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第四大島
歷史以來一直孤懸海上。幾年前該島開通海島公路後,全島開發熱潮競起,鄉村水泥路縱橫交錯,投資環境日益改善,粵電徐聞洋前風電項目今年開始進駐該島。
為了促進該項目順利建設,也為開發海島
旅遊,徐聞縣政府決定投資2700萬元,3年內完成全島共46公里的環島
公路建設。據了解,環島公路
工程分三期完成,日前動工建設的首期工程是海島東段,投資600萬元,從外羅角至後海雷打線,全長12.1公里,寬12米,計畫2007年內完成。
徐聞縣唯一海島建制鎮 不到新寮等於沒到徐聞?
新寮島位於徐聞縣東北部,東臨南海,是
雷州半島東側的一個堆積島。據悉,該島是
湛江市除了東海島、南三島、硇洲島之後的第四大島,是徐聞縣最大的島。原本除了新寮島外附近還有南灣、後海兩個小島,後由於圍海造田,建築海堤4條,把新寮、南灣、後海三島及大陸地區的和安半島連成一體。新寮全島土地總面積46 .6平方公里,距離徐聞縣城65公里,屬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夏秋炎熱,多雨、多雷、多颱風,年均氣溫23. 5℃,年均降雨量1813.1毫米,年均日照量1870.8小時。在這個碧海銀沙、風光旖旎的島嶼上生活著2.3萬多人,共有10個
村委會,81條自然村,是徐聞縣唯一的海島建制鎮。
由於距離縣城較遠,以往交通又不便捷,所以有此說:不去過
新寮島,等於沒有到過徐聞。
明初莆田人漂泊此島 搭棚蓋草定居故名新寮
相傳明代以前,新寮轄地為荒島,明初始有福建莆田人漂泊到此島上,以淺海捕撈為生,搭棚蓋草寮定居,故稱之為新寮。明、清時期,此島行政管轄權隸屬廣東省雷州府海康縣延和鄉,民國初年屬海康縣調風鄉,建國前夕至1955年前屬海康縣第三區;1956年2月劃入徐聞縣第六區,稱為新寮鄉;1958年屬徐聞縣錦和人民公社(也稱上游公社),1959年5月從錦和人民公社析出,成立新寮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新寮區;1987年改為
新寮鎮。全島地勢平坦,土類以沙壤土為主,灘涂
資源相當豐富。島上水運方便,跟大陸最近距離僅0.4海里。環島四周無礁石,船隻均可靠岸下錨。
物產豐饒有“兩寶” 香進縣城甜遍廣東
新寮島雖說是偏遠的
島嶼,但卻是一座富有特色的島嶼,其物產豐饒。人們常說:新寮島有兩寶,一是這裡的香甜可口的番薯,其中的千里香番薯,正如她的品名一樣,香進縣城,甜遍省里,全島種植番薯有1萬多畝。花生是新寮的第二個品牌,因其島上盛產一種紅苡花生,其產出的花生油,香噴噴,色味俱齊。除了新寮“兩寶”外,新寮對蝦所加工成蝦米、蝦仁,遠銷國內外;新寮
牡蠣甜潤可口,泥蚶味清滋補。
飛鳥不歇腳來客不過夜 曾是廣東沿海最貧困海島
同時,新寮島又是華南地區較大型的濕地沼澤區,原因是新寮島南端和大陸之間形成一定面積的
紅樹林灘和淤泥灘,陸上為熔岩紅土台地,沉積物類型為海積物和風積物,部分區為河流沖積物。淤泥灘四周為沙質海灘,只有幾條狹窄水道與海相連,海潮水直接影響不大,四周只有幾條小溪流入,夏季的河流泛濫水相對較多,對淤泥灘有一定影響。沼澤植被以紅樹林占絕對
優勢,優勢種為紅海欖和白骨壤,有多種紅樹林伴生,如秋茄、桐花樹、老鼠勒,向陸高潮線以上有海漆、黃槿等,新寮島濕地沼澤區又是行鳥 、鷸、鷺等鳥類的越冬地和驛站。但近年可惜的是由於圍海造田,挖塘養魚蝦,大肆砍伐紅樹林,使得紅樹林面積大減,失去功能
效益,導致自然生態平衡失調,災害頻繁。
儘管資源較豐富,但十幾年前的新寮島卻曾是廣東沿海最貧困的海島。據1991年進行的廣東省海島資源綜合調查分析,專家組認為徐聞縣新寮島是廣東沿海最貧困的海島。當時這個巴掌大的島上可供耕種的土地非常少,大部分人守著“六沙一(海)水三分地”, 靠著可憐的一畝多地瓜和水稻過日子,過著窘困的農作生活。展眼望去,整個島可以是個一窮二白的窮鄉僻壤,幾乎家家戶戶住破舊的茅草房,人們過著極為貧窮的生活。當時海康和徐聞兩縣都有民諺形容新寮島:“風來沙滾滾,雨下白茫茫,飛鳥不歇腳,來客不過夜。”
開發資源發展海洋經濟 眾志成城打造“天堂之島”
從1995年開始,過怕了窮日子的新寮人打破傳統農業的桎梏,徐聞縣政府也重新審視新寮島的海洋資源開發問題,確定以海洋經濟為增長點發展經濟,積極採取措施,營造各種有利的條件下,使新寮島周邊的淺海灘涂得到充分有效的開發。在徐聞縣政府的引導下,島民先是養泥蚶、青蟹,後又大力發展養蝦業……。現在,全島對蝦養殖面積已達20000多畝,青蟹300畝,泥蚶250畝,鏡哈螺1000多畝,水面養殖貽貝、珍珠、牡蠣共720畝……。在全島逐漸形成了以對蝦、泥蚶為主,種類多樣的規模養殖格局,海洋經濟逐年遞增。新寮百姓也不禁地感慨地說:“以前一畝地種番薯收入僅有300多元,現養蝦平均收入能有3000元一畝,最多可達5000元。真是天淵之別啊!”2005年,該鎮對蝦經濟產值超過1億元,占了新寮島農業經濟的80%。初戰告捷,新寮人信心大增,眾志成城地掀起一輪又一輪的建設熱潮,齊心協力把“鳥不歇腳”的新寮島打造成“天堂之島”。
打造廣東最大風電基地
事隔16年後,今年專家組重新踏上新寮島調查研究時驚訝地發現:目前新寮島發展海洋產業,促進海洋經濟發展已邁出了可喜的一大步;農業結構已大規模調整,能源、交通、通信全面改善,人均收入逐步增加,這裡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靠著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一天一天地改變著生活的面貌。而作為旁觀者,走進新寮島,我們看到儘是漁民耕波犁浪收穫魚蝦的情景;進入島中,映入眼帘的是一條條平坦寬闊的水泥路,橫亘在平坦的綠野稻田中,3800多戶農民新建成瓦房、樓房,其中漂亮的小洋房就有500多棟,點綴在椰林綠野之間,格外引人注目。進入鎮墟,筆直寬闊的大街上,各種機動車輛往來穿梭,道旁是一幢幢漂亮的樓房……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歡樂祥和的景象。而在新寮島上的鄉村,近五年掀起建路熱潮,昔日只有彎彎曲曲的人行小路現全變成砂礫路、水泥路,島內10個村委會都開通了沙礫土和水泥混凝土公路,總里程達63公里。有5個村委會通水泥路,16條自然村通硬底化水泥混凝土路,總里程達35公里。這樣,全島實現了村村通路,逐步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2006年,對於新寮島人來說,又是不平凡和欣喜的一年,喜訊頻傳:得天獨厚的新寮島成為全國風電潛力最大的地區之一,2006年7月11日,洋前風電項目正式啟動;新寮島洋前風電項目投資逾4億元人民幣,年發電量約9500萬千瓦時。據了解,徐聞縣將在今後三年內投入35億元資金,打造
廣東最大的風電基地。幾年前該島開通海島公路後,全島掀起了
開發熱潮,水泥路縱橫交錯,投資環境日益改善。為促進海島旅遊開發,徐聞縣政府決定投資3100萬元,3年內完成全島共46.6公里的環島公路建設。筆者這次新寮之行,看到島上
民眾滿臉充滿自信的表情,我們堅信:新寮島的未來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