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羚

新小羚

新小羚(Neotraguspygmaeus')分布於非洲西部,肩高僅25-30cm,是世界上最小的羚羊。毛色為淡褐色,身體下部的顏色較淺。雄性有向釘子的角,長3厘米。新小羚生活在非洲密林中,以樹葉和水果為食。它們是非常害羞的夜行動物,當它們受驚嚇時可跳2.5米。喜獨居。新小羚是瀕危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新小羚
  • 拉丁學名:Neotraguspygmae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偶蹄目
  • 亞目:反芻亞目
  • :牛科
  • 亞科羚羊亞科
  • :新小羚屬
  • :新小羚
  • 分布區域:非洲西部
  • 形態:淡褐色,身體下部的顏色較淺
基本資料,簡介,外形特徵,生活習性,藥用價值,瀕危原因,保護措施,物種信息,

基本資料

新小羚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哺乳綱Mammalia
目:偶蹄目Artiodactyla
科:牛科Bovidae
亞科:羚羊亞科Antilopinae
屬:新小羚屬Pantholops(Hodgson,1834)
種:新小羚P.hodgsonii(Abel,1826)

簡介

新小羚是瞪羚的一種,生活在非洲西南部,以善於蹦跳聞名,新小羚是群居動物。當發現敵人,例如一隻獵豹或一隻獅子,羚羊群中的一個或者幾個成員就會發出警報
新小羚
新小羚發警報時,會筆直地向上竄,足有3.5米高,同時腳直挺挺地垂著,身體彎曲,這就是蹦跳,每頭新小羚都可以蹦跳多次,看上去就好像一彈一彈的。
新小羚另外還有一個報警信號。從它的背部中央直到臀部有一層皮膚折皺,展開時會突然露出一大片耀眼的潔白無瑕的毛,這種信號起先由一頭新小羚發出,然後另外一頭接著如此行動,一個接一個以至於整個羚羊群看上去是一片白光閃爍。一旦發現敵人靠近,整群羚羊都會迅速的逃跑。
小羚著向上蹦跳是警告羚羊群中的其他成員附近有危險。這種動作能使它們看得更遠,也可以迷惑敵人
過去,大量的新小羚聚居在一個地區,食物的缺乏會使它們突然遷徙。遷徙時,多在百萬之眾的羚羊群像潮水一般席捲大地。

外形特徵

新小羚(chiru),背部呈紅褐色,腹部為淺褐色或灰白色。成年雄性新小羚臉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標記,頭上長有角用於禦敵。雌性新小羚沒有角。新小羚的底絨非常柔軟。成年雌性新小羚身高約75厘米(30英寸)、體重約25-30公斤(55-66磅)。雄性身高約80-85厘米(32-33英寸)、體重約35-40公斤(77-88磅)。
新小羚
形態:四肢勻稱、強健。尾短小、端尖。通體被毛豐厚絨密,毛形直。
特殊性:每個鼻孔內還有1個小囊,其作用是為了幫助在空氣稀薄的高原上進行呼吸
毛色:雄頭、頸、上部淡棕褐色,夏深而冬淺,腹部白色,額面和四條腿有醒目黑斑記,雌羊純黃褐,腹部白色。
角長:成年雄性角長筆直,角尖微內彎,50—60厘米(雌性無角)
壽命:一般不超過8歲
肩高:80—85厘米(雄)70—75厘米(雌)
體重:35—40公斤(雄)24—28公斤(雌)

生活習性

新小羚的活動很複雜,某些新小羚會長期居住一地,還有一些有遷徙習慣。雌性雄性新小羚活動模式不同。成年雌性新小羚和它們的雌性後代每年從冬季交配地到夏季產羔地遷徙行程300公里。年輕雄性新小羚會離開群落,同其它年輕或成年雄性新小羚聚到一起,直至最終形成一個混合的群落。
新小羚
新小羚生存的地區東西相跨1600公里,季節性遷徙是它們重要的生態特徵。因為母羚羊的產羔地主要在烏蘭烏拉湖卓乃湖可可西里湖太陽湖等地,每年四月底,公母羚羊開始分群而居,未滿一歲的公仔也會和母羚羊分開,到五、六月,母羊與它的雌仔遷徙前往產羔地產子,然後母羚又率幼子原路返回,完成一次遷徙過程。
集成十幾到上千隻不等的種群,生活在海拔4300米到5100米(最低3250米,最高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早晚覓食,善奔跑。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線向北遷徙,6—7月產仔之後返回越冬地與雄羊合群,11—12月交配,每胎1仔。有少數種群不遷徙。

藥用價值

名稱:羚羊角
類別:平肝息風藥
拼音:LINGYANGJIAO
拉丁:CornuSaigaeTataricae
別名:九尾羊角、角、羱羊角
藥用部位:角
藥材性狀:本品呈長圓錐形,略呈弓形彎曲,長15~33cm,類白色或黃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對光透視有“血絲”或紫黑色斑紋,光潤如,無裂紋,老枝則有細縱裂紋。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個隆起環脊,間距約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處。角的基部橫截面圓形,直徑3~4cm,內有堅硬質重的角柱,習稱“骨塞”,骨塞長約占全形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縱棱與其外面角鞘內的凹溝緊密嵌合,從橫斷面觀,其結合部呈鋸齒狀。除去“骨塞”後,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形呈半透明,對光透視,上半段中央有一條隱約可辨的細孔道直通角尖,習稱“通天眼”。質堅硬。氣無,味淡。
新小羚
栽培要點:產地:新疆青海。採收加工:全年均可捉捕。獵取後鋸取其角,曬乾。性味歸經:寒;鹹;歸肝、心經。功能主治: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於高熱驚癇,神昏痙厥,子癇抽搐,癲癇發狂,頭痛眩暈,目赤翳障,溫毒發狂,癰腫瘡毒。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g,宜先煎2小時以上;研末,每次0.3-0.6g;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或磨汁塗敷;或研末調敷。
禁忌:虛慢驚禁服。

瀕危原因

其根本原因是由於存在著利潤巨大的小羚絨及其織品貿易然而,儘管有關部門多次實施嚴厲的打擊行動,卻並沒有從根本上制止住非法盜獵新小羚、走私羚羊絨的活動,新小羚總數仍顯示出不斷下降的趨勢。以現有的警力、裝備和財力難於實施全方位、不間斷的巡護,而盜獵分子則抓住空隙對新小羚群進行大肆屠殺犯罪分子在盜獵、運輸、取絨和走私等各個環節建立了更嚴密的組織,採取了更隱蔽的手段,對上述犯罪行為實施打擊的難度因此進一步增加。
新小羚
另一方面,當執法人員在惡劣環境中艱難追捕盜獵分子的時候,令人遺憾的是,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新小羚絨及其織品貿易並未得到有效打擊和制止,而這恰恰是盜獵分子瘋狂獵殺新小羚的根本原因。這可從以下幾方面看得十分清楚:
1、盜獵分子獵殺羚羊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獲得羚羊絨。到目前為止,所逮捕的所有盜獵分子的供詞都證實了這一點。另一方面,由於羚羊肉寄生蟲很多、羚羊皮製革性能差等原因,還不存在對羚羊肉、皮、頭骨、角等的貿易性開發利用,中國境內也沒有羚羊及其產品的需求市場。在所有盜獵羚羊現場都可以看到大量遺留的羚羊屍體、頭骨、角,而取絨後被丟棄的大量羚羊皮則在其它許多地方被發現,可充分證明獲得羚羊絨是引發大肆獵殺羚羊的根本目的
2、羚羊絨貿易給盜獵分子帶來巨額利潤。大量羚羊被獵殺取絨後,一部分絨被走私分子藏夾在棉被羽絨服中或藏匿在汽油桶、車輛和羊絨中,矇混通過中國西藏樟木普蘭等口岸出境;而另一些走私分子則人背畜馱到邊境秘密交易點進行交易。在中國境外,1公斤羚羊生絨價格可達1,000~2,000美元,而一條用300~400克羚羊絨織成的圍巾價格可高達5,000~30,000美元。如此高額的利潤,進一步刺激了盜獵分子欲望,並使他們有條件獲得更有效的武器和裝備,用於大肆屠殺羚羊。毫無疑問,這還進一步加大了中國實施打擊行動的難度。
3、中國從來沒有利用羚羊絨的傳統習俗,至今也沒有羚羊絨及其產品的消費市場。盜獵分子所獲羚羊絨,最終都是在中國境外轉換成資金或他們所需的物資。綜合分析上述實際情況,國際上許多關注羚羊保護的組織、人士和我們得出的結論都是一致的:正是由於在部分國家和地區一直存在著羚羊絨加工及貿易,並由此給盜獵分子帶來豐厚的收益,刺激盜獵活動愈演愈烈,直至威脅羚羊的生存。從根本上清除部分國家和地區至今仍然存在的羚羊絨加工及貿易,是保護、恢復羚羊種群的關鍵和當務之急。

保護措施

新小羚作為歷史非洲動物區系的典型代表,具有難於估量的科學價值。新小羚種群也是構成非洲自然生態的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政府十分重視新小羚保護。1981年中國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鑒於新小羚為附錄I物種,中國政府嚴格禁止了一切貿易性出口新小羚及其產品的活動。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頒布後,中國國務院隨即批准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新小羚確定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嚴禁非法獵捕。此外,中國政府還在新小羚重要分布區先後劃建了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等多處自然保護區,成立了專門保護管理機構和執法隊伍,定期進行巡山和對新小羚種群活動實施監測。
新小羚
為保護好新小羚,在新小羚分布區,還開展了廣泛的宣傳教育,培養了一批保護管理和科研人員,組織資源調查和科學研究等。對十分猖獗的盜獵新小羚、走私新小羚絨的違法犯罪活動,中國原林業部(現國家林業局)予以特別關注,並進行了專門調查;中國各有關部門和當地政府組織森林公安機關等執法力量,在新小羚分布區、重要運輸路線及加工點、重點海關及邊境線,連續多年實施了嚴厲的打擊行動。據不完全統計,自1990年以來,中國森林公安機關共破獲盜獵新小羚的案件100餘起,收繳被獵殺的新小羚皮17,000餘張、新小羚絨1100餘公斤、各種槍枝300餘支、子彈15萬發、各種車輛153輛,抓獲盜獵新小羚的犯罪嫌疑人近3000人,擊斃盜獵分子3人。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為保護新小羚及其棲息地,湧現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物種信息

新小羚亞科是一類體型極小的羚羊,有些學者認為本亞科應該歸屬於羚羊亞科
種類
貝拉羚屬Dorcatragus
貝拉羚D.megalotis
侏羚屬Ourebia
侏羚O.ourebi
山羚屬Oreotragus
山羚O.oreotragus
犬羚屬Madoqua
柯氏犬羚M.kirkii
林犬羚M.saltiana
艮氏犬羚M.guentheri
銀犬羚M.piacentinii
斯氏犬羚M.swaynei
紅腹犬羚M.phillipsi
石羚屬Raphicerus
石羚R.campestris
黑耳石羚R.melanotis
沙氏石羚R.sharpei
新小羚屬Neotragus
倭新小羚N.pygmaeus
桑島新小羚N.moschatus
貝氏新小羚N.batesi
新小羚
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