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名稱:新唐戰役
- 地點:河南新野、唐河
- 時間:1939年5月、1940年1月
- 參戰方:中國、日本
- 結果:中國勝利,日本退出南陽
- 傷亡情況:中方45萬人, 日軍傷亡3500
- 主要指揮官:安克敏
歷史,央廣報導,
歷史
1939年5月10日,日本騎兵團占領新野縣城。12日,日軍第十三師團、第十六師團共3萬餘人侵犯唐河,當日攻下縣城。5月14日凌晨3時,國民黨軍隊及南陽民團3萬多人,在孫連仲指揮下同時向唐河、新野縣城發起反攻,激戰至下午1時,重創日軍,收復了兩座縣城。15日凌晨,我軍十萬武裝發起總攻,以排山倒海之勢,由泌陽、方城、新野、唐河一線整體向南推進。戰鬥中,有的戰士攀上日軍坦克揭開坦克蓋向內投擲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有的士兵與敵人扭抱滾打在一起……血戰三天三夜,日軍丟下3000餘具屍體向南潰退,極大鼓舞了南陽人民。
“南陽是中原抗戰的重要戰略基地,是全國抗日戰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日寇壓境的危急時刻,英雄的南陽人民挺身而出,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一部光榮的革命鬥爭史,湧現出了以彭雪楓為代表的大批血灑疆場、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南陽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呂德民說,抗戰中後期,南陽是抗日的前沿陣地,日寇的鐵蹄先後5次踏入宛境,中日雙方在南陽及其周邊進行了5次會戰,英勇的南陽人民同日寇展開了不屈不撓的生死抗爭,終將侵略者驅逐出境。
整個抗戰期間,南陽以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傷亡45萬多人的代價,為全國戰場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全國抗戰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美國記者斯諾稱,從中國抗戰的實踐中,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東方魔力”般的精神力量,因而他斷言:中國共產黨是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的“興國之光”。
央廣報導
(央廣網 2015-09-02)1939年發生在南陽市新野、唐河大地上的“新唐戰役”,是日軍入侵河南以來,我軍正面抗戰取得勝利的第一場戰役。歷經14天激戰,進犯南陽的日軍丟掉3500多具屍體敗回武漢,極大鼓舞了南陽人民。
在南陽武侯祠大門右側,矗立著一塊錐體漢白玉石碑,記錄著日軍進犯我省的新野、唐河、桐柏,被我中國軍民打退的那段歷史。
1939年5月3日,日軍3萬6千多人,百輛戰車,進犯南陽的唐河縣、新野縣、泌陽縣。
5月10日,占領新野縣城,然後向東北挺進打算占領唐河縣城,在行進途中遭到我軍頑強反擊。
新野縣文史學者薛軍生:日軍到縣城東北30里處的田營、孫樓時,受到張自忠部180師安克敏旅的猛烈反擊,阻擊打死日軍200多人。激戰中,有400多名官兵、20多名百姓壯烈殉國。
今年93歲的抗戰老兵王明輝回憶說,那時的他剛剛十六歲,入伍後訓練一個月就上了戰場,有一次和日軍激戰,他們爬在麥地里,敵人的子彈像撒豆子一樣飛過來,他看到不少戰友一抬頭就犧牲了。
王明輝:到那時候攻擊就是潑死里整哩,喊著往上上,拼刺刀那是我戳你你戳我。
5月12日,日軍3萬餘人侵犯唐河,當日攻下縣城。5月14日凌晨3時,國民黨軍隊及南陽民團3萬多人,在孫連仲將軍指揮下同時向唐河、新野縣城發起反攻,重創日軍,收復了兩座縣城。
新唐戰役中,中國共產黨南陽地委書記郭以青、青年部長袁寶華和軍事部長葛季武,組織民工奔赴前線支援李宗仁部保衛南陽,國共合作、構築起一道抗日長城。
南陽市委黨史辦趙主任:戰役開始後,袁寶華,郭以清,組織了幾萬人,給咱們前線的官兵送糧食送飯,組織擔架隊到前線把傷員往下拉,支援很大。
3月15日凌晨,我軍十萬武裝發起總攻,日軍向南潰退,撤出南陽,極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日勢氣。
新野縣文史學者薛軍生:日軍在唐河、新野兩地丟掉3000多具屍體向南潰退。這就是河南正面抗日戰場取得的第一個勝仗,“第一次新唐戰役”由此長記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