1905年任
蘇黎世大學精神病學講師,後來辭去職務自己開業。榮格對
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的《
夢的解析》很感興趣,與之通訊,1907年兩人終於見面了,據說他們兩人進行了長達13小時的談話。不久榮格就為弗洛伊德的親密同事,參加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運動,共同創立了一個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並任第一屇主席。1909年,陪弗洛伊德到美國克拉克大學講學,也就是這次旅行,榮格開始認識到弗洛伊德對他們在人格本質問題上的分歧是多么尖銳。1914年兩人終因學說產生分歧而決裂。由於此決裂弗洛伊德將榮格的名字一筆勾消。榮格曾任聯邦技術大學及母校
巴塞爾大學教授,又獲
牛津大學及
哈佛大學等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榮格在與
弗洛伊德決裂後成曾經憂鬱數年。他曾見到幻像也曾感覺到眾多鬼魂聚集在他家中。其中一個幻像是一位有翅膀而又跛腳的老人菲利門,另一個幻像是一位美貌的女士。這兩位成為他日後老智者(
自性)及
阿尼瑪的樣本。
他也在解夢方面有傑出成就。夢反映
潛意識,是心理學家非常重視的。據他估計,自己一共大約解過80000個夢。榮格的學說與
弗洛伊德最大的分別,是他的理論得到較廣泛的考察證據。相對於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一種被壓抑的願望的隱晦表達,榮格更強調夢具有一種補償作用。夢不是偽裝和欺騙,而是一部用特殊語言寫成的書。在夢的分析上,榮格強調不應該僅局限於單獨的夢,而是關注夢的系列,著重分析與個人有重要影響的“大夢”。同時,榮格對夢的一些神秘現象也產生了興趣。榮格按時間順序把夢分成指向過去的夢(即通常的對過去生活進行回應的夢)、同時不同地的夢(即夢見的一件事正好在現實的某一角落同時發生)和指向未來的夢(即預言的夢)。對於後兩者因違反因果律,在當今科學無法得到解釋。榮格認為應該用現象學的觀點理性地看待,而不是簡單地否定排斥。
他曾到非洲及美洲等地對原始人類的心理進行考察,提出
集體無意識這一重要的心理學概念。
他提出內傾和外傾的心理類型。並與思維、情感、感覺、直覺四種功能類型進行匹配。提出了八種人格類型:外傾思維型、內傾思維型、外傾情感型、內傾情感型、外傾感覺性、內傾感覺型、外傾直覺型、內傾直覺型。這種分類法成為以後
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法的基本理論。
在他晚年時,榮格在夢中得到啟示,回頭研究西方的宗教。在最滿意著作《答約伯》中批判
猶太教、基督教的
耶和華。也許因為個人的經歷,他批判
約伯記中耶和華對約伯的回答。此一充滿怨恨苦毒的批判招致宗教界的反對與批評。由於他年事已高,他對這預料中的批評並不在乎。他也認為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並不完全,欠缺一女性的角色。
歷史上,唯有極少數的靈魂擁有寧靜的心靈,以洞悉自己的黑暗。而開創分析心理學的大師-榮格,便是這少數之一。他是佛洛伊德最具爭議性的弟子,並將神話、宗教、哲學與靈魂等佛洛伊德忽略的問題,引入了分析心理學派中。他,是現代思潮中重要的變革者和推動者之一。忽略了他,便忽略了與現代社會緊密攸關的整個思想。
2、主要理論
1)個性化(Individuation,或
個體化)
心靈成長的目標,也就是
自性的實現,其方法為融合有意識的自我與無意識中的陰影與
阿尼瑪或是
阿尼瑪斯讓自性實現。
榮格認為在潛意識中有個人潛意識及集體潛意識。他考察非洲及美洲等地原始人類的宗教、神話、傳說、童話、與夢並比較西方人與東方人的宗教、神話、傳說、童話、與夢,發現許多共同的原型而得到的結論。榮格認為集體潛意識是人格中最深刻、最有力的部分,它是幾千年來人類祖先經驗的積累所形成的一種遺傳傾向。這些遺傳傾向被稱為原型。各種原型在夢、幻覺、幻想、神經症中無意識地表現出來。相對於
弗洛伊德的
無神論頃向,榮格認為集體潛意識中充滿了神的形象。
3)原始意向
原型:是集體潛意識中榮格所發現人類不分地域與文化的共同象徵。
l 女性原始意向(
阿尼瑪Anima):男人潛意識中的女性性格,只有一個。阿尼瑪也是男人心目中女人的形象。當男人對女人有一見鐘情的感覺時,他可能是將他心目中阿尼瑪的形象投射在這女人身上。
荒原狼中的赫爾米娜就是黑賽心中的阿尼瑪。
l 男性原始意向(
阿尼瑪斯Animus):女人潛意識中的男性性格,可以有多個。潑婦很可能有負面阿尼瑪斯。
青蛙王子中的青蛙與王子都是公主心中阿尼瑪斯形象的投射。
l 陰影(Shadow):潛意識中與自我(ego)相反的性格。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中的陰影聯盟(the League of Shadows)代表人性中負面的陰影。布魯斯為父母復仇的意念就是他心裡的陰影。要成為濟弱扶傾打擊犯罪的
蝙蝠俠,布魯斯必須先克服心中為父母復仇的意念。
l
自性(Self):也就是心、性、或本性,人心靈的中心,以
曼荼羅(mandala)為象徵。其他代表象徵有太陽,黃金,石頭,樹等等。
4、 集體無意識的證據
對榮格觀點的批評之一是指出他的理論很難用科學的研究給予驗證。然而榮格並不是從完全的環形中建立他的觀點。相反,他通過對現代和古代文化的必勝研究,通過他心理治療師的職業,無可爭辯地證明了集體無意識以及其理論中的其他內容。
榮格認為,如果存在著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基本上是相同的集體無意識,那么就應該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文化中找到某種形式的原始意向。原始意向常常在夢中表達出來,但是它們還會以藝術象徵、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等形式出現。
埃里克
1、個人生平
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 1902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父母都是丹麥人。生父在埃里克森誕生之前就棄家出走了。他三歲時,母親嫁給了一個名叫得奧多爾·霍姆伯格的兒科醫生。埃里克森在童年時期並不知道洪柏格不是他的親生父親。但他總是出現這種感覺:無論如何,他不屬於父母親,並幻想能成為“更好的父母”的兒子。埃里克森多年來一直沿用繼父的姓,甚至在第一次寫論文時還使用埃里克·霍姆伯格的名字。直到1939年他加入美國公民時,才改姓愛里克森。
愛里克森那種不屬於他的家庭的感覺為這樣一種事實而不斷加劇:母親和繼父都是猶太人,而他卻由於斯堪狄那維爾血統長的身材高大,碧眼金髮。在學校,人們說他是猶太人,而在繼父的祖廟裡,卻叫他為異教徒。由此想來,為什麼“同一性危機”的概念能成為後來愛里克森理論上最為問題關注的問題之一就不足為怪了。
大學預科畢業後,他違背繼父要他成為一名醫生的願望,從事藝術專業,並週遊整個歐洲大陸。總的說來,愛里克森在校時不是一位傑出的學生,但他卻有藝術天賦。
1927年是愛里克森一生的轉折點。那年,他受一位名叫彼德·波羅斯的老同學的邀請到維也納一所規模較小的學校中工作,該校生源都是弗洛依德的病人與朋友的子女。開始,他是以藝術身份受聘的,後來擔任了指導教師,最後,安娜·弗洛依德徵求他是否願意接受培訓當兒童精神分析者。愛里克森接受了安娜的提議,以每月支付七美元培訓費的條件接受安娜的精神分析訓練。安娜·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與他父親的理論不同,在諸多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創建,這對愛里克森產生深刻的影響。1964年,愛里克森把自己的《洞察力與責任感》一書呈現給安娜,以表對她的感激之情。
形勢對愛里克森十分有利。他被邀加入一個當時被醫療機構拒之門外的團體。通過參加這個“遺棄者”的組織,使他能作為一名“局外人”保持自己的同一性。另一方面,由於這個團體的職能是幫助煩惱不安的人們,所以他起碼能夠間接地滿足繼父希望他當一名醫生的願望。
他大學預科畢業時獲得的一份蒙台梭利學校的畢業文憑,以及接受安娜·弗洛依德在兒童精神分析方面的訓練,是他所獲得的唯一的正規學校。因為愛里克森沒有獲得高級學位,所以他完全可以成為弗洛依德所認為的精神分析家不必攻讀醫科專業主張的一名典型範例。
1929年,愛里克森與同校任教的加拿大籍教師瓊·謝爾遜結婚。1933年為了對付納粹日益加劇的威脅,愛里克森(已兩個孩子)全家遷居丹麥,後又遷往麻省的波士頓,在那裡,他以精神分析家的身份私人開業。
除了私人開業外,愛里克森還在亨利·墨里主持的哈佛醫學院神經精神病學系任研究員。愛里克森被哈佛醫學院錄取為心理學哲學博士候選人,但只有幾個月他就放棄了這個意圖。
1936年到1939年間,愛里克森在耶魯大學精神病學系醫學院任職,在那裡,他研究了正常兒童和情緒紊亂的兒童。也約在這一時期,他與人類學家魯斯·本尼迪克特和瑪格麗特·米德有了交往,1938年,他前往南達科蘇語印第安人的松脊居住地進行了實地考察,觀察了蘇語印第安人撫育子女的實況。諸如此類的人類學研究使愛里克森進一步認識到社會文化因素對人格形成的重要性。這種認識極其強烈地滲透到他整個理論中。
1939年,愛里克森遷居加利福尼亞洲,在那裡他擔任了加利福尼亞研究所的研究助理。1942年起,他一直擔任心理學教授,但在1950年時他因拒絕在效忠宣誓上籤字,而被免去教授職務。後來,加利福尼亞大學發現他“政治可靠”,又重新授予他心理學教授,但是愛里克森拒不接受,因為其他教授也因同樣的“罪名”被免職了。
1950年,他離開加利福尼亞洲,同年出版名著《童年期與社會》,該書高度地強調了社會和文化因素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書中還詳盡地論述自我的功能,創立了路線在被人稱為新學科的“自我心理學”。1951年到1960年,愛里克森居住於麻省的斯多克橋,他在那裡擔任了奧斯丁——里格斯中心的高級會診醫生和匹茨堡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系教授。
1969年,愛里克森回到哈佛醫學院,在那裡擔任人類發展學教授,並講授“人類生命周期”,這是一門深受研究生歡迎的課程。
2、主要理論
1)自我概念
弗洛伊德把自我看做是本能衝動和超我需求之間的傳遞者,而埃里克森則相信,自我執行許多重要的建構功能。他認為,自我是人格中的一個相當有力的,獨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認同感和滿足人控制外部環境的埃里克森關於人格的理論被叫做自我心理學是很合適的。
2)整個生命周期中的人格發展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在六歲左右超我出現的時候就基本形成了。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成年人人格的根本特點是在尋隉就確定了的。與此不同埃里克森認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斷地發展。他提出了八個階段,認為每一個人都在經歷這八個階段,每一階段對人格發展都至關重要。
l 基本信任對不信任:在出生後的第一年或者是後來的歲月中,新生兒完全處在周圍人的慈愛中。嬰兒是否得到了充滿愛的照料,他們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滿足,他們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這都是他們人格發展中的第一個轉折點。需要得到了滿足的兒童,會產生基本的信任感。對受到適當的愛和關注的兒童來說,世界是美好的,人們是充滿愛意的,是可以接近的。然而,有一些嬰兒從沒有得到他們所需要的關愛和照顧。這使他們產生了一種基本的不信任感。這些兒童在一生中對他人都會是疏遠的和退縮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別人。
l 自主性對羞愧和懷疑:一周歲以後,兒童想要知道誰使他們與外界聯繫起來。外界的哪些東西是我所能控制的。外界的什麼東西控制著我。大多數兒童在這個階段產生了“自主性”的意識。他們感有有能力,是獨立的,他們有了強烈的個人操控感,有自主感的人自信能夠在障礙之海順利航行,能夠應對生活中的挑戰。而然,和阿德勒不贊同溺愛孩子一樣,埃里克森發現,父母的過度保護會阻礙這個年齡兒童的自主性的發展。如果不允許兒童進行探索,不能獲得個人控制感和對外界施加影響的認識,兒童就會產生一種羞怯感和懷疑的感情。他們對自己感到不確定,變得依賴於他人。
l 主動性對內疚:隨著兒童開始與其他兒童交往,他們面臨著進入社會生活的挑戰。兒童必須學會怎樣與其他人一起玩世不恭,一起做一,怎么樣解決不可避免的確良衝突。兒童通過尋找游泳玩伴,學習怎么樣組織一個遊戲以及參加其他的社會性活動,他們的主動性得到了發展。他們學習怎樣設定一個目標,通過說服來處理挑戰。他們發展了企圖心和目的感。不能很好地發展主動性的兒童,在這個階段會產生內疚感和退縮性。他們可能會缺乏目的感,並在社會交往或者其他場合很少表現出主動性來。
l 勤奮對自卑:大多數兒童進入國小時,都會認為自己沒有什麼做不了的,但不久,他們發現開始與別的孩子展開了競爭—為學習成績,為得到大家的歡迎,為引起老師的注意,等等。他們不可避免地要將自己的聰明和能力與同齡的孩子一起進行比較。如果兒童體驗到了成功,他們的競爭意識就會不斷地增強,這為他們今後成為積極的,有成就的的社會成員鋪平了道路,但失敗的體驗,會使兒童產生一種不適當的感情,對今後的創造與生活都期望不高。正是這在這個時期,在青春期躁動到來之間的少年時期,我們形成了自卑感和對自己的天分和能力的低評價。
l 自我認同感對角色混亂:很快地,我們到達了青少年階段,這是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是進入成年期的短期準備階段。青少年階段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難的時期。以前只是對遊樂場感興趣,遇到問題也很簡單,現在,突然要應付生活中的重要問題了,這種跨越造成的混亂讓青少年感到煩惱甚至是痛埃里克森清楚地看到了這幾年的重要意義。年輕人開始提出這樣一個重要問題:“我是誰?”如果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成功的,他們的自我認同感就形成了,他們對個人價值能獨立作出決定,理解是自己是怎么樣的人, 接受並欣賞自己。但是,很遺憾,有許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認同感,相反,他們出現了角色混亂。青少年在對自我認同感的尋求中,可能會參加各種組織,投身於一種事業,逃學變換工作和境遇。
l 親密對孤獨:當親密關係的發展成為最根本最重要的時候,青少年就步入了埃里克森模式中的下一個階段:發展親密關係。年輕人開始尋求一種特殊的關係,通過這種關係來發展他的親密感,並在情感方面得到成長,親密感發展的結果一般是結婚,或是對另一個的愛的承諾,但也可能性有別的結局,也可能很不幸,與人結了婚卻沒有親密感。在這一階段不能形成良好的親密感的人,就會面臨孤獨感。他們可能經歷了多次膚淺的關係,但從來沒有在真正的密切關係中獲得情感滿足。有些人甚至迴避需要情感承諾。獨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便之處,在一段時間裡可能令人愉快,但假若一個人不能超越這種生活方式,就會導致情緒和個人滿足感發展的嚴重滯後。
l 繁衍對停滯:進入中年,人們開始關心下一代。父母們發現,他們通過對孩子的教育,豐富了自己的生活。沒有子女的成年人通過與年輕人的接觸也會感到這種生活的豐富。沒有形成這種繁衍感的成年人會陷入一種停滯感中,它表現為一種空虛感和對人生目標的懷疑,我們看到在父母撫養孩子的過程中,生活充滿了豐富多彩的有意義的和有趣的事情。遺憾的是,還有一些父母,他們從教育孩子中很少獲得快樂,而是充滿了厭煩,對生活感到不滿。在孩子發展中不能展示自己的潛力,對父母和對孩子來說都是可悲的。
l 自我整合對失望:大多數人到老年時都能保持原來的狀態,但埃里克森認為,老年人還有一種危機要克服。過去的歲月和經歷,走向死亡的必然性,使老年人要么達到一種自我整合,要么產生失望感,以滿足的心情回憶往事的人,將以一種完善感走完最後的發展階段。埃里克森寫道:“人對唯一一次生命,是將它作為不得不是這個樣子而接受,把它作為必然的,不允許有其他替代物而接受的,是以人的生活是人自己的責任這樣一個事實而接受的。”不能形成這種良好感合的人會落入失望的境地。他們認識到時間太少了,年輕人擁有的選擇和機會,人們都沒有了,一生已經過去,他們希望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重新生活一遍,這樣的人常常通過對他人的厭惡和輕蔑來表達他們的失望。生活中沒有什麼東西比一個老年人的失望晚悲哀,也沒有什麼事情比一個充滿完善感的老年更令人滿足。
凱倫·霍尼
1、個人 生平
凱倫·霍尼 [Karen Danielsen Horney 1885.19.16-1952.12.04],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新弗洛伊德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社會心理學的先驅。她出生於德國漢堡附近一個名叫凱倫·丹尼森(Karen Danielsen)的小村莊,因病逝於美國紐約。
父親是挪威人,遠洋輪船長,是一個篤信宗教、獨裁而沉默寡言的人;母親是具有荷蘭和德國血統的荷蘭人,潑辣而隨和,是父親的第二任妻子。父親比母親大 19 歲,和前妻生有四個孩子,均已成人。除此外,她還有一個哥哥。在
霍妮的回憶中,父親是一個可怕的人物,他看不起她,認為她外貌醜陋,天資愚笨。同樣,她感到母親偏愛哥哥,對她十分冷落,因而其童年生活頗不快樂。
9 歲時,她改變了生活態度,她說:“如果我不能漂亮,我將使我聰明”,霍妮 12 歲時,因為治病而對醫生產生了深刻的印象,從那時起她就萌發了當一名醫生的決心。1901 年,在母親的支持下她進入高中,父親對她想當醫生的想法極力反對,以致她的母親為此同丈夫在 1904 年離婚。1906 年,她進入弗賴堡大學學習醫學,1908 年轉至哥廷根大學,大學期間,她遇到了已婚的奧斯卡(Oskar Horney),他們在 1909 年結婚並生了 3 個女兒,但婚後夫妻感情不睦,1926 年離婚,此後曾一度於精神分析研究所另一位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相戀。1909 年,由於抑鬱症和性問題的困擾,開始接受 S.弗洛伊德的嫡傳弟子 K.亞伯拉罕的精神分析。1910 年,她的父親去世了,1911 年,她的母親去世。
1913 年,她獲得柏林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14-1918 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精神分析訓練,之後作為一名精神分析醫生於 1919 年私人開業。1923 年,奧斯卡得了腦膜炎,生意也跌入低谷,加上霍妮的弟弟在這年因肺炎去世。霍妮的情緒低落,抑鬱症再度發作,曾有過自殺的想法,1926 年,她和奧斯卡離婚。1920-1932 年間,她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此外還創辦了一家私人診所。在這段時間裡,她由於對 S.弗洛伊德關於女性性慾的看法表示不滿而離開弗洛伊德的正統學說,並在雜誌上發表了大量的論文,大多是關於女性問題和不同意弗洛伊德觀點的文章。
1932 年,她受亞歷山大(Franz Alexander)的邀請赴美,擔任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長。兩年後,她遷居紐約,在那裡創辦了一所私人醫院,並在紐約精神分析研究所培訓精神分析醫生。隨著她與弗洛伊德正統理論分歧的增大,導致了她與研究所其他成員的關係緊張,1941 年,她的同事以投票方式作出決議,剝奪她的講師資格。同年,她倡立精神分析改進會,並創建了美國精神分析研究所,她親任所長,直到逝世。
霍妮曾接受過弗洛德正統理論的訓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時,她就受到當時兩位著名的弗洛伊德派精神分析者亞伯拉罕和 H.薩克斯的精神分析訓練。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霍妮發現弗洛伊德的理論越來越不適應臨床實踐。作為新弗洛伊德主義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她雖然在原則上接受弗洛伊德潛意識觀念,但極力反對弗洛伊德的戀母情結和把人格劃分為本我、自我、超我,對幼年經驗決定一生的理念也持反對態度,認為人類的精神衝突是由外部文化及環境造成的。到1952年她辭世時,她在反抗男人統治的戰鬥中,在與家長作風的精神分析學派的思想戰鬥中,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
2、 主要理論
1) 神經症
關於神經症的人可以歸為三類。例如,第一類:一個婦女,她初來起來友善,熱情,總是為別人做事,對人贊口不絕。但很快人們發現她總是要求別人,她不善於獨處,不能接受朋友的建議,她與人的關係從不能保持長久,一但遇到下一個男人,就能“墜入愛河”。第二類:一個男人,幾乎沒有人喜歡他,他說話只會挖苦人,非常尖刻,對所有人都持有輕蔑態度。第三類:一位婦女,她的工作是在一個小公司繪製圖表,很少與同事來往,不參加公司的活動,沒有朋友,每天晚上都是獨自度過。
這三類人的共同之處是他們都不愉快,極力避免內在的不適應感和不安全感。表現出來的行為是把別人趕走,但在內心裡,他們是膽怯,可憐的人,他們採取自我擊敗的人際交往方式.這種方式實質是他們避免焦慮的自我防禦機制。
是什麼原因使人變成這樣的神經患者?霍尼認為,是因為兒童期不正常的人際關係,特別是那種製造焦慮的家庭環境。例如對孩子的漠視,讚揚太多或沒有讚揚,缺乏可信賴的溫暖,不得不在父母意見不一致時做出選擇,責任太重或太少,過度保護,與其他兒童隔絕,不公正,歧視,敵意的氣氛等等。 結果,使這些兒童缺少個人價值感.他們對父母感到害怕,不知道怎樣與他們相處,他們擔心因他們不理解的原因而受到父母不公正的懲罰,他們感到不安全和不適應。他們渴望溫暖,他們需要支持,但卻得不到,因此產生了“在暗藏敵意的世界中的孤立和無助感”。根據霍尼的觀點,兒童很快就對如何應對他們的環境產生一種策略並不斷地使用這些對策,從而產生了一種“神經質的傾向”,並深植於人格中,與他人的交往中。
l 接近人群(moving toward people)一些兒童學會了靠強調自己的無助感來應對他們的焦慮。他們依賴他人,強制性地尋求別人的喜愛和接受。這會變成他們的一種交往風格,並一直帶到成人期.靠這種方式交往的人,需要被人喜歡,被人愛,被人接受,得到認可等等,成為別人的特別重要他人,但儘管這些人需要愛,但他們不能真正地愛,沒有深入的,雙向的關係.他們認為,只要他們能找到愛 ,一切都會好的,他們不加選擇地依附於身邊的某個人.他們不會愛,只能依附;不會付出,只能索取,不會分享感情,只會要感情,與他們的關係必然不會長久。
l 反對人群(moving against people)一些兒童發現攻擊性和敵意行為是對付不良家庭環境的最好手段。他們攻擊或傷害其他兒童,由此獲得了短暫的權力和其他兒童的尊重。這些兒童長大後,他們會更熟練地使用這種神經質的形式,但他們表達的仍然是他們的敵意,攻擊他人,保持優越感,控制他人和顯示力量。霍尼解釋說,這種神經質風格以“外化”為特徵,這一看法與弗洛伊德提出的”投射”的概念相似.這一類神經患者相信,所有人從根本上是敵意的,並要將這種敵意表現出來.他們只在用得著別人時才與他們建立關係。
l 脫離人群(moving away people)一些兒童簡單地採取與外部世界不和諧的方式來應對焦慮,這種風格的特點是努力爭取自主和獨立,強烈地希望保持個人隱私。他們不喜歡人際交往多的職業,大多迴避喜歡,愛,同情和友誼,因為情感上的依戀可能會使他們回憶起童年經歷的痛苦。他們避免焦慮的方式是簡單地避免參與。這一類人對感情是沒有回應的,甚至他(她)根本感受不到你的情感。
2)女性心理學
當霍妮還是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一名講授正統理論的教師時,她開始反駁弗洛伊德關於陰莖羨妒、女性受虐狂和女性發展的學說,並試圖用站在女性立場的觀點去取代當時流行的以男性為中心的女性心理學觀。雖然起初她嘗試從內部去修正精神分析學說,最終她還是向這一學說的許多前提條件提出挑戰,繼而發展了她自己的理論。霍妮有關女性心理學的論文徹底脫離了弗洛伊德“解剖構造即命運”的信條,強調文化因素是女性問題及其性別定位的重要誘因。霍妮認為女性的精神障礙是基於對男性陰莖的妒忌,但並非陰莖本身而是男性特權。霍妮採取 A.阿德勒的觀點,指出女性希望成為男性是因為希望擁有那些被我們的文化認為屬於男性的特質或特權,比如力量、勇氣、獨立、成功、性自由及選擇伴侶的權利,這些都是文化因素而非生物因素決定的。霍妮亦指出當男性發現自己沒有懷孕生育的本能時,他們反而會產生妒忌及自卑,所以男性表現出的進取心,爭取成功是對這種自卑感的補償。儘管霍妮將她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投入了女性心理學的寫作,她仍於 1935 年放棄該選題。因為她感到,文化在女性心理形成中的角色令她無法確認哪些心理為女性特有,哪些不是。她指出,只有當婦女從男性統治文化中所定義的女性觀中解放出來後,我們才能真正地區分婦女與男子心理上究竟有何不同。我們的首要任務不應是探討“女性本質”,而應推動“整個人類人格的完善”。從此之後,霍妮開始發展她認為中性、對兩性同樣適用的理論。
哈里
1、 個人生平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ny Stack Sullivan 1892-1949)美國精神病醫生和精神分析理論家,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892年2月2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的諾威奇,1949年1月14日卒於法國巴黎。根據H.佩里撰寫的沙利文傳記,沙利文的祖籍為愛爾蘭,從小處於羅馬天主教的環境之中。1908年在科內爾讀過一個學期的課程,爾後於1917年在芝加哥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但沙利文把這所學校稱作“文憑製造所”。他在這兩所學校獲取的學識只能算是邊緣性的,其盛年展現的精湛才能,主要靠自學而獲得。1918-1922年間,沙利文曾在陸軍醫療隊任軍醫,同時供職於處理退伍軍人問題的聯邦政府機構。他在軍隊中的生活經歷構成了他的生活基礎。這段經歷使他獲得了多方面的臨床工作機會,並被政府正式承認為神經精神病學家。嗣後,受聘於謝潑德-普拉特醫院,還曾服務於包括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在內的若干研究所。
沙利文的學術背景不像大學者們那樣輝煌,1909年讀大學一年級時,因所有課程都不及格而被康奈爾大學開除。幾年後,沒有大學畢業證書的他,進入了芝加哥醫療與外科學院,這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很糟糕。沙利文因沒有交最後一學期的學費,學校不發給他畢業證書,幾年後他補交了學費才給他。之後不久,學校就關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沙利文因在巴爾的摩和華盛頓特區私人醫院成功地治療了精神分裂症而名聲大振,1927年,沙利文非正式地收養了他的一個病人——15歲的詹姆斯,他陪伴沙利文一起度過了以後的歲月。沙利文一生未婚,他在1949年死於腦出血,終年56歲。
沙利文開始形成他自己的理論,主要受兩位朋友的激勵:其一是湯普遜,兩人於1923年見面;其二是薩皮爾,兩人於1926年相遇。前者使他正式接觸到精神分析;後者使他獲得了對人際相互作用以及環境與社會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官一信念的有力支持。
沙利文人際關係理論的第一個方面是他的建構其理論的過程,從來沒有放棄他在科內爾做學生時希望實現的學術目標,當時他想成為一名數學家或物理學家。沙利文特別清醒地意識到他何時是作為科學家在說話,何時又像一個藝術家一樣來談論人際關係領域。即他能以獨特的語言在不同的場合,可以是自然科學家的“化身”,也可以是人際關係藝術家的“化身”。這使行他在學術界和醫學領域享有聲譽。根據運籌學的基本原則,沙利文認為人與人之間發生的情況是精神病學可接受的唯一資料。他對夢與幻想過程不感興趣,認為這些東西無從觀察;但它們可以造成行為,行為是可以觀察的,從而可以作為臨床資料。
沙利文人際關係理論的第二個方面是物種的特異性,他認為人類並非像弗洛伊德所認為的那樣,是進化長鏈中的一個環節,而應從人類自身的真實情況來看。他們從靈長目動物那裡繼承了一種其他物種所沒有的能力,即信號系統與交換信號系統的能力。這樣,誠如H.佩里所指出的那樣,交流的能力或缺乏交流的能力是人類狀況的關鍵。與這種觀念密切相關的是沙利文的如下主張:我們作為特殊的靈長目,需要我們不斷地與有重要意義的其他人進行人際接觸。如果這種人際接觸不能維持,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心理衰退的精神疾病。從這兩個基本觀念出發,沙利文以人際關係心理過程為主要參數,提出其新精神分析的理論體系:(1)精神分裂症主要是由於患者童年時期因人際關係失調而產生了嚴懲的焦慮,從而導致經驗組織的分裂;(2)早期生活的焦慮是由焦慮的母親所誘發的,這種焦慮可以稱作“不良聯接狀態”,是人類狀況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3)人生來就有追求滿足和安全的需要,並在人際關係中逐漸形成了穩定的人格模式。沙利文在臨床方面的重要貢獻之一是發展了治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環境療法。該方法是他強調人際關係的產物,也是現代精神病學的一種標準治療方法。他的代表作是1947年出版的《現代精神病學概論》。
2、 主要理論
沙利文的理論與弗洛伊德的理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沙利文的理論處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社會學習理論之間.他保留了焦慮和無意識的概念,特彆強調弗洛伊德理論中人際關係的原因及其影響.
沙利文認為,無論是現實的人格還是想像的人格,都不能脫離人際關係而存在.人格從來不能與複雜的人際關係相隔絕,人們生活在這種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並成為他自己.沙利文將更多的社會成分摻入弗洛伊德的理論中
沙利文與弗洛伊德一樣強調焦慮的作用,並認為焦慮感來自人際關係.對引起焦慮的信息,有效的方法是忽視或拒絕它.但這樣一種防禦性手段是會付出代價的:由於對有關信息的關注越來越少,人們對現實產生了虛假印象。
1、 人格意象
沙利文認為,人們對別人和自己的心理意象就是人格意象.人對自己的意象可分為:好的我的人格意象;壞的我的人格意象,即它反映的是人們不願想起的,不受讚揚的那些經歷;非我的人格意想,即是自我中使我們感到害怕的方面. 根據沙利文的觀點,人們只有在他們睡著或
精神分裂的時候,才意識到並體驗到非我的人格化.這種割裂過程與弗洛伊德的壓抑概念很相似。
2、 發展時期
沙利文強調早期經歷,並對兒童與母親之間的關係特別感興趣。他的發展期理論認為人格發展有七個階段:嬰兒期,兒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青年前期,青年後期和成年期.這些階段主要是社會因素決定的。 沙利文非常強調青春期的重要意義。他認為青少年時代發生的事情對人際關係的正常發展至關重要,不能形成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常常為成年期的許多心理失調埋下禍根。因此,對青年期作了重要研究。他認為:
前青年期階段,即9-12歲,需要與同性同伴建立親密關係,不能體驗到這種關係的兒童會感到孤獨,這種痛苦的情緒會延續到成年期,在他們以後的人際關係可能會遇到困難。
青年前期,即13-17歲.需要異性間的親密關係.但青少年必須在三中需要之間作出區分和平衡:個人安全需要,親密關係的需要,欲望滿足的需要。感到自己沒有性吸引力的青少年可能會出現自卑感。
青年後期,即18-20歲,人們最感興趣的是投入令人滿意的性活動,建立長期的關係.這階段標誌著他們向面對職業,關心經濟問題的成年人過渡.人們如何經過這個階段,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機遇。有幸進入大學或接受其他專業訓練的人,順利進入成年期的機會就更多。也正是這個階段,人們要為他們早期減少焦慮的策略付出代價.過去選擇不注意策略的人,會形成混論的自我人格,結果他們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和職業能力都受到嚴重阻礙。
艾里克
1、個人 生平
艾里克·弗洛姆 [Erich Fromm 1900.03.23-1980.03.18],德國精神病學家,新精神分析學代表之一,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他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猶太家庭,因心臟病猝發逝於瑞士提契諾州(Ticino)瑪拉托(Muralto)。
他是家中獨子,父親是個商人,喜怒無常,母親有間歇性抑鬱症,童年生活的不愉快,是激發他以後研習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以探討人性的主要原因。在他早年時的兩件事情深刻影響了他,其一是少年時,家有一位朋友 - 25 歲的漂亮女子,是個畫家,願意為陪伴老夫而終身不嫁,不久其父死亡,而她也跟著自殺了,並留下遺囑,希望能跟她父親合葬。那時他才 12 歲,此事令他非常震驚,無法理解該女子的行為,直至 23 歲接觸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方才找到問題的答案;其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他被周圍戰爭的不合理性和破壞性所困擾。他後來寫到:“戰爭結束時,我是一個內心混亂重重的年輕人,經常思考戰爭怎樣成為可能的這樣的問題,希望理解人類群體行為的不合理性,渴望和平和國際間的了解。”
對於他的問題,最後弗洛姆從兩種理論中尋求答案。弗洛伊德理論幫助他理解了個體的人格,卡爾·馬克思的理論解釋了社會政治的影響。他在上學期間,深入地研究了弗洛伊德和馬克思。1918 年進入法蘭克福歌德大學學習法學,1919 年暑假後進入海德堡大學改學社會學,1922 年獲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3 年他開始學習精神分析,先在慕尼黑大學,1925-1930 年在柏林精神分析學院接受正規訓練。1926 年他和里奇曼(Frieda Reichman )結婚,但這場婚姻僅維持了 4 年。與此同時,他加入 1923 年所創立的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以心理學的專長加入法蘭克福學派的跨學科研究,並任教於法蘭克福的精神分析學院。1931 年,他從柏林精神分析學院畢業。在研究院期間,他曾同另一位新精神分析主義者 K.霍妮同事,且兩人間發生過一段戀情。1933 年應芝加哥精神分析學院的邀請赴美講學。
1934 年因政治環境惡劣他離開了德國,先去了瑞士的日內瓦,然後是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並定居美國,在紐約開設私人診所,從事心理治療工作。他先後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1934-1941),貝林頓學院(1941),1944 年他和格倫(Henny Gurland)舉行了他的第二次婚禮並成為美國公民。1950 年轉任墨西哥國立大學教授,並在該校創建精神醫學系,兩年後格倫因不適當地氣候而病逝,1953 年他和弗里曼(Annis Freeman)結婚。1957-1961 年回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1962 年任紐約大學精神病學教授。1965 年從墨西哥國立大學退休,1976 年遷居瑞士洛迦諾(Locarno)。
弗洛姆的心理學思想綜合了 S.弗洛伊德的論精神分析理論和馬克思的人本主義觀點,形成了他的社會文化人性觀。他反對弗洛伊德人性決定於性衝動和個人潛意識的內在動力,強調人的性格是社會文化的產物,但人性並非為社會文化塑造,人性中亦有獨立一面。在弗洛姆看來,馬克思主義在實質上是一種人道主義,馬克思主義和弗洛伊德的思想有“共同的基礎”,他稱“懷疑、真理的力量和人道主義是馬克思和弗洛伊德著作中的指導原則和動力”。他試圖找出弗洛伊德學說中那些仍然閃爍著光輝的思想和那些需要修正的論斷,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圖調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跟馬克思的人本主義學說,其思想可以說是新佛洛依德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的交匯。
他對弗洛伊德學說所作的改造,比霍妮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這主要表現在:他不象霍妮那樣泛泛而談文化因素對人的影響,而是把文化與政治,經濟,社會和思想等各個方面聯繫在一起;也不象霍妮那樣把文化和社會因素只歸結於家庭環境,而是把興趣放在論述社會對個人所產生的影響上,強調社會經濟因素對人的心理影響的決定作用。並認為社會對人的影響在於形成具有社會烙印的人格,把傳統精神分析學說對人的心理活動的研究擴展到社會對個人產生影響的大層面。
他延伸了弗洛伊德的潛意識概念,提出了社會潛意識。弗洛姆指出:“潛意識是社會要求其成員壓抑的心理結構。深層潛意識及其解釋可以追溯到社會生活、社會實踐,潛意識所表現出來的奇妙的象徵是社會生活的必然要求。”每個社會都為本社會所有成員建立了共有的社會潛意識,社會通過社會潛意識制約著社會成員的思想和感情,執行著對社會成員的壓抑,它允許符合社會需要的某些思想感情存留於意識之內,其他不符合社會需要的思想感情則統統排斥於意識之外。因此,個體潛意識主要是由社會潛意識決定的,社會潛意識規範和支配著個人性格,個人言行舉止必須適應文化和社會條件的要求。
2、 相關理論
1) 人的五種需求(也有版本說是八種需求:Sense of Identity, Frame of Orientation, Excitation and Stimulation)
精神分析對弗洛姆來說不僅是一種學術研究和實際的治療理論,更是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批判的武器。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病態、不義的尺度便是它不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據此他提出了人有五種需求:
l 相屬需求。指個體具有愛人與被愛的需求,希望認識別人,了解、關懷別人,並願意對別人承擔責任;
l 超越需求。指個人希望在作為上超越物質條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能表現出創造性的人格特質;
l 落實需求。指個人希望與別人、社會及與大自然親密結合,從而獲得安身立命的需求;
l 統合需求。指個人力求自己人格統整,希望在世界上活出意義來的心理傾向;
l 定向需求。指個人具有努力尋求生活方向從而獲得心安的心理傾向。
2) 逃避的手段
l 權威主義:一些人訴諸於權威主義,就是桌它們把自己和更強大的人或力量聯繫在一起,把這作為使自己感覺有力量的一種方式。
l 破壞:弗洛姆認為破壞時逃避的第二個手段。對於生活中令人恐懼的情景,人們試圖通過毀壞它來戰勝它。
l 自動舒適裝置:為避免自由帶來的焦慮,大多數人接受了社會為我們選定的角色和可預見的生活方式。
理論與宗教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認為,宗教行為是一種神經症的反映,它是與嬰兒的無助感和對有力量的保護著——也許是父親——的渴望,弗洛伊德把宗教稱作一種集體願望的實現。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可怕的、不可預測的世界的傷害,我們把頭腦中接觸這種處境的救世主向外投射到上帝身上。因此,對弗洛伊德來說,上帝不過是以幼稚的方式造出來為我們提供安全感的無意識的父親式人物。
榮格與宗教
榮格認為,每個人在集體無意識中都集成了上帝的原始意向,這個原始意向使與上帝相似的形象再生活與世界各地的人們的夢、民間傳說、藝術作品以及人們的經歷中浮現出來。宗教組織在向其信徒宣傳教義時利用了強大的人造符號。到了晚年,榮格似乎對有組織的宗教越發讚賞,他承認宗教能為它的信徒提供目的性和安全性。在榮格看來,很多病人是在他們的宗教不能為他們提供保證和安慰時,才轉而尋求心理治療的。
艾里克
弗洛姆認為,人們為了逃避伴隨個體化意識而來的無能感和孤獨感,而轉向教堂的力量和強大的權威。他還認為,專制主義宗教和人道主義宗教是不同的。
貢獻與批判
貢獻
1、 新弗洛伊德理論作為一個整體,其主要貢獻是對行為具有重要影響、卻被弗洛伊德忽視的幾個問題做了精心探索。
2、 新弗洛伊德主義者還把一些新的概念引入心理學中。如,出生次序、原始意象、權威主義等。
3、 在衡量人格理論是,還可以看到他對後來的理論家和新的心理治療學體系發展的影響程度。
批判
1、 一些新弗洛伊德理論的根據是成問題的。尤其榮格的集體無意識。
2、 新弗洛伊德主義者作為一個群體,他們常常過分簡化或忽視了一些重要概念,沒有一個人像弗洛伊德那樣對很多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3、 新弗洛伊德主義者優勢不能對精神分析理論的一些中心概念給予有效說明,因此有人批評新弗洛伊德主義者的工作是不完整的,或者對人格和人類行為製作了有限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