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左派電影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形成的西方激進社會文化思潮影響下形成的電影理論觀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左派電影理論
- 形成時間:20世紀60年代
- 形成地點:西方
- 行業:電影
簡介,新左派電影理論的特點,1將文化與“資產階級性”加以等同,2對電影攝影機的性質和作用做“左”的解釋,3主張廢除一切傳統的電影形式,
簡介
新左派電影理論
20世紀60年代,西方激進社會文化思潮影響下形成的電影理論觀念。
“新左派”是極左傾向的文化政治運動,曾對西方文學藝術生活產生重大影響,不僅表現在美學與理論方面,而且表現在政治實踐與創作實踐方面。為這一運動提供理論基礎的是一批“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其中包括美國的米爾斯、馬爾庫塞、弗羅姆,聯邦德國的霍爾克海默、阿多爾諾,法國的列菲弗爾、戈爾德曼、薩特,英國的《新左派評論》雜誌周圍的一批作者。60年代下半期,在民主運動普遍高漲的背景下,新左派運動曾以爭取公民權利、反對越南戰爭、爭取教育改革等主張而獲得國際政治意義。在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和1968—1969年美國學生造反行動中,這一運動達到了高潮,但不久就陷入文化虛無主義的死胡同。“新左派”電影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國電影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和法國《電影手冊》雜誌的一批評論家。戈達爾原是“新浪潮”電影運動的主將之一,此時他隨著讓—保羅·薩特等“新馬克思主義者”從存在主義跳向極左,聲稱“重要的不是拍攝政治影片,而是政治地拍攝影片”,並接二連三拍出大批直接圖解“左”的政治概念的影片。《電影手冊》在50年代安德烈·巴贊擔任主編期間,著重以“影像本體論”的原則來研究電影,既遠離政治,也反對從思想—美學方面解釋現實,而熱中於銀幕上生活“自我展示”的原則。此時,隨著社會和政治鬥爭的激化,該刊的思想和美學路線也發生了急劇變化。自1969年起曾先後發表一些長文(《電影·意識形態·批評》、《約翰·福特的〈青年林肯〉》),自稱為“唯物主義電影”的擁護者,並對巴贊的“本體論現實主義”原則進行重新考察。
新左派電影理論的特點
:
1將文化與“資產階級性”加以等同
。戈達爾曾聲稱,電影本身就具有“資產階級性”,因為它最初誕生於資本主義國家。《電影手冊》評論家們則認為,電影“所再現的並非具體現實中的事物,而是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能予以接受的事物”,因此“電影再現具體現實”亦即“本體論現實主義”的理論是“極端反動的”;
2對電影攝影機的性質和作用做“左”的解釋
。巴贊強調攝影機的“工具性”,反對藝術家意識的“干預”,認為純客觀地、無動於中地攝錄現實才是一種“真正的工具性活動”。“新左派”理論家們則聲稱,把攝影機視作真實再現現實的工具是不正確的,攝影機本身就具有“意識形態性”,是一種“意識形態機器”,反映出在該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
3主張廢除一切傳統的電影形式
,實行“革命的非結構化”。“新左派”電影理論對70年代初包括美國先鋒派電影在內的西方各國電影創作實踐和理論研究都產生過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