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名稱:斯特靈橋之役
- 地點:蘇格蘭斯特靈
- 時間:1297年9月11日
- 參戰方:蘇格蘭
- 結果:蘇格蘭獲勝
戰役情況,後話,演義,
戰役情況
薩里伯爵此前剛在鄧巴戰役(Battle of Dunbar)中輕易戰勝蘇格蘭貴族正規軍,因此當他面對一支主要是由社會底層烏合而成的蘇格蘭軍之時,有所輕敵,策略失當。當時的斯特靈橋是座小橋,寬度僅容兩馬並轡而過。河北岸的蘇格蘭人居高臨下設陣,俯瞰河岸邊一片鬆軟平地。戰前,一個在艾文(Irvine)投降並加入英軍的蘇格蘭騎士,理察·隆迪爵士(Sir Richard Lundie),自薦率一騎兵部隊取道附近可容60匹馬同時渡河的淺灘,對敵實施側翼包抄。但薩里伯爵的副將克萊辛翰身兼英王愛德華的蘇格蘭司庫,他擔心戰事將因此延長而增加不必要的開支,遂說服伯爵駁迴繞道側攻的建議,命令全軍翌日從斯特靈橋正面進攻。
1297年9月11日清晨,大隊英格蘭和威爾斯射手過橋來攻,蘇格蘭人陷入苦戰,而射手們旋被召還本陣,只因薩里伯爵尚未起床。稍後,英格蘭騎士與步兵開始艱難而緩慢的過橋。而蘇格蘭人不復1296年般散漫混亂。華萊士和莫瑞儘可能牢固的約束了他們的士卒,按兵不動,等待戰機。根據《海明堡編年史》(Chronicle of Hemingburgh)記載,一直等到“當過來的敵軍數量多到他們確信他們可以取勝”之時,當由5400名英格蘭與威爾斯步兵以及數百騎兵組成之英軍前鋒盡數過橋之後,攻擊令下達。
蘇格蘭的長矛手從高地向斯特靈橋飛速俯衝突進,很快奪取並控制了英軍的橋頭堡。這樣,薩里伯爵的前鋒與後隊的聯繫就被切斷了。在河北岸,中計的重騎兵被分割包圍,而尚在南岸的同袍卻無法施以援手。只有一個騎士,約克郡人馬默杜克·吐翁爵士(Sir Marmaduke Tweng)表現出非凡的沉著,成功從長矛叢中殺出一條路撤回橋南,但他超過上百人的騎士同袍被宰殺,其中包括副將休·德·克萊辛翰,他陣亡後屍體被剝皮並被切成小碎片,作為勝利的紀念品。據《萊納科斯特編年史》(Lanercost Chronicle)記載,華萊士有 “一條(克萊辛翰的)寬皮……從頭剝到腳跟,用來做他劍上的肩帶”。混編了很多威爾斯人的步兵部隊傷亡也同樣嚴重,而有少數成功脫掉盔甲的士兵,則是靠著跳入河中游回南岸而得以倖免。
薩里伯爵身為名將,在河南岸仍然保有其強大可怖的弓箭手部隊,並且依然大占地利。他的主力仍然完整無缺,本可以扼守福斯河一線,阻擋住小嘗勝果的蘇格蘭人過橋南下。但失去信心的他在吐翁逃回之後下令毀橋,向貝里克郡(Berwick)撤退,丟下駐守斯特靈城堡的孤軍,將蘇格蘭東低地拱手相讓給叛軍。蘇格蘭加冕事務長詹姆士·斯圖亞特(James Stewart,the High Steward of Scotland)和萊諾克斯伯爵馬爾柯姆(Malcolm, Earl of Lennox)的軍隊原本是薩里伯爵大軍的一部分,見到橋北的殺戮後,都相繼撤退並叛變至蘇格蘭一方。詹姆士·斯圖亞特以及其他蘇格蘭貴族甚至在一名為保斯(The Pows)的沼澤密林中突襲英格蘭的輜重隊,並屠殺了許多潰逃的敵兵。
根據歷史,發生戰役的斯特靈橋實際上的位置應位於比今日的斯特靈橋更上游一點的位置處,後者是在戰役結束不久之後建造的。此戰成為華萊士最偉大的勝利之一。
後話
在這場戰役中,莫瑞與華萊士為了對抗英格蘭而集結的七千蘇格蘭民軍,以些微的傷亡代價,擊敗了薩里與克萊辛翰統領的兩萬聯軍。由於以步兵為絕大多數的蘇格蘭軍以寡擊眾,戰勝了擁有大量騎兵的英格蘭軍,打破了傳統上認為騎兵戰力一定優於步兵的迷思。
雖然蘇格蘭在此次戰役中得勝,但主帥安德魯·莫瑞卻在作戰中多處負傷,一般認為受傷後的莫瑞至少在名義上仍然和華萊士共同指揮了蘇格蘭軍一段時間,直至在11月間傷重不治而亡。之後華萊士以護國主的身份繼續統領蘇格蘭軍,並揮師南下入侵北英格蘭,但不久後就在1298年的福爾柯克之役(Battle of Falkirk)中,被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所率領的主力部隊擊敗,流亡法國。另有傳說指他回到蘇格蘭後被俘,1305年遭絞死,屍體被剖腹取髒,砍作四塊。