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寧崀山實驗學校

新寧崀山實驗學校創辦於2005年3月,是邵陽市規模宏大的全日制民辦高級中學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寧崀山實驗學校
  • 創辦時間:2005年3月
  • 所屬地區:邵陽市
  • 學生:3238人
基本情況,學校特色,主要成績,

基本情況

學校坐落在新寧縣城汽車西站上首,面臨大興路,背靠赤壁山,外繁內靜,幽而不僻,是讀書成才的理想場所。學校占地260畝,規劃建築面積80000平方米,計畫總投資1億元人民幣。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王梓坤教授親筆為崀山實驗學校題寫校名和校訓。 學校現有以高中為主體的教學班級50個,學生3238人,教職員工150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中學高級教師18人,國家、省、市、縣優秀教師10人,省、市、縣骨幹教師56人,外籍教師1人,教師群體主要由教學技術精湛、教學業績驕人的中、青年專職教師組成。校長歐陽鐘瑞先生,邵陽市二中原校長、湖南省政協委員、中學英語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湖南省民辦教育先進個人、邵陽市人民政府督學、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理事、湖南省民辦教育協會常務理事、邵陽市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 學校設施一流,辦學條件優越。現有教學樓4棟(含高考複課大樓),共有教室95間,其中多媒體教室11間;理、化、生實驗室6間,儀器室1間;計算機室2間,語音室3間;教師公寓樓一棟;學生公寓樓4棟;高標準餐飲樓、洗浴樓各一棟;標準籃球場6個,排球、羽毛球場各3個,桌球場一個(16檯球桌);400米跑道標準運動場一個;校園電子監控系統、校園區域網路、校園廣播系統完備;醫務室、心理健康諮詢室、閱覽室、圖書室(藏有各類圖書5萬餘冊)等齊全。所有設施均按省示範性高中建設標準高檔配置。

學校特色

學校堅持特色興校,形成了初步的辦學特色。
1.英語教學特色學生英語學科的弱勢是“聽、說”能力差,即英語“聾、啞”症。學校充分發揮2名外語特級教師與長期聘有外籍教師的作用,建立了校本化英語教研中心,開展了英語學習的系列活動。一是指導教師備好課、上好課;二是由外籍教師訓練學生口語與聽力;三是經常性開展“英語角”、“英語沙龍”等英語會話活動與英語朗讀、英語詩歌、英語歌曲、英語故事、英語演講、英語節目表演等比賽活動;四是開闢《英語長廊》牆刊,定期公布學生必會口語和課堂用語;五是組辦“英語手抄報”;六是拍攝“崀實英語脫口秀”上電視台播放;七是組織學生“英語奧賽”;八是讓學生作學校大型活動與旅遊崀山活動的英語接待與導遊。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迅速提高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學校以英語特色作平台,正籌建“國際部”,為學生出國留學與外國學生來校學習開闢通道。2.衛星遠程直播教學特色巧借他山之石,共享名校優質教育資源,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學校加盟湖南百年名校——長郡中學,成為該校的衛星遠程直播教學的示範學校。學校現有10個衛星直播教學班,分布在高三、高二、高一三個年級。學校把遠程直播教學作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切入點,成立專門班子,制訂具體方案,確保“四個同步”——同步備課、同步上課、同步作業、同步考試,讓學生通過現代教學手段感受“身在崀實,課在長郡”的妙處。3.藝術教育特色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藝術特長的培養。學校成立了藝術教育中心,各年級都開設了音樂專業班和美術專業班,以文化為基,以專業為翼,採用“藝術專業+文化課程”的“雙強”教學,以藝術特長帶動文化課程學習的進取心,以文化課程的優勢推動藝術特長的發展。這樣,使一大批有藝術特長的學生脫穎而出。2008年高考,音樂專業本一、本二上線22人,美術專業本一、本二上線49人,多名學生參加縣、市、省級藝術類競賽活動獲得優異成績。4.“綠色入校通道”特色教育不管公辦還是民辦,它始終是一項公益性事業。學校本著辦好平民教育的初衷,每年對招生過程中遇到的特殊“生群”,即那些身殘志堅、家庭貧困的學生,開闢“綠色入學通道”,並把它作為重要的德育內容和愛心行動來落實。具體做法有三:一是“結對”資助,由學校牽線,讓那些社會賢達、商界愛心人士與貧困優秀學生或殘疾學生結對;二是學校成立了“崀美愛心社”,對貧困優秀生或殘疾學生予以資助;三是由董事會直接減免學費。到目前為此,通過上述途徑獲得資助者達500餘人。5.科研先導特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學校注重教師的專業成長,從各方面創造條件,讓教師在研究的狀態中工作,進行教學研究,反思教育教學問題。學校為每位教師訂了專業雜誌;建立了公共電子備課室;教研組、備課組每周開展教研活動;學校還定期組織教學論壇。學校突出教育科研先導地位,制訂了《教學科研總體計畫》,構建了學校“校長室—教科室—教研組—教師”的教育科研網路結構,把課題研究作為教育科研的主要載體。“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針對新課改,學校以省級課題《中學衛星遠程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為龍頭,以市縣課題為兩翼,校級課題為主體,力促人人有課題,時時講科研,天天有提高。2007年、2008年《衛星遠程教育》省級課題兩度階段成果評選,我校均獲省一等獎。此外,2007年、2008年我校教師教研論文40餘篇在國家、省、市三級獲獎或發表。6.校園文化特色學校文化是無聲的課堂,是一種隱性的教育力量。我校注重積澱文化底蘊,彰顯校園風采。學校建有百米大理石文化牆,融書法、美文於一體,貫古今精髓於其中。另有名人雕像6尊,“知識殿堂”主題雕塑一座,不鏽鋼宣傳櫥窗17個;教學樓迴廊98根廊柱都掛著名人名言扁牌;迴廊大廳辟有《科技博覽》、《崀風文學》、《英語長廊》、《藝術天地》等專欄;教學樓樓梯平台的牆壁上全部貼有綠色激勵牌;各班教室布置得十分得體,班班有目標,有班訓,有誓言,有編寫精美的黑板報;“六路兩園(梅紅路、桂香路、月明路、文陶路、天食路、夢圓路;三石園、崀美園)”與“青春舞台”文化也初步釋放出誘人的魅力,路路因景因情而名,處處寓教寓樂而生。一年一屆的文體科技藝術節,更是一道豐盛的校園文化大餐。整個校園真正做到了玻璃言情,牆壁說話,環境育人,氤氳著一種濃濃的文化氣息。

主要成績

學校堅持以質量為生命,取得了可喜的辦學成績。
1、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民辦學校年檢評估,連續四年被評為新寧縣一類學校、邵陽市優秀學校,其中2006年居全市60餘所受檢學校的第5位,2007年、2008年均居全市第4位;2007年學校團委被評為市先進基層團組織;2、高考成績連年豐收。2006年、2007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均居全縣第2位,2008年高考再創輝煌,本科上線759人,其中本科一批56人,本科二批191人(本科一、二批小計247人),本科三批512人,總錄取人數1155人,名列邵陽市民辦高中前茅。其中劉鐵斌同學奪全縣理科狀元,劉欣同學獲全縣高考音樂專業狀元;3、2007年10月,學校被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授予“全國民辦學校‘守誠信·重教學質量’雙保障示範單位”榮譽稱號;4、2008年2月,學校被推選為“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理事單位”(邵陽市只有邵陽市一中、邵陽市二中和我校3所);5、2008年期間,學校先後當選為“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理事單位(邵陽市唯一的一所民辦學校)”、“湖南省民辦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和“邵陽市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單位”;6、“教育科研”花香果紅。如本材料第3頁“科研先導特色”所述:“中學衛星遠程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省級課題2007年、2008年兩度階段成果評比,我校均獲省級一等獎;2007年、2008年我校教師教研論文40餘篇在國家省、市三級獲獎或發表;7、2008年10月,“邵陽市高中新課程物理教師教學大賽”在我校舉行,我校龍明勇老師參賽獲一等獎(第一名);2007年11月,戚光勇老師獲縣高中新課改教學比武第2名;8、2008年5月,邵陽市民辦學校“崀山杯”桌球比賽,我校獲男子團體第6名與單打第2名優良成績;2007年10月,新寧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我校獲高中組團體第2名與6個單項第1名優秀成績;9、學生陳琳與周愈清的美術作品獲省中學組繪畫二等獎;殷汝帥獲數學奧賽市一等獎;殷汝帥、陽此羅獲物理奧賽市一等獎;蔣珊獲文藝表演比賽市一等獎;江帆獲演講比賽市特等獎;學生文藝隊表演的歌舞獲縣首屆民辦學校“崀實杯”藝術團體一等獎;邵陽市民辦學校中學生徵文比賽,我校11篇送評作文,6篇獲一等獎,5篇獲二等獎,均編入邵陽市民辦學校學生優秀作文集《蓓蕾初放》一書中;新寧縣“崀山風”徵文比賽,我校8篇送評作文,1篇獲一等獎,2篇獲二等獎,5篇獲三等獎;新寧縣“崀山風”徵文配樂表演比賽,我校集誦讀、舞蹈、繪畫於一體的節目“我愛金城那片綠”獲一等獎;10、學校工作得到了省、市、縣各級領導與報刊雜誌、新聞媒體的肯定。省、市級主要領導同志周伯華、梅克保、孫載夫、劉玉娥、唐之享、盛茂林、黃天錫、童名謙、郭光文等先後來我校指導工作;《湖南民辦教育》雜誌2008年第1期以“名山有鵬奮翮飛”為題,對我校予以報導表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